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晶
读《教育中的心理效应》有许多收获,其中,共鸣和启发最大的当属“心理效应中的思维定势”一章。
思维定势,也称“惯性思维”,是由先前的活动而造成的一种对活动的特殊的心理准备状态或活动的倾向性。在环境不变的条件下,定势使人能够应用已掌握的方法迅速解决问题。而在情境发生变化时,它则会妨碍人们采用新的方法。也就是说,它既有积极作用,也有消极作用。
作者在书中一共举了五个例子来说明定势的消极作用,其中有两个是数学领域的。实际上,在平时的学习中,学生确实经常性地暴露一些定势性错误。比如,学生一直在做不同单位的大小比较,再去做单位相同的大小比较时正确率就很低,一次做“3090千克04千克,7000千克07千克”,正确率只有67.3%。可以说这是某类题目做多了,以为做题总是这样做,习惯成自然了。又如计算圆面积时,练习的都是用半径、直径求面积,一次遇到“已知正方形的面积,用它的边做半径画圆,求圆的面积”这道题,不少学生傻眼了,理由是正方形的面积是35,没法求出正方形的边长,就没法求出圆的半径,所以没法求圆面积。殊不知利用半径的平方也能够求圆面积,而且更简单。这是因为学生总是用一种思路解决问题,所以以为只能这样解决,别无他法,无路可走了。
为什么数学学习中更容易出现思维定势的影响呢?我理解,主要是因为数学是思维的体操,学生要认识事物、解决问题需要进行大量的思维活动,所以更容易暴露思维问题。同时,数学中有许多的基础概念、基础模型和解题技巧,需要进行一定量的训练才能清晰掌握,这必然会在一定程度上形成程序性田维,容易造成思维单一性和固化。
那么,怎样克服思维定势对学生学习的消极影响呢?(1)加强变式练习,促进学生加强辨析,更为仔细地关注相似事物的差异性,以提高审题能力来克服思维定势。(2)作者给我们提出了这样的建议:教师应当创设能够提供自由思维空间的情境,鼓励学生从不同角度进行思考,打破定势的影响。其实就是要培养学生的发散思维。数学上,我们非常讲究的算法多样化指向的正是发散性思维。以刚才提到的圆面积的问题为例,有经验的老师可能会在最初求面积的练习中加入这道题目:已知正方形的面积是25平方厘米,用它的边做半径画圆,求圆的面积。鼓励学生用不同的方法的解答。学生肯定会出现由正方形面积想边长,再借由边长求半径,继而求圆面积的常规方法;也会出现直接由正方形面积求圆面积的方法,即圆面积等于圆周率乘半径的平方,而半径的平方其实就是正方形的面积。通过交流,学生知道了,不但可以根据半径求面积,根据半径的平方同样能求出面积。这样就拓展了自己的解题方法,提升了自己的解题经验,以后在求圆面积及相关的题目时思维就不会那么单一,在一种方法碰壁时很可能联想到另一种方法试试看,不至于无路可走。(3)引导反思。实际上,无论我们如何突破,尽力回避,总是难免会遭遇定势错误。因为万事万物无穷无尽、千变万化,我们能想到的仍然不足万分之一。所以,当我们未能突破定势,陷入困顿时,就应该正视问题,积极地进行自我反思,需知发展个人的思维品质和意志品质也是同样重要的。仍以上面求圆面积为例,在学生充分交流,知道了如何计算以后,我们可以组织学生反思:现在你会了吗,可以怎样算?刚才没想到这样做,问题出在哪儿?你有什么新的收获?经常这样问,学生慢慢就能养成一种叩问自己的习惯:还可以怎样做?通过这样的提醒,慢慢地,学生就能自己生发出许多触角,向四处探寻,从而逐渐摆脱思维定势给自己带来的束缚。
当然,要克服思维定势的消极影响,其方法和途径还有很多。笔者认为,在教学中只要采取积极的态度和有效的措施,就能使学生消极的思维定势得到最大限度的减弱或消除并在这种减弱和消除的过程中帮助学生逐步形成良好的思维品质。
这不禁使我联想到数学学习中讲求的算法多样化,意义正是如此。
我认为,我们不但要在解决问题上鼓励学生求变,了解不同的方法,经历不同的策略求解过程,形成发散性思维,在概念的獲得中、模型的建立中、练习的设计上也要求变,全面地以变破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