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雪伦+任飞
摘要:网络环境下我国传统民族音乐艺术受到世界先进音乐的影响和冲击,其生存环境和发展土壤不断恶化,任其发展必然存在着消亡的危险,只有创新、传承和发展才能真正摆脱困境,使传统音乐得到健康地发展。因此,我国传统民族音乐如何创新、传承及发展,是从事传统民族音乐工作者面临的严峻的课题。要用发展、传承和创新的观点审视传统民族音乐,要结合传统民族音乐开放、包容、兼收并蓄的特点开展研究工作,要挖掘其核心的内在文化内涵与文化价值,让我国传统民族音乐能够创新、传承和发展。
关键词:网络环境 传统音乐 创新 传承 发展
中图分类号:J60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8-3359(2016)24-0080-03
我国传统民族音乐在数千年发展历程中,各族人民在劳动及生活中创造了风格各异具有鲜明特色的传统民族音乐。包括戏曲、音乐、说唱音乐、传统宫廷音乐、宗教音乐、民歌及器乐音乐等内容。传统民族音乐几千年来一直是各族人民生产与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精神食粮,其作用、价值与意义无可替代。我国传统民族音乐是中华民族文化传承的重要内容及社会发展的具体展示。随着网络技术飞速发展,特别是多媒体技术的普及与西方音乐迅猛传播的环境下,我国传统民族音乐的活动的阵地及舞台也受到世界多元文化发展浪潮强烈地冲击,特别是外国先进的音乐艺术如闻名的流行音乐就是一个典型的例子,已经成功地进入我国百姓之中已是不争的事实,大量地世界性的先进音乐也在不断融入我国传统民族音乐艺术之中,形成特色鲜明的创新音乐艺术,而这种生命力极强的音乐艺术,随着各国、各民族、各种文化和各种音乐艺术进入我国,我国传统民族音乐必定会受到冲击。最典型的是受到流行的港台、日韩、欧美和欧洲古典音乐等的冲击。造成了我国传统民族音乐日渐式微,影响力逐渐减弱,特别对我国青少年人群影响最大。我国青少年人群对传统民族音乐艺术的感知、认知和认可不断出现问题。传统民族音乐已不再支撑我国人民的精神生活,其影响越来越小。为了有效地保护我国传统的民族音乐艺术,国家相关部门和民间组织应该如何应对、处理和拯救是目前必须解决的难题。
一、我国传统民族音乐的发展现状
我国历史悠久,创造了大量的传统音乐,全国各地拥有十分丰富的传统民族音乐艺术资源,其内容涵盖范围十分广泛。其主要特点充分反映了我国劳动人民劳动及生活的场景的缩影,也是我国劳动人民智慧的结晶,也是大家喜闻乐见的艺术表现形式。
1.科学技术对传统音乐艺术的冲击
近年来,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已经渗入了人们的生活当中,影响着我们生活的各个方面,人们已经在普遍享受着高科技带来的便利。但是,也不能不看到不少传统的民族音乐艺术也受到现代科学技术的影响。网络技术的发展,让世界变成地球村,世界文明深度地影响和冲击着我国的传统文明,从音乐艺术欣赏的角度来看,受网络环境的影响,我国很多传统民族音乐受现代流行音乐等影响的现象在所难免,符合当今世界音乐艺术发展的大趋势,也符合当代人类文明发展的必然轨迹。单从世界音乐艺术发展的角度来进行观察,不难发现其内在的运行规律、内在本质与发展方向。受现代西方音乐艺术发展的影响,不仅我国传统民族音乐的生存空间受到挤压甚至存在消亡的危险,世界各国也存在类似的生存状况。虽然世界各个国家、地区和民族的音乐艺术不论形式还是种类,一般也只能反映特定事件、特定环境和特定的历史时期社会生活的真实写照,符合当时社会发展阶段、社会文化环境、社会背景所适合的审美标准,也是世界人民的宝贵材富,必須得到有效保护。
2.传统音乐生存环境和土壤
为了有效保护传统民族音乐艺术,我国和世界各国一样,传统民族音乐艺术也需要有适应其生存与发展的土壤与环境。如果其生存的环境与发展的土壤恶化,届时出现消亡现象也是不可避免的。因此,要积极地寻找或营造传统民族音乐艺术生存土壤和环境来满足各个民族、各个国家和全人类的发展需要,传统民族音乐艺术其存在本身也需要具有相应的作用、价值和意义。只有这样才是传承和发展传统音乐的关键所在,只要满足上述生存条件就具备全力保护、传承和发展的能力。为了更深入地了解其存在的价值与作用,值得专家和学者进一步研究传统音乐赋予的文化特性,将其当作当今学术界普遍认同的学术领域的研究课题。
3.传统民族音乐艺术的发展前景
在实际研究过程中必须结合我国传统民族音乐的实际开展相关工作,必须注意厘清其中十分重要的两个问题。其一,要考虑到我国传统民族音乐艺术品种繁多,分布广泛的实际。要考虑其生存空间和影响范围,特别要关注那些逐渐淡出人们视线濒临消失或者已经消失的传统民族音乐艺术种类和表现形态,要分清是否仍有生存余地与空间,是否还存在赖以生存的土壤,是否注定必然要消亡。上述情况的审定,必须用科学的研究方法和研究态度进行细致的总结与甄别。要注意发现那些发展势头良好的传统民族音乐艺术,督促相关部门采取有效措施,做到有效维护与促进。对于濒临消亡的传统音乐艺术要尽可能拓展其生存土壤与空间,积极采取有效措施做好保护工作,要深度挖掘、保护和传承。当面对有些在现实生活中已经失去了生存土壤和生存空间的传统民族音乐艺术,也需要积极开展建档工作,使其为我国传统音乐传承与发展留下可供研究的档案资料。
4.传统民族音乐的传承和保护
当然,我国传统音乐艺术都是我国人民在长期劳动实践中创造出来的宝贵财富,不论传承发展还是保留都需进行科学、理性和客观的学术态度进行发掘和整理。其中也有当前仍保持勃勃生机的传统民族器乐艺术,如著名的二胡和遍布全国的古筝艺术,已延伸到美国、日本和欧洲等国,具有传承和发展价值。相对戏曲及曲艺艺术,如京剧、越剧和豫剧等传统民族音乐艺术,当前则出现颓势,通过深入地挖掘仍有生存的土壤和空间,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部门要建立起相应的保护与促进机制进行有效保护,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方面国家已经发挥了主导作用,对传统音乐艺术的保护起着核心作用。
至于失去生存土壤与发展空间的传统民族音乐艺术,如黎族民歌等原生态民歌艺术,是较为原始的农耕社会时代的产物,随着现代生产力的发展其实体艺术消退或消失将成为必然,抢救这些非物质遗产是政府相关职能部门的职责,要仔细研究它们的现实性作用与价值,特别是抢救性保护的重要意义。要从国家层面针对面临消失或消亡的传统音乐艺术,组织开展有效、细致、科学、规范和系统的收集整理,投入足够的资金,经原生态模式建立相应的保护与保存机制,以便留存供后人研究、发掘和利用,为其提供帮助和参考与借鉴。
二、我国传统民族音乐艺术的发展与创新
根据我国传统民族音乐艺术的形成、发展和繁荣离不开社会的发展与进步的事实。在社会发展的历史长河中,我国传统民族音乐的发展轨迹中,可以看到其包容、融合、繁荣和发展的历史印跡。
魏晋时期,我国中原地区的民族音乐与北方游牧民族音乐随着民族的交融而深度融合;隋唐时期,随着社会经济的高度繁荣,对外贸易与交流的飞速发展,造就了我国民族音乐与西方地区音乐的深度交融,广泛影响着世界各国的音乐艺术的发展,反之也受西方音乐艺术的影响,以二胡为代表的胡琴系列,以扬琴为代表的民族器乐艺术都源自于西域,四大徽班进京,昆曲与河北梆子的融合,造就了京剧的诞生、发展与繁荣。包容、融合与创新赋予我国传统民族音乐艺术灵魂和特质。
现代网络技术的发展对传统音乐艺术的生存状况的影响既是一种挑战,也是一种机遇。既要继续秉承我国传统音乐艺术所包容与锐意进取的内涵,也要利用现代网络、音乐制作和现代舞台影像技术大胆创新,彻底更新我国传统民族音乐艺术理念与运营模式,利用现代科学技术,实现将现代西方先进音乐艺术与我国传统民族音乐艺术完美结合是完全可行的。当然要实现上述目标,需要从事传统民族音乐艺术的专业人员进一步加强研究和进一步论证,提出我国传统民族音乐艺术开放、包容和兼收并蓄的方案,这不仅是应有的研究态度,也是现实的、科学的研究手段。
为了实现传统音乐艺术传承、发展创新的需要,在网络技术不断发展和完善的形势下,必须加大研究力度,积极寻找传统民族音乐与世界先进的音乐艺术相结合的切入点,卓有成效地将我国传统民族音乐艺术融入现代世界先进的流行音乐洪流之中,成为世界性的音乐艺术,获得全世界音乐界的认同,这才是我国传统民族音乐艺术得到有效保护、传承与发展的必由之路。
三、结语
我国传统民族音乐艺术如何创新、传承及发展是一项十分繁杂的系统工程,需要花费大量的人力和物力资源去研究、去探索和去发现其创新之路。这项工程要获得成功,需要一代甚至几代人的艰苦努力才有可能完成。随着网络技术的飞速发展,西方先进的音乐艺术和各种形式的音乐技艺已经影响到我国大众,特别是现代西方流行音乐艺术等对我国传统民族音乐艺术已经造成极大的冲击,其生存环境和空间日益恶劣并不断压缩,也存在着消亡的危险。因此,只有创新才是拯救、传承和发展的唯一出路。要利用现代化科学技术和网络技术将我国传统民族音乐深度融入现代流行音乐之中,改变传统民族音乐的运行模式,挖掘传统音乐艺术的内涵和价值,展示其丰富的、传统的音乐艺术文化,才能得到发展和有效传承。
参考文献:
[1]赵志安.论传统音乐文化的传承与传播[J].当代音乐,2016,(05).
[2]薛琦.新形势下我国传统民族音乐的传承与发展 [J].音乐生活,2016,(08).
[3]樊凤龙.中国传统音乐学与民族音乐学关系的再认识[J].江西社会科学,2012,(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