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文然
摘要:推进学习型参政党建设,有利于我国各民主党派更准确及时地找到当今社会的热点难点问题以及相应的解决措施,提高自身能力,充分发挥参政议政、民主监督的作用。本文先阐释了学习型参政党的内涵,接着分析了学习型参政党建设的限度困境,最后提出了解决问题的途径。
关键词:学习型;参政党;限度困境;思考
早在党的十六大报告中,江泽民同志就指出:要“形成全民学习、终身学习的学习型社会,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强调了全面学习、终身学习的重要性,开启了在中国构建学习型社会的先河,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做出了构建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的重大战略部署,提出了执政党进一步学习创新的要求。习近平同志在中央党校做的《关于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的几点学习体会和认识》中谈到:“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明确提出,要把建设马克思主义学习型政党作为重大而紧迫的战略任务抓紧抓好。这是我们党在深刻认识党的建设历史经验和新鲜经验基础上作出的战略决策,体现了对时代发展脉搏和新形势下党的建设新要求的高度自觉和清醒把握。”作为与中国共产党“胆肝相照、荣辱与共”的各民主党派,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参政党,为了更好地发挥参政议政的作用,响应中国共产党的号召,民主党派提出了构建学习型参政党的明确要求和具体部署。
一、学习型参政党的特定内涵
(一)学习型参政党具有明显的政党色彩
参政党是党派组织,我国的参政党是各民主党派,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参政议政的政党,是中国共产党的挚友和诤友。参政党通过政治协商、人大提议、高层交流、对口联系等多种方式同中国共产党建立了全方位的沟通体制,在参政议政、政策监督等方面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因此,高度的政治性是学习型参政党的本质所在,各民主党派建设学习型参政党就是为了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积极参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
(二)学习型参政党具有借鉴学习型执政党先进经验的特点
作为执政的中国共产党,日益重视自身建设,不断创新党建思想,并且取得了较高的成就,为各民主党派搞好党建工作提供了一些可供借鉴的经验。为了适应形势的发展,中国共产党在党的十七大上提出了构建学习型政党的命题,进一步推进党建工作,相应的,各民主党派在党的十七大以后也纷纷迈出了学习型参政党建设的步伐,借鉴共产党在构建学习型政党方面取得的先进经验。
(三)各民主党派形成不断学习、创新工作思路的机制体制
很长一段时间,传统的学习方式在推动政党思想建设方面起到了重要作用,由于惯性思维,传统的学习方式现在依然具有强大的影响力。但是,面对新问题新任务,单纯运用传统的学习方式已经不能完全适应目前的形势,现在各民主党派进行的学习型参政党建设,就是要求各民主党派按照自己的工作实际,切实找到制约自身发展的问题,并且在寻找自身问题时要充分发挥每个成员的自主性,打破以前行政垄断的方式,即某个民主党派的问题只是个别领导发现和重视的问题,在工作中通过每个组织成员的共同努力、主动思考,不断解决自身的问题,从而不断提高自身能力。
二、学习型参政党建设的限度困境
(一)错误的认为学习型参政党建设就是单一被动的集中学习和统一培训
受到传统学习习惯的影响,误认为学习就是培训,不需要自己积极主动的参与,只需要坐在教室里听教授授课、听领导读文件、到网上听一些指定的视频,听完以后到网上查查资料,写一写学习总结就可以敷衍了事了,根本起不到好的学习效果。所以有的民主党派成员从心理上排斥原有的学习模式,但是为了响应执政党的号召,不得不按照规定的程序进行集中学习,大多数情况下就是领导读读文件,下属听听文件,过一下程序,走一下形式。
(二)部分成员缺乏对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础理论的学习,导致方向感迷失
现在的民主党派成员,有的比较年轻,充满了青春活力,富有创新精神,这是新加入成员的优势,但是有些人并没有经历革命年代的生活,没有经历共产党人同各民主党派共同战斗的经历,对共产党和各民主党派的历史缺乏深入了解,对一脉相承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学得不深不透,对共产党领导下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的合理性存在质疑,误认为中国现行的政党制度是共产党一党独裁,限制和阻碍了民主党派的发展,误认为西方的多党轮流执政制度更优越,更能够充分发挥人们对执政党的民主监督,这都属于方向感迷失的表现。
(三)不想学、不愿学的组织成员部分存在
部分参政党成员认为学习是在教室里、会议室里完成的,只要按照部门统一要求,集中学习就可以了,平时工作时间不需要学习,所以学习积极性不高,偶尔进行的学习活动中,不愿意学习政治性的内容,认为自己作为业务骨干学好专业知识就可以了,对于政治性事物,难以提出建设性意见和建议,个别民主党派成员对于现在的问题和矛盾讲的比较多,但是对于怎样解决问题难以形成系统的思考。大部分民主党派成员是单位的业务骨干,平时工作任务重,工作压力大,根本没有多余的时间进行学习。
(四)参政党中学习型高素质人才匮乏
现在,执政党已经成为世界上规模最大的政党,有8000多万名党员,涵盖各个行业,从读大学开始甚至更早的时间,共产党的组织就层层筛选党员,很多优秀的大学生在读书期间就已经是共产党员了,“这就说明今后知识界的精英留在执政党外的越来越少,而精英对各民主党派来说也非常重要”。加上有的人更愿意加入执政党而不是参政党,许多人才被吸收到了共产党的队伍中,学习型高素质人才缺乏会产生一系列问题。首先是各参政党领导班子建设遇到困难。
三、构建学习型参政党的思考
(一)摒弃过去单一的运动性学习的方式,建立新型的学习观
因为传统的学习形式过于单一陈旧,学习效果并不明显。要进行学习型参政党建设,需要确立新型的学习方式,新型的学习方式主要分成以下几个阶段:一是专家讲授,侧重点不是讲述学习型参政党建設的意义、中央的有关精神,而是“什么是学习,什么是学习型政党,什么是学习型参政党”等一系列概念的阐述。二是找到困扰参政党发展的问题所在。“让大家找到工作中的问题,或者找到党组织建设的问题(如党员的作用发挥、党课如何开展、党组织如何影响群众等),在众多问题中去掉伪问题,保留真问题,然后找到焦点问题,列出一个清晰的问题清单:是否实实在在地找到了问题,是否有一个清晰明确的问题清单,是真的在搞学习型组织还是假的搞学习型组织的,等等”。三是成立研讨小组对面临问题进行沟通交流。面对不同的问题,组织成员按照个人的兴趣爱好自愿加入具有不同问题的研讨小组,然后根据研讨问题大量阅读相关书籍,积累有关知识,然后组织起来针对这一问题自由发表自己的见解,达到找到解决问题办法的结果,然后公开本小组的研讨成果,并交给领导层用作决策的参考。四是面对不同阶段的问题进行探讨,就形成了不断学习的过程,这种民主党派就成为了持续学习的学习“型”组织。
(二)加强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础理论的学习
部分民主党派成员比较年轻、思想活跃,但是对执政党和参政党的历史缺乏了解,盲目崇拜国外的多党制轮流执政制度,误认为共产党领导下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就是共产党一党独裁等问题,针对国外敌对势力的思想渗透的新形式,需要号召各参政党认真学习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础理论的学习,让民主党派的年轻成员充分认识到共产党的领导地位是在革命年代逐渐形成的。共产党领导下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不同于西方的多党制,也不是一党制,是符合中国国情的政党制度,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和极大的优越性。
(三)赋予传统培训以一定的新意,尽量发挥授课人员的最大潜能和组织成员的主动性
传统的培训方式现在仍然是组织学习的一种有效方式,但是因为传统培训存在形式单一、比较枯燥、被动学习等方面的缺陷,所以需要我们再坚持传统培训的同时还要坚持办出新意,发挥授课人员的最大潜能和组织成员的主动性。改变过去老师讲、领导讲而组织成员单纯听的方式。在传统培训过程中,需要不断创新思路,尽量让组织成员参与其中,比如团队拓展训练、结构式讨论等方式,充分发挥组织成员的能动性和主动性。
(四)执政党需要积极支持各民主党派搞好学习型参政党建设
各单位领导要从内心支持帮助各民主党派成员进行日常活动,切实关心爱护单位内的民主党派人士,真正看到他们在参政议政方面发挥的重要作用,不要把民主党派人士看成是异类,刺头,挑毛病的人,民主党派人士确实需要参加集体学习活动的,要尽量准予请假,方便他们参加学习活动。
(五)改善各民主党派的学习条件
进行学习型参政党建设,需要各民主党派尽量有自己的学习场所,这就需要党委政府重视民主党派的办公学习场地的建设,为每个民主党派解决业务和会议经费,同时还要把民主党派考察调研、人员培训、党务活动、宣传教育等所需经费列入同级财政预算,通过对民主党派办公场所、调研经费等事情的解决,有力推动民主党派学习的效果。各民主党派在执政党的大力支持下,在学习型参政党建设的过程中,坚持传统方法中的学习经验,并不断创新学习方式,一定可以有力地提高自身素质,提高自身参政议政的能力和水平,这本身就是学习型参政党建设的目标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