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江宏
摘要:有效问题情境的创设能够有效的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学习兴趣,使得数学教学更加高效,提高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本文对小学数学教学中创设问题情境的现状进行了分析,然后通过具体的教学案例提出了提高问题创设情境的策略。
关键词:问题情境;创设;小学数学;教师
当前,在小学数学实践教学当中,情境教学法尚未充分的发挥出教育功能,很多教师对于创设情境在理解上存在偏差,在课堂上经常是为了创设而创设,最终导致所创设的问题情境严重的形式化,这样的问题情境是不利于小学数学教学的。
一、小学数学教学中创设问题情境的现状
(一)问题情境对学生学习的影响。
从学生的角度来看,很多学生对于问题情境创设是较为认同的,认为通过问题情境能够更好的掌握知识,但实际上创设问题情景并未达到真正的教学目的,很多小学生面对问题情境是善于思考和发现问题的,但是却疏于和教师之间进行知识的分享。
(二)学生对问题情境的喜好。
笔者根据多年的教学经验,发现绝大多数的学生都偏向于喜好教师创设出的既有一定挑战性又通过思考及继续学习可以解决的问题情境,同时还喜欢解决数学问题这一情境去进行新课的引入。但是虽然大部分学生都期望教师在教学中引入问题情境,但是很多的教师却只会在公开课、领导听课的时候才会去创设问题情境。
(三)教师对问题情境创设的认可程度。
教师对问题情境创设的认可程度直接决定着教师是否能够在课堂上开展有效的数学教学,笔者根据调研发现,当前绝大多数的教师都认可这种教学模式,认为其能够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数学思维、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也就是说教师对问题情境的创设对小学数学教学所起到的效果是非常肯定和认可的。
(四)教学中教师对问题情境创设的教学情况。
当前,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教师偏向于生活情境的创设,有一大部分的教师会因为配合情境而去改变教学方式,但是很少有教师能够做到通过实际去优化教学设计,教师对于认为教学进度更重于拓展学生的思维。
二、导致小学数学问题情境教学效果不理想的原因分析
(一)教师对问题情境存在认知上的模糊性。
一方面表现在教师对于创设有效的问题情境在内涵上认识不够,有些教师为了使得课堂更加的生动,在每节课上都不止创设一个问题情境,这就出现了学生无法抓住课堂主题的现象,学习偏离了原有的轨道,那么问题情境反而起到了相反的作用。另外一方面是由于教师对创造问题情境在新课标当中的有关要求认识不到位,大部分教师对新课标中的要求认识不到位。
(二)教师对创设有效问题情境的四大基本特征把握不准确。
在前面的分析中我们知道当前大部分教师在问题情境创设的时候偏向于生活情境,认为所创设的情境必须要与生活联系在一起,但是实际上小学数学中的问题情境不可能都是真实的,所以就出现了编造的现象,那么这种编造出来的问题情境是很难引起学生学习兴趣的,自然所创设的情境就是无效的了;另外在创设问题情境过程中很多教师都会忽视学生的生活经验、能力水平、年龄特征及知识经验,严重的背离了学生的可接受性,无法保证所创设问题的有效性;笔者还发现很多教师所创设的问题情境很难引起学生的思考,未做到问题情境的由浅入深、由易到难、层层递进,也就是说忽视了情境的层次性;另外很多教师只注重教学进度而忽视掉了情境的开放性,最终使得问题情境无效。
(三)教师课后对所创设的问题情境反思不够。
实际上很多教师在课后是很少对自己所创设的问题情境进行反思的,这就导致了这种教学方式无法很好的得到运用,教师的教育教学经验根本就没有得到提高,那么所创设的问题情境自然也就无法得到发展。
(四)教师所创设的问题情境存在严重的惰性形式化。
有很多教师对于教学是存在惰性的,他们很少去探究教材及教学内容,也很少去创设问题情境,所以他们指挥在公开课及有领导听课的事后才会去积极的创设问题情境,存在严重的惰性形式化。
三、保证小学数学教学问题情境创设有效性的对策
(一)加强教师对创设问题情境的认识。
教师对创设问题情境认识的不正确主要表现在将“情境”与“问题”倒置,实际上作为教师来说应该在正确理解问题情境的基础上,将数学问题置于一定情境中,然后引起学生认知冲突,激发学习兴趣。例如在小学数学“异分母分数加减法”教学中,教师可以先让每个学生进行画图和折纸,初步理解异分母分数加减法之后,给出几道算术题,學生完成后,教师可以创设出这样几个问题情境:
“我们做完了上面的几道题,在将异分母分数进行同分母转化的时候你们发现了什么?”
“为什么在做题的时候都需要将异分母转化成为同分母?”
“经过计算,你们觉得异分母分数加减法具体的计算方法到底是什么?”
“在进行计算的时候我们需要注意哪些问题?”
上面的问题情境就是教师在深刻理解了其内涵基础上所创设出来的,层层递进的将学生的数学思维推向了高潮,同时也体现出问题情境的四大特征,使得学生能够在探究的过程中感知到数学思维。
(二)通过建立教学课题小组做好课后反思工作。
很多教师由于工作压力较大自己去开展课后反思的时间并不多,而建立课题小组能够实现教学资源共享及分工合作,教师在问题情境教学后课题小组的每个教师都可以进行反思,并展开讨论,这样就能够不断的提高教师创设问题情境的有效性,使得教学效果得以提升。
总结:
创设有效问题情境对于培养学生学习数学的兴趣、激发学生创新意识和发现、提出、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可以让学生在生活中发现“数学问题”,并结合老师的指导,能够在自己的思考下解决问题、习得知识,将所学的知识应用到未来的生活、工作和学习中。这既是《小学数学新课程标准》所提倡的课程目标,也是其迫切需要的教学方式。所以,如何让“创设问题情境”的教学方式更有效地运用在小学数学教学中是值得我们教师深入研究的。要想保证小学数学教学中所创设的问题情境有效性,作为一线教师来说应该提高自身对创设问题情境的认识,通过建立教学课题小组做好课后反思工作。
参考文献:
[1]全守.李红惠.教学反思与教师专业发展探析[J].当代教育科学,2014(18):41-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