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延芳,欧丹阳,封月勤
(北海市中医医院骨科,广西北海536000)
电脑中频联合艾灸治疗下肢骨折术后尿潴留疗效观察
陈延芳,欧丹阳,封月勤
(北海市中医医院骨科,广西北海536000)
目的观察电脑中频联合艾灸治疗下肢骨折术后尿潴留的临床疗效。方法选择2015年6月至2016年6月间广西北海市中医医院骨三科下肢骨折术后尿潴留患者50例作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25例。观察组采用电脑中频配合艾灸治疗,对照组采用传统的改变体位、热敷膀胱区、听流水声等诱导排尿法,比较两组患者治疗2 h后疗效及治疗1 d后残余尿、尿潴留情况。结果观察组患者治疗2 h后的总有效率为92.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8.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1 d后,观察组患者的残余尿量为(19.7±4.7)mL,明显少于对照组的(46.8±8.6)mL,尿潴留率为16.0%,明显低于对照组的44.0%,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电脑中频联合艾灸治疗下肢骨折术后尿潴留患者具有良好的疗效。
尿潴留;骨折;中频;艾灸;疗效
由于麻醉药物及手术创伤等因素的影响,下肢骨折术后的患者可能存在不同程度的尿潴留。尿潴留可能加重患者痛苦,并增加尿路感染的危险性。留置导尿管是处理尿潴留最佳的方法,但随着导尿管留置时间的延长,患者发生膀胱炎症的概率会显著增加[1]。采用一种安全有效的方法解除尿潴留、解除患者痛苦是临床研究的热点。艾灸特定的穴位会促进交感神经、膀胱及排尿肌功能的恢复,电脑中频治疗通过对神经肌肉的刺激,也可以促进排尿功能的恢复[2-3]。本研究中,笔者采用电脑中频配合艾灸治疗气海、关元、中极、石门穴位,探讨其对下肢骨折术后尿潴留的临床疗效,报道如下:
1.1 一般资料选择2015年6月至2016年6月间北海市中医医院骨三科诊治的下肢骨折术后尿潴留患者50例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男性29例,女性21例;年龄24~64岁,平均(41.1±4.6)岁。纳入标准:符合下肢骨折术后尿潴留诊断;无泌尿系统肿瘤、先天畸形及外伤;平素无排尿异常;符合知情同意原则,自愿接受相关治疗。排除标准:意识障碍者;男性前列腺肥大者;尿路感染者;其他术前存在排尿困难的患者。将患者根据随机数字表法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每组25例。观察组患者采用电脑中频配合艾灸治疗,对照组患者采用传统的改变体位、热敷膀胱区、听流水声等诱导排尿法。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观察组对发生尿潴留患者做好评估,了解患者诊断病情、心理状态和耐受程度。通过与患者沟通,讲解治疗的目的、作用和方法,教会患者放松,先给患者施行艾灸治疗,然后再施行电脑中频治疗,艾灸选择六孔艾灸盒及2 cm的108艾绒柱,治疗部位为关元、气海、中极、石门等穴位,艾灸治疗各20 min。电脑中频电刺激治疗设备选择北京翔云电子设备公司生产K824型电脑中频电疗仪,置于耻骨联合上方及尾骨尖部,牢固固定电极,采用指数波、正玄波、方波,电极频率4 kHZ,刺激治疗20 min。护士长、责任组长检查治疗落实情况。若初次治疗效果不理想,则实施两次治疗,若两次治疗效果不佳者实施导尿。
1.2.2 对照组对发生尿潴留患者做好评估,了解患者诊断、病情、心理状态。采用改变体位、热敷膀胱区、听流水声等传统的诱导排尿法,疗效不佳者实施导尿管导尿。
1.3 观察指标比较两组患者尿潴留的改善情况及治疗1 d后的尿潴留及残余尿量。
1.4 疗效判定标准[4]显效:尿潴留症状消失,小便通调,残余尿量<50 mL;好转:尿潴留症状基本消失,小便排出稍有不畅,残余尿量50~100 mL;无效:未达到以上标准,需进行导尿治疗。
1.5 统计学方法应用SPSS13.0统计软件进行数据分析,计数资料比较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1 两组患者治疗2 h后的疗效比较观察组患者治疗2 h后的总有效率为92.0%,明显高于对照组的68.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4.500,P=0.034),见表1。观察组2例、对照组8例无效者实施导尿治疗。
表1 两组患者治疗2 h后的疗效比较(例)
2.2 两组患者治疗1 d后的尿潴留及残余尿量比较治疗1 d后,观察组患者的残余尿量为(19.7± 4.7)mL,显著低于对照组的(46.8±8.6)mL,观察组尿潴留率为16.0%(4/25),明显低于对照组的44.0%(11/ 25),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t=13.826,P<0.01;χ2= 4.667,P<0.05)。
多种原因会导致下肢骨折患者术后尿潴留,硬膜外麻醉对神经的抑制作用、手术刺激对肌肉神经的作用及术后疼痛是最常见的原因。支配膀胱排尿肌相关神经的抑制及排尿肌收缩功能的暂时丧失是其直接原因[5]。术后8 h内患者不能排尿,膀胱尿量大于600 mL,或者患者不能自行有效排空膀胱,残余尿量大于100 mL即可诊断为尿潴留。作为下肢骨折术后常见的并发症,尿潴留患者表现为尿意强烈但无法自主排尿,虽然导尿管导尿可以暂时缓解症状,但长期导尿相关的感染并发症多[6]。目前临床常用的干预措施包括心理放松疗法、诱导排尿法、热敷排尿法、通便排尿法等,但疗效均不能满足临床需要。
本研究中,作者采用电脑中频配合艾灸治疗气海、关元、中极、石门穴位法治疗下肢骨折术后尿潴留,取得了良好的效果,观察组治疗2 h后总有效率为92.0%,治疗1 d后尿潴留率仅为16.0%,均显著优于对照组。且通过客观测量发现观察组残余尿量仅为(19.7±4.7)mL,显著低于对照组的(46.8±8.6)mL。提示电脑中频配合艾灸治疗气海、关元、中极、石门穴位法对患者尿潴留具有很好的效果。在中医范畴,尿潴留属于“癃闭”,其原因为外伤致筋脉瘀滞,导致膀胱水道气化不利,引起小便不通而发生尿潴留。艾灸通过艾条燃烧的温热效应,对气海、关元、中极、石门穴进行治疗,可以宣泄气血、促进膀胱气化、通利小便。其中,气海、关元、中极穴属于任脉腧穴,石门穴属于足阳明胃经腧穴,艾灸的热力和通阳作用可以舒缓膀胱括约肌,增强神经传导功能,从而达到治疗尿潴留的作用[7-8]。电脑中频疗法采用1 000~100 000 Hz频率的电流脉冲刺激皮肤及皮下组织,对神经及肌肉病变具有良好的作用。中频电流对皮肤感觉神经刺激引起的是一种舒适的振动感,在不引起痛纤维的兴奋的前提下,它可以使用较大的电流强度来引起深部肌肉强烈地收缩,使局部的神经和肌肉兴奋[9]。在尿潴留的治疗中,采用电刺激促使尿道括约肌收缩,促进自主排尿功能的恢复,还可以刺激支配膀胱及排尿肌的骶丛神经,有效提高肛提肌、盆底肌和尿道周围横纹肌的舒缩能力,还能通过刺激扩张血管,改善局部组织营养及血液循环,减轻膀胱充血水肿,促进膀胱收缩功能复原[10]。从而促进神经反射功能及肌肉收缩的恢复,促进患者尿潴留症状的恢复。
综上所述,电脑中频配合艾灸气海、关元、中极、石门等穴位能有效解决下肢骨折术后患者尿潴留的情况,减少患者的痛苦,规范治疗操作流程。该方法具有简便易行、疗效可靠、无创、患者易接受的优点,值得推广。
[1]周萍,王珊珊,李莉.中医特色护理技术对脊柱手术后尿潴留及生活质量的影响[J].四川中医,2015,33(11):175-177.
[2]李武雄.老年人尿潴留长期导尿管留置并发症的预防[J].海南医学,2013,24(22):3388-3389.
[3]姜华奋.中医护理对脊椎骨折患者术后尿潴留及并发症的影响[J].辽宁中医杂志,2014,41(4):799-800.
[4]Tan ZN,Zhu XL,LI BY,et al.Meta-analysis of effectiveness of moxibustion in treatment of postoperative urinary retention[J]. World Journal of acupuncture and moxibustion(English Edition), 2016,1:64-70
[5]魏为.捏脊疗法对骨折卧床患者腹胀、便秘及尿潴留的临床效果[J].华南国防医学杂志,2014,28(11):1131-1133.
[6]吴忠禹,林麟.电针、推拿治疗骨折术后非阻塞性尿潴留10例的报告[J].贵阳中医学院学报,2012,34(5):203-204.
[7]邓影雪,许兵,叶小雨.艾灸曲骨穴解除骨科术后尿潴留的临床疗效研究[J].护士进修杂志,2015,30(20):1837-1839.
[8]张利娟,张广清,张卫英,等.艾灸治疗术后尿潴留随机对照试验的系统评价[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16,25(8):816-821.
[9]张星,冯俊贞,李芳,等.针刺配合中频脉冲电治疗拔除留置尿管后尿潴留的效果观察[J].中国中医药科技,2015,10(6):717-718.
[10]钟敏莹,吴思平.腹针联合点穴预防下肢骨折术后尿潴留的效果[J].广东医学,2013,34(21):3334-3335.
R683.42
B
1003—6350(2017)07—1159—02
10.3969/j.issn.1003-6350.2017.07.045
2016-09-29)
广西壮族自治区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自筹经费科研课题(编号:Z2016716);广西北海市科学研究与技术开发计划项目(自筹项目)科研课题(编号:北科合201601001)
陈延芳。E-mail:cyhenf@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