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建龙
摘 要:要想写好作文是离不开构思的。所谓的构思就是调动情感,对素材进行加工、整理、安排的过程。在作文写作中,学生要有充足的情感酝酿,进行日常生活的素材积累,可以写日记记叙生动的生活片段,培养情感,进行反思,并通过广泛的阅读来提升思想,合理安排顺序。
关键词:作文教学;写作策略;作文构思
中图分类号:G6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3-9132(2017)14-0167-02
DOI:10.16657/j.cnki.issn1673-9132.2017.14.109
如果没有构思能写出作文吗?对于这个问题,当然不能断然否定,许多优秀的作家都能够起笔为文,纵横千里,倚马可待。在许多人看来,他们似乎不需要构思,而是一气呵成,文不加点,甚至是想到哪里写到哪里,写到哪里再想到哪里。然而,对于普通作者来说,尤其是对于生活经验不足,写作经验也甚少的学生来说,要想达到这种境界实属不易,而且能够达到这种境界和水平的也往往是因为前期的大量积累。一是熟能生巧,因为写得太多了,基本的路数、文章的结构,甚至是惯用的言语都非常熟练,随时都拿出来用;二是发腹稿,尽管看起来他们没有进行构思,没有写出提纲,但他们已经在心中酝酿良久。就像鲁迅说的那样,要打腹稿,在心中进行构思,反复琢磨。这一切都是写作者长期写作训练的结果,老舍先生一直到晚年都坚持每天五百字的练笔,他认为写作没有取巧的捷径,就是要苦练,每天坚持写,写来写去,就写好了。反观我们的学生,他们的写作练习,尤其是主动地写作练习实在进行得太少了。
一、什么是构思
古人讲“意在笔先”,这个“意”就是立意、意向,包括写作目的,情感酝酿等各种要素,它是写作的第一步,也是至关重要的一步,因为稍不留神就会出现下笔千言离题万里的遗憾。构思活动是一个反复比较、斟酌、弃取、梳理、不断深人、逐渐明晰,直到落笔成文才能停止的动态活动过程。
郑板桥画竹讲究要“胸有成竹”,这里的“成竹”,就是指在心中已经完成了对竹子的创作,这在心中完成竹子创作的过程就是写作过程中构思的过程。如果眼中无竹,心中无竹,也就很难做到手中有竹。什么是构思呢?构思,从宏观上讲,就是选择文体,确定主题,想用什么形式来表达什么情感或者观点;接下来,就是更加详细的构思,包括在什么地方揭示主题,以及怎么揭示主题,文章对原始材料怎样取舍,哪些地方需要做适当的调整和拔高,需要在什么地方抒情等,起草之前的一阶段之中的思维活动,均属于构思范围。
二、构思的准备工作
首先,情感酝酿。这个问题被许多老师和学生所忽略,认为写作不过是技术层面上的问题,把注意力放在如何行文上,老师在课上讲了许多写作的技能技巧,甚至是小窍门,耍了许多小手段。现在,许多作文培训班所做的正是这些,他们总结出许多花俏的名目来, 并且引用许多例句和例文来佐证,好像练习了这些技巧,作文就一下子能够写好似的。按照这样的套路来进行写作,确实能够写出看起来像模像样的作品,貌似提高了写作的水平。其实,恰恰相反,反而是训练成写作的坏习惯,培养了写作的坏风气。
最美的文章不是文字之美,而是情感之美。没有情感的文章,味同嚼蜡。就算是那些学术类论文,有情感作为基点,呈现出来的文气也别有风格,耐人寻味,否则,就丧失了吸引读者读下去的地方。写作先要進行情感的酝酿,要进行情感准备。在这个越来越讲究效率的时代,在各种信息肥皂化、气泡化,标题党越来越流行当道的社会中,能够安心写作,用情感写作才是最难得的品质。
其次,素材积累。对于有些学生,我们给他一节课的时间坐在那里想,他也未必能够想到什么,未必能够有很好的构思。构思的过程,换一个角度来说,就是唤醒写作经验,调动写作素材,把所积累的材料重新进行编排的过程。如果学生没有足够的素材,就会在写作的时候捉襟见肘,左支右绌,感觉没有什么可写的。肚子里没有东西,没有什么可写的,搜肠刮肚,自然还是构思不出。只有一块朽木,你很难让他构建一座大厦。这就需要学生进行素材的积累,积累素材的方法,一是写日记,让学生每天写,记下身边发生的事,观察班里情况的变化,老师和同学们都发生了哪些有趣的好玩的,感人的动人的事情,还有家庭生活中,父母和儿女之间发生的动人瞬间。除了记事之外,还要抒情,表达内心的情绪,写一写自己的喜怒哀乐,说一说自己的愿望和理想。写日记不仅是生活素材的积累,还是情感的酝酿。在写日记的过程中实现对自己的认识,反思和反省自己的日常行为。
最后,思想提升。许多时候,文章水平的高低并不体现在文字修辞上,也并不表现在写作的技巧层面,而是表现在其思想性的深浅上。学生写不好作文,不能进行有效的构思,往往和他们的思想水平有关。有的学生善于思考,能够看见其他同学看不到的地方,发现其他同学不能发现的问题,能够形成自己的看法和观点,在文章中表现出自己独于他人的思考,就能让人感觉这样的文章是有思想的,不肤浅,有自己的价值。泛泛的流水账往往被老师们批评,原因就在于流水账尽管有事例,有人物,可是没有重点。因为写作者缺少思想,不知道自己要说什么,也不知道自己要表现什么,就只要一二三四地描述下来,写成了毫无价值的流水账。
叶圣陶先生曾经说过:“语文教学是语言艺术的教学,语言和思维密切相关,语言说得好,在乎思维的正确。思维锻炼相当重要。”学生之所以没有可写的,就是因为对自己所经历所看到的没有感觉,没有反映,不能引起自己的思考。感知有深浅之差别,主要原因是由于思维能力存在差异。思想水平对构思起导向作用。
三、构思的具体步骤
要写成一篇文章,就要先考虑我写作的目的是什么,我要达到怎么样的效果,要让人读完之后获得什么信息,受到什么启发,得到什么体验。明确了这些,才能明白写作的中心和重点,所有的材料、题目、修辞和风格都要向它靠拢。
明确了主题,接下来就要考虑使用哪些素材,根据中心来进行素材的取舍和筛选,对于中心关系不大的不用,同类的素材有重复的也要舍得割爱,进行删除。
最后,还要考虑到行文的顺序,哪些要先写,哪些后写。还有是使用顺叙好,还是来个倒叙,适当地进行插叙。写作的顺序能够体现对文章中心的照顾,同样是在用无声的语言进行主题表达。需要强调的一点是,在具体的写作中还是要尽可能放松一些,写的时候可以放开写,等到写完了,再进行精简,留下生动的句子和事例。先做加法再做减法,不怕做减法,这是写好作文的有效方法。
参考文献:
[1] 章熊著.中国当代写作与阅读测试[M].四川:四川教育出版社,2000:112-135.
[2] 张云鹰.开放式习作教学[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8:45.
[责任编辑 冯红伟]
学周刊·上旬刊2017年14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