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在历史教学中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017-05-13 07:46张保成
学周刊·上旬刊 2017年15期
关键词:故事情境生活实际动手操作

张保成

摘 要:兴趣是最好的老师,是学生自主学习的动力。学生只有对所学的科目产生浓厚的兴趣,才会积极主动地去学,才会达到理想的学习效果。为此,教师要树立“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新理念,把学生看作是有思想、有情感、有权利、有尊严、正在成长发展中的人。倡导学生主动参与、乐于探究、勤于动手,使学生形成积极主动的学习态度。

关键词:问题情境;故事情境;信息技术;动手操作;生活实际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17)15-0179-02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7.15.116

美国心理学家布鲁纳指出:“学习的最好刺激乃是对所学知识的兴趣。”在日常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主体意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主动性,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成为教师备课过程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环节。夸美纽斯曾说:“兴趣是创造一个欢乐光明的教学环境的主要途径之一。”我们也常常看到,学生对自己感兴趣的事情,都乐于积极主动地去完成;对不感兴趣的事,就消极应付。那么如何才能真正激发和培养起学生的学习兴趣呢?在此,我简单谈谈自己在教学中经常用到的几种方法。

一、创设问题情境,引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苏霍姆林斯基曾经说过:“学生对一眼能看到的东西是不感兴趣的,但是对藏在后面的奥妙却很感兴趣。”教师可以利用学生的这一特点有目的地创设一些问题情境,引导学生在问题情境中积极思考、主动参与,激发学生学习和探究的兴趣,使学生变被动学习为主动学习,积极愉快地参与到学习活动中去。当学生心中的疑问得到解决时,也掌握了知识。如在教学《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一课时,我这样导入:日常生活中,我们都会遇到一些困难,例如:半路上自行车坏了,你会怎么做呢?而今天我们所要讲的却是毛泽东、朱德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在革命斗争中所遇到的困难,他们遇到了哪些困难?在困难面前他们又是怎么做的呢?通过问题情境的创设,从而诱导学生主动去探究,在了解到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们为了中国革命事业不怕困难,不怕牺牲,勇往直前,善于创新的同时,也激发了学生对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们的崇敬之情。

二、运用故事情境,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学生对听故事比较感兴趣。故事往往有典型的人物、曲折的情节,能让学生在最短的时间里主动进入学习状态。因此,教师可根据这一特点,在课堂上用故事导入新课,将新知识寓于其中,使学生对所学知识产生浓厚的兴趣。如在教学《繁盛一时的隋朝》一课时,我先给学生讲述了隋炀帝赏琼花的故事,故事讲完后,有的学生提出疑问:真的是为了看琼花吗?我顺势回答:老师也有疑惑,那么隋炀帝为什么要劳民伤财地开通大运河呢?这对我国历史的发展又有什么作用呢?下面我们就到第二个框题“大运河的开通”中寻找答案。通过故事的引入,学生的兴趣被激发出来,学习欲望也就更加强烈了。

三、运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日常教学中,有时候单靠教师的语言叙述难以为学生创设一个生动的情境氛围,也难使学生受到心灵的冲击,而多媒体的运用,能使学生身临其境,在感观上受到强烈刺激,从而吸引学生主动投入到历史学习中去。例如,在教学《最可爱的人》一课时,我让学生带着问题去听歌曲,《中国人民志愿军军歌》一播放,雄壮的旋律很快就吸引了学生的注意。通过倾听,学生很快就回答出歌曲中讲的是谁?他们要去做什么?他们为什么要这样做?教师反问:那么他们怎么做的,成功了吗?从而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地去学习本课,同时,在教学过程中,我还展示了邱少云、黄继光的图片,《英雄儿女》的电影片段,学生们都爱看、爱听,这样,在较短的时间内,在使学生获得尽可能多的感性材料的同时,也激发了他们学习兴趣,促使其积极主动地参与到学习中去。

四、通过动手操作、实践,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

教师在教学中,要创设有利于学生探索和发现的空间和时间,让学生主动参与到教学活动中,亲身体验知识的形成与发展过程。学生在参与丰富多彩的动手操作实践活动中,可产生浓厚的学习兴趣,从而在做中体验,得到正确的认识。如在教学《昌盛的秦汉文化(一)》一课时,讲到造纸术的发明和改进,课上我让每个小组的同学分别在准备好的竹片、旧布和纸上用毛笔写字,经过同学们动手实践后得到以下感受:在竹片上只能写很少的字,如果写多了不方便装订和携带;在旧布上写字墨水会洇开,而且过去人们使用的是丝织品,价格太昂贵,也不适合书写材料。相比之下,纸是价廉物美的书写材料。这样,通过操作使学生在探索求知的过程中认识得到深化和发展。

五、联系生活实际,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知识来源于生活,创设生活情境会让学生感受到教学内容就在他们身边。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努力让学生联系身边的生活资源,促使学生在主动参与中学会知识,达到对教学知识的理解与掌握。如在教学《社会生活的变化》一课时,我请同学们做了一个社会调查,新中国成立前、改革开放前普通家庭远距离通信的主要方式是什么?现在普通家庭远距离通信的主要方式是什么?以20家为一组,统计改革开放后特别是现在家庭电话的使用比率,移动电话占有比率,家庭网上通信比率。然后比较书信、电报、电话、移动电话以及互联网各具有哪些特点和优势?这些变化说明了什么?试分析变化的原因。通过调查,学生发现了自己周边生活所发生的变化,从而激发了学生主动探究变化的原因。

总之,在历史教学中,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方法还有很多很多。教师要因材施教、因人而异,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法,尽可能多地为学生创设学习的条件和环境,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多种感官参与,使学生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活动中去,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

参考文献:

[1] 王建.“知识”向“应用能力”的转化──初中历史课堂教学初探[J].历史教学问题,1999(4):57-58.

[2] 景润.谈历史教学中学习兴趣的激发[J].石家庄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2(14):64-65.

[3] 朱小燕.论初中历史教学中应如何培養学生的学习兴趣[J].中国科教创新导刊,2010(36):166.

[4] 王文君.历史教学中学生学习兴趣的激发[J].河南职业技术师范学院学报(职业教育版),2007(4):135.

[ 责任编辑 侯轶杰 ]

猜你喜欢
故事情境生活实际动手操作
情境导入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
巧设情境,让思想品德课堂有滋有味
如何创设有效的数学教学情境
数学课堂中的快乐元素
新时代下小学数学教学方法深究
“上课时间太长,下课时间太短”的启示
回归生活实际的高中地理教学研究
在活动中探索求知
激发兴趣, 成就精彩小学数学课堂
谈激发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