理解文化自信的三重维度 

2017-05-03 20:54冯静张锐
理论导刊 2017年4期
关键词:传播机制价值认同社会环境

冯静++张锐

摘要:文化自信不是一个不证自明的概念。对文化自信的考察主要涉及三重向度:一是对民族文化资源的认知;二是对影响文化自信的社会环境的考察;三是对文化传播机制及其传播效果的分析。工具理性与价值理性相统一的生存理性是文化自信的理性基础,以此为基础提升文化自信的调适路径与制度规范,有利于形成中华民族文化认同,培育和增强文化自信。优秀的文化和更有吸引力的文化软实力显然要比诉诸军事和科技的手段更有效,因为它是塑造人的精神世界和改善国家现实状貌的重要手段。

关键词:文化自信;文化资源;社会环境;传播机制;价值认同;文化软实力

中图分类号:G122

文献标志码:A

文章编号:1002-7408(2017)04-0075-05

基金项目:2014年教育部人文社科项目青年基金项目“马克思对虚无主义的克服及重大意义研究”(14YJC710037)。

作者简介:冯静(1979-),女,河南许昌人,中共中央党校2015级马克思主义哲学专业博士生,主要从事经济哲学研究;张锐(1987-),男,黑龙江宾县人,中共中央党校2015级科学技术哲学专业博士生,主要从事科技哲学研究。

习近平强调:“一个国家综合实力最核心的还是文化软实力,这事关精气神的凝聚,我们要坚定理论自信、道路自信、制度自信,最根本的还要加一个文化自信。”文化自信是我们坚定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和道路自信,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不断推向前进的文化基础。强大的文化自信为新常态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提供长久动力,为国家长治久安、社会和谐有序、人民安居乐业提供强大的精神支撑。

作为一种稳定的文化心理特征,文化自信是对本民族文化价值和文化生命力的充分肯定和高度认可。这种对自身文化的信念和情感的形成,是文化主体在对多元文化客体进行文化认知、文化比较、文化反思和文化选择的基础上,形成对本民族的文化认同和文化信念的过程。从文化本身的属性来看,对文化自信形成机制的理解必然涉及到对自身民族文化的认知,即从民族文化的内部结构来看,它是否为本民族提供了丰富的优质资源;也涉及到形成文化自信的载体问题,即文化自信的形成机制是利用哪些载体进行运作的;还涉及到经济、政治和社会等环境因素对文化认同效果的影响。这些要素的改善有利于形成民族文化认同,培育和增强文化自信。

一、从文化资源看文化自信

文化资源是一个国家在长期发展过程中积淀起来的关于社会价值标准、伦理道德、社会制度等方面的精神文化成果,是民族思想观念、社会心理、理论形态的集中体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是培育中国文化自信的历史源泉,对于形成民族文化身份认同、培育文化自信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1从优秀传统文化资源考察文化自信。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有着悠久的文化传统、深厚的文化积淀,给我们留下了内容丰富的优秀文化遗产,是我们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宝贵资源。中华民族在5000年文明史中形成了独特的思想理念、价值规范和道德标准,如崇仁爱、尚民本、重和合、求大同的政治文化,“先天下之忧而忧”的报国情怀,见义勇为、惩恶扬善的集体主义精神,自强不息、敬业乐群、孝老爱亲、信以待人的传统美德,推己及人的忠恕之道,“鞠躬尽瘁,死而后已”的献身精神等,这些优秀传统文化培育了中华儿女的优良品质。在中国封建社会文化繁荣的黄金时代,以儒家为标志的传统文化对全世界的文化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中国传统文化经历多次危机,仍旧屹立不倒,薪火相传。正是凭借这种生生不息的文化信念与文化历练,中华民族才在大故迭起、多灾多难的历史进程中顽强生存下来。这种文化自信也一直是中国近现代知识分子回应现实挑战的弘道精神。近代知识分子以其艰苦卓绝的文化信念与实践理性,形成了“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的文化自信和文化理想。经过痛苦的蜕变过程,中国传统文化以某些具有超时代性、开放性、现代性及其后现代性的特征和因素,实现了向现代化的转换。积极促进传统文化的现代性转化,对于维护国家的安定团结和社会的长治久安,促进人民的自由全面发展,推动世界的和平发展,具有重要的时代价值。

然而,毋庸讳言的是,在环境资源关系紧张、生存竞争日趋加剧、消费文明和后现代文化到来的今天,优秀传统文化面临着被严重损害、过度消费甚至严重污染的文化生命危机,学术研究中的失语、文化事业的落后也部分地印证着传统文化创造力衰落、自信心不足的事实。因此,为中华文明的可持续发展提供理性、意志与热情,具有重要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我们要不忘历史,继承和弘扬优秀传统文化,从以下三点努力: 第一,整合社会各界力量,通过协同创新、民众参与等各种方式,创造全民积极参与文化资源保护利用的氛围。第二,加大对民间文化、民族文化等传统文化资源的人文价值的理论研究,提高文化资源研发水平。积极推动文化资源信息共享平台建设,不断完善文化资源研发体系。第三,注重传统文化的文化建设功能,充分挖掘传统文化的公益性和文艺性,使优秀传统文化得到发扬。

2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资源体认文化自信。中国在长期的革命过程中,始终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政治领域和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马克思主义作为价值哲学和实践哲学,从现实的人出发,以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为价值理想,是实现人民解放、维护人民利益的强大思想武器。正因为如此,中国共产党始终将马克思主义作为指导思想,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研究和解决我国旧民主主义革命和新民主主义革命的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積累了丰富的革命文化。革命文化的核心精神是把中国变为政治自由、经济繁荣、文明先进的国家;革命文化是对优秀传统文化的升华,生动体现了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的奋斗精神、民族独立精神和创造精神。在艰苦的革命历程中,中国共产党人始终坚守对革命文化的信仰和追求。因此,革命文化始终是激励我们砥砺前行的文化资源,是建设和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强大精神力量。

在我国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和全面深化改革新时期,中国共产党人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创新发展。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大理论成果,这些理论创新指导中国人民取得了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习近平治国理政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体现出对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整体性思维方式、实践性思维方式、辩证思维方式、创新思维方式[1]的新发展,这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的重要来源。面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新的时代境遇,习近平立足于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的整体利益,把中国梦的实现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出发点和落脚点,而中国梦就是国家富裕、经济社会发展和人的精神本质发展的有机统一。习近平指出:“经济发展以社会发展为目的,社会发展以人的发展为归宿,人的发展以精神文化为内核。”他把文化发展与人的存在价值和意义联系在一起,把文化发展看作比经济或社会其他领域的发展更重要的目的。习近平治国理政思想中的忧党、忧国、忧民意识,体现了共产党人的责任和担当,汲取了传统文化的精华,实现了对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发展,为优秀传统文化注入了新的时代内涵,拓展了传统文化的应用领域,也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创造性发展。

从历史维度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资源的丰富统一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之中。作为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马克思主义从它在中国传播之初就带有明显的政治色彩。在中国共产党长期执政的过程中,马克思主义话语体系的传播延续了这一政治理念,这种高度意识形态化的话语体系在急剧变化、丰富多彩的社会实际生活中,显得力不从心,与开放环境中的大众话语体系日渐疏离。新的形势下加强民众对马克思主义的文化认同和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的自信,需要发挥马克思主义对各种社会文化思潮的引导和整合作用,通过探寻开放环境下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文化基础,提高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传播的有效性。为此,一是要在我国的文化事业中重视革命文化的弘扬,做好革命史的挖掘考证工作,全面深入地展示革命历史,通过多种形式的纪念活动和宣传教育活动,积极开展党史教育,传播革命精神,用革命文化推动当前工作。二是要创新马克思主义哲学的表述形式,实现语言风格的通俗化表达,使之符合中国人心理特征和思维习惯。三是要推进理论创新,使马克思主义哲学中国化的内容更加贴近群众的社会生活,更加关注民众的精神世界,使理论具有更加广泛的群众基础,进而汇聚党和人民的精神力量,坚定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念和信心,为经济新常态下全面深化改革提供持续的精神动力。

3从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资源看文化自信。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是以马克思列宁主义为根本指导思想、以培育具有现代文明素质的社会主义公民为目标的民族的科学的大众的文化。“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生命力就在于其忠实继承和弘扬民族优秀文化,不断揭露愚昧迷信、鞭挞腐朽丑恶、革除陈规陋习,努力表现人民群众生气勃勃、健康向上的火热生活。”[2]在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建设问题上,我们曾经将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抽象化、神秘化,只重视先进文化塑造理想人格的作用,不承认当下人们世俗追求的合法性,忽视了社会生活和社会心理,从而在实践过程中出现了不容忽视的偏差,影响了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时效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为解决当前困境提供思想指南,为指引未来前景指明方向。

为了增强文化的生命力自信,就要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提升中国的文化软实力。核心价值观的凝聚力和感召力是一个国家文化软实力的集中表现。核心价值观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内核和生命之魂,其培育和弘扬能够有效整合社会意识,提升国家治理能力,是激励全民族艰苦奋斗、开创未来的精神纽带。习近平指出:“核心价值观是文化软实力的灵魂,文化软实力建设的重点,这是决定文化性质和方向的最深层次要素。”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具有凝神聚气、强基固本的作用,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生命力自信的重要标识。要通过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先进文化的发展方向,不断提高人民的道德文化素养,坚定理想信念,践行社会主义荣辱观,形成和谐有序的社会风尚,为坚定民族文化自信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和思想文化保证。社会主义文化建设要始终坚持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丰富和完善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内容,进而指导新的文化实践。一是要重视现代审美情趣和经典思想内涵的有机结合,充分挖掘社会主义先进文化深厚的生活基础和创新活力。二是要吸取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继续发挥马克思主义哲学的文化批判功能,结合多学科研究成果和中国的社会现实,加强对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理论和实践路径研究,才能对世俗化的功利思想和形形色色的思潮进行批判和荡涤。三是用先进文化引领世俗社会,以树人为重点,用多种方式进行共产主义理想教育,最大限度激发个体追求理想的人生境界,追求社会价值与个体价值相统一的“中国梦”的实现。

二、从价值认同衡量文化自信

从经济社会文化发展的横向结构来看,随着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我国的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都发生了深刻变革。由于中国经济社会和文化发展不平衡,凸现出错综复杂的主体利益关系和社会矛盾,一些群众对国家的方针政策和中心工作不理解、不支持,甚至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制度体系和道路持怀疑态度。经济、政治、思想领域内凸显的消极方面动摇了许多人在价值认同上对民族文化的信念。

1经济分析:利己主义、拜金主义对文化自信的冲击。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确立,市场开始在资源配置中发挥决定性作用,西方经济学的前提假设即“理性经济人”开始在中国这个社会主义国家发挥作用。中国的社会成员在面临各种经济利益的诱惑时,也不同程度地受到利己主义的影响,人与人之间的社会关系日趋呈现出原子式的分裂状态。诚如马克思所说,资本“把人与人之间的关系都变成了赤裸裸的金钱关系”。在经济活动中,建立在等价交换基础上的个人主义成为衡量人际交往的道德準绳,人们在考虑自身物质利益的同时,很少考虑国家、集体和他人的利益。在资本的增殖性、寄生性和逐利性的支配下,生产领域中的劳动异化问题依然严峻。劳动从本质上来说成为赢得财富和报酬的手段,而非人的“类本质”的彰显。为了最大限度地获取剩余价值,一些人不择手段,甚至铤而走险,极端藐视宪法和法律的权威,由市场经济本身的利己主义特征延伸出极端个人主义的价值理念。

如此一来,人们对传统文化的信念受到了严峻的挑战。传统优秀文化中的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等奉献精神实际上被边缘化了,传统文化对价值观的引导和社会行为的规约作用失去了应有效力。改革开放之前很长一段时间内,我们宣传的都是大公无私的集体主义价值观和道德准则,这种教育曾经收到了很好的实效。但是对于处于转型时期的中国而言,如果意识不到市场经济本身的缺陷对传统价值观教育的冲击,势必扭曲人们之间的社会关系,抵消人们对传统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价值认同。在财富幻象、货币异化和拜金主义的镜像中,货币似乎无所不能,直接影响了人们的精神追求,使人们对文化的满足只停留在形式化的表面,这对民族文化价值认同形成了很大的负面影响,从而动摇了国民文化自信形成的根基。

2政治分析:政治生态的破坏对价值认同的消极影响。在政治领域中,受到市场经济带来的利己主义的影响,部分党员干部丧失理想信念。由于缺乏对其手中公共权力的制度监控和有效制约,腐败问题频发,严重破坏了政治生态的平衡性,有悖于我们党的“初心”,损害了我们党的立党之本和执政之基,损害了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从文化背景来看,中国传统糟粕文化中的官场文化、中国式人际关系和潜规则是腐败问题产生的历史根源。“中国腐败在全世界尚处于中等水平,属于比较腐败的国家。目前,中国腐败出现了‘特权腐败‘小官大贪等新特点,其中,‘小官大贪又呈现了‘集体作案‘作案手段越来越掩蔽‘涉案金额越来越大‘嫌疑犯越来越年轻化等新特征。”[3]权钱、权色、权权交易频发,对党和政府在人民群众中的形象构成了严重的负面影响。从另一方面来看,群众行使民主权利的渠道不畅,选举和投票往往无法获取公开透明的有效信息,进而难以做出正确决断,群众的民主权利无法得到制度程序的有效保障,这在很大程度上造成了价值观的混乱。许多人热衷于接受和拥护抽象的民主概念,实则缺乏民主观念和理性的政治态度,极端的政治狂热与非民主的虚假参与、盲从参与和参与冷漠并存,影响了人们对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价值认同。

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反腐倡廉制度建设,反腐倡廉形势有所好转,提高了党和政府在人民群众中的良好形象。习近平同志曾多次强调,要加强党的建设,营造“山清水秀”的政治生态,强调构建“严肃认真的党内政治生活、健康洁净的党内政治生态”[4]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指导意义。党的十八届六中全会在总结党内政治生活历史经验的基础上,坚持问题导向,针对全面从严治党面临的新形势和新问题,提出了健全党内民主监督制度、全面规范党内政治生活准则的基本准则。这种顶层制度设计鼓励和包容社会力量对党员领导干部的权力进行有效的民主监督,确保群众参与社会管理,在很大程度上有利于形成个人对国家和民族文化的积极态度和身份认同,有利于凝聚社会共识,增强对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信心,形成文化自信的价值认同基础。

3思想根源分析:价值虚无主义对文化自信的影响。随着工业化、科技化和信息化的到来,无论西方还是中国的现代性都不可避免地遭遇了价值虚无主义。虚无主义在西方文化语境中是现代性的特征,是一种精神世界的价值虚空状态。虚无主义否定人生的意义和价值,集中表现为全盘否定传统文化。这种价值虚无主义是消费主义的伴生物。鲍德里亚的符号社会理论全面反思了消费社会日渐暴露的诸多弊端。在他看来,现代社会是一个受资本逻辑支配的彻底异化的社会,生产和消费都“出自同样一个对生产力进行扩大再生产并对其进行控制的巨大逻辑程式”。[5]他认为这种生产和消费实质上不过是资本家追求剩余价值的手段而已。在消费社会中,消费以符号象征价值交换为基本结构,物的使用价值则被遮蔽。在物质欲望的推动下,真正体现富裕社会精神消费的價值观念并没有真正建立起来,却出现“过分夸大体现阶级区分和身份炫耀的符号价值,从而造成消费主义盛行和人生存的不自由”[6]状态。当然,随着人们对物质生活的满足,人们逐渐产生了对高品质精神生活的追求。但是在社会实际生活中,许多人在精神层面的愉悦和满足仅仅停留于单纯追求精神刺激,一味追求科技进步对视觉、味觉等生物性感知觉的刺激,波德提出的“景观社会”就是这种精神生活的真实写照。文化领域内奉行的享乐主义价值观必然会对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产生严重的腐蚀。

在当前社会转型和多元价值并存的背景下,资本的逻辑使中国也出现了消费社会的一些端倪,精神信仰缺失的社会心态普遍存在,社会竞争日益加剧使一些人产生了心浮气躁、急功近利、怨恨、仇视等负面心态。在资本逻辑的支配下,人们对科技、金钱和权力的崇拜遮蔽了人类的终极关怀,那就是心灵的宁静和对淡定的生活状态的满足。文化就其本质而言,是人们对精神的内在需求、真实需求和普遍需求,可以启蒙心智,使人思想受益;可以陶性冶情、愉悦身心,使人获得精神上的依归。先进文化能够使人的精神焕发勃勃生机,坚定崇高的理想信念和对未来美好生活的希望;可以启蒙理性,使人追求创新思维和自由、民主精神;可以使人具有悲悯之心,性情坦然;可以使人慎思明辨、求真务实;可以使人境界博大、心灵充实。文化能够有效调节人们的心理和情感,有助于人们表达情感、交流思想,丰富人们的精神生活,塑造健全人格,提升人们的自身修养和精神境界。真正富有意义的文化具有超验性,其超验性体现在为人类的终极价值寻找安身立命的精神寄托之地,这种文化通过一个象征系统对有关人生意义的问题进行统一解答,消弭世俗文化对主体精神的负面影响。为了应对价值虚无主义的冲击,形成叩击心灵的思想力量,文化必须体现一种对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终极关怀和追求,才能发挥其主体选择功能,滋养和熏陶人们的精神品格,从而为人们点亮心灯,使之回归精神家园,形成正确的文化心态,塑造人们对自身主体精神和本质力量的确证。

三、从文化传播机制的传播效果看文化自信

我国丰厚的文化资源蕴涵着潜在的文化生产力,这种潜在的生产力需要借助于一定的文化生产方式才能转变为现实的文化生产力。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的发展是两种不同的文化生产方式,分别遵循不同的运行机制和生产规律。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所提供的文化产品是民族文化自信的物质基础和重要“介质”。当今社会,随着经济社会与文化发展的相互交融,文化的经济功能越来越强,文化产业在经济增长中起着日益重要的作用。随着互联网传播技术的迅猛发展,文化产业在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多样化的精神需求的同时,其某些超技术属性也以隐性的表现形式全面渗透于社会的各个“角落”,这会对民族文化自信产生更加深远的影响。

1从文化产业整体发展状况看文化自信。当下的中国,随着经济社会的深入发展,旧的经济体制下形成的思维方式和生活方式受到强烈冲击,人们的精神文化需求日渐提高。在文化消费市场中,人们不再仅仅追求商品的使用价值和价值,也极其重视其文化价值,消费逐渐成为某种文化宣言,因而文化消费市场具有广阔的发展空间。但是作为我国的新兴产业,文化产业的发展水平整体上滞后于工业发展水平,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其一,从思想观念上来看,我国的文化产业相对于传统产业没有得到足够重视。其二,文化产业在我国经济总量和国内生产总值中所占的比重远远低于工业占比,也远远低于西方发达国家平均水平。其三,由于文化体制机制等方面存在的问题,现代文化企业制度尚未完全建立起来。我国的文化产业集约化程度低,贸易市场发育不足,外贸出口能力差的问题严重,加之文化产业相关制度和扶植激励制度还未完全建立,文化产业长期缺少舆论宣传和社会认知等因素,极大地制约了文化产业的发展,成为制约国民文化自信的现实障碍。因此,加大对文化产业的重视力度,调整与改革文化产业结构,促进文化产业的发展,是增强民族文化自信的现实基础。

由文化产业推动的大众文化汇聚了时尚创意,其发展程度直接体现了文化生产力的发展水平,是民族文化自信的重要生发之地。在我国文化产业迅猛发展,社会竞争带来的心理压力日益加剧的情况下,大众文化具有过度商业化和娱乐化趋势,更多地关注消费文化的娱乐价值,很少考虑到文化的社会价值。这种消费文化难以形成正确的社会导向。必须在保证文化产业的社会价值的前提下,考虑其经济价值。要通过制度建设为文化产业的发展提供制度保障,以形成社会共识,营造有利于培育文化自信的社会环境。

2从文化产业创新力看文化自信。随着我国文化产业化的发展,我国文化产业的生产效率和供给能力大幅提升,文化产品生产和流通的速度和规模得到很大改观,文化产品的数量和种类不断增加,为培育民族文化自信提供了现实土壤和动力源泉,但也面临着诸多问题与挑战。文化产业在发展过程中长期缺乏文化艺术表现力的人文积累,更重要的是受高成本的制约,文化产品的创新和服务能力弱,尤其是在大众传媒领域,普遍存在内容雷同、缺乏创意、格调低下、庸俗媚俗、产品老化、质量偏低等一系列问题,造成文化市场产能过剩和资源浪费。从文化供需体系来看,低端产品总量供给过剩,而真正受消费者欢迎的、能够充分满足人们高品质精神需求的文化产品和服务比较缺乏,从而呈现出文化产品和服务“供需错位”的结构性矛盾。这种情况严重制约了人们对精神文化需求的有效满足,制约了民族文化自信。

文化生产力的解放和发展是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的重要标识。文化生产力代表着一个国家隐性的文化权力,并深深地代表着文化的凝聚力、控制力、创造力和辐射力。培育文化自信的重要途径是通过文化产业创新来拓展民族文化生存与发展的可能空间。强大的文化创造力能够实现对自身文化传统的现代性转换,实现文化产业的繁荣发展,在此基础上形成的民族文化才足以拥有在国际社会中的文化话语权,保障民族文化主权,才能以更加自信开放的心态融入世界文化的激荡之中。文化领域再生产的创造性往往表现为突破原有文化形式限制的新内涵,从而能够推动文化创新,代表先进文化的发展方向。因此,文化自信的增强和文化强国的建构最终应落实到文化创造力之上。文化创造力首先表现在文化内容的艺术表达方面。在审美经济时代,文化产业必须具备审美价值,这是形成文化自信的必备要素。在文化创造力的表现上,民族风格的形成需要通过深厚的艺术表现力才能展现出来,而不是在个别细节和道具、服饰等环节运用一点具有民族色彩的东西就可以奏效的,更不是只要反映中国人的生活便是民族化的作品。因此,在文化生产力更新和提升的过程中,增加对人文关怀的注解,通过文化产品的民族元素与文化内容相结合的艺术性表达,才能更好地培育和增强民族文化自信。

文化创造力还体现在文化技术的创新上。文化自信的建构并不是抽象的理论描述,而是立足于文化实践基础上的客观建构过程,主要体现在当代中国人文化创新意识的全面觉醒、创新能力的全面提高。因此,要提高文化原创能力,鼓励文化产品与服务的自主创新,积极搭建文化载体和发展平台,依靠创新驱动,增强自身文化的吸引力和辐射力,塑造博大、厚重、高端、特色的国际文化形象,全面提升文化自信心。要加大对特色文化行业及高科技新兴业态的扶持力度,紧跟文化发展趋势,引领文化消费潮流。通过铸造科技载体,培育新兴文化业态,转变文化产业发展的动力机制,以科技创新驱动文化产业发展,为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弘扬占领信息传播的制高点。这些方面的实现必然会通过成功的文化现代化而高效快速地促进人的现代化,构筑真正的文化自信。只有全面提升自身文化创造力,中国社会才能提升文化竞争力,实现传统文化的传承,维护自身文化安全,创造出更加灿烂的文化成果。

3从文化辐射力评估文化自信。在经济全球化、信息化、多极化时代,多元文化激荡碰撞,不同国家之间在思想文化、意识形态、价值观念等领域的冲突深刻影响着人们的社会生活、心理状态和精神世界。进入21世纪,相对于我国硬实力的不断增强,我国文化软实力的现状却不容乐观。从中国的文化市场来看,我国本土文化市场受到海外各国文化的严重冲击和美国文化霸权的挑战,崇洋媚外的风气盛行,导致中国本土核心文化被边缘化。同时,处在社会转型期和改革攻坚期的中国出现各类矛盾的激化,而中国在对外传播中缺乏先进灵活的手段、形式和策略,不容易为西方接受,致使“西强我弱”的舆论格局尚无明显改变。基于政治理念和文化传统的差异,西方始终对中国持排斥、怀疑甚至分化瓦解的态度。在“中国威胁论”“中国责任论”“中国崩溃论”等西方主导的国际话语体系中,我国的国家形象往往是被西方国家塑造的,中国在经济、科技等方面存在的横向劣势和世界共产主义运动的低潮,使得中国在西方文化话语体系中很难占据主导地位。中国的社会制度、意识形态并未达到西方国家的普遍认可。

增强文化自信,首先要在文化产业的发展中充分挖掘和阐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提升我国文化产业的产品竞争力。还要结合时代需求,对中华传统文化加以创新发展,弘扬时代精神,形成既立足国内市场又面向国际的当代民族文化,体现继承性、民族性和时代性、原创性的有机统一。“舌尖上的中国”“书画里的中国”“琴弦上的中国”蕴含着无穷的文化魅力。其次,要在文化产业中坚持正确舆论导向,加强社会主流意识,塑造积极向上的社会主义先进文化。通过打造国际平台拓展国外文化市场,提高中国文化传播力度,在文化市场竞争中掌握主动权,掌握意识形态领域的国际话语权,构建舆论引导新格局,传播中国文化价值观。要对文化产业发展体系的重构加以系统谋划和设计,通过文化产业优势资源整合增强文化产业整体竞争力,努力将中国文化品牌推向世界,并通過对外交流合作拓展我国文化产业在全球文化传播中的价值担当。再次,在与世界异质文化交流和碰撞的过程中,文化主体需要以理性的态度吸收和借鉴世界各国优秀文化成果。萨义德指出:“每一种文化的发展和维护都需要一种与其异质并且与其相竞争的另一个自我的存在。自我身份的建构牵涉到与自己相反的‘他者身份的建构。”[7]从这个意义上而言,文化主体的文化自信具有开放性和包容性的本质特征。在文化的交流、碰撞和冲突中,应该在坚持民族文化主体性的基础上,以更加开放的态度积极吸收世界文化中的精华,在理性比较与反思的基础上,积极掌握国际文化主动权。习近平指出,在一带一路沿线中要形成相互欣赏、相互理解、相互尊重的人文格局,提高我国在全球经济治理中的制度话语权。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过程中,文化自信是维护国家文化安全的有力心理支撑,应成为衡量小康社会国民精神文化素质的重要标准。

更重要的是,在开放经济条件下,文化自信通过文化贸易的途径得以实现和强化。文化市场交易的结果有助于增强消费者对文化产品和服务品质的了解,为提升文化自信奠定坚实的市场基础。文化市场交易的过程和结果不断增强着人们对文化市场的运行以及未来文化经济发展的自信,文化自信也会随之增强。从更深层次来看,文化贸易不仅意味着交换关系的确立,更意味着消费者接受和认可了文化贸易所提供的文化产品和服务所传递的价值观,这就是文化贸易背后的精神和意识形态属性,也是文化贸易区别于一般商品和服务贸易的特征。因此,跨国文化贸易实际上是具有不同文化背景的交易主体对彼此文化价值观的认可和接受过程。在这一过程中,文化自信显然具有全球化意义和重要的战略位置。

4从科技的内在属性看文化自信。现代化是人类的共同目标,互联网技术的出现更使现代化驶上了“快车道”,但随之而来的却是人类对科技侵蚀文化的担忧。当前,国内学界在探讨互联网科技与文化传播的关系时,大多从技术载体与传播内容的利弊角度进行研究,这可能就造成了一个研究的误区,即对二者的关系进行了简单化的处理,仅注重考察互联网科技之于文化传播的显性功能,忽略了更加深远持久的隐性特征——互联网科技“内嵌”的“去中心、共享、平等、互联”等文化属性。上个世纪,西方马克主义法兰克福学派曾提出科学技术成为意识形态的观点,对于今天我们分析科技对于文化传播的影响同样具有重要借鉴参考价值。所以,我们必须从马克思主义历史生存论的视角出发,把人类生存的二重结构当作确立文化自信的的依据,把工具理性与价值理性相统一的生存理性当作文化自信的理性基础,把人的健康生存与全面发展当作科学与人文的结合点,从真正的人的价值需要出发去建构文化自信体系。这也与我国古代“天人合一”“道法自然”的思想異曲同工。恩格斯曾指出:“文化上的每一个进步,都是迈向自由的一步。”[8]因此,“一个不属于任何文明的、缺少一个文化核心的国家,不可能作为一个具有内聚力的社会而长期存在。”[9]优秀的文化和更有吸引力的文化软实力显然要比诉诸军事和科技的手段更有效,因为它是塑造人的精神世界和改变国家现实权利的重要手段。

参考文献:

[1]李安增,朱辰晨.习近平治国理政思想的传统文化意蕴[J].当代世界与社会主义,2016,(4).

[2]侯惠勤.准确把握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科学内涵[N].光明日报,2012-02-01.

[3]夏远永.小官大贪的产生原因和治理机制[J].中共浙江省委党校学报,2016,(4).

[4]习近平.严肃党内政治生活净化党内政治生态 为全面从严治党打下重要政治基础[N].人民日报,2016-06-30.

[5]鲍德里亚.消费社会[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2000:74.

[6]郑红娥.消费社会理论反思[J].南京社会科学,2006,(7).

[7][美]爱德华·W·萨义德.东方学[M].王宇根,译.北京:三联书店出版社,1999:426.

[8]马克思恩格斯文集( 第9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2009:120.

[9][美]S·亨廷顿.文明的冲突与世界秩序的重建[M].北京: 新华出版社,1999:353-354.

【责任编辑:宇辉】

猜你喜欢
传播机制价值认同社会环境
政府危机公关中的新媒体传播机制透析
网络暴力的法理学透视
新媒体时代大学生价值认同的辩驳与实践
国家治理视域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路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