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艺电视节目与学生语文学习增值

2017-05-15 13:26季锋
江苏教育 2017年5期
关键词:教学

【摘要】综艺电视节目,是一种极富娱乐性的节目形式。近年来,它已经日渐成为吸引观众,提高收视率的主要节目形态,引发了业界的效仿和受众的持续关注。融综藝电视节目形式于小学语文课堂的教学形式对创设语文课堂的情趣、触发学生学习的热情,让学生在这种融入中不断主动提升语文素养、让教师备课的效能不断提升的意义都值得思考。

【关键词】教学;综艺电视节目形式;语文素养提升

【中图分类号】G623.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5-6009(2017)17-0029-03

【作者简介】季锋,南京致远外国语小学(南京,210019)副校长,高级教师,南京市语文学科带头人,南京市“师德标兵”。

近年来,综艺类节目的形式越来越丰富,日渐成为吸引受众、提高电视收视率的主要节目形态。若将此类节目进行一番改编后引入小学语文课堂,那么这些学生喜闻乐见的节目形式是否能为语文教学增值呢?经过几年的尝试和研究,笔者认为这种新兴的形式使课堂有情趣,学生学习有效率,教师备课有动力,一举多得,有利于实现师生共赢。

一、全面开花,综艺节目融入课堂有方法

只有从儿童本身出发,充分考虑“儿童如何学”,才是真正的教学之道。综艺电视节目深得观众追捧的原因,就在于其给予每个观众的代入感。所以,将综艺类的节目适当地在一些有需要的语文课上进行开发和利用,是顺应儿童学习的一种模式,也是增强课堂吸引力,优化课堂教学效果的有效策略。

1.“汉字听写赛”,夯实语文教学的基础。

识字、写字是阅读和写作的基础,是第一学段的教学重点。尽管教师将识字、写字教学上得生动有趣,同时也强调每节课不少于10分钟练字时间的教学理念,但仍需配合课后的练习,才能达到识字的效果。如果一味机械地训练,必定让低年段的学生失去学习兴趣,而无法达到教学最优值。于是笔者借鉴“中国汉字听写大会”的形式,开设了一项学习展示活动:在每篇课文的写字时间设置“汉字书写评比”的时段,引导学生把字写正确、写美观。在奖项设计上也推陈出新,提出了“明星奖”“金星奖”“超星奖”三个奖励模式,让每一个学生都收获学习和成功的快乐,让学习的效率大大提高。

2.“致远好声音”,培养课文朗读的达人。

语文学习讲究“听说读写”的综合运用。“读”在语文学习中既是识字的推进,也是表达的前提。笔者借鉴了“中国好声音”的模式,在每一篇课文上课之前,请学生上交朗读课文的录音,然后根据学生的朗读在课前、课中、课后进行播放,让学生聆听,并予以“转身评价”,对于朗读优秀和有进步的学生进行表扬和鼓励。由于录音面向全班播放,而且“转身人数”对于学生来说非常重要,学生往往会在预习时认真朗读课文。多元的评价方式让每个学生备受鼓舞,不少学生也通过这样的活动提升了自己的朗读水平。

3.“创作要揭秘”,感悟作家创作的背景。

对课文作者情况及写作背景的了解,有利于学生真正走进文本,加深学生对文本思想及内涵的理解。由于大部分学生搜集到的资料比较单一,多数是上网或翻阅教辅书做的简单摘抄,不能最大限度地发挥此环节的作用,所以笔者和所在的语文教研团队借鉴“档案”“揭秘”这类充满神奇色彩的综艺节目,开发了一套关于作家创作背景的资源库。这些资源库有的通过PPT的方式进行呈现,有的是对了解相关知识的专业人士的采访,有的是对家长和学生的互动访问……依托节目丰富的形式和富有特色的介绍方式,学生对“创作要揭秘”好评如潮。该活动不仅消除了学生在课堂中的学习疲劳感,给学生的思维减压,也有效地让学生了解到一些他们并未参阅到的资料,强化了对文本的理解。

4.“校园我有约”,提升口语交际的效果。

苏教版教材中的口语交际特别强调培养学生的听、说和答。在苏教版教材中有一则口语交际的内容为《采访身边的名人》,笔者为此在班级精心策划了“校园有约”的活动。学生代表邀请到了校园的三位名人,分别是校合唱团的领唱、校足球队超级射手、校英语口语大赛一等奖获得者到班级参加名人访谈。由学生担任的主持人按照“鲁豫有约”的节目形式对三位“校园名人”进行访问。访问中,三位学生不但介绍了自己的成长经历,还和全班同学分享了自己的专长。精心设计的互动和游戏环节,让整个访谈充满情趣。笔者认为,可以借鉴引入语文课堂的还有“超级演讲家”“王牌对王牌”“开讲了”等综艺节目形式,这些富有语文味道的节目形式能促进学生口头表达能力的提升。

5.“奔跑吧,同学”,激发学生参与的热情。

习作是学生语文综合素养的集中体现,是小学语文教学的重点和难点。为了突破这一难点,我们结合“交换空间”和“奔跑吧,兄弟”等节目形式,开展了“跑班作文”这一充分考虑学生选择的自主习作课程方式。如在苏教版教材里有一篇关于“情绪”的自主命题的习作,该年级的六位教师分别在“喜”“怒”“哀”“愁”“怕”“惊”等情绪中任选一个进行备课,然后提前一周向全年级的学生提供“跑班”的方案,学生可根据自己感兴趣的习作内容选择教师和授课班级。在更换了授课教师和教室环境后,学生的习作心态变得更为放松和积极。在陌生的教师的指导下,学生的习作往往能突破自己以往的写作水平。与此同时,教师在备课的时候精力更为集中,不会顾此失彼。需要强调的是,这样的课程要根据习作内容来进行统筹规划。负责某主题的教师不但要上指导课,还要在一天之后上好习作评讲课,以确保本次习作的完整性和效能性。

6.“老师去哪儿”,构建校本课程的框架。

《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提出:“语文课程中的资源非常丰富,……社会实践场所、图书馆、博物馆等都是语文课程的资源。”学校语文教研组认真梳理了苏教版的十二册教材,从一年级的《春到梅花山》到二年级的《真想变成大大的荷叶》,再到五年级的《陶校长的演讲》,还有六年级的《长江之歌》……每个年段都有和南京这一历史文化名城有关的课文篇目。于是,我们邀请了课程改革专家与我们一起成立了《跟着教材去旅行》的课程设计小组,对苏教版的教材进行了精心的课程规划,开发了《跟着教材去旅行》之“老师去哪儿”的校本课程。

随着课程的推广,各个年级的学生不但拥有了属于本年级的“必修项目”,还在寒暑假里有了“建議项目”。如根据苏教版二年级教材中的课文《欢乐的泼水节》,我们提倡学生去云南感受少数民族的风情,对于其他年级的教材《庐山的云雾》《天安门广场》《二泉映月》《记金华的双龙洞》等等,教师紧紧围绕教材的内容,号召学生利用假期游览祖国的大好河山,在实际体验中感受语言文字的魅力,提升自己的语文综合素养。

二、合理有度,综艺节目要为语文服务

我们发现在一些综艺节目中存在着一些仅仅为了“夺人眼球”而设计出的低级趣味的环节或者内容,让综艺节目变得不伦不类。这样的内容和形式是绝对不能出现在语文课堂上的。教师也不能仅仅为了让语文课堂变得活跃,而大刮形式主义之风,淹没了语文的本体。课堂上“语文”不能少,“关于语文”的内容不能多。

唯物辩证法告诉我们:事物发展的道路不是直线式,而是波浪或螺旋式的,有曲折、有起伏。因此,作为语文教师要精确地体会,适度地把控,有效地引导,才能避免形而上学和片面性,从而在新的基础上建立新的平衡。

1.围绕“儿童”来组织。

树立正确的儿童观。“以学生为本”这句话讲了很多年,这需要教师从学生的生命成长出发,从学生的生命发展考量,尊重每一个学生的立场、需要和权利。教育如此,语文课程亦如此。我们的课堂设计、活动组织和评价实施都要尽量尊重每一名学生,真正促进学生身心全面和谐的发展。

儿童有儿童的需要,但不是所有的综艺节目形式都可以拿来用于语文课。儿童有属于自己的初步形成的价值观、人生观、世界观,他们在学习中成长,在学习中收获。教师所引导的方向,是真正对他们成长有利的方向。充分考虑学生之间的差异,让教育的“阳光雨露”有效地播撒到每一个学生的心田,这才是最重要的。

2.围绕“语文”来建设。

随着时代的发展,越来越多的教学方式融进了语文课堂。“电子书包”“交互式课堂”“白板教学”“立体式语文教学模式”等新手段、新方式不胜枚举。有的语文教师在课堂教学中并没有处理好多媒体与语文学科的关系,一味强调信息技术的功能,而脱离了语文课堂的本质。

因此,在将综艺节目融入小学语文课堂教学的时候一定要做到不能牵强地为了融而融,语文课的“根”绝对不能丢。尽管综艺电视节目形式能为语文学科的教学、教师的授课、学生的学习带来一些积极的效应,但是“语文”不见了,综艺在又有何用?

3.围绕“素养”来推进。

“让每一个孩子都有机会做最好的自己。”作为教师必须懂得,学生来自不同的家庭,拥有不同的遗传基因和家庭生活环境,学习基础也不一致。后天的学习虽然能弥补一些先天的差异,但差异仍会存在。因此,我们的语文教学,我们的课程创新举措一定要围绕“素养提升”,尤其是要以“每一个学生素养提升”为核心进行推进。

综艺节目的情趣性和互动性,会激发学生参与学习和活动的热情,同时,教师作为教学的设计者,也要充分把握好开发综艺节目融入语文课堂的度,强调语文学科的特征——“提升学生语言文字运用的能力”。课堂上让每个学生都参与进来,实践起来,这样才能让综艺节目为提升每一个学生的语文素养服务。■

注:本文获2016年江苏省“教海探航”征文竞赛一等奖,有删改。

猜你喜欢
教学
“对比”:让学习走向深刻——以《用数对确定位置》教学为例
《I’m Cooking in the Kitchen?》教学设计(Part B)
计算教学中“算用结合”的有效策略
高中英语诗歌创作教学探索与实践
《组合》教学设计
“自我诊断表”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类比在高中数学教学中的探索
在遗憾的教学中前行
计算教学要做到“五个重视”
教育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