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术前访视在导管室中的应用效果

2017-05-12 09:06彭巧庆郭海琼邓文思郑肇敏
湖北科技学院学报(医学版) 2017年2期
关键词:心率导管血压

李 敏,彭巧庆,郭海琼,邓文思,郑肇敏

(广东医学院附属医院介入治疗室,广东 湛江 524001)



探讨术前访视在导管室中的应用效果

李 敏,彭巧庆,郭海琼,邓文思,郑肇敏

(广东医学院附属医院介入治疗室,广东 湛江 524001)

目的 探讨术前访视在导管室中的应用效果。方法 将138例择期介入手术患者采用单双号数字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各69例,对照组行常规术前护理;观察组由导管室护士进行术前访视。结果 入导管室30min后的SAS评分观察组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观察组入导管室前1h、入导管室后5min的SBP、DBP及心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同期,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 介入手术患者术前访视可以有效缓解患者的焦虑情绪,利于术中配合,改善患者的血压及心率状况,值得在导管室推广应用。

术前访视;导管室;介入患者;心理状态

随着介入诊疗技术的全面开展,介入手术作为一种强烈的应激源,通常会使患者产生紧张、焦虑、恐惧等不良情绪,进而影响手术的效果及预后。据最新的临床实践证实[1],对择期手术患者进行术前访视,可以有效地减少和消除患者的不良情绪,充分调动其主观能动性,使其能积极地配合手术,进而提高手术的效果[2]。为进一步探讨术前访视在介入择期手术患者中的效果,笔者2015年6~12月对择期介入手术患者进行术前访视,现将结果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将我院2015年6~12月择期进行介入手术治疗患者138例作为研究对象,按照手术时间顺序采用单双号数字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69例。对照组男47例,女22例;年龄42~81岁,平均(63.7±11.9)岁;受教育程度:初中及以下26例,高中及中专29例,大专及以上14例;手术类型:冠状动脉造影18例,急性心肌梗死行急诊冠脉内介入治疗21例,主动脉夹层支架植入术11例,肝动脉灌注栓塞化疗术10例,心脏起搏植入术5例,射频消融术4例。观察组男44例,女25例;年龄41~79岁,平均(63.2±12.1)岁;受教育程度:初中及以下28例,高中及中专31例,大专及以上10例;手术类型:冠状动脉造影21例,急性心肌梗死行急诊冠脉内介入治疗19例,主动脉夹层支架植入术10例,肝动脉灌注栓塞化疗术9例,心脏起搏植入术6例,射频消融术4例。两组患者在年龄、性别、受教育程度及手术类型等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P均>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对照组患者实施常规术前护理,由病区的责任护士做好术前宣教、完善术前准备,告知手术时间,做好患者的术前心理护理、介绍手术注意事项等。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进行术前访视,包含以下内容。①成立术前访视小组:术前访视小组组长由导管室工作5年以上主管护师担任,选择科室内基础知识扎实、沟通能力强、责任心强、懂心理咨询的主管护师2名作为术前访视小组成员。②访视前准备:访视前由访视小组组员从导管资料室整理次日进行手术患者的相关资料(包含患者的姓名、性别、年龄、受教育程度、家庭成员状况、手术类型),同时针对该手术类型利用现代化多媒体资料的优势,准备与该手术相关宣教的手机或电脑PPT,术前宣教语音、视频以备在术前访视中使用。③术前访视:术前访视小组到床旁与患者及其家属了解患者的疾病状况、经济水平及家庭情况,询问患者及家属对手术的理解、态度、心理状态,对其存在疑虑的患者进行解答,并进一步调整访视策略,对心中存在着恐惧、焦虑、抑郁的患者,耐心倾听、亲和沟通,采用安慰、鼓励的方式进行缓解,对部分患者由于存在对家庭的愧疚及自卑心理而不愿沟通的,访视小组除了耐心宣讲术前相关注意事项、开导外,在不同时段尝试与患者再次进行沟通。④可视化宣教:介入治疗患者年龄偏大,加之病情、疼痛及心理的影响,术前宣教能掌握与记忆的内容不多。访视小组利用术前已掌握好的相关现代化多媒体资料耐心的向患者展示介入治疗的目的、意义、操作方式及术后相关注意事项,并将准备好的资料移交给病房内的责任护士,要求在患者需要的情况下,反复利用,使患者形成记忆。

1.3 观察指标

1.3.1 心理状态 分别于访视或宣教前及进入导管室前30min,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对患者的焦虑情况进行有效的测评。该量表用来对焦虑患者的主观感受进行评定,共20个条目,分为4级计分(1~4分),标准分的界值是50分,50~59分为轻度焦虑,60~69分为中度焦虑,>70分为重度焦虑,该量表经检验具有良好的效度[3]。

1.3.2 血压及心率 分别于患者入院时、入导管室前1h和入导管室后5min运用统一血压计在患者的同侧上肢对患者的血压进行有效的监测,同时运用专用的秒表对患者的心率进行计数。

2 结 果

2.1 两组患者SAS评分比较 两组患者访视/宣教前的SAS评分比较无统计学差异(P>0.05);观察组入导管室前30min的SA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入导管室前30min的SAS评分,两组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1)。详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SAS评分比较分)

与对照组比较,*P<0.01

2.2 两组患者血压及心率比较 两组患者入院时、入导管室前1h及入导管室后5min的心率及血压比较均无统计学差异(P均>0.05);观察组入导管室前1h、入导管室后5min的SBP、DBP及心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同期,两组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入院时、入导管室前1h及入导管室后5min的血压及心率比较

与对照组同期比较,*P<0.05,**P<0.01

3 讨 论

3.1 术前访视可有效改善介入治疗患者的焦虑状况 介入手术作为一种强烈的应激源,难免会使患者出现焦虑、紧张、恐惧等不良情绪。据有关研究证明,进行手术的患者中,有98%以上的患者因产生不良情绪而需要接受护士对其进行术前探望和术前指导,其中有30%~32%的患者因受不良情绪的影响而迫切需要进行术前心理访视[4],因此,对择期介入手术患者进行术前访视,让其所关心的问题得到更专业耐心的解答,能有效地缓解患者的焦虑情绪,利于术中配合。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入导管室30min的SAS评分显著低于对照组(P<0.01),提示术前访视可有效改善导管室介入治疗患者的焦虑状态。传统的护理模式,侧重于术前宣教,心理护理虽亦被提及,但由于责任护士护理工作多,日常任务重,实施效果多不理想[5]。术前访视是在全面、细致了解患者基础状况的前提下,由经验丰富、沟通能力强、基础知识扎实、懂心理护理的导管室护士对患者实施综合性护理,通过利用文字、图片、视频及语音等现代化多媒体手段详细的解答患者及家属在介入治疗前存在的各项疑问,并在详细了解患者心理问题的情况下,综合地给予护理干预,全面的改善患者存在的各项心理问题,缓解患者的焦虑情绪。

3.2 术前访视可有效改善患者的血压、心率 研究发现[6]介入治疗的高应激状态是术后预后不良的重要独立危险因素,因而术前血压、心率的相对稳定对于介入治疗手术的安全实施及预后良好有重要作用。本研究结果显示,经术前访视的观察组入导管室前1h、入导管室后5min的SBP、DBP及心率均显著低于对照组同期(P均<0.05),提示术前访视可有效改善患者的血压及心率。导管室介入治疗患者出现血压升高、心率加快与患者的焦虑及抑郁状态有关,而根本原因在于未能将患者心中的疑虑完全解答,或者未能让患者形成有效的记忆。而术前访视正是一种“应急性补缺”的工作,通过术前访视将经术前宣教后仍旧不能有效了解手术目的、手术方式、手术注意事项的患者进行加强训练,利用多种手段综合性的进行补缺,促使患者对手术形成完整的认知,对手术不感到恐惧,使其更为平和地迎接手术。

综上所述,术前访视作为导管室护理的一个新课题,在择期行介入治疗患者中应用可有效改善患者的焦虑心态、血压及心率状况,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1]顾红玉.对择期手术患者进行术前访视的效果分析[J].当代医药论丛,2015,13(16):54

[2]曾问凤.巡回护士术前访视对手术患者术前心理应激的影响[J].当代医学,2014,20(12):116

[3]张玉香,张明.输尿管镜下腔内激光碎石术患者的术前视频影像教育[J].护理学报,2011,18(6A):76

[4]夏海燕.术前访视对外科手术患者心理状态及手术耐受性的影响[J].吉林医学,2014,35(10):2253

[5]张颖,周立.手术室护士实施术前访视内容标准的研究[J].中华护理杂志,2011,46(4):361

[6]吴照宇.中、晚期肝癌介入治疗预后的影响因素分析[J].实用肝脏病杂志,2015,18(4):427

R473.5

B

2095-4646(2017)02-0177-03

10.16751/j.cnki.2095-4646.2017.02.0177

2016-07-28)

猜你喜欢
心率导管血压
心率多少才健康
血压偶尔升高,需要吃降压药吗?
离心率
离心率相关问题
Community-acquired pneumonia complicated by rhabdomyolysis: A clinical analysis of 11 cases
血压偏低也要警惕中风
三种血压测量法诊断标准各不同
探索圆锥曲线离心率的求解
血压的形成与降压
介绍1种PICC导管带管沐浴的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