吕秀梅
摘 要 基于“微课”的课堂教学模式的变革,就是以培养创新型人才为目标,体现的自主、合作和探究的学习方式,促进学生的自主、创新思维,运用信息技术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沟通、合作能力。
关键词 微课 学生 自主 个性 合作
中图分类号:G62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2-7661(2017)10-0124-02
随着社会的发展,“微时代”悄然走进我们生活的各个角落,“微博”“微信”和“微电影”“微商”这些新名词改变着我们的生活。在教学系统的诸要素中,变化最为明显和积极的,是人类科技迅猛发展引起的教学媒体的变化,由于信息技术的普及,手机终端、电脑、平板进入寻常家庭,学生自带信息设备来上课终将成为现实,信息技术和学科的深度融合成为引领21世纪教育的风向标,“微课”的出现,就是以培养创新型人才为目标,改变现有的教育教学模式,实现教育信息化的全面拓展和深层延伸的目标,适应时代变化,顺应社会的发展的需要。
一、“微课”顺应人才成长需要
中小学课堂应致力于经过系统梳理的被称为“21世纪型关键能力”就是,思维方式——创造性与革新性、批判性思维、问题解决、决策、学习能力和元认知。工作方式——沟通与协同。工作的工具——信息通信技术与信息素养。生存技能——市民性、生活与职业、个人及社会的责任。“微课”是指时间在10分钟以内,有明确的教学目标,内容短小,集中说明一个问题的小课程。“微课”在教学中一旦被广泛的使用,新课程标准体现的自主、合作和探究的学习方式就可以发生了,学生通过合作解决问题,协同学习必然成为课堂教学的基本方式,也必将促进学生的自主、创新思维,运用信息技术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沟通、合作能力。
二、“微课”突出学生主导地位
传统教学模式,教师一味地借助自身的权威性揭示既有知识,追求既定的唯一的标准答案,学生原本应该展开的多元的思维活动就会戛然而止,教师给出的标准答案只能掩盖学生的疑问与兴趣,阻碍学生的主体思维。“微课”是教师对一个知识点的阐述,它所采用的教学语言比较精练,教学主题清晰,教学目标明确,在最少的时间內,对学生进行知识传授。学生面对教学媒体,不会有对话与互动,这就使得绝大部分学生有了独立思考的时间与空间。学生可以通过信息化前移来实现课前的预习,教师事前制作的微课,可以通过学校的平台发布,学生回家自学,在课堂上讨论,培养学生的独立学习能力,获取信息的能力,对学生的成长有深远的影响。重点是学生在课下自学,老师由授课转为进行引导。学生能决定自己学什么,也能决定什么时间学,如果遇到难以理解的概念,可以暂停,重新看一次;速度快的也可以进行后续的拓展和延伸,还可以做自己感兴趣的其他事情。学生是学习的主体,随时随地学习和自主掌握节奏能够从根本上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与兴趣。
三、“微课”体现学生个性学习
我们提倡对学生开展个性化、针对性教学。但传统的教育模式主要是教师在课堂上讲,学生回家独立完成作业,教师很难觉察每个学生在学习上的欠缺,即使老师通过作业能看到差异,也无法帮助每个学生进行有针对性的复习和拓展。基于“微课“下的翻转课堂是一种以学生为中心的模式,强调学生个性化学习。“微课”教学模式的发展变革改变着传统的教育教学观念,遵循教育教学规律和人才成长的规律,践行“因材施教”的教育理念,突破传统“千校一面”“千人一面”的培养模式禁锢,重视研究学生的差异,尊重学生的选择权,鼓励学生兴趣特长的发展,增加了学生和教师之间的互动和个性化的接触时间,让学生对自己学习负责。“微课”内容的永久存档,学生通过观看微课来进行自主学习,对有疑问的地方,进入课堂后再与同学、教师进行交流。不同基础的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情况,利用课余时间对于相应内容反复观看,而不用担心因为听不懂而收到他人诧异的眼光。学生可随时复习或补课,让所有学生都能得到个性化教育。
四、“微课”有助学生合作学习
“微课”最大的好处就是全面提升了课堂的互动,具体表现在教师和学生之间以及学生与学生之间。由于教师的角色已经从内容的呈现者转变为学习的指导者,教师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有时间与学生互动,而不是在讲台上表演。教师在课堂上与学生交谈,回答学生的问题,参与到学习小组,对每个学生的学习进行个别指导。当教师更多的成为指导者而非内容的传递者时,学生之间的互动也比以前更多了。学生组织自己的协作学习小组,同学们彼此帮助,相互学习和借鉴,而不是依靠教师作为知识的唯一传播者。同学们不再把学习当做任务完成,而是当做一件自我需求且有意义的活动。教师和学生以及学生与学生之间互动的普及,使学生认识到教师是引导他们学习的引路人,而不是发布指令的教师。
“未来的世界是不确定的,因此,重要的不是你学到了什么,而是学习新知识的能力。未来的课堂上,不同年龄的孩子们将会坐在一起,未来的老师,以团队的形式现身,未来的成绩单,创造力是重中之重”。因此,教育不是一成不变的,也需要不断适应未来社会的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