团结 各族人民的生命线
在武定县,狮山镇副镇长、西和村委会党总支书记聂开是个知名人物。在西和村清真寺大门口,我们见到了聂开,52岁的他看上去很精神。
“1983年,我高中毕业就回到村里,1990年,我是这个清真寺村的村民小组长,也是清真寺管委会的管事。” 聂开侃侃而谈,“我们这个村委会有9个自然村、17个村民小组,共4600多人,居住着汉、回、彝、苗、傈僳、傣6个民族,其中,清真寺两个村民小组居住着回族同胞530人,由于人多地少,当时经常因为山林土地发生纠纷。”
危机中上任
1994年,西和村委会的清真寺村民小组和大西村民小组因为山林纠纷爆发激烈冲突,部分村民还发生了械斗,甚至喊出“寸土必争、寸步不让”的口号。后来,纠纷诉至法院,法院根据法律规定,将山林确权给了清真寺村。原本有些磕磕绊绊的回汉村民自此形同水火,就是关系还算和睦的邻居,走在路上也会故意躲避。
冷漠蕴藏着危机,当时的镇领导看在眼里,急在心里。1997年,西和村委会换届选举,镇党委动员聂开回村里,34岁的聂开是清真寺村的回族,而且为人公道,在回汉群众中都有威望,因此成为最适合的人选。
当时的聂开已是三家门店的老板,开了餐馆、加油点、生产资料门市部,生意红火,他为此也作过思想斗争。
不忍心再让西和村这样下去的聂开,最终决定接下这个差事,他关掉了两家门店,只留了一家餐馆让妻子经营,自己全身心投入到村委会工作。
在村委会干,每月有280多元的补助。“你回家来帮我看店,也不用干什么,我一个月发给你3000元。”在妻子张国仙看来,聂开的选择有点傻。
而聂开看重的不是经济收入,村子就像一个“大家”,家里有矛盾,“家长”不好当,有时候要受“夹板气”。1997年1月初,聂开当选后,一些村民买了鞭炮,从聂开家一直放到了村委会。“群众送我上任,冲着这份信任,必须把工作干好。”聂开说,“当时矛盾大,我们村委会汉族多,我到汉族家做工作,少数回族群众不理解,对我有意见。一些汉族群众心里又想,聂开是个回族,能真心帮我们说话吗?说实话,开展工作确实很苦。”回想当时,聂开的眼里泛着泪光。
工作上的阻力、困难之大可想而知。 “照这样下去,没好处,越闹越穷!”认准这个理,聂开选择迎难而上。“当时村里开会,我常常说的就是,我们祖祖辈辈生活在这里,回族只有500多人,回族开餐馆的多,闹矛盾了,别人都不来你的餐馆吃饭,你生意怎么做?所以,只有民族团结才能发展。”
经过艰苦的工作和以心换心,把确权的林地中汉族群众长期垦种的10亩土地划归汉族,其他划归回族,山林纠纷就此解决。
采访在清真寺里进行,这天正好是穆斯林每周一次的聚礼拜(即主麻拜),窗外是阿訇的喊拜声,聂开侧身听记者的提问,我们这才知道,在长期巨大的工作压力之下,聂开的右耳出了问题,听力下降。聂开却不愿多说,只对我们说,“大家都非常关心我,我们县委书记还专门帮我打听哪里可以治。”
狮山镇副镇长、西和村党支部书记聂开
共同发展促进民族团结
要发展,聂开提出的第一个任务是修整村庄道路。“当时村庄雨天一脚泥,晴天一身灰,群众意见大。上级政府对我们非常支持,为我们提供资金、建筑材料,可是投工投劳还得村民自己来。”聂开说。修路使回汉村民都能获益,大家参与修路的热情高涨。你帮我推车,我帮你铲土,原来有矛盾的人也互相了解了,回汉群众的心结在互帮互助中逐渐打开了。
如今的聂开,不仅在本村担任支书,还被选为镇上的党委副书记。“聂书记说话,在西和村影响力很大。”武定县民族宗教局局长苏兴禄说。聂开将信任用在了为群众服务,帮助农民增收上。
村里好几家回族群众开餐馆,生意很红火。“清真餐馆味道好,汉族群众来消费的特别多。”聂开告诉记者,村民开设的清真馆子,少的一年赚八九万,多的二三十万。如今的西和村,在外当老板的越来越多,1/3的村民年收入超过10万元。现在村子里开餐馆、跑运输、搞特色种植、外出打工,产业发展红红火火。
“只有发展才能促进团结。大家在外面见识多了,交往多了,也就不会为村中的这点蝇头小利大动干戈了,反过来还会帮助发展村里公益事业。”聂开说。2006年,大西村汉族女学生张建琼,父母残疾,家境贫困,学习刻苦,以优良成绩被昆明医学院录取,但学费无着落。了解此情况后,清真寺管委会捐出了功德钱1000元,回族各家纷纷捐助,共捐6000元,村委会干部亲自把她送到学校,现在她已是一名医生。
清真寺院内的一整面墙,记录的都是回族、汉族、苗族群众的“功德”。回族重建清真寺和修通清真寺水泥路,汉族村民廖勇慷慨捐款达2万余元。
“汉族学生上不起学,很多回族村民捐款;回族修清真寺,个人捐款最多的是汉族村民。”聂开告诉我们。
如今在西和村,每逢开斋节等重大节日,清真寺管委会都会邀请其他民族群众一起庆祝,不同民族之间的通婚现象也在增多。
2010年6月30日,聂开作为云南省两名代表之一,到北京参加了中共中央召开的全国创先争优座谈会,在中南海受到中央领导的亲切接见。聂开也成了西和的骄傲。西和也因民族团结,宗教和顺,经济发展,被授予“和谐回乡”的称号。
“村中汉族群众尊重回族的信仰,屠宰场都放在了远离回族聚居的村边。而村中拓宽道路,清真寺管委会将围墙退让两米。国家政策好,才能有这么好的清真寺;我们也该为村里发展多让点步。”清真寺村村民马知文说。
“多让点步”体现在方方面面。村上最管事的“家政服务队”,是由村干部、青年党员和热心人士组成的公益事业义务服务队,负责节日巡逻、灭火救灾、帮助困难户,照料外出务工人员的留守老小。在他们带动下,村上修水泥路3.4公里,每天上300多人,总投工8500个,没有人索要报酬;村内道路拓宽,占地13亩,涉及89户人家,少到3厘,多到1.8亩,新建分州水库征地100多亩,全由村上自行协调,没有惊动上级。
回汉群众像一家人一样,遇到问题商量着办,遇到矛盾多让点步,已然成为西和村解决矛盾的共识与办法。
“党的政策好”是聂开时常挂在嘴边的一句话。“现在好了,我们要越来越好!” 聂开对未来充满希冀。
最“萌”苗寨
风景如画的马豆沟村 (武定县民族宗教局供图)
马豆沟:“做一家人,过好日子”的微缩景观
马豆沟村,名不见经传。但到了马豆沟,你会发现,这个小山村不普通。马豆沟村位于狮山镇东南,距县城4公里,有农户50户193人,是彝、苗、汉三个民族杂居的村民小组。进入村寨,一排青瓦紫墙的亮丽民居让人眼前一亮。房屋旁边是一个大型的民族文化广场,广场已初见雏形,正在搞绿化。
“我们村有苗族6户共20人,是上世纪80年代陆续搬迁过来的,过去散居在村子周边,生活比较困难。为改善他们的居住条件,也为传承苗族民居古老建筑风格,把过去散居的5户苗族村民迁移到民族文化广场旁边集中建盖新房,建筑风格采取传统与现代相结合的特色,形成了5户民居连成一片,现在都已经迁入新居生活。” 村民小组长杨兴捍介绍。
小而可爱被称为“萌”,眼前这个最“萌”苗寨,让人感受到民族团结示范区建设给这里带来的可喜变化。最“萌”苗寨背后是全村干部、群众的共识。“一户民居建设大概要30万元,每户苗族群众自己拿出10万元,不足部分由村里整合各项资金来兜底。这几户苗族人少、发展能力弱,就需要村上更多的支持,苗族、汉族、彝族都生活在一起,不能让差距越来越大嘛!”杨兴捍说。
武定县民族宗教局局长苏兴禄
马豆沟村民小组组长杨兴捍
“更多的支持”不仅仅体现在房屋改造上。村内有钛矿资源,2008年德昌矿业有限公司在马豆沟村建厂,作为武定新立公司的主要原料生产基地,工厂主业为采矿、选矿。职工主要是马豆沟村村民。“每人每个月有3000多元的收入,由村里来协调用工,并向苗族、彝族和经济困难的人家倾斜,有时候厂里用不了这么多人,我们就做工作,让有条件的人外出打工、自己多想办法,把岗位留给更困难的人家。”
顺着山沟往上走,不远处一个漂亮的小村子出现在眼前,宽敞纵横的村建道路,房屋墙面上彝族特色的绘画,让人感觉到浓浓的彝族文化,马豆沟村的彝族聚居在这里。“我们的民族特色不仅有苗族,还有彝族,这里共有彝族30户116人。再往上走是汉族聚居区,汉族有14户,47人。” 杨兴捍说。
大约再开采8年,钛矿就采完了。产业转型、生态重建和保护被早早列入马豆沟的发展计划。
矿山往后退一米,树就往前种一米。昔日的采矿区,现在种上了核桃、樱桃、梨等,树下面养鸡、养羊;昔日的矿料场,引进投资建起了能同时容纳15000余人的露天斗牛场;昔日黄灰漫天的矿区,规划成了漂亮的广场、公园,几个洗料坑被规整、加固为人工水池散落其间。有山有水、有树有草,美丽景区就在眼前。
2012年,马豆沟村被列为武定县的民族团结示范村,2014年被列为省级少数民族特色村寨。按照政府引导,群众为主体,企业来推动,县级各部门积极参与的建设发展思路,驻村干部、企业和村干部,分别对民族团结示范村建设的目标任务、项目设计规划、组织保障措施等进行了精心策划,并成立了武定县德昌矿业有限公司民族团结进步示范企业创建工作领导小组和民族团结示范村建设工作领导小组。发动群众,整合资金,发掘自身优势,着力打造马豆沟。
“2015年,马豆沟被列入省级民族团结示范村。我们不断加大民族团结示范项目储备、申报和实施力度,切实做好投资820万元的村容村貌项目建设工作。县里结合新农村建设、‘民族团结示范村’‘少数民族特色村寨’‘美丽乡村’‘安居工程’‘人饮工程’‘村企共建’等项目,调动一切积极因素,加大对村间道路、人畜饮水、绿化植树美化环境等基础设施建设力度,全力改善广大村民的生产生活条件。” 县民宗局局长苏兴禄介绍。
民族团结示范创建的成效已经显现。2016年火把节,马豆沟民族文化广场首次亮相,火把节狂欢、万人跌脚舞就在这里举行。2017年春节,这里又举办了牛王争霸赛、千人长街宴,吸引人的民族文化活动加上优美的环境,马豆沟村正渐渐成为武定人节假日休闲的又一个旅游景点。
“差距不能越来越大”,村小组长杨兴捍质朴的一句话,道出了各级干部把民族团结进步工作抓在手上、扛在肩上、落实在行动上的担当,也道出了“各民族都是一家人,一家人都要过上好日子”的真谛。实践“做一家人,过好日子”并不容易,需要各级干部、群众有博大的胸怀和长远的眼光,因为只有博大的胸怀,才能让人口多少不等、经济发展程度不同的汉族、彝族、苗族变成一家人;因为只有长远的眼光,这一大家人才能真正过上好日子。马豆沟村实现了从矿区到景区的美丽蜕变,也让我们看到了云南在建设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进程中,各民族群众“做一家人,过好日子”的生动案例。
(感谢楚雄州民族宗教委对本专题采访提供的大力支持)
(责任编辑 赵芳)
记者手记:为期一周的采访结束了,从州到县、从县到乡、村,面对“50后”到“90后”的采访对象,我们一直在问,你心中的“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区”是什么样的?采访过程中,没有人能用准确的言语来回答。然而,从偏僻乡村到城市新社区,从传统农业到现代特色优势产业,从旅游地产到“活态古镇”,从矿区到美丽景区……呈现在眼前的这一个个故事、一幕幕场景,无一不是对 “民生持续改善、发展动力增强、民族教育促进、民族文化繁荣、民族团结创建、民族事务治理”等示范区建设的主要目标和“发展、团结、繁荣”的示范区建设要义的生动诠释;无一不是对“各民族都是一家人,一家人都要过上好日子”的生动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