戴锐 肖楚杰
摘要:高校辅导员的现实角色定位的复合性尽管可以暂时性地应对高校教育现实,但其权宜性也会阻碍辅导员的职业化、专业化进程。与《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分类大典》中所列的职业分类体系相比对,辅导员职业角色具有结构的复杂性和职责的繁重性。重新对高校辅导员的职业角色进行定位势在必行。通过调研发现,高校辅导员的角色扮演存在“实然角色”与“应然角色”的错位、提供的服务与学生的实际需要不完全对应等问题,而对辅导员的角色期待则集中于辅导员对学生发展的辅导咨询上,“思想政治教育者”作为这一“重叠共识”的体现和实现者,正是辅导员角色定位的实质性内核。通过将高校其他人员的职业责任“零余”部分进行“加总”的途径确立辅导员的职业责任,是与职业发展的历史相悖的职业角色形成路径,也是辅导员职业责任过重以及角色困境的根源。依据关于角色期待的“重叠共识”和“减法”逻辑减去辅导员的管理、服务职责,确立“辅导咨询本位”,是辅导员职业角色的应然定位和职业发展取向。“辅导咨询本位”的辅导员将通过其辅助性、建构性功能服务于学生发展,其职业责任主要在于社会认知与适应的引领,学生人生观念与社会行为的指导以及学生心理的关怀三个重要方面。
关键词:职业社会学;高校辅导员;角色定位
DOI:10.15938/j.cnki.iper.2016.04.024
中图分类号:G64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9749(2016)04-0105-08
一个具有自身规定性的职业,是社会劳动分工中的结果。但在现实中,作为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和管理工作的组织者、实施者和指导者以及大学生人生导师和知心朋友的高校辅导员,其角色定位的复合性尽管可以暂时性地应对高校教育现实,但同时带有权宜性,会使得辅导员的职业化、专业化的道路不够清晰,目标也变得遥不可及。因此,以职业社会学的相关理论为基础,通过对高等教育发展态势的宏观把握和对外国及我国港台地区高校学生事务经验的充分借鉴,揭示辅导员角色定位的当前问题与新定位,当是辅导员职业化、专业化的必由之路,对于辅导员个体成长和高等教育事业发展都具有关键性意义。
一、职业分类视角下高校辅导员职业角色定位及角色困境
高校辅导员角色的定位是与其社会地位、身份相一致的权利、义务和行为模式,它既满足了社会需求,也决定了辅导员实现其社会功能的标准和空间。在众多角色为一体的角色群中,如何构建具有统一价值观的辅导员角色,一直是一个争议的话题。有学者从其工作职能出发,认为辅导员扮演以下几种角色:思想政治素质提高的导师;大学生文明修身的引路人;大学生未来职业生涯的设计师;大学生择业创业的导师;大学校园文化的引导者和创造者以及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培育者。有学者从学分制条件下论述辅导员的定位问题:学分制使对学生以班級为单位的集体管理转向注重学生个性发展、参与社团活动的无形软性管理,辅导员对学生教育管理为主转变为咨询指导、服务保障为重点。除传统意义上的管理者外,高校辅导员的角色还包含学习者、合作者和指导者三个方面的内容。
教育部(2006)24号令颁布的《普通高等学校辅导员队伍建设规定》为高校辅导员设定了一个复合型的角色定位,即“教师”和管理队伍的“干部”。然而,与其他教师或干部不同的是,辅导员具有相当宽的业务范围和岗位职责,与《中华人民共和国职业分类大典》中所列的职业分类体系相比对,即可直观地了解辅导员职业角色的结构的复杂性和角色职责的繁重性(见表1)。
由上表可见,按照目前的高校辅导员制度,辅导员所承担的职业角色覆盖至少9种独立职业的相关事务,其中有多种甚至是未被明确赋予职业角色却必须承担其职责的,除此9种之外,辅导员还必须承担起职业分类体系里未设但为《普通高等学校辅导员队伍建设规定》所要求的“人生导师”、“知心朋友”两种并无明确的角色规范要求和评价标准的开放性角色。在这个意义上,甚至可以说,高校辅导员是当代中国角色结构最为复杂、职业责任最重的职业角色。
目前,已有的相关制度及研究都在展望高校辅导员的职业化、专业化的前景,但若按上述职业角色定位,每种独立职业都需要特定的专门知识、专业技能以及与之相适应的专业化培训体系、考评机制和标准,这对高校辅导员来说无疑是不切实际的高要求。事实证明:在现行的辅导员角色定位之下,无论辅导员的职业化还是辅导员的专业化,都既未真正被视为必要,也几乎没有实现的可能性。那么,要想全面提升辅导员工作的社会效益,切实促进辅导员的职业化、专业化,就必须重新思考一个关键性问题:高校辅导员的职业角色定位应当由谁、根据什么而确定?笔者认为,答案应在对高校辅导员的多种角色期待的“重叠共识”之中。
二、基于实证调研的高校辅导员角色期待结构
研究高校辅导员的角色期待结构,旨在通过实证调研的数据说明不同社会群体对于该职业的行为期望,这也是发现并分析“重叠共识”,解决辅导员角色多重化、冲突化问题的第一步,在此基础上方能提出符合多样化期待并具合理性的高校辅导员角色定位,使得辅导员作为职业个体能与整个高校、家庭、学生和社会系统达致高度协调性。为此,笔者就辅导员角色期待结构主要采用网络问卷调查和结构式访谈两种方式进行了调研。
在网络问卷调查中,笔者共发放了225份问卷,有效填答问卷225份。问卷一共设置22道题,涉及辅导员的工作强度、社会认同度、实际扮演角色和理想角色期待等多个方面。调查结果显示:
第一,辅导员角色扮演中“实然角色”与“应然角色”的错位。关于辅导员在实际工作中扮演得最多的角色,选择最多的三项分别是“班级事务管理者”(73.78%)、“心理辅导者”(41.33%)和“社会认知与适应引领者”(36.44%);关于辅导员最应该是什么角色的问题,选择最多三项则分别是“社会认知与适应引领者”(76.44%)、“职业规划指导者”(59.56%)和“心理辅导者”(59.11%)(见图1)。
第二,辅导员提供的服务与学生的实际需要不完全对应。关于学生在什么情况下才寻求辅导员帮助的问题,选择最多的三项分别是“组织发展”(75.11%)、“班级事务或社团工作”(68.89%)和“学业指导”(48.44%)(图2);关于哪些工作可以不由辅导员来做的问题中,占据主要的工作类型都为事务性的工作,如考勤管理、学生社团活动指导、评奖评优(见图3)。由此观之,高校辅导员在其工作中的付出并不能在较大程度上满足学生的需要;辅导员事务管理性色彩十分突出,辅导咨询作用偏弱。
第三,对辅导员的角色期待侧重于发展性内容。对辅导员的角色要求主要从“最希望从辅导员身上学习的方面”和“心目中理想的辅导员形象”两个角色期待问题中得到反映。对于前者,有47.56%的受调查者认为辅导员身上最值得学习的方面是“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见图4);关于学生心目中理想的辅导员形象,居于突出位置的选项是“良师益友,善于开导学生”,比例高达46.67%,而涉及到辅导员的组织管理能力和理论素养的两项仅各占3.11%(见图5)。
本研究还就辅导员的现实工作状态、角色认知和辅导员未来发展方向等问题通过面谈、现代社交软件等对不同工作时间、年龄、所属学院性质的辅导员以及部分学生骨干、专业任课老师和学生事务部门领导进行了结构式访谈。在访谈中看法较为普遍的有如下几点:
第一,辅导员的时间精力有限,缺乏提升职业素质的机会,难以担当引路人角色。很多辅导员感觉自己主要扮演的是“管理员”、“办事员”、“保姆”等角色,与从事深入细致的思想工作的“辅导咨询者”或“顾问”形象相去甚远。辅导员大多是留校的优秀毕业生或者是新招聘进来的毕业生,在实践能力和理论素养上难以满足当代大学生多样化的需求。即使有心提高自己在心理咨询、职业规划和思想政治教育等方面的知识技能,也显得力不从心。
第二,非本职工作过度挤占辅导员的精力和时间。有些新生刚入学对学校不甚熟悉,找不到超市的地点就直接打电话问辅导员;有些学院在涉及有学生群体参与的集体活动时,辅导员就必须陪同拍照;学生遇到突发情况,学校在第一时间就会对辅导员问责;学生成绩不甚理想,家长直接质问辅导员为何没有加强督促……所有这些工作,虽然表面上似乎和学生工作息息相关,但是从现实制度和辅导员的工作条件上来看,是无法一一顾及的,外力强加到辅导员身上的职责只会令其不堪重负,如履薄冰,从而消耗辅导员不必要的工作能量。
第三,辅导员角色冲突成为常态。高校往往为辅导员设定了侧重不一的内部系统角色定位。如党建、团委部门希望辅导员更多承担起建设院系学生骨干的培养工作,学生工作部门更希望辅导员在社区服务、就业指导中发挥上传下达的桥梁作用,任课老师则希望他们能以“配合教学工作、保证学生的出勤率、提高大学生的文化课成绩”为中心。除此之外,学生家长更是想当然认为学生的一切事务应由辅导员负责。那么,辅导员服务的主体对象——学生,他们的不同需求更是让辅导员面临诸多难题。
第四,专业化发展是辅导员的共同职业愿景。高校辅导员专业化是提高大学生思想政治水平、改善人才培养质量以及转变学生工作模式的时代要求。但是,尽管高校辅导员专业化的呼声很高,但在现实中,有受访辅导员一针见血地指出,“非职业化和非专业化的定位使高校辅导员成为‘边缘人。非职业化造成辅导员不受重视、地位低下,即使教育主管部门在各种场合屡屡强调辅导员的教师地位,但是却在人们的内心中始终是一个‘副业。”这使得辅导员无法确立其不可替代性和独特性的职业定位,与专业化也相距甚远。
根据笔者的理解,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辅导员队伍建设规定》规定“辅导员是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骨干力量”,那么,“高校学生日常思想政治教育和管理工作的组织者、实施者和指导者”以及“学生的人生导师和健康成长的知心朋友”应该都是“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骨干力量”的具体体现和实现形式。在调查所显示的辅导员的角色期待中,重合度最高的也是在某些特定领域具有专业化水平的指导者。“思想政治教育者”或者本研究在問卷中所设的“社会认知与适应的引领者”才应该是辅导员的角色定位的实质性内核,这正是在高校辅导员角色期待结构上典型的“重叠共识”,而现实中辅导员首先甚至主要地作为事务型管理者的身份则与“重叠共识”存在显见的背离。
三、职业社会学视野中高校辅导员角色定位的“减法”逻辑
作为一门以个人职业、职业组织、职业制度和职业的社会性为对象的社会学分支学科,职业社会学既能为高校辅导员的职业化提供反思的理论工具和基本视角,在一定意义上,也是根据其角色期待重构辅导员角色的逻辑起点。高校辅导员的专业化发展必须建基于该职业的重新定位和价值重构,这一方面需要从社会结构中撷取辅导员不可替代的职业价值,另一方面对现行的职业角色期待结构进行“减法”处理,确立新的角色定位和相应的科学、合理的制度安排,才能使高校辅导员从根本上走出其所面临的职业角色困境。
目前,我国高校辅导员在职业设置上,存在着与社会分工理论相背离的现象。一般而言,职业的产生和发展,是社会进化的反映,是随着社会分工和劳动分工的变化不断发展的。不同的社会成员在不同领域中从事的职业活动,都是在既复杂又显示出一定统一性的社会活动中逐步形成的。埃米尔·涂尔干指出,“如果我们撇开由时间和空间条件决定的各种分工形式不谈,还会看到一个普遍的事实:随着历史的不断进步,分工也相应地发展起来。”生产工具的更新改进、科技水平的纵深发展以及生产不断的社会化,都让分工更加精细、明确,专业化程度越来越高,职业门类也愈加丰富。至于职业的专门性,泰勒曾经指出:专门职业和专家主义对于社会的社会结构的重要性,主要在于其担负科学、高等学术以及从事医学、法律、工业等实用学艺方面的责任……专门职业化环境的社会空间,在社会寻求高度运思决策方面的服务中,社会是不吝给予的。在社会组织中,专门职业是获致高度服务的机构。在现代大学制度建立之后,高等教育在大众化、市场化和国际化的格局中面临巨大的改革压力,从招生规模到管理形式,再到具体的教育教学制度,共同构成了高校学生事务工作者职业发展的时代背景。高校辅导员作为一项社会职业,同样承担着相应的社会角色和社会责任,是社会分工序列当中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该职业满足或适应了高等教育发展的社会要求。
新的职业产生是社会分工的结果,而不是社会外力强加给某些人群而形成的职业群落。但从教育部相关文件对辅导员的规定看,其工作内容几乎涵盖了与大学生有关的各项工作,包括:思想教育,德育工作,日常事务管理,学生的学习、成长培养、心理咨询、健康教育、就业指导等。这是简单化地将高校内部教学、行政管理之外的所有“零余性”责任全部交由辅导员承担而产生的职业角色定位。在大环境下,我国经济社会转型、信息社会的到来以及高等教育大众化还会为辅导员工作不断增添新的内容。如果继续要求辅导员全面做好“管理、教育和服务三合一”的工作,就明显脱离了现实工作的具体时空条件。高校辅导员的职业化、专业化的一个理论前提,就是正视职业发展的社会学依据:虽然不同的社会条件、历史阶段会赋予同样名称的职业以内涵侧重不一的社会功能,但在社会系统的横截面上,每个职业的现实发展必然要求其独特性和不可替代性。现代社会结构的高度分化无法造就门门精通的全能型人才。辅导员在事务性工作和引导性工作的双重压力下,一旦超过自己的能力负荷量,必然会倾向于具有指标量化意义的“显性工作”上,即事务管理。
由上可见,在高等教育发展的新形势下,不对高校从业者重新分工,而是使辅导员承担的职业责任成了高校其他人员的职业责任“零余”部分的“加总”,这是对社会分工理论的明显背离,通常由社会分工日益细化导致的职业分化在辅导员角色上却出现了“倒退”。这种与职业发展的历史相悖的职业角色形成路径,正是辅导员职业责任过重以及角色困境的根源。就我国高校辅导员的角色定位乃至角色现实来说,复合型的角色定位和行为模式注定辅导员无法走上真正的职业化、专业化的道路。要想打破这种“合并式”的工作样态,使辅导员不再成为一个负责边角琐事的、随时可能被替代的“勤务员”,第一步就是“做减法”——按照一定职业价值取向和关于角色期待的“重叠共识”对其角色职能精简,把那些完全不需要由高等教育人才从事的事务性工作从职能定位中合理地让渡到其他部门。也只有如此,才能真正发挥高校辅导员作为一项高校学生事务管理职业的社会功能。
四、新定位下“辅导咨询本位”辅导员的角色功能与角色责任
从前文分析中可知,辅导员个体在学历层次、年龄、工作经验以及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日益呈现复杂多样的现实中无法同时满足不同社会群体和组织对高校辅导员的角色期待,在另一方面,无论是职业社会学视角下辅导员职业化道路的应然性,还是高校辅导员追求的体面且具职业归属感的工作样态,都指向了辅导员必须专注于“思想政治教育者”角色,以辅导员咨询为本位实现个体的职业角色转型。也就是说,“辅导咨询本位”的辅导员角色定位可以提供纾解角色冲突、职业倦怠和发展动力不足的困境,促进辅导员的职业化、专业化进程。这一定位也为高校辅导员确立了新的功能定位和责任定位。
1.高校辅导员角色功能的新定位
(1)在学生专业化发展和人生成长进程中的辅助性与国家、社会、家庭的角色期待相适应,辅导员的管理者角色一直是被强调的。蔡国春在比较中美学生事务观中指出,中国高校的学生观和学生事务观仍较大程度地受到传统文化的等级观念影响,倾向于把学生看作被教育和管理的对象。有些家长还没能认识到作为成年人的大学生,已经要为自己的行为负责,无论是法律法规的遵守还是伦理道德的恪守上,他们还习以为常地认为送孩子上学,学校就要负责“管”好孩子;而辅导员是学生工作的基层工作人员,自然就符合家长眼中的管理者形象。因此,在某种程度上,“听话”的、没有事情找上门的学生是许多辅导员期待的。如此一来,反而会影响学生主体性的发育,辅导员职业本身所承载的、独特的社会价值,在没有明晰自身角色职责之前就无法很好地实现。只有淡化辅导员的管理职能,才能摆正自身的辅助性定位。辅导员的中心词之所以是“辅导”而不是“管理”,就是突出该职业中一种合作性协助式的教育方法,通过观念沟通与方法促进自觉,使之自我了解,自我实现。实际上,这种角色期待下的辅导员与学生是一种平等的关系,把学生当做独立的个体是尊重学生的工作前提。着眼于学生发展,就应该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性地位。大学作为学生社会化的重要阶段,应该让学生有更多的机会行使公民权,赋予学生作为公民的权利,发展他们的公民意识潜力。辅导员不是包办一切的“管家”,而是有着自身一套严格的職业准入、职业技能和职业伦理的辅导咨询型人才。
(2)辅导员在职业追求上的建构性
“辅导咨询本位”辅导员在职业追求上的建构性,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一切以学生发展为本,鼓励学生自我建构;二是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培养其民主参与精神。我国香港的高校学生辅导理念一直受着西方辅导发展的影响,在实践上也配合香港的社会、政治、经济及教育发展而作出本土化的改变。其中着重学生全人发展(student whole develop—ment)以及提供以学生为本(student—centred)的服务是最为显著的两大特征。辅导工作从表象看来似乎是以“问题解决”为中心,只是协助学生解决问题。事实上,辅导员的工作价值应该有着更为高远的职业追求,即将学生的全面发展融入到每一项服务工作中。建构性的职业追求,就是着眼于学生的未来道路,鼓励学生在大学期间就获得参与国家政治生活、提高社会适应力和洞察力的素质和能力。
2.高校辅导员角色责任的新定位
任何工作要被高效、有效地执行,离不开合理化的分工和明确的岗位职责,辅导员没有鲜明的职责边界只会导致工作效率的低下和人力资源的浪费。为此,必须以思想政治教育为实质性内核,以辅导咨询为本位,遵循“减法”逻辑,对高校辅导员进行减责增效。
(1)社会认知与适应的引领者一直以来,高校辅导员在名义上是作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骨干力量而存在的。思想政治教育的培养目标就是要坚持全面发展观,促进人的自由全面发展。思想政治教育的最终目的是表现为人的生存与发展的内在要求的自由、和谐全面发展并由此产生的幸福感。但是,这种“骨干力量”作用不仅受到其管理者角色的干扰,而且因为过分强调思想政治教育的社会价值——尤其是政治价值——而受到了制约。由于思想政治教育的内容、形式、方法和措施等都被染上了浓厚的政治色彩和具有强烈的政治功利性,有些高校辅导员开始满足于充当“社会监护者”角色,认为只要学生不出乱子就成功了。这与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是背道而驰的。高校辅导员不仅需要引导学生确立正确的政治立场、社会观念,还应当指导学生形成积极的家庭观念、人生观念以及人际交往实践,指导学生确认追求幸福的权利,使其完善自己的生命,提升对社会生活的认知和适应力,回归到实实在在的生活世界之中。在学生遇到这些日常生活问题需要请教时,生活化的、隐性的思想政治教育就有扎根的现实土壤了。
(2)学生人生观念与社会行为的指导者基于当前辅导员队伍年轻化的现实,多元文化对辅导员的影响不啻为对辅导员“人生导师”实践的严峻挑战。但无论如何,辅导员必须对学生在校期间及未来的人生发展承担起指导责任。具体包括学习和就业两个方面。首先,促进学生的专业学习和社会能力发展。学习是大学生的中心任务,也是大学教育的重心。高校辅导员应该在培养学生积极的学习观念、良好的学习风气和正确的学习方法,引导学生妥善处理学习与其他校园生活、社会活动之间的关系。辅导员要着力扮演好专业学习咨询者以及学术与学生工作之间、学校与社会活动之间平台搭建者的角色,在学生在遇到难题时发挥及时、对口的辅助作用。与任课老师不同的是,辅导员不是面對群体进行统一的知识传授教育,而是能以丰富的经验去指导不同学生个体如何选择符合自身特点的学业重心,让学生在迷茫于未来道路时能提供宝贵的咨询意见。其次,指导学生的职业生涯发展。这既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完善自身的未来发展和发挥自己的潜能,也能让学生更好地提升自我和适应社会。我国香港高校的学生就业辅导经验告诉我们,就业辅导应当贯穿整个大学教育,辅导内容丰富而细致,辅导工作注重全程参与,并且普遍使用职业测试工具。对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重视程度越高,越能真正帮助学生认识社会发展,正确评价自己,指导学生拓宽就业渠道和学习范围。
(3)学生心理的关怀者大学生在年龄上正处于表年中期,其日常生活和社会活动都面临着大幅度的转变,学业自由度大大提高,人际关系也走向多元化,网络传播、东西方文化碰撞等对他们造成巨大影响,心理健康问题也由此而生。在高校辅导员中,具有心理咨询相应资质的人员可以介入并解决其心理困扰,另一些人员的角色定位在于对学生给予必要的关怀,对其心理问题的发现和疏导(而非解决所有心理问题)。在面对学生内心世界时,辅导员可以作为心理健康的协助者,作为与当事人平等对话的主体,负责整理、澄清当事人所讲的内容,并提供一个有安全感、接纳、真诚、同感、尊重的环境,让当事人对自己更加了解,迈向自我发展,并指导他们寻求更富临床经验的心理咨询专家的帮助。
高校辅导员角色再定位的研究,基本出发点是当前辅导员职业化、专业化所面临的角色困境。基于职业社会学的视角,笔者提出了“辅导咨询本位”的辅导员角色定位或取向。这一定位要想真正具有现实的可操作性,还必须有制度层面的保障加以巩固:从教育部层面到高校内部,再到外部环境的友好支持,都离不开各项制度的变革和细化。本文仅为引玉之砖,期待学界和实务界进一步共同探讨这一重要问题。
[责任编辑:庞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