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体间性视域下的外国文学教学

2017-05-10 23:25王颖
现代语文(教学研究) 2017年5期
关键词:外国文学主体文学

主体间性(intersubjectivity)是20世纪西方后现代主义思潮中产生的一个重要的哲学观念。主体间性,又译为“主体际性、主观际性、交互主体性”等,这个概念最早是由德国现象学家胡塞尔首先提出来的,后又经过伽达默尔、海德格尔、哈贝马斯、马丁·布伯等人的阐释。总的来说,主体间性理论打破了西方传统哲学中的主客二元对立和主体中心主义,把传统西方哲学中主客二分的观念改造为蕴含着自由、民主、平等、对话、交往意义的主体间性精神。有中国学者指出:“主体间性是指主体与主体之间的相互性和统一性,是两个或多个个人主体的内在相关性。”[1](P76)对此,我们可以理解为主体间性强调交往的双方或多方都是平等的主体,相互独立,彼此尊重,但又相互作用,相互影响,具有交互性。上世纪90年代以来,主体间性理论开始影响我国教育界,出现了所谓的“主体间性教育”。研究者们大力提倡教学活动中教师与学生的“双主体论”,主要是打破传统教学过程中以教师为主导的“一言堂”模式。探讨主体间性视野下师生关系的研究成果很多,但是,应用主体间性理论来指导具体的教学活动的论文并不多见。本人根据自己多年任教高师院校汉语言文学专业本科的课程外国文学课的经验,探讨一下主体间性理论如何在外国文学教学活动中的具体应用。

一、在教师之间贯穿主体间性原则

目前的外国文学课程虽然是汉语言文学本科的专业必修课,但课时很少,一般为古希腊文学开始到19世纪浪漫主义文学结束,为大三上半学期课程;19世纪现实主义文学开始到20世纪现实主义文学结束,为大三下学期课程,上下学期各54学时,西方现代派文学另开选修课。而外国文学教研室一般为3-4人,3人的居多,每人负责一段授课。

如何看待这种授课方式呢?这样授课的好处是有助于教师对于某一阶段文学的精进,但是却容易画地为牢,固步自封,使教师失去世界文学与比较文学的视野。在主体间性理论指导下,教师与教师之间需要密切的合作与互动,以促进教学的发展。

首先,应该打破这种分段上课的方式。对于中国文学而言,是很适合分段授课的,因为他们的研究方向恰好分为先秦两汉文学、唐宋文学、元明清文学、现代文学、当代文学研究等各个方向。外国文学就不同,特别需要系统化,整体化的意识。一个不懂古希腊文学的老师是很难讲好20世纪西方现代派文学的。因此,笔者认为,对于外国文学教学,最适合的就是分为小班授课。例如有些师范院校常常是150人以上的一个大班,只用一个老师讲课。学生吸收的往往就是这一个老师传输的思想与知识。如果分成三个小班,三个老师同时开同门课,教师之间则会更好地商量讲课内容,授课方式,考试方式等,教师之间的合作、互动、对话就会得以进行,学生也会对教师的上课进行比较,会对教学有促进。

三个老师同时开一门课,一个重要的方法是引入集体备课方式。现在有些外国文学老师,上课时融入了大量的个人观点,却忽略了基本的知识点。如果集体备课,就可以避免这一问题。该讲什么内容,采用哪种方式,有争议的学术问题怎么处理,这样就可以让教学进一步规范化。当然,这绝不是限制学术自由,也不是要求统一教案讲稿。教师依然在可以讲完基础知识后发表自己的观点。这样做,确实可以避免有些老师上课自由散漫,信口开河。外国文学教研室的老师集体备课,是小范围的主体间性的应用。因为外国文学有时候也涉及比较文学,比如中外文学关系等,有时候也不妨邀请一下中国文学的老师,促成大范围的合作。集体备课有助于发挥集体的智慧,促进教师之间的优势互补,增强教师的合作意识。

考核方式也是需要集体出题,集体阅卷的。目前,由单一老师出卷、阅卷的问题是显而易见的。有的老师为了阅卷方便,习惯出大量主观题,客观题很少。由于主观题一般不设标准答案,学生答题往往需要迎合出题老师的意思。集体出题,合作商量出哪些题目,可以做到主客观题结合,试题的覆盖度更全面,考核更合理一些。

总之,教师与教师之间的主体间性,提倡的是教师间的合作、平等与对话。这是一种非常理想化的合作互助关系,也是教学中值得追求的良性互动。

二、在教师与学生之间贯穿主体间性原则

在传统教学中,教师是主体。外国文学老师在开始讲解一个作家时,通常会从介绍作家的生平开始,然后介绍时代背景,之后是主要作品的主要内容、思想意义、人物形象分析、艺术特色等等。基本上是老师的“满堂灌”,学生很少参与,即使参与,也常常因为对作家作品的了解不够,谈不出多少个人看法。这样做的结果是每到学期结束,学生的头脑里充满了老师灌输的知识和思想,成了老师的“传声筒”,严重缺乏个人的思考。对于外国文学这样一门极具西方人文精神的课程来说,显然是不合适的。顾明远先生早在1981年提出了“学生既是教育的客体又是教育的主体”的观点。时代在发展,弘扬学生的主体性,引导学生积极参与到课堂之中,已经是势在必行。

主体间性理论认为教师和学生都是教学活动的主体。老师和学生各有各的任务,应进行分工、合作。具体到外国文学课程,一个重要问题是学生基础差,相关知识了解不多。因此,老师对于作家的生平、时代背景、主要内容等基础知识部分可提前布置,上课的时候就可以让学生走上讲台,利用多媒体进行讲解。这样的做法有利于学生提前预习,对作家作品有一定了解,避免了传统教学中老师在课堂上眉飞色舞,学生却由于提前没有预习,缺乏了解,更谈不上理解,而不知老师所云的情况发生。

这方面也可以进行一定程度的翻转课堂教学。翻转课堂是2007年美国的两位高中化学老师乔纳森·伯尔曼和亚伦·萨姆斯尔曼创立的。他们录制了教学视频放到网上,让学生提前观看。目前,翻转课堂在我国的教学改革方面也得到了大量应用。外国文学老师也可以提前做好课程视频,方便学生预习和复习,应该会有一定效果。但是翻转课堂并不能全部取代傳统教学。网上学习和与教师当面交流学习的效果是有很大差异的。为此,有的学者提出了“混合式课堂”的观点。[2](P1)学生看完老师的教学视频后,一样可以自己做视频,对老师的教学中没有注意到的问题可以有所补充,有助于学生独立思考并且提出问题。这样双管齐下,更有助于学生对知识的掌握。

都靠学生讲解当然是不够的,还需要教师的点评与进一步系统化讲解,让学生认识到他们的不足。特别是作品的思想意义、人物形象、艺术特色等有难度的教学阶段,需要教师重点讲解,学生积极参与讨论。教师在讲解这些问题时,一定要广泛收集资料,多角度地分析与说明。外国文学教材虽然几经更改,但是,还是存在了很多过时的观点,“階级论”主宰的现象仍然十分严重。新时代下的外国文学老师,有必要提出自己的观点,介绍学界争议,但绝不要形成话语霸权,要引导学生提出自己的观点和见解。以《哈姆雷特》为例,如哈姆雷特是不是一个人文主义者,就是一个有争议的问题,教材上基本都持哈姆雷特是一个人文主义者的观点,但是有些学者提出了自己的看法,认为他并不是人文主义者。老师在介绍学界的各种观点的时候,就要学生讨论这个问题,倾听学生的见解,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性。

三、在学生之间贯穿主体间性原则

在教学活动中,学生个体之间的主体间性也应该得到关注。教师在课堂上切忌只提问有限的几个优等生,一定要尽量给每个学生机会,让他们各个得到表现。一个学生发言完毕,可由其他学生补充并做评价,彼此提高。在课堂讨论环节,也要注意充分发挥民主、平等、自由的精神,百家争鸣,百花齐放,形成“交往行为”。任何形式的话语霸权都要避免,在学生相互讨论的基础上,可以形成文稿记录。有的学生提出的新颖的观点也可以在大家帮助下进一步整理成文。

在进行外国文学教学过程中,还可以采用表演法。像《威尼斯商人》、《罗密欧与朱丽叶》、《哈姆雷特》、《简·爱》、《安娜·卡列尼娜》等,可以让学生提前观看电影,上课时可以表演一些精彩片断,学生分别扮演不同的角色,寓教于乐,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加强学生对作品的理解。

“小组法”也是一种有效的教学方法。可以把学生分为10-20人的小组进行分工合作。例如老师布置一项任务时,一个小组的同学就可以分工进行。每个小组可以选出组长,根据不同学生的性格特点,分配不同任务。有的负责资料收集,有的负责课件制作,有的负责小论文的撰写,有的负责最后的总结。根据个人表现情况,计入平时成绩。学生要相互配合,培养一种平等合作互助的团队精神。

结语

主体间性理论进入教学,不难发现,教学活动变得灵活起来,变成了多重主体的“交响乐”,而不再是教师的“独奏曲”,也不仅仅是教师与学生的“二重奏”。“真正的教育应是人与人的主体间的灵与肉的交流活动,在学校教育中,无论教师与教师之间,教师与学生之间,还是学生与学生之间,都应该是主体间的交流活动。”[3](P39)应用主体间性理论进行外国文学的教学改革,无疑是对传统教学方式的一种大胆的突破与尝试,是值得提倡的。

注:本文为廊坊师范学院校级教改重点课题:“基于省级精品课建设的廊坊师范学院外国文学教学改革”,课题编号K2015-01。

参考文献:

[1]尹艳秋,叶绪江.主体间性教育对个人主体性教育的超越[J].教育研究.2003,(2).

[2]郝岚.不只是翻转课堂,应该是混合式课堂——也谈大学课堂教学模式的挑战与应对[N].天津教育报,2015-6-25.

[3]刘芳.论主体间性教育中的师生关系[J].高等教育研究:成都,2007,(1).

(王颖 廊坊师范学院文学院副教授 065000)

猜你喜欢
外国文学主体文学
我们需要文学
论自然人破产法的适用主体
阿来对外国文学的择取与接受
外国文学研究“认知转向”评述
“太虚幻境”的文学溯源
浅析外国文学作品翻译过程中的模糊处理
关于遗产保护主体的思考
新媒体语境下外国文学经典的传播
论多元主体的生成
我与文学三十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