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锐+刘晓玲
摘要: 协调发展集中体现了唯物辩证法在发展问题上的科学运用,是认识论和方法论的高度统一,具有深刻的哲学意蕴。从协调发展理念出发,去审视和反思目前高等教育的现状,将时间性与空间性教育过程、外显性与渗透性实现方法、传统性与现代性教育载体进行融合、互补,不仅可以在有效化解矛盾过程中积极引导各类教育要素相互配合、协调运转,实现高等教育的良性、有序发展,进而提升教育质量;还可以全面、深刻地把握住大学生核心素养培养的关键,建构起大学生核心素养培养的有效实现路径,并最终使高等教育在工具理性和价值理性的统一中实现“全面发展的人”的价值旨归。
关键词:协调发展;高校学生;核心素养;价值理念;思维方式;实现方法
中图分类号:G641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0717(2017)02-0028-06
2016年9月13日,《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研究成果发布,将核心素养阐述为“一个核心、三个维度、六大素养、十八个要点”。至此,核心素养在我国具备了丰富的内涵,形成了相对完整而科学的体系。核心素养是对传统育人思路、模式的全面革新、升级,是在积极面对制约学生发展的矛盾与冲突、科学有效地协调各种矛盾和不均衡因素、努力寻求促进学生全面发展的有效合力中实现教育良性、有序发展,提升其育人质量的全新要求。高校作为教育系统中的“排头兵”,作为人才输出的基地,及与社会联结的关节点,只有在统揽全局、协调各方中积极践行核心素养的培养要求,提升育人质量,才能充分发挥其引领社会、服务社会的功能,并最终实现教育的价值旨归。因此,在高校场域中关注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协调发展便彰显出重要的认识论和方法论意义。
一、协调发展为高校学生核心素养培养提供了重要的价值理念
“协调发展”是由“协调”和“发展”两个关键词构成。从词义上来看,所谓“协调”,在汉语中有两个释项:形容词意指“配合得适当”,动词意指“使配合得适当”[1](P1440),在英语中它通常被译为“coordinate”或者“harmonize”,其中“coordinate”和汉语“协调”的意义最接近,体现为一种动态语境中的主体主动干预行为,意指“協调、调和”或“使身体动作协调”。所谓“发展”,在汉语中意指“事物由小到大、由简单到复杂、由低级到高级的变化”、“扩大(组织、规模等)”或“为扩大组织而吸收新的成员”[1](P351),英文表述为“development”,意指“发育、成长”、“事态发展、新情况”或“产品或设计的发展、进展、进步”等[2]。因此,协调发展是“协调”与“发展”的有机统一,是系统之间或构成系统的内部诸要素之间按照自身的内在逻辑,在和谐一致、配合得当、良性循环的基础上由低级到高级,由简单到复杂,由无序到有序的总体演进过程。
“协调发展”理念具有深厚的中国传统文化和马克思主义哲学理论依据。首先,它根植于我国传统文化中的“中庸”思想,这是其传统思想根基。《中庸》曾云:“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3]“中庸”的主旨便是致“中和”,它不仅涉及个体修养、教育问题,同时更阐明了政教的目的。“中庸”强调各方发展但又和谐在位,注重在各方差异性中寻求关节点以适度调节维持平衡。这种制衡取中、和谐统一的思想成为了协调发展的传统文化基础。其次,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为协调发展提供了科学的理论基础。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矛盾无处不在、无时不在,一切事物的“发展过程是在相互作用的形式中进行的(虽然相互作用的力量很不相等)”[4],事物的发展就是在正确认识各种矛盾及科学有效地协调各种矛盾中实现的。因此,只有对立统一地看待、全面协调地处理各方关系,才能够实现事物的有序发展[5]。
“协调发展”作为价值理念不是外显性的,而是内蕴于具体活动之中。高等教育作为教育领域的最高层教育,肩负着培养和输送高素质人才的重任。因此,在学生的培育发展过程中,必须全面协调地处理好各种关系、各个环节。“核心素养”的提出正是对此进行的积极回应,为高等教育提供了全新的价值尺度。它以科学性、时代性和民族性为原则,以“全面发展的人”作为各方关系协调发展的诉求核心,从文化基础、社会参与和自主发展三个维度进行关照,进而为我们建构了一个全新的教育框架。它将学生素养的培养归为人文底蕴、科学精神、学会学习、健康生活、责任担当、实践创新六大方面,具体细化为人文精神、批判质疑、健全人格、国家认同等十八个基本要点,目的是使学生最终能够具备适应自身发展和社会发展的必备品格和关键能力。“核心素养”以“人”作为出发点和落脚点,要求一切工作、一切要素都围绕“人”而展开。当然,这里的“人”不是片面发展的,而是“全面发展的人”。这实际上对“人与自我、人与工具、人与社会”的关系作出了科学的回答,把教育看作是整合了知识、技能、态度、情感、价值观等因素的动态的、持续的综合化过程,体现了教育的最终价值指向[6]。
高校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实际上是在认识、尊重高等教育规律的基础上,以实现“每个人的全面而自由的发展为基本原则”[7]的合规律性和合目的性的统一过程,同时也是“工具理性”和“价值理性”的统一过程。它既重视学生知识和能力的培养,又关注学生内在精神的涵养、自我价值的发现、社会责任感的增强等;它不是一个简单的知识、技能的传授和掌握过程(否则“通过专业教育,他可以成为一种有用的机器,但是不能成为一个和谐发展的人”[8]),而是体现为素养的提升,能力的增强,生活的健康,态度的转变,情感的丰富,人生观、价值观成熟等一系列因素有机统一的过程;它是要使学生真正实现整体性、协同性和内在性聚合发展,追求的是在综合提高基础上的全局优化、结构优化和个体发展的理想状态。当然,实现这一目标,必须协调好各方关系。马克思曾指出:“人的本质并不是单个人所固有的抽象物,在其现实性上,它是一切社会关系的总和。”[9](P56)因此,大学生的教育不是高校所独有的责任,而是涉及到家庭、社会和学校等方方面面因素的复杂的系统工程。需要特别注意的是,当代大学生群体自身有其特殊性,由于年龄的增长,社会接触面渐广,人生观、价值观趋于成熟,自主性逐渐凸显,影响其“核心素养”培养的因素增多且变得越来越复杂,如何科学有效地化解一切冲突和矛盾,在统筹各方、综合协调中形成有效的育人合力便成了我们所要思考的关键问题。
总之,协调发展在高校学生核心素养培养中具有重要的认识论和方法论意义。它不仅要求我们要从协调发展视角去认识、分析目前高等教育中存在的问题,更要求我们要按照协调发展的内在要求去解决、处理这些问题。因此,可以说,核心素养的形成是各方协调一致、相互配合、相互作用的有效结果。只有优化各方关系,化解各方矛盾,平衡各方利益,使各方处于配合得当、和谐统一的系统中,共同发力,才能够达成核心素养的教育目标。从这个意义上说,协调发展理应成为高校学生核心素养培养的坚实着力点及价值理念所在。
二、协调发展为高校学生核心素养培养提供了科学的思维方式
协调发展作为一种科学的思维方式,蕴涵着深远的理性思考,为高校学生核心素养培养提供了辩证性、批判性的思维方法。在高校学生核心素养培养中重视运用这一科学思维方式,不仅在于高校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和形成是协调发展的结果,还在于高校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要求和践行过程内在要求协调发展为其提供根本的思维导向。
(一)协调发展为高校学生核心素养培养提供了辩证性的思维方式
核心素养作为一种最基础的素质,“强调知识、能力、态度的统整,超越了长期以来知识与能力二元对立的思维方式,凸显了情感、态度、价值观的重要”[10],而不单单关注学生知识、技能的习得。核心素养培养不限于某一门学科、某一种能力,它是跨学科、多能力互动共生的一种素养。学生具有了这种核心素养,就可以在各学科、多能力之间形成一种良好的协调互动发展趋势[11]。因此,在高校学生核心素养培养的过程中,我们必须坚持全面的而非片面的、联系的而非孤立的、协调的而非失衡的辩证育人思维,同时对偏重智育而轻视德育、偏重理科而轻视文科等传统的机械育人思维作出彻底的反思和积极的扬弃。“如果人们领会了辩证思维规律,进而去领会这些事实的辩证性质,就可以比较容易地达到这种认识”[12](P352-353),即高校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体现为诸多方面的协同推进,既要注重智力培育更要注重道德教育;既要有科学精神更要有人文素养;既要有创新能力更要有社会责任;既要学会学习更要学会生活。要秉持文化知识、实践能力、健全人格等各要素協同发展的育人要求和育人思维,因为只有这样,“全面发展的人”才能实现。协调发展作为唯物辩证法的重要原则,充分实现了全面、协调、发展三者的有机统一。其中,发展为协调指明了方向,协调为发展奠定了基础,二者交互作用统摄于“全面发展的人”这一价值归宿之中。
协调发展以事物之联结、运动、产生和消失即以联系和发展作为自己思维的原则,它不仅对主体发展的价值取向作出了应然性解释,还对与主体相关的客体因素的作用及其相互关系作了内在规定,实现了主体与客体的辩证统一。高校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是一种复杂的社会实践活动,是各种因素相互联系、相互作用构成的有机整体,是多渠道、多途径协同作用的结果[13],只有建立起和谐、高效的运行机制,才能获得系统效益,最终实现“全面发展的人”的教育价值指向。协调发展不仅从主体视域坚持以人为本,坚持大学生核心素养的全面生成,同时还强调影响人发展的诸如学校、家庭与社会等各客体要素的和谐互动。针对目前高校教育与家庭和社会缺乏互动、家庭和社会在大学生教育中角色弱化等问题,协调发展为我们提供了科学的思维视角,它要求家庭、社会和学校等各要素之间及各要素内部协同并进,以便形成有效的育人合力。协调发展坚持了马克思主义主客体的辩证统一思想,充分体现了马克思主义的价值观与方法论的统一、合目的性和合规律性的统一。
(二)协调发展为高校学生核心素养培养提供了批判性的思维方式
协调发展作为辩证法,不仅为高校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提供根本遵循,更重要的是在价值理念层面针对高校传统育人模式建构起了批判性的思维方式。批判性思维(Critical Thinking)最早可以溯源于2 500年前的古希腊思想家苏格拉底所倡导的一种探究性质疑(Probing Questioning),即“苏格拉底方法”或“助产术”;而作为一个现代性概念则直接源于杜威的“反省性思维”,即通过一定的标准评价思维,进而改善思维,是合理的、反思性的思维,既是思维技能,也是思维倾向,更是一种人格或气质,凸显了现代人文精神[14]。如同20世纪70年代发生在美国的批判性思维运动源于对美国高等教育的反思一样,协调发展之所以能为高校学生核心素养培养提供批判性的思维方式,也是基于对我国传统大学教育思维、教育要求和教育模式的深度反思。康德式批判即“澄清前提、划定界限”,要求将事物中预先包含的东西提取出来考察。同样,作为批判性思维方式的协调发展不仅对传统教育的实践形式进行了批判,更对教育实践背后的传统教育思维进行了深层挖掘、审视和反省。因此,协调发展作为批判性思维理应成为高校学生核心素养培养的关节点。
协调发展作为唯物辩证法的重要内容,它“在对现存事物的肯定的理解中同时包含对现存事物的否定的理解”,它“不崇拜任何东西,按其本质来说,它是批判的和革命的”[15]。其思维本质是一种不盲从权威的批判性反思。这一特质要求我们要用批判的、辩证的眼光考察目前高等教育的现状,要积极采取扬弃的态度,避免肯定一切或否定一切,既要看到目前高等教育模式中“授业”的成绩,也要看到其“传道”“解惑”的不足;要在教育实践中不断回顾、反思,多去发现传统教育要求和教育模式中那些不完善的部分,从而在批判中反思,在思考中提质。
协调发展为高校学生核心素养培养提供的批判性理性思维,不仅使我们能够客观地审视传统的教育思维和教育模式,更使我们具有了冲破传统认识瓶颈的坚实理论支撑。它使我们深刻认识到,人的全面发展是各方面的协调发展,各方面协调发展才是人的真正发展。重视运用协调发展方法解决高校学生核心素养培养的实际问题,是我们不断对高校传统育人思路和育人模式反思的结果,而“所有这些过程和思维方法都是形而上学思维的框子所容纳不下的”[12](P361)。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进一步认识协调发展批判性思维方式对高校学生核心素养培养质量的重要性,可以使我们更加自觉地运用唯物辩证法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去观察、解决传统大学教育中存在的问题,在培养高校学生核心素养方面实现从自在到自为的飞跃。
三、协调发展为高校学生核心素养培养提供了根本的实现方法
习近平同志曾指出:“我们要正确把握协调发展所蕴含的方法论,处理好发展中的重大关系,善于统筹兼顾,突破瓶颈制约,增强发展整体性。”[16]协调发展作为高校教育价值目标实现的根本方法,充分体现了唯物辩证法的精髓,其内涵丰富,思想深刻,意义深远。它既要求在宏观层面上紧紧围绕“全面发展的人”的教育目标,又要求在中观层面上协调培养目标、课程设置、教育方式之间的关系,还要求在微观层面上关注学生文化基础、自主发展、社会参与等不同素养的协调推进。协调发展从教育实践的辅助原则逐渐变为指导教育发展的根本方法,不仅为实现“全面发展的人”之教育目标指明了方向和路径,更为高校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提供了重要的方法论支撑。
(一)时间性与空间性教育过程相契合
核心素养培养聚焦于学生的人文底蕴、科学精神、学会学习、健康生活、责任担当与实践创新等要求上,在思想和实践上体现为一种促进人的身心和谐、全面发展的教育观。这种教育观作为推动人的全面发展的一种崭新的教育理论形态和教育实践方式,不仅要求我们的教育要指向学生的文化基础、自主发展、社会参与等素养的全面培养上,而且还要全过程地展开。所谓全过程地展开,即在时间上表现为学生核心素养培养的连续性,在空间上表现为学生核心素养培养的广延性,要求在学生存在的整个时空中,一切要素要深度契合、协调一致,时时处处为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提供条件、创造机会[17]。
就大学生群体而言,他们正处于身心迅速走向成熟,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此时,他们显现出鲜明的自身特征:既呈现青春性、时代性和先进性,又具有独立性、选择性和多变性;政治热情高但鉴别能力弱、道德认知强但实践能力弱、自我意识强但责任担当弱、内心情感多但承受能力弱……这就为培养他们的核心素养增加了必要性和复杂性。
为此,高校必须充分发挥其“主战场”作用,不仅要深入探索必修课程与选修课程、通识教育与学科交叉、学术讲座与校际交流、先进文化与校园文化、社会实践与科技创新等有机融合和衔接的路径,还要努力推进课程体系优化、教学内容更新和教学方法改革,更要积极引导家庭、社会教育工作,要全时段、全空间提升大学生核心素养培养的质量和效果。同時,我们要看到空间的转移也是时间的继续。尽管高校以其专门性、专业性、系统性在大学生核心素养培养中担当了重要角色,但更要看到大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不是高校的专利,家庭和社会作为大学生个体活动场所的有机构成,同样也会对他们实施影响和教育,只是在要求、形式以及内容上不同罢了。家庭是“大后方”,是重要的思想教育阵地,负责提供真诚、细腻的情感基础,能有效地和高校的理性教育、社会的多元影响有机结合;社会是“练兵场”,对高校、家庭的教育具有补充和丰富的作用。因此,依据协调发展的要求,我们必须整合高校、家庭和社会等各种教育资源和教育经验,纵向协调,横向配合,取长补短,携手共进,在时空上形成完善的育人合力,才能有效地提升大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质量。
(二)外显性与渗透性实现方法相统一
人是能动的主体,能“使自己的生命活动本身变成自己意志的和自己意识的对象”[9](P46)。因此,作为具有自我选择、自我协调、自我规定能力的大学生,其核心素养的培养过程并不是单纯依靠外在力量来实现的,而是在主体和客体、外在与内在的相互作用中完成的。就外部教育者对受教育者开展核心素养培养角度来说,还是外显性与渗透性两种实现方法的统一。
所谓外显性实现方法,就是利用各种公开手段、公共场所,有组织、有系统地影响和作用于教育对象。这种方法的显著特征在于“外显性”,就是说对大学生所采取的教育目的和教育过程带有鲜明的核心素养培养指向,是“宣教式”、“示范式”和“强化式”的。它往往表现为正规的教育形式即大学教育,是教育实践中最普通的、最一般的方法。而渗透性实现方法则指教育者采取非正规的形式将核心素养培养内容、要求渗透到大学生的社会实践和日常活动领域中,在不自觉、无形中实现核心素养培养。这种方法的特征在于“渗透性”,是在“间接性”、“内隐性”和“暗示性”中使大学生自主接受并实现核心素养的培养[18]。
大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作为一种复杂化、系统化的教育实践活动,其实现方法是综合的、协同的,是各种具体方法全方位、立体式发挥教育合力的过程。外显性实现方法和渗透性实现方法作为大学生核心素养培养的两种重要方法,只有相互统一、相互联系、相互补充,在协调中形成教育合力,才能发挥出最佳效果。要实现两种方法的协同运用,必须找准两种方法的结合点,如此方能切实发挥出方法整合的合力作用。对于大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来说,外显性实现方法以其直接的、强烈的影响力而居于主导性地位,渗透性实现方法以其间接的、潜隐的影响力而处于辅助性地位。两者是主辅关系,后者对前者起补充和辅助作用,不能关系颠倒,否则就不能旗帜鲜明、有效地控制教育局面。另外,在运用外显性实现方法和渗透性实现方法时还要因地因时制宜。如在社会上,可以充分运用外显性实现方法,公开地、旗帜鲜明地利用各种媒体、各种场合为大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创设良好的舆论环境;在家庭生活中,宜采取渗透性实现方法,和风细雨地去引导其核心素养的形成;在高校中,则可以综合运用两种方法,通过课堂“强化式”宣讲直接地、鲜明地落实外显性实现方式,同时营造良好的校园文化氛围以实现渗透性教育目的。
(三)传统性与现代性教育载体相补充
传统性教育载体主要表现为课堂宣讲、会议宣传、专题讲座、书刊阅读、校园板报等学校教育载体,还包括报纸、广播以及电视等大众传媒载体。其中学校教育载体具有直接性、专业性及静态性等特点,目前仍然是大学生核心素养培养最基础、最主要、最普遍的载体。而大众传媒载体则具有普及性、暂时性、动态性等特点,因而也使得大众传媒载体存在流逝性、受众选择性弱等劣势。随着科学技术的进步,高等教育的载体已发展成为一个传统形态和现代形态相交融的复合结构,呈现出多样性、迅捷性、直观性、交互性等特点。现代性教育载体主要表现为利用互联网以及数字技术进行传播的数字电视和手机短信、微信、QQ等电子传播媒介。网络作为继报纸、广播、电视之后的新兴媒体,具有信息量大、传播迅速、超越时空等特点,已成为大学生核心素养培养的重要载体。它打破了传统的地缘概念,解构了传统的时空观,形成了一个跨界开放互动的信息传播媒介。现代性教育载体的产生和发展,把大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带入了一个新高度,使得大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覆盖面更广、教育资源更丰富、教育效果更全面。
传统性教育载体为现代性教育载体提供了基本思路和坚实基础,现代性教育载体的运用则可拓展核心素养培养的广度和深度。二者取长补短、协同运用,既可弥补传统性教育载体方式单一的不足,又能有效克服现代性教育载体的易逝性和泛化倾向。把现代信息技术切实融入到教育方法的改进和创新中,将会真正实现大学生核心素养培养从封闭式向开放式、从单向式向交互式、从宣讲式向情景式、从被动式向主动式的转变,从而极大地提高核心素养培养方法的综合性发展。传统教育载体和现代教育载体相互协调、相互融合,把核心素养的信息和资源实时地、快捷地和交互地传递到大学生学习、生活的各个角落,不仅会大大提升核心素养的辐射力和影响力,还可以把抽象的内容生动化、理性的思想感性化,增强核心素养的感染力和吸引力。因此,在大学生核心素养培养的过程中,只有把传统性教育载体和现代性教育载体结合在一起,在协调中互为补充、互为支持,才可以形成全方位、多层面的教育载体格局,才能切实实现大学生核心素养培养的价值指向。
总之,下好“高校学生核心素养培养”这盘棋,协调发展是制胜要诀。协调发展作为高校学生核心素养培养的质量理念,为大学生核心素养的培养提供了认识论和方法论支点。在高校学生核心素养培养问题上提出协调发展,就是要在发展思路上着力破解目前高等教育存在的难题,力求补齐短板、求得平衡、挖掘潜力、增强后劲。协调发展的提出彰显出了鲜明的时代特征,体现了对高等教育本质和规律认识上的升华,是高等教育理念的一次飞跃,更是马克思主义教育观在现时代的运用与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参考文献
[1] 中国社科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现代汉语词典[M].北京:商务印书馆,2012.
[2] 英国培生教育出版有限公司.朗文当代高级英语辞典[M].北京:外语教学与研究出版社,2004:512.
[3] [宋]朱熹.四书章句集注[M].北京:中华书局,1983:18.
[4] [德]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4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705.
[5] 黃俊,张晓峰:科学发展观:马克思主义协调发展理论的时代解读——以协调发展为例[J].湖北社会科学.2008(1):9.
[6] 程先国.核心素养的内涵和培养着力点[J].中国民族教育,2016(4):68-70.
[7] [德]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2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2:649.
[8] [美]爱因斯坦.爱因斯坦文集(第三卷)[M].北京:商务印书馆,1979:310.
[9] [德]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10] 柳夕浪.从“素质”到“核心素养”——关于“培养什么样的人”的进一步追问[J].教育科学研究,2014(3):7.
[11] 刘国飞,张莹,冯虹.核心素养研究述评[J].教育导刊,2016(3):5-9.
[12] [德]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
[13] 艾楚君,甘均良.构建新的学校、社会与家庭和谐互动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机制[J].湖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3):121-124.
[14] 周建武.逻辑学导论——推理、论证与批判性思维[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3:9.
[15] [德]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112.
[16] 中共浙江省委中心组.推进协调发展理念的浙江新实践——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协调发展的重要论述[J].求是,2016(12):36.
[17] 胡弼成.高等教育学[M].长沙:湖南师范大学出版社,2015:88-89.
[18] 徐莹.生态道德教育实现方法研究[D].山东师范大学,2013: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