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新增岗位的忧思

2017-05-03 09:18胡冰川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
中国农村科技 2017年4期
关键词:共性农业产业奶牛

文|胡冰川 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

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新增岗位的忧思

文|胡冰川 中国社会科学院农村发展研究所

近日,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以下简称“产业体系”)“十三五”新增岗位科学家已经靴子落地。产业体系的初衷是围绕农业产业化发展需求,进行共性技术和关键技术研究、集成和示范,从而推进产学研结合,提升农业区域创新能力,增强我国农业竞争力。整体来说,根据过去一段时间的经验,产业体系基本实现了既定目标,而且在有限财政经费的支持下,对农业产业化发展,特别是技术应用和推广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可谓“花小钱,办大事”。笔者作为奶牛经济岗位的团队成员,对此也有切身体会。

由于正面效应的溢出,财政支持的力度加大,产业体系的规模逐步扩大。根据公开信息,2016年度产业体系的支出约为12亿元,根据此次新增岗位推算,2017年的预算将超过16亿元。从整个国家财政支农以及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要求来看,增加产业体系的预算无可厚非,关键问题在于:如何更好地发挥财政资金的使用效率,促进产业体系更好地服务农业发展。透过新增岗位的设置,最大的感觉就是产业体系的设置逐步泛化,日渐偏离“保基本、保公益”的政府职能。

产业体系强调共性技术与关键技术,主要解决我国大宗农产品产学研长期脱节,技术效率相对低下的问题,并非解决所有农产品生产过程中的技术问题。对于新增岗位,特别是新增产业体系来说,直观感觉这些产品都十分重要,都有设置的意义与价值,但是冷静思考之后不难发现,产业体系的设置已经开始逾越政府与市场的边界,最终将会侵蚀农业技术进步的市场基础。

在传统意义上,与美国等发达国家高度市场化的投入方式不同,我国大宗农产品,例如粮棉油糖肉鱼蛋奶的科技水平,主要依赖于政府投入。随着我国农业生产资料(例如种子)市场的不断开放,科技投入的主体也在发生变化,最终目标肯定是导向市场机制在科技投入中发挥决定性作用。现阶段,考虑到当前市场机制尚不成熟,农业产业体系中的外部效应仍然显著存在,政府公益性的投入仍然有维持的必要性,但是不能据此成为政府越位的逻辑出发点。

以奶牛产业为例,当前全球范围内占支配地位的奶牛品种为荷斯坦奶牛,其原因在于品种单一化有利于全球奶牛产业的科技投入的效率提高,这一点也是产业体系强调的共性技术与关键技术支持问题。显然,共性技术投入带来的正面外溢可以惠及全人类的,但是从路径上看,全球对荷斯坦奶牛的研发基本上都是以市场机构为主,政府投入并不占主导地位。更为一般地,在整个农业产业体系中,政府投入的作用应当止于“保供给、保公益”的简单目标。

产业新增岗位需要辩证的来看,一方面要为财政投入的增加与新增岗位即将发挥的作用欣喜,另一方面也要看到新增岗位在某种程度上的泛化带来的负面影响。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是我国农业产业化发展中的一项重要管理创新,但是也不能落入目标无限扩大的陷阱,对此,唯有“不忘初心,继续前进”。

猜你喜欢
共性农业产业奶牛
乍暖还寒时奶牛注意防冻伤
基于价值链的农业产业优化路径分析
河北省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露地蔬菜创新团队启动会成功召开
夏季奶牛如何预防热应激
刘伟参加5个国家现代农业产业科技创新中心建设工作座谈会
共性
奶牛吃草
以“党建”推进特色农业产业发展
旋转体容球的一个有趣共性再探究
雷锋精神与辽宁精神的共性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