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艳馥
摘 要:语文是义务教育阶段的基础课程之一,只有学好语文,学生才能順利开展其他学科的学习。长期以来,由于应试教育观念桎梏,小学语文课堂教学一直存在教学方法落后、教学质量迟迟难以提升等问题。基于这一教学现实,提出了创新小学语文中高年级教学方法这一命题,以期为小学语文教学改革提供新的理论视角。
关键词:小学语文;中高年级;教学方法创新
教学方法是师生双方共同完成教学活动内容的手段,对教学目的和教学任务的达成具有指导意义。加强对创新小学语文中高年级教学方法的研究,对于优化教学过程、提高课堂教学质量起着促进作用。笔者认为,想要创新教学方法,教师可以从趣味教学法、情境教学法和生活教学法这三个角度进行切入。
一、趣味教学法,激发学习兴趣
正如卢梭所说:“问题不在于教他各种学问,而在于培养他有爱好学问的兴趣,而且在这种兴趣充分增长起来的时候,教他以研究学问的方法。”小学生年纪小,他们总是对那些能激起自己兴趣的事物表现出由衷的热情,在开展小学语文中高年级教学活动的过程中,教师应当想方设法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促使学生在兴趣的驱使下主动参与课堂活动。基于这一教学需求,趣味教学法的应用就显得尤为重要。
人教版小学语文教材收录了很多童话故事、寓言故事和神话故事,例如,三年级下册《盘古开天地》《陶罐和铁罐》《狮子和鹿》,四年级上册《巨人的花园》《幸福是什么》《小木偶的故事》,六年级下册《卖火柴的小女孩》《鲁宾逊漂流记》《汤姆·索亚历险记》等等。小学生正处在想象力丰富、思维活跃的时期,这个阶段的孩子没有不喜欢故事的,组织小学语文课堂教学活动的过程中,教师应当深入挖掘教材当中的故事元素,积极开展课本剧表演活动,吸引学生对课堂的关注。
例如,在教学《卖火柴的小女孩》这则童话时,笔者就将班级学生分为6人小组,要求各组对课文进行改编,并以短剧形式表演出来。学生平时都非常喜欢看安徒生童话,而且六年级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的语言表达能力,因此整个短剧的编排都能在笔者的指导下有条不紊地进行。课后,学生纷纷反映:这次活动让他们感受到语文学习的快乐,希望以后还能在班级里面开展这样的活动。
二、情境教学法,身临其境感受
语文教学要注重语言的积累、感悟和运用,而在教学实践当中,很多教师只注意语言知识的积累,未能提供学生感悟语言、应用语言的机会。采用情境教学法,在教学过程中进行情境模拟,可以让学生对所学内容有更为真实的感受,激发学生的想象能力,丰富学生的思想世界。
以三年级上册第十二课《听听,秋的声音》这一课教学为例。本课的教学目标是使学生熟悉文章当中的基本生字词;通过朗读全诗,体会具体的描写意境和写作手法,分析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笔者在讲课前准备了一些有秋天声响的音频材料,上课时以音频的方式进行导入,然后通过多媒体给学生展示了几个小问题:大自然中有很多美妙的声音,接下来,我们要做一个游戏,就是听音猜声,请大家安静下来,听一下,告诉老师你们听到了什么?学生听音频的过程中,笔者引导学生进一步展开想象:听到这些美妙的声音,大家脑海里出现了什么样的画面呢?
借助于音频渲染,课堂被营造了一种秋的氛围,学生仿佛身临其境,此时再体会这首短诗当中描写的黄叶道别的话音、蟋蟀振动翅膀和阳台告别的歌韵、大雁撒下暖暖叮咛这些内容就真切得多。
三、生活教学法,体现人文关怀
生活是知识的来源与根基,小学语文教学尤其需要关注现实生活,注重语文与生活的联系。那种空中楼阁式的“灌输式”教育没有给学生一种亲切感,导致学生与语文学科渐行渐远。教师应当采用生活教学法,从学生熟悉的生活角度进行切入,让学生感受到语文就在他们身边。
以四年级上册第十课《幸福是什么》一课教学为例。本课的教学目标是要求学生能把所学的内容和生活实际进行联系,增强学生珍惜幸福和创造幸福的意识。在正式上课前,教师可以让学生回忆自己觉得幸福的时刻,并分享给班级学生,然后引导学生认真思考“幸福是什么”,引出本课的主题。在上课过程中,教师进一步指导学生精读本课内容,感悟“幸福”的含义,并引导学生联系自己的幸福时刻,对课文主题进行深刻理解。学生还可以根据自己的生活实际,把对幸福的感悟写在本子上。
这种取材于生活的教学方法使得语文课程更丰满,更具人文关怀,有助于培养学生用语文眼光审视生活的态度,实现语文学科情感教育的目标。选用生活教学法组织小学语文中高年级课堂教学活动的过程中,教师应当注意生活素材与语文学习的联系,不可为了创新而创新,模糊教学重点。
“教无定法,贵在有法”,除了本文提到的趣味教学法、情境教学法和生活教学法之外,还有合作学习法、探究教学法、体验式教学法、理实一体化教学法和多媒体辅导教学法等,具体应当选用何种教学方法,教师需要依据学生的实际学习情况决定。
参考文献:
[1]张华.论语文核心素养的内涵[J].全球教育展望,2016(4).
[2]陈明.小学交际语境写作教学策略初探[J].科学咨询(教育科研),2016(10).
编辑 任 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