薛佳薇 Xue Jiawei 苏宋颖 Su Songying 夏文渊 Xia Wenyuan
交往空间是讨论已久的话题。行走在传统与现代拼贴的城乡环境中,能清晰感受到传统交往空间的优势。现代建筑环境中,除了尺度过大、交通主导等问题外,很明显地,还有对地域性与人性化的忽视。于是重拾话题,方法是向现实中的传统寻求答案。
按马斯洛“人的五种需求”理论,人在满足了生理需要和安全需要,也就是解决基本的温饱问题之后,人的情感需求就凸显出来。社交就是情感需求的一种表现,由此形成交往空间。多数情况下,人们都乐于追求富有生气的交往空间,除了悦目或特色的环境,人气是形成空间品质的又一重要因素。因此,设计的关键,就是提升交往空间的吸引力。
闽南具有浓郁的地域特色,其交往空间作为建筑或城市的一个组成部分,更是明确地体现这一属性。本文将聚焦闽南地域交往空间,吸收其中的宝贵经验。
我国许多文学作品、影视剧集中关乎人们交往的场景,常发生在茶馆、酒肆、澡堂等处,如老舍的《茶馆》、鲁迅的《孔乙己》,而闽南却鲜有相应的交往空间(澡堂除外)。针对“计划性社交”和“随机性社交”的两种交往状态,笔者在厦门和泉州两地进行了43份问卷调研(年龄50~80岁,男女比例1.53∶1),闽南老一辈(传统社区)交往发生的场所,迥异于其他地区的经验,茶馆成为冷门(表1)。在计划性社交中,家中串门和宗祠(庙宇)的比例占绝对优势,成为居民有计划进行社交的主要场所;在随机性社交中,街头巷尾是主要的发生场所。
(1)闽南交往场所具有不同的空间特征。计划性社交场所常以室内空间为主,延续至室外;随机性社交则经常发生在户外空间,尤其是街道,也包括灰空间层面。户外空间范围紧凑,且多功能混合使用[1]。
(2)交往空间在闽南城乡有别。例如,计划性社交场所中,小卖店茶聊的交往方式在农村是非常普遍的,常常隔不远就有一家小卖店,店门常开,简单的小茶几及茶具,却有着极高的人气,村里村外的各种消息在此交流融汇;又如随机性社交场所中,井台水边及田间地头的闲聊基本发生在农村,而城市则更多地发生在街巷或菜市场。
(3)交往空间的场所男女有别。大排档、茶馆基本是男性空间,而菜市场、井台边则是女性空间。
表1中的宗祠、家、街巷是主要的社交场所,反映出闽南传统的交往空间并不独立设置,紧密结合日常的生活空间,多功能兼容。一方面,确实因为闽南民宅与街巷具有很紧密的、有机的互动关系;另一方面,还沉淀着背后的社会原因,归纳调研访谈的结果,主要可概括为2点:①闽南家庭观念重,各类事物紧密围绕家庭的生活及发展进行,于是社交行为也大都与家庭的、宗族的关系靠拢;②闽南因为地理条件不算理想,山多、海多、地少,生存压力较大,所以在工作挣钱、养家糊口上面所消耗的时间及体力都多,专门划拨的计划性社交时间就较少,通过进行必要性活动[2](往返、务工、务农),在街巷里、井台等处顺带、随机发生的交往来沟通感情和讯息。
表1 闽南传统社区中的交往场所
表2 闽南传统社区中的交往场所现状
针对传统空间现状使用的调查,笔者继续在厦门和泉州分发56份问卷,从20~80岁分布各个年龄段,男女比例1.6∶1。从表中场所活动现状(壮大、减少或者维持),可以看出闽南传统交往空间的“变”与“不变”。
表2的现状归纳可以看出,闽南传统交往空间呈现以下几个变化。
(1)公共化:串门聊天的比例大幅下降,公共空间如餐厅、茶馆(饮品)、公园广场等比例显著上升。究其原因,一是现代社会中家庭小型化,且因工作或合作形成的交往取代原来街坊亲友的熟人社会交往,家庭隐私要求增加;二是年轻人喜欢家以外的公共场所,交往更加自由,不受家庭约束。
(2)城市化:在沿海开放地区,房地产开发带来大幅度拆迁,乡村被安置房取代,村民有工作机会而务农者减少,曾经伴随村民的交往空间不复存在,只剩下孤零零的宗祠存留于新安置区中。山区的交往空间相对保存较好,但中青年普遍进城务工,出现物是人非的萧条现象。
(3)户外比例升高:调研对象中,喜好户外活动的人占全体的76.8%,现代人工作节奏加快,健康与休闲意识随之提升,公园、广场及其他闽南城乡为数不多的户外公共空间中,集结承担了居民多种的需求,如体育锻炼、广场舞(少量街舞)、会友聊天、散步、棋牌、幼儿嬉戏、恋人约会、轮滑、遛狗等,上述活动对空间的围蔽程度要求不一。
正是有所不变,闽南传统交往空间至今依旧散发着浓浓人情味。首先,在紧凑有限的范围内,以兼容的方式多功能的使用着,骑楼既是通道又是茶摊会客,更可以摆设炉灶作为室内的延伸;宗祠的广场祭祀、打篮球、唱戏,八面玲珑。其次,虽然公园、广场等现代交往空间在人们使用比例中有所增加,但街道仍然是闽南人民不可或缺的交往空间,线性空间被高效使用、收纳着各种活动,如散步、儿童嬉戏、聊天会友等。
闽南传统交往空间具有多重意义:一方面,当下片面追求物质环境,历史记忆被发展掩盖,人情疏离,交往空间成了改善人际沟通的媒介,加之传统交往空间联系的大都是社会中低收入人群,因此,优化其交往空间更能体现出人性化关怀;另一方面,信息时代不断刷新着人们的交往方式,虚拟世界的交往越繁荣,现实世界的交往空间就越具有意义,可以增进人与人在物理空间里“面对面”交往的几率,促进情感交流而更显人性化。因此,吸收其经验策略,将对相关设计和维护具有指导意义。
发祥于明代,历史上几度在渔港、军港、商贸港之间切换,积攒了几百年辉煌的峥嵘岁月与历史财富。清嘉庆年间,漳州阮、张、欧姓渔民迁居于此,之后陆续有大批渔民、造船业等手工业者聚居,在山海夹峙的有限地块内见缝插针建设,逐步形成高密度、形态复杂的厦港片区的前身。
五方杂居的人群背景带来文化和需求的多样性,加上高密度形成的压迫感,很多空间都呈现小而精的复合紧凑状态,交往空间亦然。2008年,厦港片区开始进行文化转型,内省加外援,形成现有以庙宇、商业街、文创改造区为主,居民、游客、学生、艺术家、设计人员等共存,厦港动态调整的交往空间状态。
3.1.1 庙宇遍布、生活化
满地丛祠、兼容并蓄,是厦港片区的特色。渔民来自漳州九龙江、晋江甚至广东,船业手工者来自惠安,不同职业和乡土背景带来了多样的信仰,最多时,曾经多达40余座庙宇[3]。留存至今,还剩大小9座庙宇,分别是华严寺、龙王宫、龙珠殿、安武庙、田头妈宫、会福宫、邱王宫、集福祠、妈仔宫(图1),逢年过节人聚情融,许多已外迁的信众返回厦港,与老街坊、亲友共同祭拜,沟通感情。除了数量多,厦港庙宇还有另一个特别之处,就是多数不专门开辟地块,没有广场,规模很小,神圣空间生活化,紧密结合民居,低调融入社区。与庙宇结合的民居常年开放,是街坊聊天的客厅,看护庙宇的人也是待客者,居民或是有计划地前来聊天,或是在祭拜过程中随机进行交流,比逢年过节人头攒动的热闹多了几分细水长流的温情。龙珠殿、安武庙、邱王宫即属于此类,并在转型中获得了强化。
除了沿袭传统的祭拜习俗,厦港庙宇在文化转型中出现了一种积极的配合,龙珠殿是其中的范例。
(1)重拾“送王船”仪式,吸引人气,扩大影响面。龙珠殿的送王船仪式有着悠久的历史,在文革期间,曾经被当成封建迷信取缔。在两岸建立连接后,尤其政策明朗后,送王船活动续办并申请了世遗。活动对于交往空间的补益体现在:第一,吸引与该信仰相关的各方人士前来厦港,包括台湾信众(厦港龙珠殿分支)、厦港外迁的老信众、游客、厦大学生、艺术家、学者、旁观居民等,老亲友、新面孔,彼此增进交往;第二,因龙珠殿送王船仪式在厦港片区的小广场举办(图2),设定了环绕社区,途经大学路、蜂巢山路、思明北路到达
位于厦门岛西南角的厦港片区是城市文明的摇篮,海滩的游行路径,这种由点至面的扩展,与周边社区、机构都取得间接交流。
(2)进一步舍宅为寺,与时尚商业结合,提升庙宇接待空间品质,增加来访的人群类型。龙珠殿置身商业街骑楼民宅顶层,是高密度形态产生的“立体布置”,早年除了一层沿街开辟为茶店外,二、三楼自用,外访人员由小楼梯自由上顶楼。如今,一、二楼开设精品咖啡,包括岸边小径搭建为观景露台,空间品质提升利于吸引各类人群,庙宇和咖啡厅形成优势互补,强化交往功能(图3)。
3.1.2 商业街业态对象多元化、公共化
历史上的厦港商业街只针对渔港居民开辟单一或者某几个与渔业相关的商业,对象单一。2006年,成功大道修建,影响了大型船只进出厦港,渔民社区随之外迁,人员减少,渔港衰败。多方的打击,使得厦港如美人迟暮。2008年,厦港的文化转型扭转了上述境况,有计划地针对各类人群,包括本地居民、游客、学生、文创设计人员等,兼容各方需求入驻了多元业态,主次商业街分工(图1):在主商业街大学路上形成正规店面,主要针对外来人群,开设文创门市店、特色餐厅、酒吧、咖啡厅(水吧)、茶店、食杂小卖、书店等合计94个店家,提供人们公共交往空间,占了整条街道163个店家的一半以上;尤其是面向避风坞的狭长堤岸上,将精品店搭建的灰空间利用成观景平台,如雨后春笋般生长,是游人和居民驻足交流的好去处(图4)。与主商业街T字交叉的蜂巢山路作为片区内的次要商业街,针对本地居民并辐射周边的生活需求,采用“分时利用”的方法形成跳蚤市场,早晨给居民提供路边棋牌,下午到傍晚是远近皆来的平价海鲜市场,晚上又是地摊夜市(图5)。
3.1.3 工厂变身户外潮地
沙坡尾是厦港片区发展较晚的地方,迄今不及百年。50年代,在沙坡尾避风坞彼岸建设了许多与渔业相关的工厂,如鱼肝油厂、造船厂、水产加工厂(冷冻厂)等[4],大厂房及其户外空间相对疏朗,与对岸高密度居民区形成鲜明对比。随着渔业的萧条、交通不便等不利因素,工厂外迁,厂房闲置。在厦港文化转型期间,针对来访年轻人居多的特点(背包客、大学生、艺术家),这些曾经的渔业工厂积极进行华丽变身。其中,冷冻厂改造为艺术区,建筑内部提供艺术家工作室或设计室,户外空间则针对多项使用需求设计:用12片混凝土墙形成半封闭的广场,留出通往周边居民区的通道;冷峻光滑的界面、圆弧的接地,形成以滑板、小轮车为主要活动,演出、创意市集、居民活动等多功能复合的交往空间[5],以多功能混用的方式满足不同人群,适应日益增加的户外交往需求(图6)。
图1 厦港区域基本概况示意
图2 龙珠殿送王船仪式
位于漳州南靖书洋的塔下村,一条河水呈S形潺潺流过村落中央,两岸土楼沿河而建,山、水、土楼人家相映成趣,由此获得 “闽南周庄”的美誉。在山水夹峙的两块扁弧形用地上建设民居,有计划地将仅有的两座圆土楼放置在S形河道拐弯处,于是村落整体形态有如太极,又称“太极水乡”。塔下村因河得名,因河而具有凝聚力,塔下村交往空间的讨论也沿河展开(图7)。
塔下村传统的交往空间有岸边主街道(生活街道)、宗祠(德远堂)、桥(主桥雪英桥、亭桥)、河边洗涤区、田间地头等。因为山区地理位置偏远,又是经典的旅游区,村落较完好的保留。然而中青年普遍进城务工,村里以老人小孩居多,人群结构不合理,活力不足,这不只是塔下村的问题,很多土楼村落以及闽南乡村都有类似的情况。塔下村通过合理调整交往空间,利用先天优势,焕发了新的活力,主要表现在对岸边主街道由生活型向商业-生活型街道转型处理的方面,包括在空间层次、空间舒适性方面。
图5 蜂巢山路分时利用的跳蚤市场
图6 改造后的冷冻厂
图7 塔下村鸟瞰图
图8 塔下村卵石老路形成的交往空间
3.2.1 水岸商街的交往空间层次优化
早年的塔下村,主干道是河岸边的两条小卵石路面。80年代初,因为通车需要,通过占用河道的一部分面积,挨着并低于卵石路600mm的地方修了约4m宽的石板路,使600mm的新旧路高差自然形成“行走”与“可逗留”的两个空间层次,每家每户门口基本都多了一块鹅卵石入户平台(图8)。后来,土楼旅游提上日程,沿街的住户开放沿街界面,形成商业店面,入户平台成为人气缤纷的交往空间;尤其途径方土楼或圆土楼入口时,土楼内院与入户平台共同形成扩大的公共交往空间,正吻合了“社会交往将集体空间变成了社会空间”[6]。游客可以穿行商业街并浏览店面,或是逗留,或是买土特产,或是进土楼院落一游,更可以驻足小憩品茗咖啡,看小桥流水;居民在此既营业也生活,土楼门口是居民们闲聊及家务的地方,路边的河岸旁有专供洗衣的亲水间由少到多,由活动式到固定式,由半遮蔽到全遮蔽,量和质都有所提升。在沿岸卵石地交往空间初期使用时,设置简易的小茶座,用活动遮阳伞简单对付中午的烈日,但是在夕阳斜照及阴雨天时效果欠佳;随后的两年,商家改进了做法,采用竹棚作骨架,曲臂遮阳棚作屋面的方法,搭建起有农家风情的小竹亭灰空间;类似的民间遮阳棚,悄悄出现在许多人家门口,呈现出多样的统一。简单的操作不仅增加了室内外的连续感,更是很大地提升了人在空间中的舒适性,契合当地的气候特点,顺应闽南户外交往增多的情况。
图9 塔下村核心地段店铺遮阳棚
闽南传统社区的交往空间通过一系列适应性调整策略,让老旧社区产生新解,呈现出持续的活力、饱满的人情味和层叠的历史韵味。
厦港片区和塔下村的经验都说明,以兼容的态度让各种可能的外来文化、人群与本土文化、人群共生,互为补充,是闽南传统交往空间的养分,交织出新的魅力。兼容的态度还体现在除了视觉环境的提升,还应具有多功能,“在宗教、商业和娱乐之间建立联系”[1],吻合多种人群的需求,业态和空间设施配置。调研中当问及对交往空间的需求时,年轻人的回答是“有意思、吃喝便利、可观赏”,老人需求“座椅、棋牌、卫生间”,中年人要求“泡茶、风景好”,游客则是“可观可憩”。值得一提的是,交往空间中应充分重视闽南茶文化的设施, 年龄在35~65岁的人群,在户外交往的时候,不约而同地提出“泡茶、茶点”的供应。许多现代交往空间的环境设计精良,开放性很高,但是缺乏人气,某种程度上就是因为过于简约而少了兼容的魅力。
同样,厦港和塔下村的交往空间都不是一蹴而就的,急功近利的大手笔容易形成明显的断层和异物感,“动态的、持续的改进优化”是它们又一个良性的调整策略。厦港从2008年开始,迄今5年;塔下村2000年以后逐步开发旅游,整个动态的改造过程已持续近15年,2008年世遗获批后,获得较好的成长。可见,“任何改变,都是小规模的,渐进的”。
具有厦港传统特色的庙宇和街巷空间、塔下村风情的卵石老路和土楼院落,在交往空间的调整更新中,获得了充分的尊重和新的诠释,丰富了地域交往空间的层面,成为吸引人气的筹码。
这一做法也有利于突显和保护地域特色,抵御在城市化大潮中“现代化”的改头换面,避免形成全世界趋同而单调的现代感,增加识别性和归属感。
调研中,当问及“户外交往空间的优化建议”时,更多的使用者提出了空间舒适性的需求,如多种树、有树、有亭子、遮阳、活动阳伞等等,这些建议充分说明遮阳的重要性;并且,塔下村主商业街小竹棚的人气增加、厦港避风坞岸边创意小店灰空间日益增多等情况也都说明,交往空间要能逗留人气,必须提升自身的舒适性,其中很重要的一点就是适应气候条件,加强遮阳设施以增加阴凉感,也可方便雨天使用。马来西亚建筑师杨经文曾直言:“店屋前有顶的5英尺人行道能最好地发挥它作为一个多功能公共空间的作用。”[1]尊重气候实则也是地域化的一种隐性体现。
厦港片区和塔下村分别是众多闽南传统社区的一员,社区里传统交往空间现况良好。在时代演进过程中,它们利用并凸显了地域特色,满足多元的使用者需求,增加社区的人气和凝聚力,其兼容、动态的适应性调整策略值得关注和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