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我国R&D投入绩效水平的对策分析

2017-05-12 16:48任静
新西部下半月 2017年3期
关键词:对策分析

任静

【摘 要】 本文在分析我国近几年R&D投入有关情况的基础上,提出了我国提高R&D投入绩效水平的相关对策:提高基础研究投入強度;增加对高校R&D经费支持;完善R&D投入配置的监督评价体系;推动科技资源优化配置体制与机制建设;创新R&D经费投入管理模式;加大对科技人力资源的投入力度。

【关键词】 R&D投入;绩效水平;对策分析

一、引言

随着世界各国对R&D活动的日益重视,R&D(researchanddevelopment的简称,指在科学技术领域,为增加知识总量,以及运用这些知识去创造新的应用进行的系统的创造性的活动,包括基础研究、应用研究、试验发展三类活动。可译为“研究与开发”、“研究与发展”或“研究与试验性发展”。)投入是衡量研发创新活动规模、综合科技实力和创新能力的重要指标之一,逐渐加大R&D投入已成为重要发展战略。我国《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已经明确提出我国政府未来的R&D投入总体情况和投入强度,即到2020年全社会研发投入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提高到2.5%以上。[1]我国近几年R&D投入力度及强度均有所提高,2015年我国共投入R&D经费14169.9亿元,R&D投入强度为2.07%,呈稳步增长趋势,[2]但与美国等发达国家相比仍存在较大差距,2008年美国研发投入强度就达到了2.79%。与国外研发经费资源配置相比,我国研发经费还存在利用效率不高、部分研发经费没有得到有效利用等问题,在目前我国财政经费较紧缺的情况下,合理分配R&D经费,提高其绩效水平对我国实现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就如何提高R&D投入绩效水平提出相关对策建议,为完善我国科技政策提供决策依据。

二、提高我国R&D投入绩效水平的主要对策

1、提高基础研究投入强度

基础研究是整个科技活动及创新的基础和源泉,也是提升中国产业核心技术创新能力的关键,[3]对于一个国家的长远发展来说至关重要。科技政策研究者尼瓦尔·布什曾指出:“一个在基础科学知识上依赖于其他民族的国家,它的工业进步将是缓慢的,它在世界贸易中的竞争地位将是虚弱的”。[4]基础研究在国家发展中起到重要作用,学术界对基础研究的关注程度逐步提高。

(1)中央财政应向基础研究倾斜,加大对基础研究的投入。[5]典型创新型国家的经验表明,政府在对基础研究的支持方面,必须肩负起重任。如在美国,联邦政府的R&D投入中,基础研究所占的比例呈上升趋势,从20世纪50年代的不足10%(1953年为9.52%)上升到近几年的40%(2004年为38.63%);应用研究所占比例比较稳定,50多年来平均为21.32%;试验开发所占的比例呈下降趋势,从50年代的最高71.83%(1957年)下降到2003年的最低33.60%。联邦政府的基础研究投入占全国基础研究经费的比例最高年份为1967年的71.97%,最低年份为1997年的52.59%,平均为63.50%,基础研究经费投入从1953年的2.65亿美元增加到2004年的360.75亿美元。2015年我国基础研究经费支出716.1亿元,比2014年增长16.7%;应用研究经费支出1528.7亿元,增长9.3%;试验发展经费支出11925.1亿元,增长8.4%。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和试验发展经费支出所占比重分别为5.1%、10.8%和84.1%。可以看出,目前我国基础研究经费所占比例仍偏小。因此,可以借鉴美日等国的做法,不断调整我国财政科技投入结构,加大对战略性新兴产业、前沿高技术研究、社会公益性研究和科技基础条件建设的支持。

(2)加强企业对基础研究的投入。对多数科技发达国家(如美、日、韩、印、德)的研究表明,典型创新型国家中企业不仅是全社会R&D投入的主体,而且企业基础研究经费投入是基础研究的一个重要方面。从我国企业提高技术创新能力和参与全球竞争能力的现实需要来看,应充分发挥政府科技公共政策作用,形成以政府为主体,包括企业、大学和非营利机构在内的基础研究投入的多元化格局。同时借鉴国外经验,重视基础研究成果的推广问题,改进目前的科研评价体系。

2、增加对高校R&D经费支持

从国际经验看,高校是研发活动的主要阵地之一。我国科研机构和高等院校是基础研究的两大执行主体,但高校的科技研究潜力还没有得到充分发挥。美国联邦政府对高校稳定的、高强度的经费支持使得高校成为美国最大的基础研究系统,其基础研究经费支出占全国基础研究经费的比例从20世纪50年代的不到40%迅速上升到70年代的60%左右并保持到今天。在我国科技投入的快速增长期,应不断增加对高校的研发投入,发挥高校在研发活动和人才培养过程中的重要作用。

3、完善R&D投入配置的监督评价体系

从世界强国来看,均制定了比较完善的政府R&D投入评价制度,专门组织专家或科技评估机构对R&D投入预算与投入方向、重点、效果等进行评估和评价,把所投入的有限资金效用发挥到最大化,将资金运用到重点项目和领域,避免重复或浪费资源。我国对科研项目预算和立项资金也实施了评估评审,但从总体情况来看,我国科研工作中重投入,轻管理的现象较普遍,特别是对R&D投入资金的使用情况缺乏科学的绩效考评。创新经费管理机制,加强科技经费监管,是各级科技管理部门的重要职责。因此,应借鉴先进国家的经验,建立健全科学的绩效考评制度,将科技评估作为R&D投入决策的重要组成部分。

4、推动科技资源优化配置体制与机制建设

到目前为止,我国已建立起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国家科技投入体制机制,有力推动了科技与经济的紧密结合,促进了我国科技进步和社会发展。为了加快推进有关科技体制的改革,实现科技资源的优化配置,在总结以往经验的基础上,国家科技部门应尽快建立起推动科技资源优化配置体制与机制,加强中央与地方之间科技资源的协调,开展包括省部会商、部际合作、部门协调、组建企业技术创新战略同盟等推动创新资源优化配置的活动。

5、创新R&D经费投入管理模式

创新R&D经费投入管理机制,加强科技经费监督,是各级科技管理部门的重要职责,也是提高R&D经费使用效率的基本保障。以服务科研的基本理念进一步构建科技经费全过程监管服务体系,完善科技计划、科技项目和科技经费既相互衔接又相互制约的机制,努力提高财政科技投入使用效益。

6、加大对科技人力资源的投入力度

科技人才队伍是国家科技事业发展的关键因素,建设创新型国家的伟大事业,离不开广大科研人员的艰苦劳动和创造性实践。科技人力资源是促进国家或地区可持续发展最宝贵的战略资源。近年来,为形成有利于创新人才成长的体制机制,激发科技人员的积极性、创造性,我国政府从多个层面研究和制定了改善科技人才待遇的制度和政策,改善了科研人员的待遇,对稳定科技人才队伍发挥了重要作用。

【参考文献】

[1]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国家中长期科学和技术发展规划纲要(2006~2020年)[EB].http://www.gov.cn/jrzg/2006-02/09/content_183787.htm,2015.4.

[2] 中国科技统计网.http://www.sts.org.cn.

[3] 柳卸林,何郁冰.基础研究是中国产业核心技术创新的源泉[J].中国软科学,2011(4)104-117.

[4] BushV.Science-TheEndlessFrontier[M].Washington,D.C:NSF,1960.

[5] 周寄中.创新的基础和源泉:基础研究的投入、评估和协调[M].北京:科学出版社,2008.351-368.

【作者简介】

任 静(1971-)女,汉族,湖北武汉人,就职于西安理工大学科技处,主要研究方向:科研管理.

猜你喜欢
对策分析
长沙市独立院校大学生消费现状与对策分析
非思政专业辅导员职业倦怠的成因及对策分析
人民币国际化对我国旅游业影响的对策分析
浅析商业银行法律风险防控体系优化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人民检察院法律监督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分析
增殖放流区域布局发展现状存在问题及对策分析
重大疾病保险的产品定价和产品设计风险管理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