谢军
摘 要:足球校本教材是推进校园足球活动和落实每周一节足球课的重要载体,其在开发、实施、管理、评价等方面都因实际差异而各不相同。本文以合肥市阳光中学初中足球校本教材开发与实践的经验和做法为例进行探讨。
关键词:校本教材;初中足球;开发;实践
中图分类号:G633.96 文献标识码:B 文章编号:1005-2410(2017)04-0061-02
随着校园足球活动持续深入发展,出现了很多学校在落实每周一节足球课的要求时,存在课时紧张、教材资源不足、学练方法单一、技能掌握和锻炼效果不好等方面的问题。开发符合学校实际,并适合本校学生学习的足球校本教材及配套的课程资源,便成为当下亟待解决的重要问题。
一、未雨绸缪成竹在,借助资源质量高
合肥市阳光中学始终把体育特色项目发展和学生体质健康的提升作为学校的一项重要工作,同时努力尝试开展特色体育项目的教学与训练,开发了配套的校本教材。2016年3月借助华东师范大学体育与健康学院资源平台,由校长牵头,积极申请加入了由汪晓赞教授领衔的国家社科基金(教育学)重点项目(ALA150010),开展了《初中优质体育与健康课程开发(以足球教学为例)》的子课题研究。经過课题组专家的指导,学校将足球校本课程的发展目标、教学计划、教学内容、教学方法、评价方式等进行了梳理,针对课时、教师、场地、器材等教学媒介方面存在的问题与矛盾,由学校教导处与体育组共同协商解决,丰富和优化了足球课程资源和校本教材体系,实现了学校足球项目校本特色课程和教学体系的质量提高。
二、教学实施抓住根,引导方向扣住分
教学实施是足球校本课程落地生根、开花结果的重要保障,在教学时,科学合理的创新组织形式、改善教学方法、实施多元评价,关系到校本教材的使用能否得到落实,教学目标能否完成,更有利于引导学生正确的处理好身体发展需要和中考体育分数的关系,树立良好的健康意识。
1.创新形式,培养兴趣
为使足球教学落到实处,学校将每周一节足球课纳入课表,并在排课时尽量使场地、器材能满足教学需要,同时购置了足量的足球、分队衫、标志盘、标志桶、标志杆、小球门等足球教学所需的器材。然而在实际足球教学中,却经常出现学生参与学习的积极性不高、效果不好的现象。为解决这一问题,上足球课的教师从课前准备开始改变,每节足球课前精心设计准备场地,并根据本节课的课堂组织需要,把每位同学的分队衫和足球,按照圆形、正方形、扇形、U形等形状放置好,一方面节约了学生拿球和分队衫拥挤造成的时间浪费,另一方面体现了教师对学生的人文关怀。场地、器材优化配置的画面感,对学生也产生了一种心灵冲击,触发了学生想参与学练的愿望。每节足球课结束前,师生通过2分钟特色节目——“与球星有约”,来分享中外著名球星的励志故事、八卦新闻等,达到了拓展知识、放松身心、增进与足球情感的目的。
学生在学习足球时,由于方方面面的原因,存在体能、技能和心理等方面的各种差异。足球技能好的学生表现积极,参与练习的热情也高涨,个人成就感十足,自然乐在其中。但是足球技能差点的学生,却担心因为踢不好而出丑,所以不情愿或者消极的参与足球课的学练,这也就造成了足球场上一边“热闹”,一边“无聊”的课堂现象。针对于此,教师可以将一个班的学生分成若干个小组,把足球技能好、参与积极性高的学生和足球技能、参与度相对欠缺一点的学生分在一起,性格活跃和性格沉闷的分在一起,甚至可以视练习内容和教学需要将男、女生混编在一起,通过同学之间的团结协作、优势互补,来实现共同完成学练任务,提高合作学习能力的目的。同时,在遵循运动技能形成规律,不破坏技术动作结构的前提下,适当降低练习难度,增加练习次数,创新组织设计,适时进行鼓励,也非常有利于“无聊”的一边树立信心和培养兴趣。
另外,学校以各级各类体育课堂教学评比为契机,鼓励每位体育教师拍摄足球技术为教学内容的录像课、微课视频,并搜集一些相关足球学习的网络资源链接,上传到校园网上,以供学生在课余时间观看、学习,丰富了教与学的形式。
2.以赛代练,身心成长
足球竞赛一方面它能检验学习者的学练效果,同时又能在比赛中发现很多问题,反过来促进参与者以后的学习和提高。我校充分吸收、借鉴运动教育模式的优点,并将其进行本土化的改造,先进行7~8课时的基本技术学习和2课时的场地规则裁判法、常见损伤处理学习,再开始尝试形式多样且独具特色的足球比赛。
一是课内比赛。通过各种单项技术比赛来强化学生的足球技能,如颠球、射门、吊圈、运球绕杆、掷界外球、头顶球比赛等,通过以上3~5个单项技术的组合比赛,以提高学生对单个技术的运用能力。另外,通过小场地(7人制)比赛让学生熟悉比赛规则,明白每个人在球队中的角色和任务。在组织女生进行小场地比赛时,可以将场地、规则进行有针对性的修改(如在足球场中圈线上相向放置2个宽约2m的小球门,没有守门员,比赛时不设边界,但是必须在足球场的中圈内部区域射门进球方能得分,其他规则不变),待学生对比赛场地、规则的认识和技术有了进一步提高后,再逐渐引导其按照正式的场地和规则进行比赛,这样有利于更多的人、更频繁的接触球,从而促进学生参与足球比赛、享受足球比赛。
二是课外比赛。即11人制的班级联赛,从每学期的期中考试后开始,每周一次,约持续到期末考试前两周结束。比赛中的裁判员、计时员、记录员、宣传员、教练员、队长、队员、医护人员、啦啦队员等角色均由学生来承担,学生可以自主设计入场仪式、进球欢庆、队旗口号等,体育教师和班主任只负责处理争议和场外指导。这种还比赛于学生的方式极受学生喜爱,尽管比赛中队员之间有过埋怨、输球后有过失落,但是足球场上的畅情奔跑、齐心并力,及啦啦队的摇旗呐喊、声声助威,让同学们学会了合作、包容、相互鼓励,在充满激情的足球运动中,给他们带去了身体与心灵的共同成长。
3.评价多元,两全其美
评价对于课程的实施和教学的管理起着重要的导向作用,尤其在中学阶段,分数是学生、教师、家长都难以绕开的话题,是评价的重要体现。对于被纳入中考总分,且分值正在逐年增加的体育学科来说,如何在保障学生技能掌握、体能发展需要的同时,在中考中取得较为理想的体育考试分数,成为很多基层体育老师不断思索的问题。
我校在足球课程实施的评价方面也做了很多实践和尝试。首先把每学期的期末考试总分中加入30分的体育分(其他考试科目满分为100分),10分为过程性评价(平时分),20分为终结性评价(测试分)。过程性评价,是指教师对于平时在课堂上组织练习和比赛中完成的较好的同学(或者小组)以及比赛优胜者(队)发放积分券(1张1分),得到的积分券数就是过程性评价(平时分),这种注重鼓励为主的评价方式,体现了教师对学生成长与发展的关注。同时,积分券可以在期末兑换体育小奖品,这样既满足了学生的心理需求,又调动了大家参与锻炼的积极性和有效性。终结性评价,是指期末的专项测试成绩,由体能测试10分和技能测试10分构成。体能测试就是中考体育加试必选项目的男生800m(女生1000m),而技能测试则结合中考体育加试选考项目中的足球运球测试项目,加上任选两个足球单项技术进行组合测试(如掷界外球后运球绕杆射门、完成一次头顶球后运球绕杆射门等),体能和技能测试的得分相加就是终结性评价(测试分)。这样做,看上去有点费事,增加了体育教师的工作量,但是却体现了评价的多元性、科学性,同时既有对足球技能掌握的要求,又满足了中考体育加试学生对分数的需求。
三、反思课堂问题清,定期研讨焦点聚
课堂反思和定期研讨是对教学实践的再思考、再认识,是教师学习、提升的重要途径。对于课堂中出现的问题,授课教师自己先进行反思,并将反思的内容文字化,在组内每月一次的研讨中开展主题交流,共同寻找解决办法,以促进教师解决课堂教学中实际问题的能力。同时也可以邀请教研员、一线体育名师专家莅临指导,给予专业上的帮助,通过足球示范课、研讨课、公开课的形式,丰富足球活动的教研,努力做到问题清、焦点聚,有效提高了教师理论指导实践的能力,为更进一步推进足球校本化教学的实施提供了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