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洪维
摘要:教师在课堂中应用不同的提问方式引导学生思考,发散学生思维广度,为创新学习提供动力,以此展现课堂提问技能的重要性和实效性,充分体现课堂的教与学的能力。
关键词:数学课堂;反思;点拨;提问技能
数学是一门逻辑性、严密性、科学性要求较高的学科之一,在数学课堂教学中,教学模式多样化,教师组织学生的学习能力直接影响课堂效率的高低。在数学课堂中我们经常会听到教师这样问:是不是呀?明白么?这样是不是更简单呀?……这样过于简单的问题,不具有思考性,学生也不用思考作出回应,这种机械式的提问和作答不能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教学效率,使课堂只是流水式的提问和作答。也就是说,数学的学习有其特有的方法,教师在指导学习过程中也要多注重思维交流解决实际问题,提出的问题要有针对性,启发性,创新性,才能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打造高效率课堂。
一、提问的方式
(一)直截了当提出问题
直截了当地提出问题能够集中学生的注意力,对问题进行积极的分析解决,在教学过程中主要应用在引入新课程之前,对以前知识的复习巩固,如在学习复数性质课程之前,教师常常问“复数的定义是什么?”“复数的表达形式是什么?”“复数在什么情况下是实数?”……这些问题都是可以直接给出答案,可以直接引入新课程,使学生容易接受,更好地进入学习新知识的状态。
(二)创设情景提出问题
顾名思义,创设情境就是要针对本节课内容设计出与实际应用相符合的问题,一方面能够设计出特有的悬念,激发学生的好奇心,增强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另一方面能够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能够学以致用。例如,在讲概率之前,教师给出这样一个问题:一项比赛胜出的10个人当中有1个人可以获得一次旅游的机会,组织者决定以抓阄的方式选出这一名额,于是提供10个阄,10个阄中只有一个写“有”,如果是你,你希望自己是第几个抓阄者呢?学生有的回答“第1个”“第5个”……最后教师给出答案:“其實每个人抓阄的概率都是一样的。”学生会半信半疑,教师及时提出,学习本节概率知识之后你就会明白答案,这时,学生会迫切想知道为什么每个人抓阄的概率是一样的,这样创设情境提出问题会使学生愿意学,教师愿意讲,自然地引出教学内容。
(三)循序渐进提出问题
循序渐进提出问题就是要引导学生学会归纳总结,教师可以把要学习的内容设计成一连串的问题,由此及彼,逐层递进,是整节课的核心部分,这种提问不仅能够展示教师思维的全过程,又能使学生思路清晰,把所提出的问题通过逐一解决的方法来掌握学习内容。例如:在学习正弦定理公式应用时,教师设计了这样一系列问题:
(1)正弦定理公式是什么?
(2)正弦定理的变换形式有哪些?
(3)公式中至少给出几个已知条件能求出其他未知量?
(4)能否举例说明正弦定理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这样层次分明的提问方式归纳出正弦定理的知识点,使学生系统掌握正弦定理的公式,变换形式以及实际应用等方面的知识,有助于学生更好地学习新知识。在新课程改革教学中也可根据提问的目的和作用分为引入型提问、复习型提问、启发型提问、现实型提问、发问型提问、反馈型提问等类型。
教师在讲授知识时要鼓励学生大胆提出假设,一般而言,如果问题简单,问题明确后就能立即找到解决问题的方法,如果问题复杂,就要通过积极地思维活动提出多种假设,并对其进行筛选以确定最佳方法,所以教师在教学中要改变思想观念,赏识爱提问的学生,不要因为学生提出“为什么圆周率是π呢?”而批评压制,要设置情境,引导学生走上“发现之路”,使学生有问要问,让学生提出问题,带着问题探索知识,再解决问题,这样才能在反复中逐渐完善学习,其次还要诱导学生深思,让学生提出有价值的问题,通过转化分解,合理解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