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师介入游戏时存在的问题与思考

2017-05-13 09:22:42许艳南京市栖霞区第一实验幼儿园
幼儿100 2017年12期
关键词:牛牛自主性娃娃

文/许艳 南京市栖霞区第一实验幼儿园

教师介入游戏时存在的问题与思考

文/许艳 南京市栖霞区第一实验幼儿园

自主性游戏是构成幼儿在园里生活不可或缺的重要内容,也是幼儿积极主动、真实自然的学习活动。幼儿在游戏中探索、发现、思考、行动,积极主动地构建自己经验。关注、支持、引导、丰富和扩展幼儿在游戏中的经验结构,是教师在指导游戏时的重要任务。研究表明,教师对游戏的介入指导有助于提高幼儿游戏的水平。那么是不是介入越多,孩子发展得就越好呢?我们看看在实践中几种老师介入游戏的情况。

一、参与游戏要适度

镜头一:A老师热情活泼,是个大大咧咧的孩子王,她喜欢孩子,更喜欢和孩子们一起游戏。

游戏时间到了,经过一番准备后,各个区域的角色扮演游戏开始了。理发店的小朋友来到老师身边:“A老师,到理发店来吧,我帮你设计一个新发型。”小朋友的友好邀请,让A老师欣然前往。这可乐坏了小小理发师,她们把各种漂亮的夹子夹在老师的头上,俨然要把老师打扮成她们心目中的公主。

这时,玩娃娃家的萌萌跑来了:“A老师,你到我家来作客吧!”这不,刚离开理发屋,王老师又来到了娃娃家。娃娃家的“爸爸”“妈妈”又是一番盛情的款待,一会儿问客人要喝什么,一会儿问客人要吃什么。同样来到娃娃家作客的豆豆失落地坐在一边,娃娃家的小主人显然是忘记了这位小客人。看着“爸爸”“妈妈”不亦乐乎地招呼老师客人,受到冷落的豆豆默默地离开了娃娃家。这时候,蛋糕店的小老板来到了娃娃家,豆豆说:“老师在娃娃家作客呢!”小老板垂头丧气地回到蛋糕店,服务员问:“老师没有来吗?”小老板说:“老师还没好呢。”“那你去等着,不然老师就去其他的地方做客了!”听了服务员的话,小老板又去了娃娃家等待A老师 。

反思:伊丽莎白·琼斯和格雷琴·瑞诺兹合著的《小游戏,大学问》一书中说:有些老师会为了自己或孩子的乐趣,自动加入游戏,他们接受孩子的暗示,彼此之间的关系是相互依存的。其他老师则可以为了教学目的而利用游戏。存在于与老师成为游戏者角色过程中的危险之一是成人会取代儿童而主导游戏,游戏不再是孩子的了,而另一个危险则可能是会吸引孩子寻求成人的注意。诚然,老师参与游戏既可以跟儿童建立关系,又可以丰富游戏的内容。但是,在这个游戏过程中,我们发现,老师成了游戏的主角,每个区域小朋友都期待着老师的到来,老师来了小演员们就兴趣高涨,积极表现;老师没来孩子们就无精打采,也失去了继续游戏的动力。

幼儿年龄小,游戏的技能相对缺乏,教师的参与往往使游戏产生更多的变化。但是教师不能忘记自己的角色和参与游戏的目的,要把握好时机和分寸,以不干扰幼儿的游戏为前提,适度地参与游戏,在幼儿的自主游戏过程中做一个平等而愉快的合作者。

二、回应游戏要适情

镜头二:B老师和A老师恰恰相反,她不参与孩子游戏,她觉得教师的涉入会削弱玩游戏幼儿的主动权。但她关注游戏,在游戏的过程中,孩子们的一言一行都时刻牵动着她的神经。

“B老师,飞飞把我们的积木弄倒了。”B老师立刻暂停了飞飞的游戏,把他拉到一边进行了批评教育。

娃娃家的“妈妈”跑来焦急地寻求帮助:“B老师,爸爸他不听话,他总是不照顾宝宝。”B老师这到边刚教育好飞飞,又去解决“妈妈”遇到的难题。

好不容易平息了孩子之间的纷争,B老师又看到超市里瓶瓶罐罐东倒西歪,她问:“超市的理货员呢?赶快把货物摆好,客人要来买东西啦!”

反思:B老师就好像一个救火队员,忙碌地穿梭在孩子们的游戏中,一有风吹草动,她就立刻出现,看似是及时回应,适时化解游戏中的纷争,实则是教师权威和控制欲的体现。教师在游戏的过程中过度行使权力,减少了幼儿在游戏中探索问题、解决问题、承担风险和进行同伴交往的机会。

《小游戏,大学问》一书中说:在一个秩序良好、设备优良的环境中,给孩子很多时间游戏,大部分孩子都可以创造并维持他们自己的游戏,正如他们在家里跟家附近经常做的事一样。游戏本身符合许多幼儿的成长需要。

为了避免教师介入幼儿游戏活动对游戏质量可能带来的消极的影响,在回应游戏时,教师是要适情况而定,教师作用的发挥应以确保幼儿在游戏活动中主体地位为前提,在幼儿自主的游戏过程中做一个温和而民主的促进者。

三、支持游戏要适当

镜头三:C老师是个甩手掌柜,她觉得游戏时孩子是自由的。在孩子游戏时,孩子的任何想法,她都予以支持。

游戏的时候,牛牛问C老师:“我不想当医生了,我可以去糖果店做糖果吗?”C老师点点头。牛牛开心极了,换了游戏牌就高高兴兴地去做糖果了。糖果店的小朋友对于牛牛的突然加入显得很诧异。牛牛自豪地告诉他们,是C老师答应的。

看到牛牛的要求得到了满足,其他小朋友也坐不住了,纷纷要求换角色。C老师一一答应了孩子们的要求。接下来的时间,就看到小朋友们不断地调整自己的游戏插牌,一会儿去娃娃家,一会儿去超市,一会儿又去当自由人。

反思:整个游戏的过程中,孩子们随心所欲地做着自己感兴趣的事情,看似自由,其实是老师放任不管。邱学青在《学前儿童游戏》一书中说:幼儿以为在自主性游戏中儿童是绝对自由的,他们可以为所欲为、自由自在、想干什么就干什么,这样导致的结果是儿童没有一点规矩,缺乏行为规范。让幼儿在游戏中发展自主性,不是不要规则,如果没有规则,儿童就不可能学会控制自我冲动,形成良好的行为规范。

在这样的游戏过程中幼儿什么也没有得到,没有任何有助于幼儿发展的经验提升。当教师不能把握游戏指导的“度”,那么游戏就不再是游戏,而是杜威眼里的“傻淘傻闹”。

游戏中的自由必须是建立在一定的规则约束之上的,在培养孩子自主游戏的同时,教师必须把握好自主和自由的平衡,支持孩子在游戏活动时“收”“放”自如,在幼儿自主的游戏过程中做一个强而有力的支持者。

幼儿自主性游戏是愉悦与教育的统一,儿童通过游戏获得快乐,在游戏中增长知识和经验,也在游戏中获得各种能力的发展。教师在介入游戏时的核心思想是尊重幼儿游戏的主体性,充分发挥幼儿的自主性、积极性和创造性。与此同时,教师还需要反思自己的行为,在支持和尊重中,促进自己与幼儿、与游戏共成长。

猜你喜欢
牛牛自主性娃娃
可笑的牛牛
家乡的变化
顽皮的牛牛
牛牛的耳朵
三个娃娃一台戏
简易娃娃床
英语学习的自主性及其教学应用
实用英语教材与艺术生自主性培养
发挥主体作用,加强高中数学复习的自主性
娃娃家
娃娃画报(2015年2期)2015-04-02 04:30: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