为面向全体学生而教
——基于课堂观察“前滚翻交叉转体180°”同课异构的思考

2017-05-15 22:36季金桃
青苹果 2017年6期
关键词:转体全体学生交叉

文/季金桃

为面向全体学生而教
——基于课堂观察“前滚翻交叉转体180°”同课异构的思考

文/季金桃

新课程倡导“以学生发展为本”、“面向全体”、“促进每一位学生发展”。课堂中的每一位学生都是独立的个体,受先天或后天的影响,存在这样或那样的差异这是客观事实。在以身体练习为主的体育课堂中,学生的差异更是显而易见。那么,教师具体怎么教才能既面向全体学生同时又兼顾个体差异,仍是现在教学中的一大难题。笔者将通过《前滚翻交叉转体180°》同课异构课的课堂观察案例来分析。

1 案例背景

同课异构的课程理念为“面向全体学生而教”,内容是《前滚翻交叉转体180°》,课型为新授20分钟微课,上课教师是两位年龄相近的江阴市青年教师大比武一等奖获得者,学生是同一班随机各一半的学生。教案设计相同点:①器材设置为两人一块练习小垫子外加小垫子辅助;②场地布置为男女生各一排相向排列;③课的设计框架为先进行基本组合学习阶段,然后是不同形式的组合学习。

2 案例分析

体育课堂呈现的是科学的预设与艺术的生成。预设方面,两个案例在器材设置、场地布置、课的框架、教学策略均基本相同。如表1。通过微课结束时学生现状来看,案例A无疑是新课标被改革的对象,而案例B则是新课标比较理想的状态。据课堂观察及生成截然不同的结果,笔者认为要真正落实“面向全体学生而教”,对“面向全体学生”理解和把握是问题的核心。

2.1 “面向全体学生”的教学不等同于“一个个的指导”教学

体育课堂呈现的是体能、个性、身体形态均不同的学生。从表1的指导模式来看,A教师把“面向全体学生”的教学,狭隘的理解为“一个个指导”的表现形式,缺乏指导过程中对学生共有发展特征的把握和个别化指导的对象捕捉与措施跟进,表面上看是在一个个的“全面”指导,其实是在用“唯一标准”要求学生,即“一刀切”的方式对待每一位学生。

2.2 “面向全体学生”并非消除学生间的差异

表1 参与两个案例课堂观察场景汇总表

表2 六位教师参与课堂观察A、B教师“指导”情况汇总表

表3 前滚翻交叉转体180度“弹性化的课程方案”

如表2中,A老师的个别指导主要体现在困难生上,将其余学生一视同仁即主要在缩小困难生与其余学生的差距,而忽视了滚翻基础好的学生在一直简单的重复,最终表现为“消极地坐下来休息”。相反案例B中老师既关注了滚翻有优势的学生,也关注了滚翻能力差的学生,同时每次练习又通过小垫子的不同设置等具体手段,来提高和降低练习难度,满足了有个体差异学生的需求,使他们在原有的基础上都得到了发展,最终表现为“我还有新动作”。

2.3 面向全体学生而教,需要共性与个性的统筹兼顾

体育教学对象为具有这个年龄段共有发展特征的不同个体,因此,教师在备课时要预设既能满足这个年龄段学生共同发展的需要,又能满足虽处于同一发展阶段却有着不同发展基础的个体需要,才能实现面向全体学生的教学。从表2中“辅助小垫子使用”来看,案例A中,每一种练习无论学生需要与否,都是全体学生统一要求设置。如借助斜坡的前滚翻交叉转体180°,对于腿部力量好的学生是不需要,所以统一布置这种场地,显然无法满足不同学生的发展需求。而案例B中,全体学生共同学习内容为平垫上的前滚翻交叉转体180°,但教师根据学生的练习情况,对不同的学生提出斜向上或斜向下的滚翻面的变化,以此来满足不同学生的学习需求,照顾了学生的个体差异。

2.4 面向全体学生而教,需要多种因素交互作用的动态生成

课堂中学生的发展样态千差万别,首先,需要教师及时的发现差异。从表2中指导形式来看,A老师的指导是在“走马观花”式的过程中以困难生为主,费时多且成效低。而B老师是有选择性的对“有需要”的学生进行指导,此时的指导,是教师课前了解学生,课中全面观察的结果。其次,对发现的差异要进行个性化有效干预。如何针对不同个体的某一专门技能设计最佳的环境与任务组合,是对学生实施有效教学干预的基础。所以,课前教师要对影响该动作技能形成的相关因素进行任务分析,并根据学生的差异状况形成“弹性化的课程方案”。如表3所示。进入课堂,由于教学情境的不确定性和非线性,对于课堂中出现的生成性教学资源,与课前预设的“弹性化的课程方案”和学生个体的学习特征形成联系,设计适宜其发展的身体活动。

总之,面向全体学生而教,需要教师在正确认识与理解的基础上,敏锐的发现学生的差异和发展需求,进而给予适宜的教学干预,以帮助不同的学生在原有基础上得到最大发展。

(作者单位:江苏省江阴中等专业学校)

猜你喜欢
转体全体学生交叉
江苏省淮安市繁荣小学活动掠影
问题教学法在历史课堂中运用的原则
小学英语课堂再创新
连一连
基于Fast-ICA的Wigner-Ville分布交叉项消除方法
山东2.24万t转体桥转体
双线性时频分布交叉项提取及损伤识别应用
大跨小曲线半径转体桥转体系统设计要点
最大跨度T型刚构连续箱梁转体桥成功转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