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年,我们追过的教育名言系列(四)“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2017-05-13 09:22张小娟首都师范大学学前教育学院
幼儿100 2017年12期
关键词:六艺颜渊好学

文/张小娟 首都师范大学学前教育学院

那些年,我们追过的教育名言系列(四)“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

文/张小娟 首都师范大学学前教育学院

中国古代的前圣先贤,不会发表凭空议论,他们留下的言论都是会对具体情况、具体事件而谈的。《论语》这本书是孔子及弟子们的言论集,终其一生,师生间的交流那么多,互动那么多,说的话那么多,门人记载下来代代相传的肯定是当时被大家共同认为非常有价值,能够传递重要思想的话。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是一句古老的箴言,出自两千多年前的一本书《论语》,随着《论语》成为科举考试必考内容之一,孔夫子的这句名言的传遍四海,整个儒学文化圈的读书人无人不知无人不晓。在现代中国,至少在教育界,这句话人人都耳熟能详,且人人都认可。

让我们循着孔子的思想之径,来探一探孔子的这番谆谆教诲真正想表达什么呢?

一、“学”成为可能和现实

夏商周时期,学在官府,学习、受教育是贵族子弟才能享有的特权。春秋时期,官学衰微,私学兴起,出现了大量的私人讲学。孔子是其中最有成就的讲学者,他30岁左右开始办学,据说其弟子前后达到了3000人,其中大部分是平民子弟。

在办学上,孔子“有教无类”,不问出身和地位,只要一个人诚心向学就可以成为他的学生,因此孔门弟子来源广泛,身份、年龄、国别、个性等方面有极大的差异。从阶层上说,下层贫民有穷居陋巷的颜回(也叫颜渊),以藜藿为食的子路,十年没添加新衣服的曾参,家里屋顶破洞漏雨的原宪,以及无立锥之地的仲弓;上层贵族子弟有孟懿子、南宫敬叔、司马牛等,另外还有富裕的商人端木赐,等等。从年龄上看,孔门弟子差距也很大。有些学生与孔子本人年龄差距很小,甚至父子两代人都是孔子的学生。比如,颜路和曾晳,前者是学生颜回的父亲,后者是曾参的父亲。另一个学生子路,只比孔子小9岁。还有一些学生的年龄已经相当于孔子的孙子辈了,比如,有若比孔子小43岁,曾参比孔子小46岁,子张比孔子小48岁,公孙龙比孔子小53岁。

孔子整理《诗》《书》《礼》《易》《乐》《春秋》六艺经典,并把它们作为教学内容。同样的学习,学生的发展却各有不同,各有优势。有的长于文学,有的长于论辩,还有的长于政事,也有一些人并不明白六艺的学习是为了什么,只知增加知识,却从不提问;或者一遇到问题只凭自己脑力,却不懂得请教。

正是在大量的在教学和指导过程中,孔子敏锐地捕捉到了个人发展的两个关键因素,提出了正确处理“学”“思”关系这一命题。

二、学而不思则罔

什么是“学”?什么是“思”?《广雅》中说:“学,识也。”识的意思则是指一个人善于言谈,有知识,其最初的本义是“知道、懂得”。《尚书大传》中说:“学,效也。近而愈明者学也。”效的本义是“献出、尽力”。

谁是“学”且“思”的榜样呢?好学是孔子非常看重的品质。曾有位国君问孔子谁最“好学”,孔子回答说只有颜渊。在另一个场合,孔子还说自己最大的优点是“好学”。为什么孔门弟子三千,可以配得上“好学”二字的人只有得意弟子颜渊呢?颜渊的好学有哪些表现?

首先,颜渊的好学超越了功利。颜渊家中经济状况非常糟糕,住在类似于贫民区这样的地方,房舍破败不堪,生活之窘迫是常人难以忍受的,可颜渊却不以为意,他可以沉浸在圣贤的义理中,品出精神上的丰沛和清香。其次,他的好学是“为己”,是修身。按说好学的内容、范围很广,但孔子在谈颜渊的“好螳”却重点强调了两点:“不迁怒,不贰过”。意思是说,颜渊不把怒气发泄到别人身上,也从不重犯同样的错误。

在孔子心中,谁是“不学”的榜样呢?这个人应该是宰予。宰予在白天最适合读书学习的大好时间睡懒觉,孔子气得骂他“朽木不可雕也,粪土之墙不可杇也”,失望和气愤之情溢于言表。

樊迟大概可以作为“学而不思”的一个例子。樊迟并没有虚度光阴,荒废学习,反而积极向老师提问,但孔子却说他是“小人”,又是什么缘故呢?是因为樊迟问的问题不对。孔子办学,以六艺为教学内容,培养君子,出则可以辅政,影响一国之礼仪士风,退则能独善其身,或可范围一门之家风。然而樊迟傻傻分不清学校、老师以及同学们的志向和目标,跑来向孔子请教耕种园艺之事。这件事让孔子看出来,樊迟只看得见眼前具体细小之事,欠缺思考能力,不能领悟六艺之学的真正价值。

三、思而不学则殆

孔子说:“吾尝终日思之,不如片刻之所学也。”

人有七情六欲,能够感知世界,每事每物都可引发人的思绪,形成人的判断、评论,但这只能是主观之见,如果要获取真正的智识,必须想方设法去验证自己的猜测。

人人都见到苹果落地,难道真的只有牛顿对产生这个现象的原因好奇吗?如果其他人也问过类似的问题,却为什么没有牛顿的发现?真正的差别在于牛顿“思”之后的“学”,回到人类的经验和知识,运用理性和智慧,才做出了伟大的发现。

学是外在的,是单纯向外求知识点。学的优势在于:它扩充人的知识,增加人的经验,人类需要通过读书来获得人类数千年积累的文明,人类的文明也是通过人的学习来代代传递的、前行的。一个人学而不思,学离开了思,会让他无法消化从外界吸收的信息,个人的能力无法真正提;没有“学”,就没有进步、没有发展。

思是内在的,思是对知识点的感悟和感通。“思而不学”,指一个人每天都想着开悟,却不去学习,不去了解相关的知识,那最后仍是什么都得不到。只学不思的危害在于它可能就会把人变成知识的存储器。只思不学,则难免陷入幻想和臆测,可能会把自己变成偏见的策源地,所得出的结论往往会流于主观,缺乏应有的客观精神,

四、学与思协行

当教育成为一门学科,一个专业之后,“学”被理论家们赋予丰富的内涵,进行种种界说,不同的派别对它有不同的规定和解读。但万变不离其宗,“学”说到底还是要从人自身说起。

真正的“学”是什么?按照古人的标准,应该做到“博学、审问、慎思、明辨、笃行”,五者缺一不可。

猜你喜欢
六艺颜渊好学
要想从头再来 就从现在开始
知而好学,然后能才
长沙市六艺天骄星城园学生作品展示
担心等
御风六艺
马一浮“新《六艺》论”论稿
春节赞歌
是谁害了颜渊
是谁害了颜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