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慧民 李温馨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陕西西安710055
十九大报告中指出:“推动城乡义务教育一体化发展、高度重视农村义务教育”、“努力让每个孩子都能享有公平而有质量的教育”。“有质量”三个字,醒目突出,重如千钧,清晰指明了未来教育发展的一大着力点。
1.乡村学校教学管理人员的综合素质。教学管理人员是学校工作的主力军,他们的工作态度、敬业精神、业务水平、服务思想、工作方法等对其教学质量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2.教师与学生之间的关系。
表1.2 某乡村学校教师教学形式统计
在对学生的问卷中的问题“在平时的课堂上老师讲的多,还是你们自己动手活动的多?”,调查结果显示:“老师讲得多”占36.5%,“学生自己动手进行实验活动”占15.3%。通过调查结果表明,目前大多数乡村学校的教师教学方式仍旧是传统的教学方式—讲授法。
教师是履行教育教学职责的专业人员,承担教书育人、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提高民族素质的使命。学生也称受教育者,是教育活动的另一主体,没有学生,教育活动无从谈起。因此,师生关系问题是当今社会人们关注的热点问题,也是乡村义务教育教学过程中不容忽视的问题。(1)教育教学中的主导主体关系。教师的主要职责是促进学生活动的进行,而不是以往那种单纯的讲授与灌输,但在乡村义务教育教学过程中,“教师至上”的现象较为严重,学生一直处于被动地位,无法实现以学生为主体的教育教学理念。(2)师生在人格上的不平等关系。在我们的潜意识中,教师和学生的人格是不平等的,教师是神圣的,学生只能尊重和服从,不能质疑和反抗,否则就侵犯了“师道尊严”,大多数家长把“听老师的话,好好读书”作为一个孩子所能达到的最高境界。因此,只强调教师在教育过程中的权威地位,教师对学生学习活动的控制和学生对教师的服从,是严重影响乡村义务教育质量的主要内部要素之一。
表2.1 某乡村学校教学资源统计
以上表2.1是针对学校在提高教学质量方面所遇到的困难做了进一步调查,结果显示:当前由于教育经费不足、教学软件少、基础教学设施不齐全,许多乡村中小学学生的学业水平受到了不利影响,这也是形成乡村义务教育教学质量底下的主要原因之一,具体有以下三点:
1.乡村义务教育教学的客观物质条件。在乡村义务教育教学活动中,决定教学质量的三大客观物质条件包括教材、实验条件和必要的教室条件。随着我国基础教育教学的不断改革,教材的不断更新促使实验设备必需要不断改进才能适应新课程改革的需求,但乡村义务教育还未普及实验室及教室多媒体的使用,普遍存在“实验落后,教室破旧”等现象。
2.乡村教师的物质福利。教师是课堂的主导者,又是人生的引路人,因此教师的文化素质水平是影响教学质量的关键。但是由于乡村经济条件和生活水平的艰苦滞后,物质福利及工资待遇不到位,很多中小学教师不愿加入到乡村学校的教师队伍中去,导致乡村优秀教师的外流,教师基础水平及文化素养良荞不齐,严重影响了乡村义务教育教学质量的提升。
3.乡村中小学学生学习的物质奖励。物质奖励在学生学习中起着巨大的激励作用,如学习奖、奖学金、助学金等,尤其是在物资匮乏的乡村地区,学生学习的物质奖励极其欠缺。根据心理学家的调查表明,76.7%乡村中小学学生的心里都会渴望在自己努力学习,并且成绩取得进步的同时,能够得到相应的奖励。但由于乡村物质条件的匮乏,学习中的物质奖励几乎没有,这不仅会影响学生的进取心和自信心,而且也不利于学校教学质量的提升。
学校的教学管理所受重视的程度与一所学校的教学质量存在必然的关系,尤其是在乡村义务教育教学过程中,存在以下问题:(1)学校的整体的教学管理水平。(2)教学质量监控系统的完善程度。(3)管理人员对教学服务的态度。(4)教师对学生学习的管理能力。(5)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总之,有效的教学管理会对学生的学习习惯、生活习惯和社会习惯产生重要影响,不仅能有效提高和巩固教学成果,还能促进教学的规范化、科学化、效率化。
1.建立“以人为本”的教学管理制度。(1)通过教师专业化培训,提高乡村教师的专业素养及综合素质。基于新时代“十九大”教育精神理念下时代发展的要求,教师的理想信念的培养、道德人格的塑造、业务文化素养的提高和教务管理能力的增强,不仅可以激发学校管理人员的能动性,而且可以加强教师队伍的建设,促进学校教学质量的提高。(2)建立良好的师生关系,包括彼此所处的地位、作用和相互对待的态度等,调动学校、教师、学生的积极性,激活教学过程中的师生关系。(3)完善农村教育基础设施建设,提高乡村教师的思想素质和薪资待遇,加强乡村学校管理制度,改善乡村教育环境等,促进乡村义务教育质量的整体提高。
2.建立起“管、教、学”三位一体的质量监控体系。有效的提高教学质量是中小学学校一切工作的根本目标,建立起“管、教、学”三位一体的质量监控体系,是保障教学质量的根本性途径与重要手段。以课堂教学活动为例,在教室这样的小空间中进行教学活动其实是教师教、学生学、干部管的共同参与性活动,是学校教学工作中的微缩与集中体现。
3.建立有效的教学工作评价制度。教学工作评价制度在整个教学质量评价体系中具有重要作用。(1)要转变学校及教师的教育思想、教育观念,增强质量意识,以评促改。(2)对学校教学工作进行全面的监督和检查,强化教学工作的重心。(3)运用教学工作的诊断、激励、监督、导向作用,促进学校教育教学工作不断改进深入。(4)调动管理人员的工作潜力、教师的教学能力、学生的学习动力,以促进良好的教风、学风的形成。(5)明确学校、课程组的职责,提高教学管理效率。(6)要考虑上级管理部门的评估要求,也要考虑学校的实际情况,不仅可以促进学校之间主动找差距、做改进,而且可以促进教学管理的科学化和规范化。
乡村义务教育教学实施程度、公平状况和教育质量关系到千家万户和千秋基业,关系到基本人权的保障和社会公平的实现,反映了一个国家和民族的文明程度,始终是社会关注的热点问题。
多年来,在我国政府的积极努力下,我们在反思乡村义务教育的师资水平、课堂教学方法、教学条件、政府政策和人事制度的同时,应该更加注重这三个内部的主要影响因素。通过思考和总结,针对其存在的顽疾,不断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强化教学理论研究、落实国家扶持政策、保障基础教学设施、提升课堂教学、建立有效的教学管理机制和评价体系,才能有效的提升课程教学质量,带动乡村义务教育教学质量保障的提升。
参考文献:
[1]习近平.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报告全文.2017.
[2]魏小芳.中小学教师队伍建设存在的问题、原因及对策研究[D].华中师范大学,2015.
[3]李颖.农村学校义务教育教学质量研究[D].西北师大,2007:32-38
[4]杜治平,王松峰.农村义务教育对策思考[J].合作经济与科技,2008,(21):8-10.
[5]彭波.农村义务教育质量问题溯源一一基于对湖南义务教育质量的调查与分析[J].当代教育论坛,2008(11):14-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