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机械化新技术的推广经验初探

2017-05-05 00:20毛军忠李海峰
农家科技下旬刊 2016年8期
关键词:初探

毛军忠+李海峰

摘 要:本文作者结合自己在科技入户过程中的实践经验,详细阐述了新时期如何推广新型、实用的农业机械化新技术。

关键词:农业机械化新技术;推广经验;初探

随着《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若干意见》的公开发表和农业部《关于推进农业科技入户工作的意见》的贯彻落实,省、地市、县都高度重视科技入户工作的开展,小丘镇政府根据市委《铜川市深化机关干部进农村服务基层活动实施方案》的总体部署,积极组织科技人员深入农户、田间地头,宣传中央一号文件精神,并组织实施了以推广新型、实用的农机新技术为主的技术培训和技术指导。笔者结合自己在铜川市耀州区小丘镇科技示范村独石村科技入户过程中的实践经验,谈谈在农业科技入户过程中应如何推广新型、实用的农业机械化新技术。

一、明确该村基本情况和存在问题

该村位于铜川市耀州区小丘镇北5公里处,共有6个村民小组,总户数276户,总人口1150人,外出打工人数70多人。耕地面积2700亩,其中果园面积850亩,杂果120亩,药材面积100多亩,人均耕地面积2.5亩。年人均收入7700多元,牛存栏数400多头,以黄牛为主;羊存栏数700多只,以山羊为主;猪存栏数50头左右。农业耕作和运输机械80多台。

农业主要以种植业、果业为主,以药材、畜牧为副,走综合发展之路,但农业生产机械化新技术、新机具应用较少,主要以人畜力为主,严重影響着农业增效、农民增收,农村致富目标的实现,所以,在这次农业科技入户工程实施中,依据该村实际情况,以推广新型、实用的农业机械化为主,全面做好科技入户工作。

二、确立责任明确的目标任务

1.为该村培育2个科技示范户,辐射带动20户,通过培训和示范,推广七项农业机械化实用技术,使示范户实用技术入户率和到位率达到95%以上。

2.按照农机与农艺相结合、技术创新与服务机制相结合并重的原则稳步推进农业机械化耕作技术。

3.保证示范户农产品产量和收入平均提高10%左右。

4.积极创新农技推广机制,探索适合我区实际的农业科技入户工作的有效途径和模式。

三、推广新型、实用的农业机械化新技术

1.推广深松技术,保苗壮苗。深松可以打破犁底层,加深耕层,疏松土壤,增强雨水渗入,为作物生长创造一个良好的土壤环境,深松有蓄水保墒,熟化土壤的作用,如后塬农民连年种植玉米,导致耕层土壤养份消耗过度,推广深松尤为重要。

2.推广机播技术,节种省工。近年来,随着农村经济的发展,实行机械化播种是必然趋势,实践证明,机播不仅省工,而且由于机播将种籽直接送到深土层,出苗齐全;再者,由于机播可保全苗,省去了人工播种因缺苗断垄补种的开支。可以收到一举多得的效果。

3.推广机械覆膜技术,节本增收。地膜覆盖技术是一项重要的增产技术。多年来,随着地膜覆盖机的推广和使用,覆膜技术和效率大大提高。机械覆膜比人工覆膜提高工效10倍以上,大大节省人工费;而且机械覆膜比人覆膜拉力大,又可节省不少地膜费;加上覆膜增收的效益,该项技术推广每年可为农民作物种植增收20%以上。

4.推广种子包衣技术,防病保苗。种子包衣剂集防病虫、增肥效于一体,对于防治苗期地下害虫,增加种肥效果,确保苗全苗壮具有十分显著的作用。包衣种子播种地块与对照田相比,保苗率提高17.8—20.8%。

5.推广喷灌技术,抗旱保产。喷灌是先进的灌溉技术,它节水省工,可节水23%,增产效果显著。在我渭北山地丘陵旱作农业区,十年九春旱并伴随周期性的伏旱,若实施以喷灌为主的节水灌溉农业,可为种植田创造均衡增产的良好条件。

6.推广机械化植保技术,治病防虫。人工防治病虫害因工效低,往往会耽误防治适期,给作物生产带来损失。近年来,进行大面积机械化防治病虫害的经验证明,机防与人工防治相比,效率可以提高10倍,防治效果提高15.8—20.6%,且可防止农药中毒现象的发生。所以大面积推广机械化防治病虫害,对提高农作物产量和品质将起到重要作用。

7.推广机械化秸秆还田技术,增肥保湿。机械代秸秆还田技术,就是在农作物收获后,使用机械直接将收获后农作物秸秆粉碎翻埋还田或整秆编压还田。它包括秸杆粉碎还田、根茬粉碎还田、整秆翻埋还田、编秆编压还田等多种形式。其核心技术是采用各种秸秆还田机械将秸秆直接还入田中,使秸秆在土壤中腐烂分解为有机肥,以改善土壤团粒结构和保水、吸水、粘接、透气,保湿等理化性状,增加土壤肥力和有机质含量,使大量废弃的秸秆直接变废为宝。

四、制定严密、可行的实施步骤

分四个阶段实施:

1.筹备阶段:2月底—3月中旬,对小丘镇独石村的种植户进行摸底排查,确定示范户,筛选推广主推技术,制定科技入户主推技术实施方案。

2.集中培训:3月中旬—3月底,技术资料撰写、印发,开展以示范户为重点的主体培训。

3.入户指导:4月初—10月底,对示范户开展技术指导和服务,进行技术跟踪检查指导等。

4.总结验收:11月初—12月底,进行技术推广总结。

五、确立切实、有效的实施方式

1.加大宣传,扩大影响。结合农业科技入户工程,加强对粮食生产机械化新技术、新机具推广应用的宣传报道,引导农民投资农业化领域,运用先进的农业机械装备,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让农机科技兴粮深入田野,响彻三秦大地。

2.开展技术培训,以点带面。通过举办培训班,印发技术资料和广播讲座等形式,重点培训科技示范户、种植大户,引导周边农民掌握粮食生产的农业机械化实用技术。

3.开展技术服务,根据技术指导方案和农民的需求,开展技术指导服务,帮助农民解决生产中技术关键问题。

4.开展信息服务。通过开辟农业科技电视栏目,设立“96889”热线,利用村“大喇叭”等形式为农户提供及时、准确、有效的信息服务。

5.加强部门合作。通过与区农技推广部门合作,向农户推广各种新型、实用的农机新机具、新技术,努力协调解决工作中出现的问题和难题,确保各项技术措施落实到位。

以上是笔者根据科技入户过程中的经验和方法的一点初探,不妥之处在所难免,还望同行们不吝赐教,共同做好新时期农业机械化技术的推广和普及工作。

参考文献:

[1]《中国农机化杂志》.

[2]《全国农机校论文集》.

[3]《西北五省(区)第八届农机监理学术研讨会论文集》.

猜你喜欢
初探
事业单位思想政治工作中的问题初探
初中数学课堂教学中的“趣味导入”初探
改革中发展,实践中磨合
小学篮球运动德育功能初探
学生管理法制化及其权利保护思路初探
烟基项目管护模式初探
分层、过滤、循环教学法初探*
尾矿库排洪系统封堵技术初探
运动生理学实验教学改革初探
课堂提问艺术初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