茨中多元宗教的和谐交融

2017-05-13 06:43张琳
今日民族 2017年4期
关键词:传教东巴天主教

□ 文 / 张琳

茨中多元宗教的和谐交融

□ 文 / 张琳

茨中位于云南省迪庆藏族自治州维西县与德钦县交界处。在这里,同时活跃着藏传佛教、天主教及东巴信仰等多种宗教信仰。

走进茨中,不仅能看到秀丽巍峨的教堂,还能看见巍巍白塔以及随风飘扬的经幡。早晨,教堂里传来藏语唱诵的《圣经》,唱念式的旋律十分悠扬。教堂上空,时不时飘来缕缕青烟,这烟是佛教徒每日清晨向神山和神灵祈愿的煨桑。

茨中位于云南省迪庆藏族自治州维西县与德钦县交界处。在这里,同时活跃着藏传佛教、天主教及东巴信仰等多种宗教信仰。由于在地域上既远离藏文化中心又远离汉文化中心,在长期多民族、多宗教的背景下,形成了当下我们所见到的和谐共处的宗教环境。

记忆中的茨中东巴信仰

茨中地区如今呈现出来的宗教文化主要基于这里纳西族、藏族等多民族长期共存的历史格局。在不同历史时期,当地经历过不同社会文化的流入,在这些文化的交互下,当地宗教信仰形成了独具一格的特点。

在茨中村民的记忆中,这里最早的居民是纳西族,当时共有12户人家,并且全部信仰东巴教,其法事繁杂,贯穿于日常生产生活中。一般分祭祀、丧葬、禳灾、卜卦、赐名五大类。因为与维西县相邻,受其影响,当地一直留存的祭天仪式仪轨几乎与维西叶枝等地相同。

据茨中老人回忆,东巴信仰中的祭天习俗历史悠久。1950年前,茨中村有一位大东巴,他是村民郭玉堂的岳父,大家都叫他阿米东巴(东巴爷爷)。当时协同东巴举行祭天仪式的有三个大家族:和甸又家、那次家和一家不知名的家族。在村庄山坡上原建有一座东巴堂,这里依山靠水,风景秀丽。每年的大年初十,在东巴爷爷的带领下,大家要到堂中进行祭天活动,这个仪式只允许男性参加。仪式过程中只能讲纳西语。每年轮流由两户人家出小猪一头,祭天当日杀小猪,将猪身体的每个部分取一小块作为祭品用来祭天。祭毕,将小猪烧烤,猪身上的每个部位都平均分给到场的男性,即使是猪心也要平均分为小块。参加祭天活动的男性中既有东巴信仰者,也有藏传佛教信仰者。在当时村民看来,两种信仰是相同的。

东巴信仰需由东巴带领举行仪式,1958年,村里唯一的东巴去世,从此再也无法举行东巴活动,东巴堂也就此闲置、破败。但是,即使到了今天,在茨中一带的藏传佛教活动和礼仪中,还残存着东巴信仰的影子。比如,佛教徒祭山神的仪式,仍能清晰看出是与东巴教祭天仪式融合的结果。

茨中教堂

天主教的本土化

清咸丰十年(1860年),中法双方在北京签订《中法北京条约》。第二年,巴黎外方传教会的传教士古德尔和丁德安来到云南德钦传教。在德钦建立根基之后,他们打算把传教活动扩展到茨中地区,但当时茨中有藏传佛教、东巴信仰,因此传教士选择了距离茨中不到10公里的茨姑作为传教点。之后余伯南和蒲德元从西康一带,带领几十个天主教徒来到茨菇,向康普喇嘛寺买来田地,分发给教友耕耘维生。他们建造教堂、开办学校、设立医院,开展传教工作。光绪年间,茨姑教堂在维西教案中被焚毁。直到民国十年(1921年)传教士建成茨中教堂,正式开始在这个地区传教。据茨中教堂会长吴公底说:“最初在茨中,只有12户家庭,他们信仰藏传佛教和东巴教。自从安德勒(Andre)神父来了后,天主教徒不停地增长。到1949年,茨中的天主教徒达到了100多人。”

早年的茨中地区缺乏藏文教学,并且藏语主要分为卫藏、康巴、安多三大方言区,因此即使会讲茨中本地藏语,也很少有人能阅读藏文。法国传教士肖杰一根据藏语的发音将拉丁文天主教经典翻译成藏语,并用汉字注音编成读本,发放给教友。用汉语标注藏语经文的方法实属无奈,诸多藏文的发音也无法用汉语准确标注,但肖杰一说:“天主教的内容因此流传下来,孩子们只要有这本书就能跟学、诵念。”肖杰一还在藏语的汉字读音下面加上了汉文意思,教徒们能更加完整地理解所念藏语经文。

在天主教传入茨中地区的一百余年时间里,随着传播受众、传播范围的变化,中下层老百姓逐渐加入教会,使得原先依赖书籍、医药等为主的传教方式发生明显变化。天主教传教方式更多地出现了本地化。如同佛教中出现的“转世”“托梦”等,对佛教徒的宗教生活有所指导和启示。茨中天主教也会借助民间信仰中的“求雨”一说,来扩大其影响力。这样不仅会坚定信徒信仰、强化信徒的宗教认同,同时也会成为天主教传教的优势之一。

藏传佛教集体念经活动

也因为四个群体之间的相互交叉,地缘、族源、血缘、姻缘等原因更能促成茨中藏族与纳西族的宗教认同和族群认同的演变。这样的演变促成了茨中地区多元宗教的信仰认同。

家庭里的宗教信仰

因为来源复杂,茨中的藏族、纳西族群众中,藏传佛教、天主教、原始宗教等信仰共同存在。在当地的藏传佛教中,还包含着宁玛派、噶玛噶举派、格鲁派三个教派。多样的宗教活动丰富着他们的生活,成为了当地老百姓生活的一部分。各种宗教信众之间关系和谐融洽,当不同宗教信仰出现在一个家庭,或是面临宗教选择时,不同个体做出的反应是不一样的。

笔者在茨中听到过很多关于信仰的故事,从中发现,信仰宗教是个人的自由,但同时又要平衡宗教身份与自身的社会角色和家庭角色。

1941年,25岁的郭德瑞入赘到茨中(江东)一户天主教人家,与天主教徒卓熙结婚。婚后育有7个子女,郭玉堂排行老四。成年后,郭玉堂入赘到茨中(江西)东巴家中,与东巴的小女儿结婚。

因此在郭德瑞家中出现了两教并存的局面,郭德瑞楼上的房间里挂着圣母像,每天念诵天主教经文。楼下的厨房里,则摆放着佛教的神龛和佛像。虽然年事已高,但是郭德瑞每周日一大早从江东步行至江西的茨中教堂参加祈祷。第二天一大早再返回江东。郭德瑞2000年去世,享年84岁。去世前,他希望郭玉堂改信天主教,让自己后继有人。但由于郭玉堂妻子七十妹是东巴的小女儿,因此她对于郭玉堂改教是坚决不同意的。为了家庭的和睦,郭玉堂并未改信天主教。在笔者调查中,问起郭玉堂信仰情况,几个和郭德瑞关系好的天主教徒打趣地说道:“他名义上是佛教徒,但是不参与佛教活动。他媳妇和小孩们都是佛教徒。”一旁的郭玉堂不否认,只是笑笑。在外人面前郭玉堂对于自身的宗教信仰没有明确定义,但处理父亲的遗愿和自己家庭的和睦上,他找到了平衡。

多元宗教的信仰认同

在茨中,天主教相对于藏传佛教和东巴教来说是后传入的宗教。天主教传入茨中前,茨中村民多以纳西族为主,信仰藏传佛教和东巴教,相对于东巴信仰来说,有寺庙、宗教人员和教义教理的佛教无疑是茨中村民的精神主导。并且在村民心中藏传佛教和东巴教是相同的宗教,不分彼此。他们对藏传佛教和东巴教没有明确的划分。正是这种对宗教的模糊性,促进了茨中村民对于宗教的包容性。

1905年维西教案发生后,天主教正式开始在茨中传播。茨中村民将其称为“外来的宗教”“洋教”,将藏传佛教和东巴信仰称为“本地宗教”。传教士在传教的同时还从西康教区带来了藏族信徒。随着茨中村民开始大量同藏族联姻,他们也开始更多地受到藏文化的影响。

1950年,随着茨中最后一位东巴的去世,一些东巴信众“理所当然”地信仰了藏传佛教,少部分东巴信众则改信了天主教,使得茨中村民更明确地以藏传佛教教徒和天主教徒来划分。1950年开始的民族识别也让茨中村民开始区分纳西族和藏族。因此慢慢形成了藏传佛教徒、天主教徒在纳西族和藏族之间的相互交叉。

正因为四种身份之间的相互交叉,使得不同族群之间的宗教认同具有更高的可接受度。这促成了茨中地区多元宗教的信仰认同。

藏传佛教集体祭拜山神活动

(责任编辑 赵芳)

猜你喜欢
传教东巴天主教
浅析1869年—1926年中华内地会在江西传教活动
简述明清之际基督教在中国传播的几个问题
近代湖南教会之传教
纳西族东巴舞谱探究
沧州教会学校创建历史及其影响
东巴纸,人神沟通的一纸契约
纳西族东巴纸:人神沟通的一纸契约
基督教与天主教的冲突
创造与创生
近代英国圣公会在浙江的传教活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