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园园
摘 要:“课案导学问题探究”教学模式,简称为“三二一”教学模式,其中“三”指“三案并举”,即预习案、探究案和训练案;“二”指“二次展示”,即预习成果展示、探究成果展示;“一”指“一起讨论”,即将分组讨论作为学生自主学习的重要方式。“课案导学问题探究”教学模式,倡导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自主探索、自我发现;要求各班级组建学习小组,重视小组建设,将学习小组作为学生自主学习及教师组织课堂教学的基本单位。
关键词:学案;导学问题;合作探究
时代的车轮滚滚向前,课改的清风再次扑面而来,我校在推进新课程改革中,采用“课案导学问题探究”教学模式,为语文教学注入了源头活水。“课案导学问题探究”教学模式是指以课案为载体,以导学为方法,教师的指导为主导,学生的自主学习为主体,小组共同合作、探究完成教学任务的一种教学模式。
作为一线语文教师,我切实地感受到这种教学模式所带来的良好的教学效果。学生们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课堂气氛活跃,课堂效率提高。下面我就以我的一节课来谈一谈“课案导学问题探究”教学模式在日常教学中的应用。
一、导学案的制作是基础
导学案由学习目标、重点难点、学法指导、学习内容、导学问题、学习小结、课堂达标检测、课后巩固练习、学习反思等几个环节组成。《曹操献刀》由我主备,在集体备课一周前准备好导学案,在备课过程中各位老师集思广益,提出各自的意见和看法,最后通过对课程的分析和学情的分析,确定本课的学习目标和重难点。
导学案对于学生来说,犹如姗姗学步的孩子手中的学步车,能够借助导学案带着问题、困惑去寻求解决问题的方法,引发自主学习意识和兴趣。因此,在学案中导学问题的设置很重要。
二、导学案中导学问题的编写是关键
(1)“低起点,小台阶”。问题要有张力,要有拓展性,应根据学生对问题的认识逐渐加深,还要有学生的思考在里面。设计要有层次,使学生努努力就能跨上去,这样就更容易体验学习的乐趣、获得成功的喜悦,激发自主学习的积极性。
(2)“闯关设计,问题有梯度”。对教材中学生难以理解的内容,在学法指导中要有精当的提示,或配以一定量的思考。引导学生自主学习,要满足不同层次学生的需求,使优秀生从导学案的设计中感到挑战,一般学生受到激励,学习困难的学生也能尝到成功的喜悦,让每个学生都学有所得,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提高学生学习的自信心。在一个个问题的解决中培养学生的能力,激发学生的求知欲。
(3)“重视答题方法的归纳和总结”。问题的設计循序渐进,使学生意识到,要解决教师设计的问题不看书不行,看书不详细也不行,光看书不思考不行,思考后不总结方法也不行。这样学生就能真正从教师的设计的问题中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学会看书,学会自学。
教学实践告诉我,编写高质量的导学案是一节课成败的基础。导学案是为学生学习服务的,导学问题必须从有利于学生学习操作的角度思考创作,要始终把学生放在主体地位。
三、恰当处理练习,有效巩固当堂所学
导学案中有当堂检测,练习本节课的学习重点。为拓展学生的思路,使学有余力的学生能有最大程度的收获,还增加了少量的选做题。当堂检测要扣住本堂课的重点、难点、易错、易混、易漏点、高考重点,巩固本堂课所学的基础知识、基本技能。
《曹操献刀》学案中课堂练习的设置既是为了检测学生对于学习重点“掌握描写人物的方法和多角度鉴赏人物形象的技巧,理解小说中人物性格的多元化”的掌握情况,也是为了突破高考重点。在辽宁省课改之后,高考卷中小说占据着文学类文本阅读的重中之重,而人物形象的塑造又是常考题。
四、导学案要“批改”
导学案有发必收,有收必批。学生完成导学案后由课代表收齐上交,教师批阅,了解学情并确定课堂重点。教师可以根据学生课案完成情况进行做题方法技巧的指导,对于解题方法和规律要及时补充。
将学生在学案中难以解决的问题确定为课堂中“小组合作探究”题,使学生在自主基础上,合作解决难题。
五、教师在课堂中要努力“放手”
导学案导学的基本思路是:提出问题—指示方法—学习探究—展示反馈—点拨(以问题启发问题)—巩固练习。在这个流程中教师要努力做到:第一,认真指导学生使用好学案,在上课前批改学案,了解学生情况,再次进行课前备课,原则上不允许再布置课外作业。第二,用学案教学要努力做到放手让学生阅读教材,放手让学生主动探索新知识,放手让学生讨论重点、难点和疑点,提出的问题放手让学生思考解答,规律放手让学生寻找。
六、加强小组建设,合作探究解决课堂重点和难点
组建班级学习小组,加强学习小组建设,建立小组考评的原则和制度是实施“课案导学问题探究”教学模式的前提。
课案中完成不好的题是曹操形象的刻画,所以课堂的重点就在此部分,根据情节发展的四部分,给八个小组分配任务,每两个小组分析一个情节下的人物形象及其塑造的方法,两个小组之间形成对台赛,由小组合作完成。接下来,首先是小组内部交流意见,意见成熟的小组可以将答案写在黑板上再给学生讲解,给讲解得最好的小组加分。这样通过小组合作探究,学生的完成情况很好;最后,我选取一名学生(沈鑫宇)总结:文本通过人物语言、动作、神态、心理等正面描写以及对比,衬托等方法,刻画了智谋机警,志大才高,奸诈狡猾, 自私残忍的曹操形象。曹操性格是多元化、多样性的。
上一环节的时间大约为20分钟,为了加深对课文的认识和对曹操人物形象的理解,接下来设置一个深层探究题:根据本文故事,后人总结了一条歇后语,曹操误杀吕伯奢——将错就错。你怎么看待曹操的误杀和这种将错就错的做法?为了让学生加深对节选部分中曹操形象的理解,在这一环节中,我还播放了将近两分钟的视频——曹操误杀吕伯奢,这样更能激起学生谈论的兴趣。
捷克著名的教育家夸美纽斯说过这样一句话:“找出一种教育方法,使教师因此可以少教,但是学生多学。”课堂教学实践使我认识到,“课案导学问题探究”的教学模式是非常适应学生的实际情况的。构建高效课堂,作为教师还要时常要告戒自己,传授知识固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让学生喜欢学、会学!
参考文献:
[1]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制订,《普通中学课程标准》 .
[2]《新课程推进中的问题与反思》.
[3]《探究性学习方式研究与实践》,赵希强主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