吴立胜
初中数学课堂是学生获取知识的主要渠道.在实际教学中,有些学生并不能在课堂上有效地获取知识.这其实是和数学学科的特点有关的.初中数学涉及一些较为抽象、陌生的概念,教师如果不能利用有效的方法让学生理解这些抽象的概念,就无法提高教学质量.为了提高教学效率,教师可以利用情境教学将抽象的知识变得具体,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帮助学生理解知识.下面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对情境教学进行研究.
一、创设游戏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有些学生之所以缺乏学习数学的动力,是因为传统的数学教学方式难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枯燥乏味的教学氛围下,学生逐渐养成被动接受知识的习惯.而高效的数学课堂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让学生主动地探究学习知识.学生对于游戏都有浓厚的兴趣.教师可以利用学生的这一特点,为学生创设游戏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例如,在讲“合并同类项”时,我考虑到如果直接将概念灌输给学生,会让教学显得单调乏味.于是,我提出:“我们做一个小游戏,这个游戏的名字叫作‘数钱专家.”然后,我拿来三个存钱罐,将里面的钱倒了出来,里面有一角、五角、一元的硬币若干个.接下来,我叫上三个学生来数钱,看哪个学生数的最快.我又叫几个学生做了这个游戏.我觉得课堂氛围被调动起来后,问学生是如何数出来的.学生纷纷表示这很简单,只要将这些硬币累加起来,即可求得最终结果.我让学生探究这些硬币的特点,学生发现硬币虽然币值不同,但都是人民币,是可以将其累加求和得出最终结果的.最后,我引出了合并同类项的概念,并给出了几个单项式,让学生从中找出共同点.学生受到刚才游戏的影响,在学习这部分内容时更加积极主动,提高了教学效果.在这个教学片断中,我利用一个小游戏为学生创设了一个游戏情境,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为引出合并同类项的概念作好了铺垫.
二、创设悬疑情境,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在数学教学中,设置悬念情境,不仅能使枯燥无味的教学变得更加生动形象,还能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望,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在设置悬念时,教师可以利用课前导语,激发学生的探究欲望,也可以将悬念穿插在教学过程中.当然,这都对教师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以往教师的教学属于平铺式的讲解,而设置悬念是一种设问形式的教学,由教师提出某个有趣的问题,引导学生思考,然后教师带领学生一步步地分析并解决这个问题.例如,在讲“一元一次方程”时,这部分内容求解较多,在传统的教学模式下,教师会告诉学生求解的方法,然后学生进行大量的练习来巩固知识.这种单一的教学形式较为乏味,难以激发学生的求知欲.于是,在设计导语时,我创设了一个悬疑情境,促使学生思考:“同学们,我最近刚刚学习了一个魔术,它的名字叫‘读心术.”学生听后都感到十分惊讶,对我接下来要说的话充满了好奇心.看到学生满脸疑惑的表情,我继续讲:“这个魔术可以帮助我探测你心里想的数字.现在你们心里想一个数字,然后将这个数字乘以3减4的数告诉我,我就能知道你心里的数.哪位同学想试试?”学生争先恐后地举起了手,我叫了几个学生并“猜”出了他们心里想的数字.学生都感觉很神奇.最后,我指出:“你们想不想掌握这种能力?下面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这个‘魔术吧!”此时,学生的好奇心十分浓厚,课堂效率变得更高.在这个课例中,我利用一个悬念勾起了学生的好奇心,将枯燥乏味的知识变得更加生动形象、富有活力,使数学的魅力得以展现.
三、创设现实情境,使学生感受数学的应用
很多学生之所以感到数学难,是因为学生无法直观地从生活中找到数学的影子.其实,数学和生活密切相关,教师要找到生活实例和数学理论的衔接点,不仅让学生掌握数学知识,还要让学生感受到数字在生活中的现实意义.这样,才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动力,也才能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积极性.创设现实情境,还能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实现数学教學的价值.例如,在讲“轴对称图形”时,我让学生掌握了轴对称图形的概念后,主动去探究生活中的轴对称图形,并让他们从实际事物中找出数学的影子.有的学生说:“篮球场的平面图形就是轴对称图形,篮球场的中线就像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将两边分成相同的两个图形.”有的学生说了蝴蝶、黑板、窗户等生活中的轴对称图形,并且对这些图形的对称轴进行了说明.此外,我鼓励学生画出一些生活中的轴对称图形,让他们在画图过程中提高对这部分知识的掌握程度.更重要的是,引导学生在生活中感受数学,提高了学生的认知能力.
总之,情境教学作为初中教学中一种比较重要的教学方式,对于促进教学效率的提高有着重要影响.在初中数学教学中,教师要发挥情境教学的优势,优化教学方式,提高教学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