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莘
【摘 要】本文分析高校图书馆塑造新型人文空间的必要性,提出高校图书馆塑造新型人文空间的三条路径:优化空间布局,强化图书馆功能;以读者为本,提供舒适环境;严格管理、优化服务。
【关键词】高校图书馆 新型人文空间 塑造
【中图分类号】G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0450-9889(2017)02C-0113-02
一、高校图书馆塑造新型人文空间的必要性
(一)读者追求空间体验。新世纪的读者对图书馆的期待不再局限于丰富的文献资源,而更加追求空间体验。信息化时代,足不出户即可满足读者的所有需求,图书馆之所以吸引读者,是因为它能够为读者提供赏心悦目的读书空间:散发着书卷香气的整齐的书架,提供独立思考空间的安静的大厅,身边的读者朋友给予的支持与感动,工作人员细致周到的服务和无私的奉献。
图书馆服务的根本原则是以读者为中心,尽力满足读者的合理需求。既然读者追求空间体验,高校图书馆的功能定位应该拓展到空间服务。营造新型人文空间能使读者充分感受到图书馆对知识的崇尚、对读者的尊重,激发他们读书的热情。
(二)信息技术进步、图书馆功能扩展。互联网走进千家万户,使当代中国人尤其是大学生的阅读习惯发生了巨大改变。网络信息及时,获取方便,成为很多人获取信息的首选。调查显示,近年来使用网络、数字资源的读者增多,而对传统图书的需求减少。图书馆的主要功能是传播信息,方便读者充分利用所需的文献资料。
现代化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正在潜移默化地改变人们的生活、学习和工作方式,也对高校图书馆的功能拓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建立和完善文献信息数据库,实行智能化管理成为当务之急。高校图书馆集学习、咨询、交流功能为一体,在完善传统服务的同时,还要充分利用馆藏资源为经济社会发展做出贡献。
(三)馆藏资源多元化、数量庞大。信息时代,方便快捷、节省空间的电子资源成为高校图书馆的新宠。为了满足读者需求,同时节约资金,高校图书馆逐步增加电子图书的采购。但是,目前相关技术还不成熟,知识产权的保護政策尚未完善,电子图书无法完全替代印刷版文献。馆藏资源呈现多元化的特点,增加了管理的难度。此外,读者需要电子阅览区浏览网络信息或者检索馆藏书目,网线和电源的位置也需要重新安排。
近年来,随着我国高等教育规模的迅速扩大,期刊种类激增的同时出版的频率也增加,高校图书馆的藏书量急剧上升,先前预留的空间已经承载不了大量新购的图书。馆藏资源多元化,且数量庞大,而图书馆空间有限,这一矛盾严重制约了图书馆的发展,只有重新规划藏书布局,提高馆藏利用率,才能满足读者的资源需求,实现图书馆的可持续发展。
(四)图书馆开放程度加深、读者激增。目前,我国正在创建学习型国家,高校图书馆响应号召,面向社会公众提供服务,开放程度逐渐加深。与此同时,公众开始认识到知识就是力量,读书的欲望空前强烈。图书馆读者数量激增,值得欣喜的同时也对图书馆的服务和管理提出了严峻的挑战。
从采购图书到读者借阅,图书馆人流不息,运输图书需要顺畅的通道,读者阅读需要避免相互干扰,图书借阅需要方便快捷。为防止拥挤、踩踏事故的发生,保障工作人员与读者的安全,高校图书馆必须营造新型人文空间,为读者提供高效、有序的服务与管理。
二、高校图书馆塑造新型人文空间的路径
(一)优化空间布局,强化图书馆功能。合理、适用的空间规划决定着图书馆功能的发挥,体现着高校图书馆的价值。信息时代,单个图书馆的力量是薄弱的,无法将来自四面八方、各行各业的信息收集齐全,只有利用网络技术,实现图书馆资源共建共享才能满足读者对多样信息的迫切需求。高校图书馆应推动大规模数字图书馆服务群的建立,将各级图书馆馆藏资源整合到一起,方便读者搜集所需资料。
现代高校图书馆融数字图书馆与传统图书馆为一体,效果如何将直接影响读者的空间体验。首先,图书馆应简化读者身份认证程序,在读者通过入馆处的自动门禁系统后即可自由使用馆内所有资源和服务。其次,在大厅安放电子触摸屏,读者可以通过触摸屏获取图书馆公告、阅览最新报纸,检索馆藏资源信息。再次,在馆内分散安置OPAC检索终端,保证读者方便快捷地查询馆藏资源。最后,图书馆应配备中央空调、公共广播、电子寄包柜等现代化服务设施,完善安保、消防系统。这样,读者在获取信息的同时还会见证高校图书馆强大的功能,提高读者的满意度。
高校图书馆坚持以读者为本,营造新型人文空间,还应该尽力满足读者除阅读以外的其他需求,在馆内设置自动售货机、ATM机、自助打印机和复印机等;当今社会,人与人之间缺乏沟通,图书馆可以为读者提供自由交流的平台,抚慰读者的心灵;针对读者关注的各项热点问题,聘请专家组织开展讲座,提高广大师生的科学文化素养;定期推荐图书,引领大众的阅读方向和品位,丰富读者的精神世界。 (下转第184页)
(上接第113页)
(二)以读者为本,提供舒适环境。高校图书馆的服务本质在于吸引读者,而吸引读者的关键在于为读者提供舒适的环境,以读者为本的思想应体现在图书馆的每个角落。新型人文空间的塑造要从细微之处着手,从规划到构造,从设备、家具的摆放到图书的展示方式等均要考虑读者和图书馆工作人员的需求。
多彩多样的书架迎合年轻人的时尚追求,能够拆卸重组的设计方便图书馆的布局变动;合理设计图书馆内的色彩与照明,保证室内采光均匀的同时,注意营造独特的视觉效果引领读者的阅读兴趣、缓解读者的阅读疲劳;简明的标志能够指引读者迅速到达自己想去的地方,找到自己需要的资料;挑选符合人体生理特点的、舒适健康的桌椅供读者使用,并利用桌椅的色彩和造型区分馆内空间,点缀馆内环境,在各层休闲区安放各种大小不一的沙发供读者休息;完善图书馆内无障碍设施的建设,为残疾人、老年人等弱势群体提供公平的信息服务;采用自然通风与人工通风相结合的方式,形成良好的通风条件;室内摆放美丽的绿色植物,净化空气的同时有效缓解读者的视觉疲劳。
(三)严格管理、优化服务。近年来,读者数量激增,给高校图书馆的服务和管理增加了难度。考虑到馆内空间宽阔,为了引导和区分不同读者群体、减少互相干扰,可以根据提供服务和实施管理的需要将空间进行合理的划分。图书馆一层大厅四通八达,可以作为校内外单位组织文化展览、学术报告、知识普及等活动的场所;越往高层越要加强管理,保持安静,高校图书馆作为读者搜集、获取文献资料的场所,要为读者提供独立思考的空间,使读者能够安心阅读。
高校图书馆拥有来自社会各界的支持,但是作为非营利事业单位,为了可持续发展,降低能耗非常重要。图书馆在规划建设时,应尽量节约人工,充分利用自然资源:合理设计门窗,使馆内采光充足、空气流通;将书架和桌椅安置在窗边,以自然光支持读者白天的阅读;挑选无毒环保的家具,避免奢华无用的装修。
图书馆馆藏资源宝贵,必须加强防盗措施;作为公共场所,更加需要保障工作人员和读者的安全。工作人员和读者来来往往,走廊、楼梯和门厅是馆内主要的通道,要时刻保证宽敞明亮,避免拥挤踩踏事故的发生。综合运用现代化的安检、消防设备,防火、防盗的同时坚决避免伤害事故的发生,为读者提供节能环保、舒适安全的阅读环境。
综上,图书馆营造新型人文空间的目的在于让更多的读者了解图书馆,走进图书馆,深深地被图书吸引。从读者的视角出发进行规划和建设,尽力满足读者的合理需求,营造新型人文空间是当代高校图书馆永续发展的必由之路,应积极采取措施营造新型人文空间,鼓励阅读,提升社会民众的阅读意识,进而促进整体素质的提升。
【参考文献】
[1]戴洪霞.当前高校图书馆读者空间的规划设计[J].图书馆学研究,2007(10)
[2]吴庆珍.论图书馆空间布局的发展趋势[J].图书馆论坛,2011(31)
[3]姜晓岗,任真,刘琬琦,等.网络环境下科技图书馆馆舍空间合理利用研究[J].新世纪图书馆,2007(6)
[4]李华.图书馆空间的新利用[J].图书馆论坛,2009(29)
【作者简介】李 莘,男,硕士,广西幼儿师范高等专科学校图书馆采编室科长,馆员。
(责编 刘健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