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高中数学应考策略的研究

2017-05-13 11:25王景奇
学周刊 2017年15期
关键词:课堂效率高中数学

王景奇

摘 要:高考数学的研究一直是高考的热点,由于高考的公平性、客观性和公正性,使得高考每年都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对高考数学的专题研究、案例剖析研究层出不穷。为了更好地提高应考效率,应在平时教学中注意课堂效率的提升,掌握考试中的题型并认真分析典型题目。

关键词:高中数学;课堂效率;题型分析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17)15-0149-02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7.15.096

高中数学在高三的复习中,很多学生基础知识不够扎实,最后多为题海战术,万变不离其宗,高中数学主要是对课本的变形,这也是导致很多学生做的题很多,而高考数学成绩并不高。在这里我对课堂有效性进行简单剖析,在对高中数学考试的应试中,主要分为三类题型,选择题主要是对基础知识的变形,以及简单的提升;填空题则注重较细的知识点;应用大题则主要针对所学知识的概括总结,需要考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点,全面考虑特殊情况导致的不同结果。

一、数学课堂效率的提升

在教学过程中,笔者一直追求一种教学模式,以教学目标为指导,教师通过正确的引导教学,给学生一个立体动态的理念,使学生能追求概念的填充。

学生是课堂的主角,课前预习让学生能在课堂更快进入角色;认真听讲是课堂效率的保证,课后及时巩固提高,良好的基础知识可以让后续的学习更轻松。长期以来的课前预习、上课认真听讲和课后巩固不仅仅只是一句口号,也是在长期的教学中不断实践出来的有效经验。掌握基本的概念是让学生形成基本的逻辑思维最基本的形式。学生对数学的学习不应仅限于对知识点的记忆,结论的记忆,更应该是一个动态平衡的过程,让学生学会独立思考,学会与他人合作,共同探讨共同提高学习效率。

二、高中数学考试题型剖析

(一)数学考试中的选择题

选择题的目的是要一个选项,重要的是那个结果,不是过程。选择题对学生的答题思路的完整性、解题步骤的完整性并没有要求。当然,如果有足够的基础知识的运用,完整地解好每一道题是较容易的,但是这里并不要求每一个学生都小题大做,毕竟考试时间是有限的。根据考试时间的分配,平均每道选择题只有三分钟的时间作答。如果时间再长,会直接影响到后续题目的作答时间。除了要求效率,还需要学生在作答时能把会的做对。这里举一道高考运算法则的题。

例如,求曲线y=x/(x+2)在点(-1,-1)处的切线方程。

本题主要考查导数的意义,先求导数函数,然后求出斜率,最后根据点斜式方程求解。即y=2/(x+2)2,在点(-1,-1)处的斜率k=y=2,所以切线方程y+1=2(x+1),即y=2x+1。所以基础题要求学生掌握扎实的基本功,但同时也要注意解题过程,小题也可把答案带入题目计算验证答案。

(二)数学考试中的填空题

这里最重要的是题目作答的完整性,漏答会导致题目不得分。这里对学生的基础知识要求较高,需要学生有扎实的基本功,高考的填空题考点是比较固定的,这里一般会在学生对课本知识复习巩固之后进行专项训练,对难点易错点做笔记,注重归类与纠错分析。

(三)数学考试中的解答题

解答题最大的特点就是它的综合性,以2016年的河北理科高考数学题为例,解答题分为六个部分,第一部分是三角函数,这几乎是常说的送分题,学生在掌握基本知識专题复习之后,这道题一般要求全对;第二道是立体几何,向量方面的题,这种题型的解答过程切忌只追求速度,立体的模拟,方向的正负对于解题的正确率是非常重要的。第三道考分布列和期望值,这道题涉及概率的计算,仔细分析,把需要排除的部分减掉,这道题也不应该拉开差距。第四道为解析几何题,这类题一般设计求曲线方程、求直线与圆锥曲线交点问题、极值、证明题等,这类题的答题应注意参数方程的应用、圆锥曲线定义性质的应用以及注意数形结合。第五道解答题为为函数与导数的综合。

例如,在2016年河北高考21题中已知函数f(x)=(x-2)ex+a(x-1)2有两个零点,题目要求求a的取值范围,第二问设x1,x2是f(x)的两个零点,证明:x1+x2<2。这里要求学生建立良好的逻辑思维方式,熟练应用导数和函数的定义。在第一问的解答过程中,只需要对f(x)求导,然后对a分类讨论就可以,求的导数为f(x)=(x-1)(ex+2a),需要依次讨论,a=0,a>0,-e/20,g(1+m)-g(1-m)=[(m+1)/m2]e1-m[(m-1)/(m+1)e2m+1],令h(m)=(m-1)/(m+1)e2m+1,利用导数法可以求得h(m)>h(0)=0恒成立,即g(1+m)>g(1-m)恒成立,令m=1-x1>0,可得出结论。

第六部分解答题为三选一,这一部分考生可根据各学校复习重点进行选择,笔者的教学经验就是熟能生巧,除了要扎实掌握基本功,在做题过程中形成的逻辑思维能力很重要。

在不断的教学实践中,对于不同的学生,主张因材施教,不同的学生,很难完全针对每一位学生采用不同的教学方案,但在课堂新授及作业修改中照顾到不同的学生我们教师一直在改进。尽管现阶段的教学过程中还存在很多待改进的软件和硬件设备,权衡好各方面的因素,抓住教学重点,让课堂更充实,不断在教学的过程中提升考试成绩。

参考文献:

[1] 蔡静.中学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研究[D].福建师范大学,2008.

[2] 王丽娜.关于高中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研究[D].陕西师范大学,2013.

[3] 黄媛.高中数学课堂教学有效性的探究[D].辽宁师范大学,2009.

[ 责任编辑 田彩霞 ]

猜你喜欢
课堂效率高中数学
浅析如何进行高效率的初中英语教学
如何利用好课堂的四十五分钟
提升小学语文课堂效率的策略与方法
提高高中语文课堂效率的有效措施
高中数学教学中的“情景—问题”教学模式研究
分层教学在高中数学中的研究
高中数学数列教学中的策略选取研究
调查分析高中数学课程算法教学现状及策略
基于新课程改革的高中数学课程有效提问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