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oment in Peking张、郁译本的“选择性适应”对比研究
——以生态翻译学理论为视角

2017-05-09 06:43黄郭钰慧
成功 2017年11期
关键词:京华郁达夫林语堂

黄郭钰慧

北京大学 北京 100871

一、引言

MomentinPeking是大文豪林语堂首部以英文叙写的长篇小说,描绘了在大变革下的中国,姚、曾、牛三大家族的悲欢离合,血雨腥风,是一座集文学价值、历史价值、社会价值于一体的丰碑。该作品最早为郁达夫所译,译名《瞬息京华》。语言清新脱俗,丝毫没有“欧化”的矫揉造作之气,然而因郁达夫日后被日军杀害,译本未能完成。林语堂去世后一年,张振玉译本《京华烟云》出版,得到社会各界的普遍认可,瑕不掩瑜。十余年后,郁达夫之子郁飞在父亲的基础上,完整翻译了小说,只可惜流传不广,失去了给更多读者品鉴的机会。

翻译学专家胡庚申教授指出,“适应”是翻译适应选择论理论中的重要术语,意为“适合”或“合宜”新环境、新情况,也就是适应新的环境、情况、需要。译者作为翻译生态环境中的生命体,要接受自然环境的制约,这个制约就是“适应”。译者对于翻译生态环境的适应也可看作是翻译生态环境对译者的选择,这个过程就叫“译者适应”,因此译者与原文的关系大致如下:

表1:译者与原文之间的关系

适应中有选择,即选择性适应。胡庚申教授认为,通过优化选择进行求存、生效,达到最佳的适应,即选择性适应。本文将从译者对自身的选择性适应、译者对市场的选择性适应以及译者对原文的选择性适应三个方面进行对比研究,充分利用“适应”论,展开文学理论研究的进一步实践。

二、“选择性适应”对比研究

(一)译者对自身的选择性适应对比

生态翻译学理论强调“译者中心”,也就是突出了译者在翻译过程中的中心地位和主导作用。由译者主导的翻译活动,能够有效地做到“译有所为”,从而影响整个翻译生态环境。胡庚申认为“适应和选择个人的生存需要、实现自己的生存价值就是一个重要方面。这也是译者在翻译过程致力于适应和选择的一个内在的动因和目标。”萧乾也曾经说:“只有译的东西必须是我喜爱的,而我一向对讽刺文字有偏爱,觉得过瘾,有棱角,这只是我个人选择上的倾向。”由此可见,译者的内需是选择的基础。

张振玉对自身的选择性适应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1)张振玉毕业于北平辅仁大学西洋语文学系,自幼研习古代文学,基础十分扎实,自身翻译硬件条件十分优越。

(2)张振玉十分钦佩林语堂先生,在《翻译学概论》中,曾流露出对林语堂先生的敬佩之意。“现代国人英译中国文学者,林语堂氏当推巨掣。”

(3)张振玉在其翻译《红牡丹》的序言中,略谈了自己翻译Moment in Peking的动机。“今年(1977)初春,汉译《京华烟云》毕。德华出版社蔡丰兄又以林语堂先生英文本《红牡丹》之汉译相托。林氏英著小说《中国传奇小说》、《武则天正传》、《京华烟云》三部译毕后,林著小说之文字与内容,已觉顺手。”由此可见,张振玉先生翻译Moment in Peking的客观原因是他人所托。

(4)Momentin Peking虽以英文叙写,但其中不乏中国传统文化负载词,只有国人才可意会。张振玉与林语堂属于同一国度,并且有类似的审美标准和文化背景。书中大量的地方方言如:北京儿化音,闽南俗语等,非致知学者不可翻译。张振玉在翻译过程中,将其进行巧妙加工,使其活灵活现地跃然纸上。

郁氏父子对自身的选择性适应体现在以下四个方面:

(1)郁达夫与林语堂交谊甚厚,郁达夫本身是著名的文学家、翻译家、爱国主义者。早起留洋在外读书,回国后担任北京大学讲师,并曾在鲁迅的支持下主编《大众文艺》。由此可见,郁达夫的文学水平、翻译造诣相当之高。

(2)林语堂——Moment in Peking的原作者认为郁达夫是译者的不二人选,他说:“一则本人忙于英文创作,无暇于此,又京话未敢自信;二则达夫英文精,中文熟,老于此道;三则达夫文字无现假摩登之欧化句子,免我读时头痛;四则我曾把原书签注三千余条寄交达夫参考。如此办法,当然可望有一完善译本问世。”由此可见,郁达夫翻译Momentin Peking起初是原作者所托,也说明了原作者认为郁达夫非常“合适”原文的“翻译生态环境”。

(3)郁达夫当时穷困潦倒,而林语堂预付了5000美金的翻译酬劳,郁达夫欣然接受。译者环境所限使得译者不得不适应。

(4)郁达夫遭受迫害之后,其子郁飞在80年代初开始准备翻译事宜。一方面,作为本土中国人,郁飞对于本土文化了解颇深。另一方面,郁飞亲身经历了原作中所描绘的几十年的风风雨雨,也深知父亲与林语堂的交往,手里也有林语堂当初留给父亲的注解。因此郁飞对原文的理解是任何人都无法比拟的,可以说郁飞的译文能更加忠实于原文。

通过以上的对比,在译者对自身的选择性适应这一点上,张、郁两译本的适应度伯仲之间,甚至有很多相似性。译者都是集翻译大成者,自然能巧妙地处理中国特色文化负载词。除开翻译基本功扎实、对本土文化了解颇深、对林语堂充满敬佩之情等主观原因外,重要的客观原因是他人所托。但是相比较而言,郁飞的版本或许更忠实原文,首先自己的父亲与原作者林语堂交情颇深,郁飞不仅能从书中体会林语堂,更能从生活中,交流中了解林语堂;再者,郁飞手中有林语堂的原注,这对淋漓尽致地表达原作者的思想有着重大意义。

(二)译者对市场的选择性适应对比

读者是生态翻译学中的重要元素之一,在翻译生态环境中对译者起到一定制约作用。译文若想在市场上站稳脚跟,必须要适应读者的需求。而所谓的“读者反馈”指的是包括一般读者、专家读者、以及有关翻译活动的委托人、译品的出版社、译品评论者等诸“者”对译品的意见反馈,也就是“市场”对译品的反馈。一个没有市场的文学译品不足以流传,更不能成为经典。译者对市场的选择性适应对比,更精确地说,也是译者对读者的选择性适应对比,只是“市场”的概念更广,为准确起见,本文在此选用“市场”。

首先,张振玉对市场的选择性适应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1)20世纪60年代,林语堂先生回到了台北,之后便发表了大量的文章,受到了读者的大量追捧,在当时掀起了“林语堂之热”,形成了良好的市场基础。同时,张振玉将其修改为“章回体小说”,十分符合中国读者的阅读习惯,所用词汇也大致做到“信、达、雅”的统一。

(2)20世纪80年代,电视台在张振玉译本的基础上,将《京华烟云》改编成了电视剧。一时间,《京华烟云》家喻户晓,更掀起了无数影迷对原小说的阅读渴望。不仅如此,就连林语堂的二女儿林太乙也对该译本有较高的评价。可以说,张振玉对市场的选择性适应的成功于当时的“林语堂之热”有着很大的关系。

然而,相比之下,郁氏父子就没有这么幸运了:

(1)20世纪40年代,郁达夫译得《瞬息京华》刊登在《华侨周报》上,在当时也掀起了很多人的追捧。直到现在,郁氏版本中最为精彩的一部分或许就是郁达夫所译的部分了。但不久郁达夫遇害,好不容易预热的市场就这样因为天灾人祸而冷却了下来。

(2)20世纪80年代,当时张振玉版的《京华烟云》已经广为人所熟知,市场也普遍认可张振玉的版本,这对郁飞版本的流传很不利。

(3)郁飞在一开始也将书名重新翻译成了“瞬息京华”,他也在采访中提到自己冒了“影响销路之险。”到目前为止,《瞬息京华》几乎绝版。

通过以上对比,我们不难发现,张振玉的《京华烟云》对市场的选择性适应远高于郁氏父子版本。其中起到主要作用的可以说是客观原因——时机。张振玉抓住了最有利的时机,在林语堂大热的时候抢先一步将其汉译并发行,可谓是天时地利人和,而郁飞从一开始似乎就并没有考虑要将市场作为影响自己写作的因素,他的初衷从一开始就是单纯地“父债子还”。

(三)译者对原文的选择性适应对比

“原文”是翻译生态环境中的重要一环。根据翻译适应选择论中的“自然选择”的基本原理,在第一个“自然选择”的阶段中,重点是以原文为典型要件的翻译生态环境对译者的选择。同时,这个阶段也可以看作是译者对翻译生态环境的适应,也就是我们常说的译者适应[5]。其实,在第一个阶段中,翻译活动是“不包括”译者的,因为译者只是接受了翻译生态环境的选择,也就是被动的适应了翻译生态环境。到了第二个阶段才是译者主导翻译生态环境从而产生译文的阶段。其中的关系可以用以下图表进行表示:

表2:译文的产生

首先,张振玉对原文的选择性适应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

(1)张振玉的译本在翻译过程中不仅传达了字面意思,更凸显了原文的文化内涵。在语言层面上,他巧妙地将白话文与文言文杂糅在一起,再现了原文的神韵。在文化层面上,张振玉适应了原文中的北京方言以及闽南俗语,力求与原文保持和谐统一性。

(2)张振玉版本很好的利用了“原著光环”。最早出版《京华烟云》的台湾德华出版社就将这本书的定位摆在“经典之作”上。2008年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的《京华烟云》的封面上则有了更多的信息,如“文学大师林语堂最负盛名的传世之作”、“享现代版‘红楼梦’之美誉”、“四度获诺贝尔文学提名之殊荣”等等。以上所有头衔不仅适应了原文光环,也增加了小说的可看点。

郁氏父子对原文的选择性适应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

(1)早期郁达夫翻译的几章,深得林语堂之欢心。全文丝毫没有矫揉造作之气,也没有那种假摩登的“翻译腔”,贴近原文的精神,也符合原文之意。

(2)手持父亲遗留下的林语堂的原注,郁飞的《瞬息京华》尽可能在最大程度上还原了小说本来的面目,最大程度上淡化了译者的主体性,将小说的原貌展现给了读者。郁飞没有选择像张振玉那样,将小说改写为“章回体”,而是保留了小说原来的“上卷”“中卷”“下卷”,对原文的选择性适应更高。

(3)郁氏父子的《瞬息京华》,并没有很好的利用“原著光环”。从湖南文艺出版社出版的《瞬息京华》封面上来看,几乎就只有标题、原作者、译者的名字,没有其余过多的描述。这一点与张振玉版本相比较就显得逊色多了。

通过以上对比,可以说在原文的内容上,两种译本的选择性适应度难分上下,但郁氏父子的译本可能更符合原文精神。一来,译者选择了淡化译者主体性,二来,译者手持原作者注释,在理解原文上自然要比张振玉更有优势。不能否认的是,张振玉的译本或许更符合读者的偏好,但在与原文“契合度”方面稍逊色于郁飞的译本。

三、结论

通过以上对两译本三个方面的选择性适应对比,可以得出以下结论:

(1)在译者对自身的选择性适应上,两译本的译者都是相当优秀的译者。不仅有过硬的翻译专业能力,也具有良好的翻译专业素质。但由于郁飞的个人经历与原著以及原作者更贴近,郁氏译本的选择性适应更高。

(2)在译者对市场的选择性适应上,张振玉译本的适应度远远高于郁氏父子译本。张振玉译本利用“林语堂之热”抢先一步抓住了最好的时机,这也是它能够在市场上流传最广的重要原因之一。

(3)在译者对原文的选择性适应上,两译本伯仲之间。但郁氏译本最大程度的保留了原文的内容、形式,甚至连排版也未改变,极大程度上淡化了译者主体性。与此同时,张振玉则译本更适合普通大众的口味,但在对原文的选择性适应上稍逊色于郁氏译本。

因此,在选择性适应的对比上,郁氏译本的适应度更高。这基于以下三个原因:(1)郁达夫亲历了Moment in Peking所展现的那个时代。(2)不论是郁达夫还是郁飞,两人均与原作者有亲密的关系,手持原作者的注释,更加了解原作者以及他想表达的思想感情。(3)郁氏父子的翻译风格,两人均没有严重的“翻译腔”,行文精炼,符合林语堂对于翻译作品好坏的评判标准。

本文以生态翻译学中选择性适应的角度探讨了Moment inPeking张振玉、郁氏父子译本的“选择性适应”。通过例证,进一步证明了生态翻译学理论在翻译研究的实际应用,对于以后的文学翻译研究有着重要的启示意义。

参考文献:

[1]林语堂.2005,Moment in Peking,陕西:陕西师范大学出版社

[2]郁飞.1991,《瞬息京华》,湖南:湖南文艺出版社

[3]张振玉.2007,《京华烟云》,北京:现代教育出版社

[4]胡庚申.2008,适应与选择:翻译过程新解,《四川外语学院学报》第24卷第4期

[5]胡庚申.2008,从术语看译论——翻译适应选择论概观,《上海翻译》第2期

[6]张振玉.1992,《翻译学概论》,江苏:译林出版社

[7]张振玉.2013,《红牡丹》,辽宁:万卷出版社

猜你喜欢
京华郁达夫林语堂
山西药茶香飘京华
林语堂:幽默艺术与快乐人生
红色京华
贵人
探访林语堂故里
郁达夫:热烈的爱倩,却不能相守一生
京华清明记忆
1940年林语堂短暂的重庆之行
HIS COUNTRY AND HISPEOPLE
抗战中的爱情:李小瑛与郁达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