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本解读四法

2017-05-04 07:22朱永梅
语文教学之友 2016年12期
关键词:文本解读体验方法

朱永梅

摘要:阅读教学是语文课堂教学的核心,教师的阅读教学离不开教师自己对文本的解读,教师的文本解读是教师通过文本与作者进行心灵对话的过程,教师能通过文本解读这一体验的过程,感受其审美愉悦。

关键词:文本解读;方法;体验

《普通高中语文课程标准》指出:“文学艺术的鉴赏和创作是重要的審美活动。”阅读教学是语文教学的核心环节,语文教师在走上讲台进行阅读教学之前,首先要对文本有着解读过程,并且还应有个性化的解读结论。李海林指出:语文教师的基本功有两点,其中之一就是文本解读的能力。试想,如果语文教师没有体验文本解读这一过程,他如何能让学生在阅读文本的过程中获得审美体验,如何能让学生具有“较强的审美语文应用能力和一定的审美能力、探究能力”呢?

语文教学的改革也要求教师的阅读教学不是居高临下地指出结论,更多的是一种体验。这种体验在教学中是师生共同参与。在教学之前教师如果没有个性化的认真解读,是无法参与进来的。

所以,作为语文老师,必须要有文本解读,也必须要会文本解读。笔者综合个人经验和他人建议,提炼出了文本解读的几种方法。

一、爱之初体验

有人说:“初读如初恋。”一篇文章,往往读第一遍的感觉最珍贵也最值得珍视。初读往往会体验到最深刻的审美愉悦。阅读,是读者与文本之间的对话过程,而这第一次的对话往往感觉最好,印象最深。

文本是作家的体验,而对文本进行解读是体验的体验。在这一过程中,教师要敞开心扉,全身心地投入文本之中,和作家进行灵魂的沟通和心灵的对话。文学作品的飘忽和朦胧,给了读者异乎常态的第一美感,而这相见的第一眼,如歌词所言:“只因为在人群中多看了你一眼,再也没能忘掉你的容颜……想你时你在天边,想你时你在眼前,想你时你在脑海,想你时你在心田。”这种爱的初体验,相遇之初便火花四溅,植入内心,直指灵魂。

牛希济的《生查子》里有一句:“记得绿罗裙,处处怜芳草。”笔者在初读的时候,心里生起一种浓浓的酸楚,恋人离别是再平常不过的事情,可这短短十个字却将这平常的事情融入了深刻的内涵:爱人去远方,姑娘心里有不舍、有嘱咐,还有忐忑不安;一别万里,请你记住我今天穿着的绿裙,以后看见芳草就像是看见我,怜惜芳草就像是在怜惜我。言外之意,外面的世界很精彩,请你千万不要忘了我,看见遍地的芳草,你就要想到我!初读的体验让笔者潸然泪下,这份酸楚的审美愉悦震荡了内心,笔者在讲到这两句诗时十分动情,学生们听得十分安静,偶尔发出“哇”的小声赞叹,以至于在下课之前交待学生要记得写作业的时候,学生们齐齐回答:“记得绿罗裙,处处怜芳草!”

二、涵泳咀嚼

好的文章,经得起一读再读,而多次的阅读往往会有更为深刻的领会。能选人语文教材的都是名篇,而这样的名篇,是需要涵泳咀嚼多次的。“文本解读是一种寻求理解和自我理解的活动,是建构文本和自我建构的过程。”不是所有的文本都会有美妙的阅读初体验,在文本解读这一寻求理解的活动中,获得建构往往需要“如切如磋,如琢如磨”。毛泽东评价《红楼梦》时说:“要看五遍才能有发言权哩。”古语有言:“书读百遍,其义自见。”

《赤壁赋》是值得切磋琢磨的经典文本,初读时往往会被其充满魅力的语言震撼:“纵一苇之所如,凌万顷之茫然。浩浩乎如冯虚御风,而不知其所止;飘飘乎如遗世独立,羽化而登仙。”“其声呜呜然,如怨如慕,如泣如诉,余音袅袅,不绝如缕。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但是谁都知道,仅仅感受这文字的美是不够的,甚至于感受文字所描绘的美妙意境也是不够的,要在反复涵泳中体验苏轼的情感变化:乐(于是饮酒乐甚)——悲(苏子愀然)——乐(客喜而笑),又在细细品读中感悟苏轼情感变化的原因;在再三咀嚼中体会苏轼的乐观豁达:变——逝者如斯-盈虚者如彼——生老病死;不变——而未尝往也——而卒莫消长也——代代相传。

教师在文本解读中要反复涵泳,咀嚼琢磨。通过多次解读和作者达到心灵的共鸣,情感的升华。

三、借他山之石

这里说的他山之石,指的是以下几个方面:通过资料知人论世,了解背景;阅读他人的评论文章,拓宽思路。

文如其人,这个“人”是指作家,我们解读文本,离不开对作家的理解。不了解苏轼被贬黄州,怎么能理解《赤壁赋》里的“水与月”?不了解朱自清身处的社会背景,怎么理解“这几天心里颇不宁静”?不了解毛泽东的政治抱负,怎么理解“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

“跂而望矣,不如登高之博见也。”人无完人,且个体的视野、能力往往有局限,教师自己的解读往往不够全面甚至还有可能误读,阅读他人的文章能避免这样的问题。读一些作者的自传或者他人写的传记,能更好的理解作者进而理解文本;读一些他人的评论文章,能帮助我们对文本做全面详细地理解,甚至于给我们提供一些思路,帮助我们想得更深更远。

四、风雨江山外

况周颐在《蕙风词话》中有这样的一句话:“吾听风雨,吾览江山,常觉风雨江山之外,有万不得已者在。”他说的这万不得已是“词心”,在文本解读中,可以理解为这江山风雨之外的是一种高贵的人文精神,高雅的审美体验,这样的境界是可遇而不可求的,是读者与文本达到了最深的契合,由此产生的创造性的解读体验。

这样的体验中,读者(部分教师)与文本形成同化,创造出了寻常读者不能理解的新高度。比如韩军老师在解读《背影》中读出了生命无常,在解读《雷雨》中读出了神秘力量。这样的解读能力,是我们广大教师追求的目标。

文本解读是对文本的建构,它让文本具有开放性和鲜活性,因为有了读者通过文本和作者的对话,产生了心灵与心灵的碰撞,生命与生命的自然交流,文本的意义便更加凸显,而教师在让学生和文本交流之前先和文本进行对话,这一体验过程使得阅读教学更为丰满和真实,也使得阅读教学更有效。

文本解读没有定法,但有常法,“文本解读活动中的这种主体能动性参与行为,实际上是对文本的具体化和自身情思的对象化,是在理解文本的基础上对自我本性的深化和升华。”语文教师积极参与文本解读,不仅能在这一解读过程中获得积极的审美愉悦,还能在教学中起到示范引领作用,既有利于身心,又有利于教学,何乐而不为?

猜你喜欢
文本解读体验方法
对文本解读与课堂操作四个“度”的把握
体验视角下文化旅游产品深度开发研究
立足文本,给中职语文阅读教学搭建解读支点
立足生活,挖掘习作的丰富素材
谈谈朗读在文本解读中的作用
语境层面的文本解读策略
用对方法才能瘦
四大方法 教你不再“坐以待病”!
赚钱方法
捕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