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立 王立群
深秋,正是南疆最美的时节。三千年不朽的胡杨,披上绚丽的金色衣裳;丰收的棉花,仿佛冬日大雪提前覆盖大地。当然,在这里,最美丽的还是维吾尔姑娘们优美的身姿、灿烂的笑容,还有那萦绕在耳边的悠扬的木卡姆……
在南疆最大的城市喀什,古丽尼萨和她的近百个维吾尔族姐妹,在卫星工厂宽敞明亮的车间里熟练地操作着机车;就安装在肉孜古丽自家房屋里的四台织袜机,已经连续三个月给她带来可观的收入;67岁的阿不力孜根本想不到,他做出的热瓦普竟然能从网上卖到全国各地;比丽克孜经营的手工十字绣农民合作社已经进入了第三个年头,她开始考虑扩大生产规模;高职学校的阿热孜古丽老师则带着她的40多名学生进入刀郎针织家纺产业园学习,学成之后,这些孩子就可以直接进入实习企业就业……
从“总部+卫星工厂”到“公司+家庭作坊”,从异地产业引进到结合自身实际自主创业,山东援疆的产业扶贫路径不断提升,从输血到造血的致富探索不断取得新突破。
2月,山东省委、省政府举行援疆干部人才欢送会,省委常委、组织部长杨东奇出席会议并讲话,拉开了新一轮援疆的序幕。
4月,山东省委书记刘家义作出重要批示,强调援疆工作十分重要,必须做好。新疆自治区主席雪克来提·扎克尔作出批示,对山东援疆工作充分肯定。
5月,山东省省长龚正作出重要批示,对援疆工作提出明确要求。
6月,山东省援疆指挥部作为19个援疆省市的唯一代表在自治区35个贫困县脱贫攻坚推进会上作典型发言。
7月,山东省委常委、常务副省长李群来喀参会,考察英吉沙服装产业园。
省委、省政府分别召开省委常委会、省政府常务会议,研究贯彻落实第六次全国对口支援新疆工作会议的意见。
9月,新疆自治区党委书记陈全国作出批示,充分肯定山東产业援疆工作。
山东省政协主席刘伟,省委常委、常务副省长李群,省委常委、组织部长杨东奇分别对援疆工作作出批示,省领导李群、孙立成先后到喀什考察指导援疆工作。
2017年,落地项目112个,完成投资44.8亿元,涉及纺织服装、农副产品加工、建材、机电设备等多个领域,产业覆盖面不断拓展,扶贫扶智模式不断创新。
在产业援疆渠道进一步拓宽的同时,以人才组团为基本模式的教育、医疗等援疆体系也进一步提升。在喀什麦盖提,于云霞与她的同事们所负责的刀郎中学教学四部已经成为地区中学教育的典范。在疏勒县人民医院,远程诊疗系统的运行已经完全抹平中西部医疗软实力的差距。
从初春到深秋,山东省第九批援疆干部人才队伍即将走完进驻新疆的第一个四季,他们所付出的辛勤劳动也开始结出丰收的果实。
从卫星工厂到家庭作坊
产业延伸再升级
2014年9月,古丽尼萨第一次离开喀什,而她的目的地是近5000公里之外的山东青岛。在青岛,她接受了一个月的手套加工培训,并看到了与喀什不一样的“漂亮的城市”。回到喀什之后,古丽尼萨成为城关乡中兴手套卫星工厂的一份子。如今,三年过去了,古丽尼萨已经成为这个卫星工厂的负责人。进入工厂之前,在家跟随父母务农的她几乎没有固定收入,现在,她每个月能够有2000~4000元的工资。这个卫星工厂,最多时有110多人同时工作,其中年龄最大的员工接近50岁,最年轻的22岁。一个熟练工,每月能拿到2000多元的工资,普通职工的收入也能保持在1200-1500元。这些员工都来自附近的村子,农忙时节,她们还可以请假回家做农活,这开在家门口的工厂,直接解决了当地农民尤其是妇女的就业和生活问题。
中兴手套将工厂开到了村口,而如意纺织,更是直接将车间放到了农户家中。27岁的肉孜古丽是三个孩子的母亲,在她家一楼,有四台企业免费提供的织袜机,只要有空闲,她就可以在家“上班”,每个月可以为家里增加近千元的收入。她居住的疏勒巴合齐五村是山东援疆着力打造的“袜业就业一条街”,这里的每一个住户都是一个小的生产车间,整条街就是一个规模化“工厂”。尝到甜头的肉孜古丽又在家里安装了四台织袜机,全部投产后,这个家庭有望摆脱长期依靠低保生活的窘境。
“总部+卫星工厂”“公司+家庭作坊”是山东援疆产业扶贫模式不断创新的产物,产业的生产终端不断向下延伸,化整为零,帮助群众就地就近就业。2017年,中兴手套公司发挥示范带动作用,建成卫星工厂19个,长年用工2000多人。同时,带动50多家劳动密集型企业采用这种模式,在乡村设厂布点,实现群众就地就近就业。如意、即发等劳动密集型特别是纺织企业进一步延伸产业链条——如意袜业把车间安到农户家里,实现不出家门就业;新银鹤地毯有限公司在英吉沙县芒辛乡培训了150名维吾尔族群众在家工作。
在扩大就业面的同时,山东援疆干部与企业想方设法提升当地群众的就业质量,探索出援疆企业维汉职工结对的新方式。青岛即发集团总部职工与到集团培训的28名新疆即发华和公司维吾尔族员工逐一结对。近期,山东五征集团员工拟与55名到该集团就业的维吾尔族员工逐一结对。下一步,山东吸纳维吾尔族群众就业的企业,都将建立内部结对机制。
从工业园区到民族产业园
就业创业双促进
在产业链条不断延伸的同时,以园区为基础的产业聚集也在寻求新的突破。2017年,山东投入援疆资金1.5亿元,重点推进疏勒南疆高新技术产业园、英吉沙鲁英服装产业园三期项目、麦盖提刀郎纺织服装产业园和岳普湖泰岳工业园建设,提升园区综合承载能力,为企业落地搭建好平台。
在即将竣工的刀郎纺织服装产业园,阿热孜古丽正带着她的40多名学生,进行服装加工技术培训。据阿热孜古丽介绍,她的很多学生之前在职业学校的学习方向都是美容美发,但如今都主动转到服装加工与制作班学习。好的就业前景是让他们做出这一选择的主要因素,据新鲁服饰的负责人介绍,这些学生学成之后可以直接留在企业工作。
在萨罕乡,山东援建的第一个“乡镇小微产业园”已经落地,并开始成为承接富余劳动力的有效平台。青岛即发集团的假发生产车间7月14日正式投入使用。招收的学员前三个月每天可以得到20元的补贴,满勤28天就有500多元的收入。工厂采用计件付费的结算方式,与青岛当地工厂采用相同的支付标准。
大型产业园区的聚集效应在逐步显现,与此同时,由当地自主筹建、山东援建的部分民族手工艺产业园也成为当地群众创新创业、谋求致富的重要平台。在库布西力克乡,当地政府抓住易地搬迁项目的重要机遇,筹建了库布西力克民族手工艺产业园。67岁的阿不力孜手工制作的民族乐器热瓦普因为音质纯正,每件能卖到一千多元,深受民族群众的喜爱。政府在山东省援疆指挥部的支持下,利用项目资金对其略加支持,便能够形成制作规模。这样的民族手工艺品制作,需要设备少、资金投入相对较低,关键在于技术与手艺。如今手工艺产业园已经初具规模,这里汇集了鞋帽、民族服饰、铜器加工、木器加工、皮具制作、柳编等十余个品类的产品,90%以上都是维吾尔族民族手工艺。
利用产业引进,发挥集聚效应;充分挖掘当地资源,发挥手工艺者自身主观能动性,大型产业园区与民族手工艺产业园异曲同工,在山东援疆工作人员与当地政府的共同努力下,在喀什地区形成就业创业的双促进。
从特色农产品到农民合作社
自我造血致富路
国庆刚过,自治区政府驻疏勒县因阿瓦提乡登克什拉克四村工作队队长朱振军就忙碌了起来。由山东援建的菌棒生产与黑木耳养殖基地开始进入第二季木耳的养殖周期。而在国庆之前,他们刚刚与京东签定合作协议,他们生产的黑木耳将进入京东进行销售。“大棚实行统一管理,全自动化设备运作,木耳成熟后老百姓自行采摘。我们再集中清洗、烘干。之后由企业统一包装,进入超市销售。100公斤干木耳,按60元一公斤计算,除去3000元成本,每年两季,群众可以获得6000元的收入。”朱振军介绍说,“一个棚,老百姓以2000元入股,我们投入4000元补助,棚属于百姓自己,棚的维护、管理由百姓自己负责。入股保证了百姓的积极性,我们帮扶的情况下,百姓自我帮扶。实现由输血向造血的轉变。”在第一期工程取得不错成效的情况下,山东东营援疆指挥部计划再投入60万元资金扩大养殖基地生产规模。
不仅在疏勒,在英吉沙芒辛七村,济宁援疆指挥部工作人员引进地毯编织、食用菌养殖等项目;在麦盖提,日照五征集团流转喀克夏勒村土地,建设现代农业示范园,村民以土地入股,带动300名农民就业。山东农业科技援疆扶贫项目“奶桑生态种植产业链项目”顺利签约落地,计划2018年种植面积达一万亩,可带动2000人就业。山东九间棚公司金银花等项目也于今年落户喀什,一大批喀什特色农产品在山东援疆工作人员的帮助下,通过“鲁疆丝路缘·喀什好味道”等一系列主题活动,走出南疆、走出新疆,走向山东乃至全国市场。如今,在山东银座、大润发等大型连锁超市,都可以很方便地买到新疆特色农产品。
特色农产品有效挖掘了喀什农产品的价值属性,更为重要的是,为农村群众脱贫致富找到了一条自我帮扶、自我造血的可持续发展路径。而在县城,以传统技艺为基础的合作社则打造着另一种自我帮扶的造血模式。
艾德莱斯是新疆传统花色布料,在新疆拥有极为广阔的市场,2014年2月,从地方粮食局下岗的比丽克孜,在山东援疆工作人员的帮助下,成立了岳普湖比丽克孜手工十字绣农民合作社。经过三年的努力,合作社每年已经有30多万元的营收,用比丽克孜的话说,“收入一年比一年好”。如今,更有38个维吾尔姑娘跟随比丽克孜一起,用这传统的手工艺打开了共同致富的大门。“技术熟练的小姑娘每个月能够拿到近两千元的收入,合作社负责她们的吃住。”还有6名年轻的妈妈带着孩子在合作社工作,合作社的院子里专门开设儿童活动区域。“住在附近的妇女,我们提供材料,加工完成之后交回合作社。来往的车费等由我们负责。”至今,提到当初山东援疆工作人员帮助其寻找厂房、建立起合作社的场景,比丽克孜依然激动。2017年,她们的销售也已经延伸到网络,“县人事局在帮助我们建立电子商务销售渠道。”
从大型产业园区到小微产业园,从卫星工厂到家庭车间,从产业输入到自助创业,山东援疆工作紧紧按照“高点提升、聚焦重点、突出特色”的工作导向,紧紧围绕“始终走在前列”的工作目标,探索新模式,寻找新路径。在充分结合新疆当地实际情况的基础上,不断提升产业扶贫效率,探索出“一条龙”式的扶贫、扶智新路径,并成功完成由输血向造血、由借力到自主发力的致富新模式。
从教学托管到联网诊疗
人才帮扶新探索
这已经是于云霞第二次作为援疆人才来到喀什,2015年8月她在麦盖提教育部门工作一年。如今,再回新疆的她进入刀郎中学,与八名同事一起组成团队,托管教学四部的整个教学与管理工作。“刀郎中学六千多名学生,分为4个教学部,146个教学班,四部包括36个教学班,相当于山东的一个初中学校。”于云霞介绍说。山东组团教育援疆也经历了从内初班、内高班、内职班到整体托管的模式变化,他们在教学的实践探索中寻找最恰当的教育援助模式。“经过几个月的努力,四部从教学管理到教师的专业成长、学生的成长均在学校中起到示范与引领的作用。”“真正沉入到一线之后,才体会到这里与内地的差距非常大。”于云霞感慨:“管理人员的整体素质,老师的专业水准与山东都有相当大的差距。信息闭塞,交流机会匮乏,学生基础薄弱,家庭教育缺乏都是导致这些差距存在的因素。”
与于云霞一样,作为山东人才援疆团队的一份子,张朝阳也在感慨这种差距,只是他所体会到的差距是在医疗领域。9月,张朝阳在疏勒县人民医院开展了经腹腔镜无异物精索内静脉高位结扎术,填补了当地空白。而不久之前,喀什地区肺科医院的援疆医生刚刚完成当地首例超声引导下肺、胸膜活检术。很多内地的常规手术到了这边就变成了“首例”,让这些医疗精英既高兴又颇感无奈。
如今,医疗援疆的质量也在不断提升,在探索中创新诊疗模式。在疏勒县人民医院,远程医疗会诊系统已经建设完成,遇到疑难病症,援疆医生可以与山东省立医院、省胸科医院等优质医疗机构实现互联互通,共同研讨。同时,他们还探索与全国知名医院合作,已经实现每年会诊500人次左右。
从“专家带团队、结对带交流、项目带人才”的“三带工程”到“1+X”对口帮扶模式。山东人才援疆也从最初的教育、医疗卫生专业技术人员拓展到住建、交通、水利等柔性人才,不仅有效填补了受援地人才缺口,还通过“师傅带徒弟”,为当地培养大批业务骨干。
无论援疆干部还是援疆人才队伍,他们都有与于云霞相同的感慨:“总感觉需要做的事情很多。需要帮助他们改变、提升,但是工作还需要逐步地改进提升。”而对于山东第九批援疆干部人才而言,2017年仅仅是开始,在未来两年多的时间里,进一步拓宽产业扶贫路径,夯实群众自我造血能力,帮助当地群众彻底摆脱贫困,进入全面小康社会才是他们最终的目标与任务。
(编辑/王立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