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红梅
(江苏省南通市第一人民医院,江苏 南通 226001)
探讨心理干预对ICU患者家属心理健康的影响
刘红梅
(江苏省南通市第一人民医院,江苏 南通 226001)
目的 探究心理干预措施对ICU患者的家属心理状态影响。方法 选取我院2015年2月~2016年1月收治120例ICU重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调查不同护理措施对其家属的心理健康影响结果。将所选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每组60例,对照组采取常规护理措施,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添加心理护理干预措施。采用SAS量表及SDS量表评价两组患者家属的心理波动情况。结果 采取护理措施后,观察组的SAS评分和SDS评分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对比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通过心理干预护理措施有助于改善患者家属的不安情绪,其效果明显优于传统常规护理措施,建议推广至临床。
ICU;心理干预;家属;心理健康
ICU患者病情很重,并且还具有特殊性和不稳定性,患者的生命体征微弱,很容易出现生命危险。在这种情况下,患者家属很可能会失去亲人,因此其心理状态通常比较激动,在承受巨大压力的情况下,家属的心理健康会受到极大影响。通常,ICU护理工作人员会集中精力抢救患者生命,并仔细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但往往会忽视家属的心理情况,不重视家属的心理状态。对于患者来说,家属是其最大的社会支持,因此患者家属的心理健康很可能直接影响到对患者本身的救治,对于患者获救后的预后则会产生更明显的影响。为研究心理干预对比常规健康指导对ICU患者家属的心理健康影响情况,选取我院120例ICU重症患者作为研究对象进行对比分析,现具体报告如下。
1.1 一般资料
选取我院2015年2月~2016年1月收治的120例ICU患者作为研究对象,每位患者选择一位家属作为评价对象。将患者进行分组,各60例,对应每组60例患者家属。两组患者在各项一般资料上对比没有统计学差异(P>0.05)。
1.2 纳入与排除标准
患者家属的选择范围:家属与患者为直系亲属。家属的文化水平在高中以上。
1.3 方法
选择具有较强专业知识的护师2名,对患者家属实行入院后24小时内的问卷调查评估,再根据评估结果分别采取护理措施。在护理后72小时左右,对患者家属再次进行问卷调查评价,比较分析结果。
对照组患者家属采取常规健康指导方式,向家属报告患者的病情、疗效等情况。观察组以对照组为基础,添加心理干预措施,向患者家属介绍参与治疗的主治医生和责任护士,并向家属讲解ICU工作的性质和特点。通过鼓励的方式促使家属准确表达自己的担心,并对家属所存在的错误认知进行纠正,通过认知矫正的方式帮助家属树立信心。护理工作人员应帮助家属正确对待ICU患者及ICU护理工作,虽然应以鼓励为主以燃起患者家属的希望,但对于可能出现的任何意外,护理工作人员也不应回避,但要以婉转的语言表达,告知家属可能的预后,使家属有足够的心理准备。
1.4 评价指标
对患者家属采用SAS量表(焦虑自评量表)和SDS量表(抑郁自评量表)进行评定,评定标准为:两组量表的标准分均为50分,达到或超过50分即可得出焦虑或抑郁状态的结论。
1.5 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 22.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处理,计量资料以“”表示,采用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两组患者家属在干预前,SAS量表和SDS量表的评价结果均不具有显著差异,对比结果不具有统计学差异(P>0.05)。
分别采取不同护理措施后第三天,再次评价两组患者家属的SAS和SDS量表,结果显示无论对照组还是观察组,两项量表的指标都有明显降低,对比护理前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且,观察组两项量表的评分降低幅度都显著优于对照组,评分降低更明显,对比结果同样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家属护理前后SAS量表和SDS量表比较表()
表1 两组患者家属护理前后SAS量表和SDS量表比较表()
组别 SAS SDS护理前 护理后 护理前 护理后观察组 55.21±3.86 41.78±2.74 55.71±3.94 40.22±2.42对照组 55.34±3.88 49.87±3.03 55.68±3.91 49.93±3.05 P >0.05 <0.05 >0.05 <0.05
根据上表数据可得知,在经过干预措施后,两组患者家属的SAS量表评价和SDS量表评价分数均下降至合理范围,摆脱了焦虑和抑郁的状态。但相比之下,采用普通护理综合护理干预措施的观察组,其SAS评价得分平均值下降至41.78,相比护理前下降13.43,而采用常规护理措施的对照组SAS评分虽然也有所下降,但下降幅度只有5.47,对比观察组差异明显,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SDS评价得分平均值下降至40.22,相比护理前下降15.49,而对照组下降幅度仅达到了5.75,对比观察组差异明显,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ICU也就是重症加强护理病房。随着医学监护水平的发展,以及各种新型医疗设备相继出现,重症医学监护水平也得以发展。医院ICU将危重病人集中管理,对其采取足够的物力、人力和技术上的保障,以求最大化发挥治疗效果。ICU重症监护设有中心监护站,能够对所有的监护病床进行直接观察。ICU的基本设备必须包括中心监护仪、床边监护仪、呼吸机、心电图机、麻醉机、输液泵、起搏器、除颤仪、气管插管以及注射器等[1]。目前,ICU已经发展了30余年,目前已经成为最核心的危重病人抢救中心。一所医院的先进程度,直接取决于其ICU监护水平。我国的ICU起步晚,因此初期配备不足,但由于我国医学水平的快速发展,ICU在我国医疗机构中已经普遍配备,目前二级以上医院要求必须配备ICU病房。
根据“家庭系统理论”,当患者处于危重状态时,其家庭成员通常会表现得十分焦虑和不安。当前的民众基本都了解ICU的严肃性,一旦患者入住ICU,一定会对家属产生明显刺激。当患者入住ICU后,家属能够非常明显地感受到危险的临近,通常会承受非常大的压力,久而久之很容易出现心理问题。另外,患者入住ICU后,家属需要负担高额的治疗住院费用,经济压力较大,这也是家属忧虑的来源之一[2]。再加上ICU病房医护人员要进行繁忙的抢救工作,对于患者家属的问题不能及时解答,患者因此会更加焦虑和不安。
当患者的病情发展到一定程度时,就必须将患者送入ICU病房进行重点看护,这也是对患者和患者家属负责的表现。但患者家属对ICU的初始认识一般都是比较被动的,会表现的十分焦虑并感到无奈。而随着医学的发展,护理的职能也逐渐向队员花发展,对家属的护理工作也成为ICU护理的一个组成部分。护理工作人员公国与家属进行交流的方式,能够为其提供相关的医学知识,以提升患者家属对患者病情的认知程度,从而减轻患者家属所承受的心理压力[3]。
对于ICU患者的家属来说,加强医患沟通是非常重要的。ICU患者由于病情危重,并具有一定复杂性,另外ICU的封闭式治疗环境影响,家属通常会表现地十分焦虑和不安。对于家属来说,ICU医护人员的职业水平和职业素养直接决定了患者的生命健康,因此家属非常关注医护人员的业务水平和服务态度。为了有效消除患者家属的紧张情绪,医护人员就应加强同患者家属的沟通,并把握沟通技巧。家属主要希望医护人员能够根据病人的情况作出及时的反应,更加准确、快速并有效地应对各种突发情况。因此,ICU医护人员需要通过工作实践不断学习并强化训练,保证自身的操作水平达到稳、准、快的目标。
为研究常规护理对比联合心理护理干预对于ICU患者家属的心理健康影响,选取了我院120例ICU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采用SAS和SDS量表进行评价。评价结果显示,常规护理综合心理护理干预措施在消除患者家属焦虑和抑郁方面的作用更加明显,并对比采用常规护理的对照组,成效明显,对比结果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建议在实践中应用心理护理干预综合常规护理的措施。
[1] 毕 迎.心理干预对ICU患者家属心理状态及应对方式的影响[J].中国实用护理杂志,2012,28(19):89-90.
[2] 杨万荟.心理干预对神经ICU颅脑外伤手术患者家属心理健康的影响[J].心理医生(下半月版),2012,(7):167-168.
[3] 覃花桃.心理干预对ICU患者家属心理状态及应对方式的影响[J].齐齐哈尔医学院学报,2011,32(9):1483-1484.
本文编辑:刘帅帅
R473.74
B
ISSN.2096-2479.2017.05.167.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