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Web of Science国际全纳教育研究文献的定量分析

2017-05-09 15:07:16汪天皎徐春浪
绥化学院学报 2017年4期
关键词:全纳期刊文献

汪天皎 徐春浪

(西南大学教育学部 重庆 400715)

基于Web of Science国际全纳教育研究文献的定量分析

汪天皎 徐春浪

(西南大学教育学部 重庆 400715)

文章通过利用科学计量学和科学知识图谱的方法,借助可视化分析工具,以WOS数据库中文献作为数据来源,对国际全纳教育领域的研究进行量化统计和可视化分析。20多年来,国际全纳教育研究经历了从萌芽到起步再到快速发展的三个阶段,美英澳等国的一批高校和学者依托特殊教育的优势学科引领着国际全纳教育研究,《国际全纳教育杂志》成为探讨全纳教育的主要阵地;研究热点集中对全纳教育的构成要素、重点对象、保障体系、实践及成效四大领域,形成了全纳教育与社会互动、全纳文化等研究前沿。

国际全纳教育;量化统计;可视化分析

全纳教育(inclusivee ducation)源于西方社会20世纪50年代的人权运动和残疾人运动,并受到北欧国家提出“正常化”教育原则的影响,在此基础上经历了一体化教育(integration)、回归主流(mainstreaming)后逐步发展而来。1994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在西班牙召开的“世界特殊需要教育大会”上发布《萨拉曼卡宣言》首次明确提出全纳教育这一术语,并呼吁各国开展全纳教育实践,号召家长、学校及社区通过合作,减少教育系统内外的排斥从而保障所有儿童都能够接受高质量的教育。经过20多年的发展,全纳教育已成为特殊教育发展的主流趋势甚至成为国际社会推动教育平等、教育民主的“全球性议程”。在国际学术界,大量有关全纳教育的研究成果不断涌现,但是该领域的研究现状如何?研究热点和前沿又是什么?通过对国际全纳教育研究文献进行定量分析有助于解决上述问题,并能够提升我国研究者的学术视野,对我国全纳教育研究与世界接轨具有重要意义。

一、研究设计

(一)研究思路。本研究综合运用科学计量学和科学知识图谱的方法,借助可视化分析工具,基于Web of Science (WOS)数据库中全纳教育的文献数据,对文献进行量化统计和可视化分析,从而厘清国际全纳教育的研究现状,探讨研究热点及前沿。首先,借助WOS平台的文献分析功能对所检索的文献数据从出版年、国家(地区)、机构等层面进行量化统计;其次,借助WOS平台的“作者”和“来源出版物名称”分析功能并结合CiteSpace4.1.R2可视化软件对国际全纳教育研究的作者和期刊进行统计分析;最后,使用CiteSpace4.1.R2可视化软件对国际全纳教育研究热点和前沿主题进行可视化分析。

(二)数据来源。本研究所选数据来源于WOS的核心合集,以“inclusiveeducation”为主题词进行检索,时间限定为所有年份,共得到为3520条检索结果(检索时间为2016年6 月20日)。为了保证数据的准确性,研究对初次检索文献进行精炼,选择文献类型为论文(Article)、综述(Review)、会议论文(proceedingspaper),并根据全纳教育研究的学科性质对学科进行筛选,选择全纳教育相关的学科(包括教育学、心理学、康复学等交叉学科),精炼后得到2482条文献,最后将输出方式设置为“全纪录与引用的参考文献”,将结果保存为纯文本格式。

(三)研究工具。研究综合使用了Cite Space4.1.R2、Excel2007、以及WOS平台自带的文献分析功能。WOS平台的分析功能对所检索的文献信息的进行多维度分析,Excel2007则对分析结果进行量化统计,从而直观地展示国际全纳教育研究现状。CiteSpace4.1.R2是美国德雷塞尔大学计算与情报学学院教授陈超美开发的基于JAVA平台的信息可视化软件,该软件能够对特定领域文献进行计量分析,并通过绘制可视化图谱直观地展现科学知识领域的信息全景,识别某一科学领域中的热点研究和前沿方向,它利用分时动态的可视化图谱展示科学知识的宏观结构及其发展脉络的方式,是科学和艺术的完美结合。

二、国际全纳教育研究现状分析

(一)时间分布。利用WOS的“出版年”分析功能对检索的文献数据进行分析,得到年度分析报告,将1992~2015年(2016年数据尚不完整故未纳入统计)的文献数据导入到Excel制成国际全纳教育领域文献的时间分布图(见图1)。由图可知,国际全纳教育研究自1992年开始以来文献的数量总体呈现逐年递增的上升趋势,2015年文献数量已达到358篇,可见学界对全纳教育的关注度越来越高,从一定程度上说明该领域已成为教育研究的一大热点。纵观国际全纳教育研究的时间分布,大致可以看出其经历了以下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为萌芽期(1994年以前),1994年之前国际上对于全纳教育的专门研究较少,年均发文不到十篇。究其原因,20世纪80年代中期随着对“回归主流”运动的批判,西方出现了正常化教育倡议(RegularEducation Initiative,REI),大量研究围绕正常化倡议展开。但由于正常化教育运动与全纳教育二者差异很小,且正常化教育倡议持续时间较短并迅速被全纳教育所代替,因此这一阶段可以被看作是全纳教育的萌芽期。第二阶段为起步期(1994~2008年),这一阶段国际全纳教育研究的文献数量总体保持稳定增长的趋势,年均发文量维持在50篇左右。1994年UNESCO组织召开的“世界特殊教育需要大会”并发表《萨拉曼卡宣言》正式提出全纳教育思想,呼吁世界各国积极推广全纳教育思想,开展全纳教育实践,这标志着国际全纳教育研究的正式起步。第三阶段快速发展期(2008年至今),这一阶段年均刊文量达到100篇以上,2015年已达到358篇,这表明国际全纳教育研究进入了快速发展阶段。2008年UNESCO召开的国际教育大会并将大会的主题确定为“全纳教育:未来之路”,此次大会为全纳教育进一步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有学者高度评价这次会议并称这次会议的召开宣告“全纳教育的时代已经到来”。

图1 国际全纳教育领域文献的时间分布图

(二)国家(地区)分布。运用WOS数据库的“国家/地区”分析功能对检索的数据进行分析,得到国家(地区)分析报告,将发文量排在前十的国家(地区)导入到Excel制成国际全纳教育研究的国家(地区)分布统计表(见表1)。由图可知,美国在国际全纳教育研究中有943篇文献,占论文总量的37.994%,占据了国际全纳教育研究的绝对优势地位。其次,英国和澳大利亚的发文量分别为377篇和271篇,显示出在全纳教育研究方面的强劲实力。我国的发文量为63篇,居第七位,表明我国也正加速融入到国际全纳教育的研究队伍。此外,加拿大、西班牙、南非、荷兰、挪威也是对全纳教育非常关注的国家,并活跃于国际全纳教育研究的学术舞台。总体而言,前10位的国家(地区)其发文量占据了发文总量的87.627%,可见国际全纳教育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上10个国家(地区)。

表1 国际全纳教育研究的国家(地区)分布统计表

(三)研究机构分布。运用WOS数据库的“机构”分析功能对检索的数据进行分析,得到研究机构分析报告,将发文量排在前十的研究机构导入到Excel制成国际全纳教育研究的机构分布表(见表2)。从研究机构类型来看,高校是国际全纳教育研究的主要承担者,其中,排在前十的研究机构中有五所为美国高校,显示出美国高校在国际全纳教育研究中的领先地位。此外,澳大利亚和英国的高校也有较强的研究实力。从具体研究机构来看,美国堪萨斯大学、北卡罗来纳大学、范德堡大学、伊利诺伊大学、威斯康辛大学5所高校的特殊教育学专业都排名较高;英国曼彻斯特大学和伦敦大学的特殊教育都是其优势学科,特别是曼彻斯特大学MelAinscow等专家领衔的研究团队编写了全纳标准、全纳指数(Index forinclusion)对全球全纳教育研究和实践有着重要影响;莫纳什大学的教育学专业则是澳大利亚乃至全球知名的优势学科;加拿大的多伦多大学则是加拿大教育学科的顶尖高校;我国香港教育学院依托成立的特殊学习需要与全纳教育中心(Centre forSpecialEducationalNeedsand Inclusive Education)进行全纳教育研究,也是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全纳教育研究机构。通过分析可以发现,全纳教育研究实力较强的高校其特殊教育专业几乎都是其强势学科,而中国大陆虽刊文总量占据第七但没有一所高校进入前十,这表明需要我国大陆高校需要加强一流学科建设,依托优势学科的发展提升研究实力。

表2 国际全纳教育研究的机构分布统计表

续表:

(四)核心期刊分布。对一个学术领域做期刊分析能够确定该学科的核心期刊分布,而对核心期刊做共被引频次分析则能够反映这一期刊所刊登文献的利用率及其含金量。本研究将从期刊的载文量和被引量两方面综合分析国际全纳教育的核心期刊。根据布拉德福文献离散规律,刊载文献总数占到所研究领域文献总数前33%的期刊为核心期刊。利用WOS数据库的“来源出版物名称”初步统计国际全纳教育研究为期刊载文量的前12种为核心期刊,其中第12位的期刊的载文量为29篇。为了对被引期刊进行统计分析,利用Citespace4.1.R2对被引期刊进行分析,得到被引期刊共现网络图谱。(图略)综合运用期刊载文量分析和被引期刊共现网络图谱,确定了国际全纳教育研究的核心期刊。(见表3)这10种期刊不仅载文量多,而且其被引量也较大,可以判定是国际全纳教育领域的核心期刊。由表可知,《国际全纳教育杂志》载文量最大,高达334篇,其被引量达629次,可见该杂志在国际全纳教育研究领域的核心地位。《国际全纳教育杂志》于1997年创刊,由英国劳特利奇出版社出版,是国际上专门研究全纳教育的权威期刊,它为全纳教育进行国际对话与学术交流提供一个理想的平台。此外,在排名前10的核心期刊中,特殊教育领域占主导,这也说明全纳教育的学科属性。

表3 国际全纳教育研究的核心期刊统计表

(五)核心作者分析。根据文献计量学判定领域内的核心作者指标主要有两个,一是发文量(重要性评价),而是被引量(影响力评价)。因此,本研究将从作者的发文量和被引量两个角度进行国际全纳教育的核心作者统计与分析。首先,运用WOS数据库的“作者”分析功能对发文量进行统计,得到作者发文量的分析报告。依据普赖斯定律,某一领域核心作者的计算公式:N≌0749(ηmax表示发文最多的作者在统计段内的发文数量)。由分析报告可知,国际全纳教育研究单个作者最高发文量是21篇,根据公式计算可得N值约为3.43篇,表明国际全纳教育研究领域的重要作者的最低发文量应为4篇。其次,为了对被引作者进行统计分析,利用Citespace4.1.R2对被引作者进行可视化分析,得到被引作者共现网络图谱。(图略)最后,综合作者发文量和被引量,即对作者的重要性和影响力两方面进行评估后确定了国际全纳教育研究的核心作者(见表4)。由表可知,这10位作者不仅发文量多,而且被引频次也高,可以被视为领域的核心作者。CarterEW、GiangrecoMF、McLeskey J、ScruggsTE四位分别是美国范德堡大学、佛蒙特大学、佛罗里达大学和乔治梅森大学的全纳教育专家,ForlinC、SharmaU是来自澳大利亚艾迪斯科大学、莫纳什大学的全纳教育研究者,Loreman T、SleeR是来自加拿大肯高迪亚大学、麦吉尔大学的学者。此外,EngelbrechtP、Florian L分别是南非西北大学和英国阿伦丁大学的全纳教育专家。

表4 国际全纳教育研究的核心作者统计表

三、国际全纳教育研究的热点与前沿分析

(一)研究热点分析。

关键词是作者对文章核心研究内容的提炼,学科领域中出现的高频词关键词与数据样本中对每篇文献进行提取后分析出的名词短语可被视为该领域的研究热点。本研究对关键词的重要性主要是从其出现频次(frequency)和中心度(centrality)两方面进行考察。运行Citespace4.1.R2,进行关键词共现分析,并利用pathfinder算法对图谱进行精简处理得到可视化图谱(见图2)。另外,利用生成的关键词共现知识图谱对出现30次以上的高频关键词的频次和中心性进行了统计(见表5),以此探寻国际全纳教育的研究热点。

图2 国际全纳教育研究热点知识图谱

图2中,圆圈的大小代表关键词出现的频次,圆圈内部的颜色表示相应的年份;外部呈紫色的圆圈表示具有高中心度的关键节点,在知识图谱中具有重要的连接作用。由图谱可知,全纳教育、残疾、儿童、教育、儿童、特殊教育、学校出现频次较高,说明这些关键词是国际全纳教育研究中被持续关注的研究主题,而态度、儿童、家庭、班级、学习障碍等关键词外圈呈紫色代表中心度的关键词则成为连接整个知识网络的重要节点。结合分析图2和表5中频次和中心性较高的关键词可以国际全纳教育研究热点主要归纳在以下四个领域:

第一,全纳教育的构成要素研究。该领域主要的关键词有student(学生)、children(儿童)、teacher(教师)、parent(父母)、attitude(态度)、perspective(观点)、curriculum(课程)、instruction(教学)、family(家庭)peer(同伴)等,以上关键词构成全纳教育的基本要素,而对全纳教育构成要素的探讨既是国际全纳教育研究的热点又是整个全纳教育研究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这些关键词出现频次较高表明学界对全纳教育构成要素非常关注,而较高中心度则表明其在连接整个研究领域中重要的中介作用。全纳教育的成败取决于各要素能否最大的发挥其功效,这包括各参与主体(包括家庭、父母、教师、同伴)对待全纳教育的观点和态度,课程与教学能否满足学生需求,能否为学生提供系统的支持等,只有这些要素得到有效整合全纳教育才会有效地实施。

第二,全纳教育的关注对象的研究。该领域的主要关键词包括learning disability(学习障碍)、autism(自闭症)、intellectual disability(智力障碍)、special education need(特殊教育需要)、severe disability(重度残疾)、mental retardation(智力缺陷)、at risk student(处境危险学生)等,不难发现以上关键词代表的是有特殊教育需求的学生群体,是全纳教育重点研究的对象。虽全纳教育服务对象是在全纳环境中接受教育的学生,既包括普通学生也包括有特殊教育需要的学生,而在实际研究中研究者关注的重点是如何满足全纳环境下有特殊教育需求儿童的教育需求。有特殊教育需求的学生主要包括生理发展障碍、智力发展异常、学习障碍、语言障碍、广泛性发育障碍的学生,而对这些学生进行有效融合是国际全纳教育研究一大热点。

第三,全纳教育保障体系研究。该领域主要关键词包括higher education(高等教育)、program(项目)、policy(政策)、teacher education(教师教育)、setting(环境)、support(支持)、reform(改革)、community(社区)、paraprofessional(辅助支持),可以看出以上关键词主要是对全纳教育保障体系的关注。全纳教育的开展绝非形式上地将所有学生安置在普通教室,而是如何构建系完整的支持和服务体系来保障儿童的在全纳环境中的学习成效。因此,研究者对如何推进改革,制定怎样的政策,实施哪些项目进行大量探讨;全纳教育的成功开展离不开高质量的教师,因此在高等教育中如何进行全纳教师教育,进行教师教育改革,提升教师的全纳环境下的教学能力也开展了大量的研究;在全纳教育实施中社区是儿童社会适应的基础并作为支撑全纳教育发展的重要支柱,研究对社区在构建社会性的支持方面做出探究。此外,全纳教育需要提供全纳性的社会环境,如何为有特殊教育需求的儿童提供从物理环境到心理环境方面的辅助支持是全纳教育保障体系的关键。

第四,全纳教育实践及成效研究。该领域主要关键词包括intervention(干预)、experience(体验)、achievement(绩效)、participation(参与)、model(模式)、collaboration(合作)、knowledge(知识)、outcome(成效)、self-efficacy(自我效能),不难发现上述关键词是对全纳教育实践及成效的探讨。一直以来,全纳教育发展面临的最大质疑就是在实践中的成效,大量研究围绕全纳教育实践及成效展开。具体而言,研究围绕全纳环境中学生间的合作学习、教师间的合作教学的策略、全纳实践中对儿童的干预,以及全纳环境中学生的课堂参与与体验,学生的自我效能等方面进行研究。

表5 国际全纳教育研究的高频关键词频次和中心度统计表

(二)研究前沿分析。研究前沿是由普莱斯在1965年提出用以描述某一领域过渡本质的概念,代表着未来发展趋势的研究主题。运行Citespace4.1.R2,使用软件的膨胀词探测(DetectBursts)功能,在输出结果中得到前25个突现词及其突现时间(见图3)。

由图可知,20多年来国际全纳教育研究的突现词分布于其中的12个年份,最早出现的突现词是1994年的普通教育(regular education)和一体化(integration)。全纳教育是于1994年首次被正式提出,其主要形式就是将包括残疾儿童在内的所有儿童纳入到普通教育中,这对普通教育产生了极大的冲击,因此不难理解普通教育一词成为1994年的突现词。出现突现词最多的年份是1997年,共出现了8个,而自2000年以来出现的突现词仅7个,这说明20多年来国际全纳教育研究的前沿主题主要产生于20世纪90年代,其影响力一直持续到如今的研究中。这些影响深远的前沿主题包括儿童(children)、学习障碍(learningdisability)、合作学习小组(cooperative learninggroup)、建构主义(constructivism)、同伴(peer)、中度(moderate)、普通教育(generaleducation)、重度残疾(severedisability)。进入21世纪以来,国际全纳教育研究出现的突现词主要有社会互动(socialinteraction)、文化(culture)、智力障碍(mentalretardation)、全纳学校(inclusiveschool)、特殊教育需要(specialeducationneed)、自闭症(autism)、自我效能(self-efficacy)。总而言之,国际全纳教育研究的前沿主题主要形成于20世纪90年代,对今天的全纳教育研究有着重要的影响,而最近几年突现的全纳教育与社会的互动、全纳文化、智力障碍儿童、自闭症儿童的教育、全纳学校、儿童的自我效能正成为新的研究前沿值得我们关注。

图3 国际全纳教育研究突现词

四、结语

本研究通过运用文献计量法和科学知识图谱的方法,借助WOS数据库对国际全纳教育研究的文献进行了多维度分析,梳理了国际全纳教育的研究现状、热点及前沿。可以发现,从文献数量分布来看,全纳教育研究文献数量整体呈快速增长的趋势,表明全纳教育作为教育领域的热点话题引起越来越多的研究者的研究兴趣;从文献的国家(地区)分布、研究机构分布、核心作者分布来看,国际全纳教育研究的主体分布较为集中,已形成了一批稳定的研究机构和核心作者;从文献的核心期刊分布来看,《国际全纳教育杂志》和特殊教育相关的杂志是全纳教育研究的主要阵地。通过对国际全纳教育的研究热点和前沿分析可以看出,该领域已经开始出现从重视观点争论到注重实践探索的转变,从对全纳教育研究对象的单一理解到多元突破,注重对全纳教育的构成要素、保障体系等问题的研究。未来的国际全纳教育研究将会对多元社会及多元文化背景下的全纳进行探讨,更加关注全纳教育的质量、注重对全纳教育的评价,探索能够实现儿童自我效能的全纳教育模式,使其真正成为满足所有儿童的高质量教育。

[1]UNESCO.The Salamanca Statement and Framework for ActiononSpecialNeedsEducation[M].Spain:UNESCO,1994:1-4.

[2]侯剑华,胡志刚.CiteSpace软件应用研究的回顾与展望[J].现代情报,2013(4):99-103.

[3]黄志成,胡毅超.全纳教育:未来之路——对UNESCO 第48届(2008年)国际教育大会主题的思考[J].全球教育展望,2008(7):46-49.

[4]赵蓉英,王菊.国际信息检索模型研究的可视化分析[J].图书情报工作,2010(18):61.

[5]许炜.技术接受模型研究领域的可视化引文分析[J].图书情报知识,2009(2):72-78.

[6]钟文娟.基于普赖斯定律与综合指数法的核心作者测评——以《图书馆建设》为例[J].科技管理研究,2012(2):57-60.

[7]赵蓉英,许丽敏.文献计量学发展演进与研究前沿的知识图谱探析[J].中国图书馆学报,2010(5):60-68.

[8]DeSollaPriceDJ.Networksofscientificpapers[J].Science, 1965(3683):510-515.

[责任编辑 刘金荣]

G760

A

2095-0438(2017)04-0010-06

2016-12-25

汪天皎(1991-),男,四川苍溪人,西南大学教育学部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比较教育学、全纳教育思潮。

西南大学2016年中央高校基本业务费专项资金资助项目“科学知识图谱视域下国际全纳教育文献的实证研究”(SWU1609229)阶段性成果。

猜你喜欢
全纳期刊文献
期刊更名启事
期刊简介
Hostile takeovers in China and Japan
速读·下旬(2021年11期)2021-10-12 01:10:43
特拉维夫首个全纳学校
现代装饰(2020年4期)2020-05-20 08:55:34
期刊问答
Cultural and Religious Context of the Two Ancient Egyptian Stelae An Opening Paragraph
大东方(2019年12期)2019-10-20 13:12:49
公平高效:冰岛全纳教育模式及启示
The Application of the Situational Teaching Method in English Classroom Teaching at Vocational Colleges
The Role and Significant of Professional Ethics in Accounting and Auditing
商情(2017年1期)2017-03-22 16:56:36
基于全纳思想的高校女教师发展实践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