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岩
【摘要】优课平台能够有效存放较大的资源容量。学生在自主学习过程中可以根据自身需要选择合适的资源。优课能够在短时间内实现习题反馈,学习组成员之间能有效互动学习策略和资源。师生互动性提高了。在“密度与社会生活”这一节的讲授中,优课平台很好的助推了学生的学习效果。
【关键词】优课 密度与社会生活 教学设计
【中图分类号】G633.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7)05-0117-02
鲁科版教材八年级上册第五章《质量和密度》的最后一节是《密度与社会生活》。这节课内容丰富,是整个单元知识的总结与延伸。由于本节课与生活联系十分紧密,我主要采取让学生自主学习的方式来完成教学。本节课上,优课平台资源的丰富性,大大拓展了这节课的授课内容、拓宽了学生的视野、增加了对学生动手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的提升。
下面我以《密度与社会生活》这一课的设计为例,谈谈我的做法。
一、整体设计
《密度与社会生活》这一节的内容总体分为“密度与温度”和“密度与物质鉴别”两个板块。所涉及的内容有盐水选种、风的形成、液体浓度的鉴别、材料的鉴定、材料发展与社会进步等等——可以说非常丰富。而班级学生的学情又各不相同;每个学生都或多或少的对某一个侧面了解比较深入。如何才能让所有学生都既能吃饱又能吃好呢?我基于优课宽而博的平台,按照如下思路设计:
环节一:学生活动——体验纸风车
我给学生提供材料是:蜡烛、火柴、彩色卡纸、剪刀等;给学生提供网络空间——网络,可以上网搜索纸风车的做法;给学生提供我准备的优课文本和图片资源:纸风车的基本做法。同时,我还给学生提供了思考问题:是什么力量让纸风车转起来了?与次类似,你知道风是怎么形成的了吗?最后,还提供了一段风的形成的视频解说。
環节二:群策群力——探究水管为什么爆了
我给学生提供的优课资源有:
1.两段生活中的视频:由于冬季寒冷,水管被冻爆了;放入冰箱冷冻室的矿泉水,瓶盖被顶裂了。
2.一张数据表格:课本上密度表(重点是水和冰的密度);
3.一个问题:1kg的水结成冰,体积怎么变化?
4.一份科学报告:水的反常膨胀。
环节三:学以致用——鉴别翡翠的真伪
本环节我仍然放手让学生自己通过合适的方式来学习。我提供的优课资源如下:
1.一段视频:市民购买了翡翠手镯,但有担心是打彩玻璃,于是找专家鉴定。
2.一张数据表格:课本上密度表(重点是翡翠和玻璃的密度);
3.一个思考题:我们可以采取哪些方式来鉴别物质。
环节四:有效梳理、及时反馈
在收尾的时候,我出示一个问题:让学生用关键词的方式总结自己在本节课的收获,要用知识树的方式来梳理。梳理好,让学生用电脑的摄像头拍摄下来,在全班进行共享。
同时,设计5个题目,检测学生学习状况(题目略)。
二、优点剖析
(一)优课,是个宽而博的平台
环节一中,我的设计是让学生在动手体验中学习。既让学生根据自己喜欢的方式完成学习,又让学生在动手操作的过程中,体验学习物理的乐趣,提升动手能力。
环节二中,我让学生在有效合作探究之后才呈现材料4。让学生在充分合作的基础上再给出结论。我让学生在合作学习中,有效解决水的反常膨胀的问题。而且,基于学习组合作学习的方式进行,能最大程度体现学生分工合作以及真正提高分析思考、解决问题的能力。
精彩的视频吸引了学生,有力的计算证明了结论,学生在解决问题过程中,怎么可能不喜欢物理课呢?
环节三中,学生在问题的引导下,通过我提供的素材,很快的想到了通过计算物质密度的方法来鉴别。但是,在视频的启发下,学生也能很容易的想到:掂一掂、烤一烤、看光泽、看硬度等方法来鉴别物质。进而得到:密度不是鉴别物质的唯一方法的结论。
环节四中,我展示了三名学生的作品,可以说效果非常好。学生们能自主的从知识收获、方法积累、生活经验的角度充分说明自己的收获。可以说——优课让学生爱不释手。
由此可见,优课,是个宽而博的平台,将视频、文字、图片、教材等丰富的教学资源进行有机整合,为学生提供多层次的需要,满足各类学生的需求。
(二)优课,自主学习与有效沟通的利器
如果说教学设计是基于教师预设的话,那么课堂生成则完全基于学生的学情。不同的学生学习力不同。优课,给学生搭建了非常好的自主学习平台。
在《密度与社会生活》这一节中,学生的自主学习达到九次:
自主查找、阅读制作纸风车的方法;自主选择与观看视频“风的形成”、“盐水选种”、“水管爆裂”、“冰箱内矿泉水瓶盖被顶开”;自主阅读科学材料:水的反常膨胀;自主计算翡翠密度;自主整理学习反思——知识树。
如果将学生课下的自主学习也算上的话,自主学习基本上就是优课背景下的主调。学生完全在教师提供的大量资源中如鱼得水。
同时,优课“班级互动”“班级共享”版块,能最大限度的实现师生、生生之间的有效沟通。举例来说:第三小组的学生在解决了水结冰体积变大的问题后,非常想跟其他小组交流结果,这时候,就可以发布问题:我们解决了问题,答案是水结冰,体积变大。还有谁也是这样的结论?在其他小组接到这个信号后,就可以实现即时反馈。在这里,教师作为一个参与者,也是课堂观察者,就可以调整教学进度或者给优先完成的学生新的学习任务,这样又实现了分层提高。
(三)优课,“短平快”评价的绝招
心理学记忆规律告诉我们:要获得一节课的真正收获,非常简洁有效的措施就是立即练习、巩固。而优课的习题反馈是非常及时高效的。而且是系统批阅,非常便于我们即时掌握学生的学习进度信息。
在本节课上,我设计的练习有五个,分别是解释风形成的原因、解释暖气安装在教室下面的理由、冰化成水体积的计算、鉴别纯金器皿真伪的计算、密度与物质鉴别的关系。当然,都是以选择题的形式出现的。
由于优课系统自动批阅功能只能默认固定答案,所以,我在设计选择题各个选项时,把答案的关键要素进行调整,使每个错误选项都有一个正确的要素,保证答案的唯一性。例如:关于密度与物质鉴别,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密度不能用来鉴别物质,例如物质密度是0.9g·cm-3,既可能是冰又可能是蜡
B密度是唯一鉴别物质的方法,知道某种物质密度就可以根据密度表判断是何种物质
C密度能用来鉴别物质,且是唯一方法
D密度能用来鉴别物质,但不是唯一方法
这样一道题目,就既考查了学生对密度的理解,又考查了学生对物理思想的认识。
优课,对我们一线教师课前备课提高了要求。但同时,也使我们在课堂上第一时间全面了解学情,使我们更深入的面向全体学生实施教学,也更深入的落实分层教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