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人档案
孙保华,江苏省常州市金坛区华城实验小学副校长,高级教师,常州市金坛区教师发展中心副主任,常州市金坛区名教师,常州市数学学科带头人,常州市优秀教育工作者,常州市师德模范,江苏省优秀青年教师。他努力构建儿童思维发展的数学课堂,促进师生智慧共成长,曾获全国苏教版小学数学教材优秀课评比二等奖。主持的2项省级课题已顺利结题,课题成果多次获奖。在《中国教育报》《江苏教育》《教学与管理》等报刊发表论文90多篇。
怀揣着对教育事业的热爱,我走上讲台,成为一名教师。从教十九年来,我从农村走向城市,从稚嫩走向成熟,在教育这片充满希望的沃土上默默耕耘,播种希望。我用坚定、从容的轨迹,演绎着自己的教育人生。
不懈追求,磨炼自我
初中毕业后,我毫不犹豫地报考了师范学校。1997年8月,我第一次走上了讲台,实现了儿时的梦想——成为一名光荣的人民教师。从那一天起,我就和三尺讲台结下了不解之缘。
刚参加工作时,我发现自己虽然全身心地扑在教学上,但由于起点低、底子薄,明显地不适应现代教学的要求。我意识到自己不应停止学习的脚步,而要用准备迎接机遇。俄国作家鲁巴金说:“读书是在别人思想的帮助下,建立起自己的思想。”为了充实自己的教育教学理论知识,在工作的最初几年,我自费订阅了《江苏教育》《教学与管理》等杂志。除此之外,我还潜心阅读了《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小学数学教学概论》等20多部理论书籍。和大师对话,与书籍为伴,我渐渐丰富了底蕴,磨砺了志气,开阔了视野,更新了理念。
2002年9月,学校承办了常州的教学研讨活动。在这次活动中,我执教了一节公开课,内容是苏教版五下《分数与除法的关系》。课前,我结合多个版本的教材,尝试通过学生的动手操作,帮助他们感知抽象的数学知识,逐步把他们的思维引向深入,实现对分数与除法的意义建构。课上完后,专家给予了较高的评价,有的专家认为我能结合各个版本的教材,对现有教材进行二度开发,贴近学生的生活实际。有的专家认为我教学时能根据具体内容提供必要的操作材料,使学生通过观察和操作形成表象,再进行适度抽象,从而理解分数与除法之间的关系。听了专家们的评价,我忐忑的心渐渐平静下来。对于成长中的我来说,来自专家的肯定是何等的重要。
2008年,我参加了常州市金坛区数学青年教师基本功竞赛。这次比赛首先进行笔试,考核的范围比较广,包括数学教学理论、初等数学史和数学知识。笔试之后就是封闭式的备课、上课和答辩环节。备课是彻底的“轻装上阵”,我们手上只有一份复印的教材、几支水彩笔和一沓备课纸,其余的资料和设备一概不许使用,比的是硬功夫——上“原生态的课”。我们只有一上午的时间备课,备课内容是苏教版四下《常见的数量关系》。在备课时,我深知,“原生态的课”不是“原始”课,在平实中呈现新奇、在简单中蕴含丰富是我备课的出发点和归宿。教学时,我通过创设情境,激活学生原有的感性认识和生活经验,引导他们在自主探究中了解速度以及速度单位的含义,掌握路程、时间与速度之间的关系,并进行拓展延伸。我还帮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使他们进一步体会到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培养他们对数学的积极情感。评委老师认为我的教学活动层层推进、环环相扣,课堂简洁、清晰、丰富、深刻,给予了较高的评价。
2009年,我有幸成为常州市王冬娟数学名师工作室的第二批成员。工作室领衔人王冬娟校长对教育事业执着追求的精神是我成长路上的指明灯,从她身上,我感受到了作为一名教师应有的境界与追求。工作室成员刻苦钻研、积极进取、乐于思辨的精神也在潜移默化地影响着我。工作室用“走出去,请进来”的方式,为我们提供了很多观摩、学习的机会,让我领略到了众多名师的风采,感悟他们先进的教学理念,享受着思想的洗礼和心灵的启迪。在一次次的听课和评课中,同伴之间逐渐产生智慧的碰撞和思维的火花,这些都让我深受启发,也带给我诸多思考与收获。在工作室的3年,一种孜孜不倦、勇于开拓的精神无时无刻不在鼓舞、激励着我,让我学会了思考和积累。2012年11月,我被常州市教育局评为“常州市中小学第二批名师工作室优秀成员”。在之后的工作中,工作室的精神继续激励着我学习和思考,使我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扎扎实实地走好每一步。
2013年,我参加了常州第二期特级教师后备人才高级研修班的学习。研修班前期是集中学习教育教学理论,我认真聆听了来自南京大学、南京师范大学、江苏省教育科学研究院、江苏省中小学教学研究室等高校和研究机构十多位知名专家的理论讲座,还参观了多所知名中小学,进行听课、研讨等活动。在后期的自主研修与远程指导阶段,南京师范大学教师教育学院分派了宁连华教授作为我的专业导师。宁教授围绕数学教学中的核心问题先后开设了多次微课,使我受益匪浅。他还悉心指导我进行科研选题、开题报告、中期汇报、论文答辩等,最终我以优异的成绩通过了期终考核,获得了“常州市第二期特级教师后备人才高级研修班优秀学员”的称号。通过一系列的学习,我进一步丰富了自己的教育教学思想,拓展了理论视野,提升了教育科研能力。
2014年,“长三角名师大课堂”教学研讨活动在江苏省丹阳市丹凤实验小学举办,我有幸受邀,与上海市宝山区实验小学校长潘小明、北京市教科院研究員吴正宪两位名师同台展示。基于“构建儿童思维发展的数学课堂”的教学理念,我设计并执教了苏教版五下《解决问题的策略:列举》一课,受到了与会专家和教师的一致好评,设计思路如下:
(一)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在教学中,我创设了王大叔购买木条的情境,告诉学生这根木条的单价是由2、3、4这三个数字组成的两位数,让学生把能想到的价格按从小到大的顺序说一说,唤醒学生的生活经验,让他们感受到这种策略就存在于我们的生活中。
(二)理解题意,形成思路
根据教材中的例题,我围绕以下两个问题展开教学:
1.根据题中的条件和问题,你能想到什么?
学生可能想到:长方形花圃的周长是22米,长与宽的和是11米;长方形的长和宽都是整米数。
2.你打算怎样解决这个问题?
在交流讨论的基础上,帮助学生形成解决问题的思路:为了确定怎样围面积最大,可以把各种围法一一列举出来,再从中选出面积最大的围法。
(三)尝试列举,感知策略
1.尝试列举。出示表格让学生独立操作。
2.收集资源。教师收集学生的列举结果,将其分为四种典型性资源:遗漏的、全无序、重复的、全有序。
3.讨论交流。分两个层次进行,第一个层次是出示遗漏的、全无序的和重复的三种典型性资源,让学生进行评价,在交流中让他们初步感受到列举要有序、不重复、不遗漏。第二个层次是出示全有序的典型性资源,让学生说一说思考过程,帮助他们理清列举的思路,学习列举的方法,体会一一列举这一策略的价值。
4.发现规律。让学生仔细观察表格中的数据,比较这些长方形的长、宽和面积,说一说有什么发现。学生经过分析和讨论,发现其中隐藏的规律。
5.回顾反思。首先让学生回顾解题的过程,谈一谈学习体会,然后让学生回忆刚才是怎么解决这个问题的,总结出解决问题的思路:分析数量关系—运用解题策略—找出问题答案。
(四)拓展应用,丰富体验
1.创设王大叔坐公交车的情境。
引导学生仔细读题,并相互交流对题意的理解,然后让学生独立练习,教师搜集资源:一种是从8:00开始列举,一种是从10:40开始列举。教师组织全班进行交流,比较以上两种列举方法,引导学生选择更简洁的方法来解决问题。
2.创设王大叔进入快餐店用餐的情境。
首先提示学生解决这个问题需要用到四年级学过的搭配规律,让学生口答出一共有多少种方法,接着让学生一一列举出12种搭配方法。
(五)前后沟通,发展策略
(教学过程略)
教学改革的深入开展有效地催生了教师的教学智慧,也成就了我的教学特色。这些年来,我坚持课前预设、课中行动、课后反思三环联动,为优化教学设计提供有效信息和有力保证。我坚持一课一反思:反思课堂的亮点,既有预设的流畅,也有即时生成的精彩;反思课堂的卡顿,既有教师的教学不当之处,也有学生的学习困难之处;反思课堂的意外,既有难以预设的遗憾,也有学生创造的惊喜。在教学中,我从解读教材入手,以先进的理念为指导,努力构建儿童思维发展的数学课堂,积极钻研、勇于创新,让自己的教学更有趣味性和针对性。不懈的追求,持续的充电,潜心的研究,实践的思辨,我逐渐积累了教学经验。
积极思考,勇于探索
做一名研究型教师,是许多教师的人生理想,我也是怀有这一理想的人。俗话说:“台上一分钟,台下十年功。”为了缩短教学成长期,从踏上讲台之日起,我就尝试规划自己的职业生涯。
每次公开课都是一次成长的磨练。每次备课我都下足功夫,经常要翻阅数本教学参考资料,精心设计教学过程。我还主动把生活中鲜活的教学资源引入课堂,力求让学生在他们熟悉和喜好的问题情境里思考和解决数学问题。一次次备课,一遍遍试讲,揣摩课堂上要启發、点拨、解惑的每一句话,我经历着人生的蜕变,忙碌并快乐着。我至今仍记得参加工作第四年时,我获得了区评优课比赛一等奖,这是我第一次收获教学的成功感,从那之后,我多次参加课堂教学比赛和基本功竞赛。这一路走来,我始终追求真实有效的数学课堂教学,珍惜与学生共成长的丰厚情谊,享受教学带来的喜悦。
写作是一种促人思考的方式。多年来我勤于笔耕,及时总结自己教学中的想法和感悟。我带着学习与思考一路前行,对课堂动态生成性资源进行价值追问的《例谈课堂教学中生成性资源的利用》一文发表于《江苏教育》;对教材中“你知道吗”栏目如何寻找有效教学策略进行思考的《数学课堂如何让学生有效触摸“你知道吗”》一文发表于《教学与管理》……在对数学课堂系列问题的研究中,我逐渐明晰思路,专题研究论文发表于各级各类刊物。
方向之一:“数学课型”的研究。
许多教师对新授课非常拿手,但对如何上好练习课、试卷讲评课等却一筹莫展,于是我把自己的一些思考进行总结,撰写的《复习课要上出复习的“味”》发表于《江苏教育》,《如何上好数学试卷讲评课》发表于《中小学教学研究》,《追求高效的练习课》发表于《中小学数学》,《追求智慧高效的作业讲评课》发表于《江西教育》“名师导航”栏目。2013年,常州市小学数学毕业复习研讨活动在常州市金坛区召开,我受邀作专题报告,提出教师要加强练习设计,改进备课方式,让复习充满生长的力量,受到了与会教师的认可。
方向之二:数学课堂“问”的研究。
对课堂教学中教师如何提出高效的问题,如何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针对学生的回答教师应怎样进行理答等问题,我进行了思考,撰写的《追求理想的课堂提问》《提问让数学课堂焕发活力》发表于《教学与管理》,《追求智慧的课堂理答》发表于《小学数学教育》,《如何在数学教学中进行有效追问》发表于《中小学数学》,并收录于人大复印资料《小学数学教与学》。
方向之三:“提升学生思维能力”的研究。
思维能力是最重要的一种能力,包括逻辑思维能力、直觉思维能力、形象思维能力和创造性思维能力,数学教学的过程是培养学生思维能力的过程。我撰写的《如何培养学生的数学思维能力》发表于《新课程学习》,《寻求有效策略,提升概括能力》发表于《教育实践与研究》。
多篇教科研文章的发表激励着我不断进取,我把取得的成绩作为向高峰登攀的起点。多年来,我坚持参加课题研究工作。2009年,我主持江苏省教育科学规划办“十一五”课题“信息技术环境下数学学习方式有效性的研究”。在信息技术环境下构建新型学习方式的研究,使教师改变了传统的主导者形象,担当起学生学习的伙伴职责。在整个教与学的过程中,信息技术充分发挥了它的优势,创设了情境,丰富了资源,学生则通过自主探究、合作交流最终实现知识的意义建构。课题研究成果分别在《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中小学数学》上发表。
2013年,我主持了江苏省教育科学规划办“十二五”课题“提高学生数学应用意识和能力的研究”,课题组成员都是工作五年以内的青年教师,我带领课题组成员积极参与研究,探寻了提升学生数学应用意识和能力的策略,建立了学生数学应用意识和能力的科学评价体系。
带领团队,守望成长
2010年下半年,我开始担任江苏省常州市金坛区华城实验小学副校长,分管教学工作。在狠抓教学常规管理时,我没有停留于“量”的层面,满足于“教案看页数、作业看次数、听课看节数”,而是深入到“质”的管理中,走进课堂,走近教师和学生,倾听师生的心声,发现教学中的问题,有的放矢地制定有利于学校师生发展的措施,并一抓到底,抓出成效。在班级人数众多、生源质量较差的情况下,学校教学质量一直稳居全区前列,在社会上的声誉逐年攀升。
在教育教学管理中,我逐渐健全校本教研的各项制度,对教师的教研、业务学习、听课等活动做出明确的要求。学校每周开展各学科的教学研究课,要求同年级、同学科的教师上同一内容,便于相互之间进行“磨课”,有力地促进了教师的专业成长。在不懈的努力下,学校教研组形成了浓郁的学术氛围,有多个教研组成长为常州市示范教研组和优秀教研组。我还鼓励并创造条件让广大教师进修学习,从时间和学习条件上予以照顧。为了更好地提高教师的业务能力,对青年教师实行“一年入门、两年过关、三年达标、五年成熟”的培育制度,坚持新教师上汇报课,一般教师上公开课,优秀教师上观摩示范课,并通过每周三的业务学习,对教师进行各项基本功培训,提升了教师的综合教学能力。
在这样的培养机制下,我校青年教师快速成长,教学能力不断提升,近年来有三十几位教师在区级以上优质课或基本功大赛评比中获奖,我校“教坛新秀”“教学能手”“骨干教师”的数量在全市名列前茅。在学校管理过程中,我也能即时将自己的管理经验进行总结,撰写的《网络教研应融入教师生活》发表于《中国教育报》,《引领教师有效听课》发表于《教学与管理》,《创新教师研究之路——透视“华小论坛”校本实践研究》发表于《中小学教师培训》,《如何让教师备课充满实效性》发表于《教书育人》。
路,在荆棘之中延伸,在崇山峻岭之间盘旋。回望走过的路,尽管我曾犹豫、彷徨过,但毕竟走过来了。这条路上洒落着我拼搏的汗水,印刻着我跋涉攀登的足迹,也洋溢着我的欢歌笑语。
(作者单位:江苏省常州市金坛区华城实验小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