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薇
【摘 要】 “一切为了每一个学生的发展”是新一轮课程改革的核心理念,做为新课程改革的前沿阵地——课堂,更应“以生为本”高度认识到“学生是课堂学习的主体”。新课程的课堂教学十分重视生成性教学。生成是新课程课堂教学的亮点。生成具有动态性,建构性和多元性的特点。按部就班的预设,固定不变的教学模式已不能满足一堂课的需求。正如窦桂梅老师所说的预设充分才能生成精彩。
【关 键 词】 生成;课改;教育机智
在课改实践的过程中我深刻感受到,备课备出来的东西,跟课堂上不一定完全匹配。因为你备课备出来的东西,毕竟是死的东西。即使你有预设,真正在课堂实施过程当中,你面对的是活生生的一个一个的孩子,他们的想法你能够提前预设一些,但不能完全把他们的想法复制。所以在课堂中,我经常遇到这种情形:“在备课过程当中,这个可能就是我的一个教学目标”“哎,我觉得这个很难,孩子他掌握不了,我把它定为一个教学难点”。但是你在上课过程中,你发现孩子对那个点很了解,它已经不是难点,那你就应该转移。语文教学或者说语文老师他对于课堂的把握程度,或者说这堂课好不好,好在哪儿,其实就是课堂的一个随机性好不好。
可见,“生成表现在课前,是教师的‘空白意识,给教学活动留下发挥、拓展的时空;生成表现在课堂上,是师生教学活动离开或超越原有的思路和教案;表现在结果上,是学生获得非预期的发展。”所以,“生成”充分体现了教学过程的丰富性、开放性、灵活性、创造性和艺术性。但是关注“生成”并不是舍弃预设,没有预设的全面思考和周密设计,哪有课堂的动态生成和意义建构。所以“生成”是对预设提出的更高的要求,是超越预设的智慧和技巧。
比如说“在预设过程当中你可能会想到,他这篇文章的结尾是属于开放式结尾,学生他在描述过程当中或者是在讲解过程当中,它能够生成的有几点。我可能想到的是4点,或是4个结局或5个结局。但是回过头来,真正在课堂上跟孩子互动反馈回来的信息要远远超出你的想象。就可能你想到的那个他不会说,因为老师他的这个认知水平跟学生是不一样的,往往有时候孩子的想法我们想不到。有一些预设不到,但孩子能生成的。
叶澜教授指出:“课堂应是向未知方向挺进的旅程,随时都有可能发现意外的通道和美丽的图景,而不是一切都必需遵循固定线路而没有激情的行程。”
如若把我们的课堂教学比作一次旅程的话,如果你是知识丰富,充满智慧,思维灵动,又善于发现的好导游,学生都必定能和你一起享受到一次充满“精彩”和“意外”的旅程。的确如此,课堂不是一个封闭系统,新课改下的小学语文课堂更是一个具有偶然性、变化性、不可预测性的鲜活的过程。即便老师预设再充分也不可避免不曾“预约”的生成。这些“生成”看似突发的意外,却是课堂中不可多得的资源。如果老师以一种积极、合理的方式来处理,可能会给课堂带来意想不到的效果,演绎“不曾预约的精彩”。
下面我给大家讲讲“遭遇”不曾“预约”的课堂生成情况,从中我们可以窥见教师们面对“此情此景”所做出的课堂决策。如在上《桂林山水甲天下》时,有的学生就说,老师,那儿根本没有写的那么美啊?(现在的学生信息渠道比较多。所以作为老师就更应该能够以别的方式来吸引学生的注意。)这时候我就会告诉他,在当时来看,中国的文化遗产,比如说九寨沟,那是现代人把他挖掘出来的,并进行了一些修缮,但桂林山水是在一九六几年写的,那个时候的人对桂林山水就有这样的热爱,祖国的大自然的美丽景致。在今天你看来肯定会有一些差距,但是毕竟只有这里才有象鼻山。每个地方都有它不同的景致,所以你应该用心去观察、体会、热爱。当别人问你去过桂林山水没有的时候,你说去过,并且能够描述出它的景致。
这可以说是一种教育机智、教育升华,或者是一种驾驭课堂的能力。我认为教师应该具备这种能力,既然学生已经提到了,那么老师就应该根据自身的阅历给学生进行解答。更重要的是通过解答对学生进行爱国教育,让其热爱祖国的大好河山,以及正确的价值观。特别是高年级学生,比如说桂林山水,即使是今天,它仍然是一个好地方,是旅游胜地,即使因为气候原因可能受到一些影响,但仍然很美。
结合到事实的问题面对这种课堂教学中的生成,视学生是学习的主人,新课改的课堂教学过程是师生积极互动、共同发展的过程,引导“非预期”转变为激发学生自豪感、热爱祖国的有利资源,让我们的课堂更多地呈现出一种开放与生成。
同樣的问题,不同的教师反应不同,但是他们都能及时“抓彩”,随机应变,让课堂突破“意外”,上出“精彩”。L老师也谈到了他的经历:“这种时候我肯定会告诉他”这不恰恰揭示了文学和生活之间的差距吗?就比如《再别康桥》《荷塘月色》,一样的东西在不一样的人眼里,也许有不一样的感觉。让杜甫看见了就是什么“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这就是文学的特点,他就是对生活做艺术的处理。生活艺术化。它不是来源于生活,高于生活吗?所以我们要学习这篇课文作者的写作……这样引导他,告诉他一个正确的价值观。
应对某些孩子生成的问题,教师不能简单地用“顺水推舟”的方法,一味肯定学生的生成,在顺学的同时,更要注重导学,只有将“顺”和“导”有机结合起来,才能实现课堂效益的最优化。
曾经有位老师也遇到过这样一种精彩的意外。“有一次我在教四年级的课《桂林山水甲天下》,那篇文章写得很美,其中有排比段,写桂林的水很静啊、很清啊、很绿啊。特别美。我就让孩子谈谈读了这段文字有什么感受。有的孩子就感受到桂林的山水很美,有的学生大呼我都想身临其境啦!当时我们班有位学生说的一段文字让我特别吃惊,桂林的水静,静如什么;桂林的水清,清如什么;桂林的水绿,绿如什么。就是他把自己的感受放进去,仿佛又变成了一首小诗。那个时候是四年级,那已经很厉害了,在当时我一听,哎呀,一下就把我给震住了。这其实已经是一种创作了。后来我告诉他把这几句话记下来,后边就署上自己的名字,这就是一首很美的诗。学生特别高兴,后来学校的作品里还陆续有他的诗。就是因为受到了激发和鼓励。
在不少的语文课堂中,往往存在着教师害怕“生成”,不敢生成,甚至处理策略不当的问题。在对生成资源进行有效利用的过程中,教师要提高课堂应变力,随时捕捉学生的疑问、想法、创见等精彩瞬间,因势利导,充分利用生成的资源,把师生的探索引向纵深,使课堂产生新的思维碰撞和交锋,从而有所拓展,有所创新。
老师有的时候一些想法或者说一些做法,时间长了就会费劲,但是一批一批孩子永远是新的。他们的那种想法永远是创新的,所以往往有的时候教同一篇文章,所得到的答案完全不一样。
不同的老师对于一堂成功的课定义各不相同,但有一点是肯定的,不能压抑学生的生成。既然生成无可避免,老师应该采取什么样的态度来对待,是直接忽视,是准确判断,迅速拿出解决方案,还是马上明确改正,或者巧妙化解……这才是更重要的。观察一位名师的课堂,我们会发现,课堂上最精彩的一幕往往不是他的预设师生配合得多么天衣无缝,而是出现生成时巧妙地化解和无声的教育。老师考虑得越全面,孩子他在课堂上他所得到的东西越多,或者说你处理决策的成功率越大。
小学语文的课堂中充斥着变化和动态,教师处理生成的课堂决策,可以选择“视而不见”执行原有计划,可以判断是否放弃预设来满足学生的需要。可以转化意外为创造,可以决定“在课堂上以学生有价值的、有创见的问题与想法等细节为契机,及时调整或改变预设的计划,遵循学生的学习问题展开教学而获得成功。但是只有正确判断合理选择和有效处理生成的课堂,教师才是真正意识上学生学习的引导者、合作者和促进者,教学过程才是教师与学生互动的建构过程,教学活动才不再单向和封闭,而是学生作为主体参与到课堂教学活动中去。
【参考文献】
[1] 郭永贤. 课堂学习研究概论[M]. 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11.
[2] 陆根书. 课堂学习论[M]. 西安:西安交通大学出版社,2002.
[3] 李树英,高宝玉. 课堂学习研究实践手册[M]. 合肥:安徽教育出版社,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