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呵斥”到“呵护”
——陪伴孩子顺利度过第一个“叛逆期”

2017-04-28 06:41
山西教育·幼教 2017年12期
关键词:希希帅帅玩具

人的一生主要有三个叛逆期,不同的叛逆期,孩子的个性发展、身心特征、行为表现也会有所不同。深入研究后我们发现,孩子在3岁左右就会出现第一个叛逆期,也就是心理学上所称的“第一叛逆期”。其实,叛逆是孩子成长的必经阶段,随着年龄的增长,自我意识的发展,几乎每个孩子都会出现叛逆行为,且大部分家长因难以找到合适的方式引导孩子,而十分头疼。本文将围绕“认识——解读——呵护”三部曲,诠释“第一叛逆期”,用巧妙的方法引导孩子,共同陪伴他们顺利度过人生中的关键时期。

认识“叛逆期”——孩子成长的必经阶段

每个孩子都是家中的宝贝,家长对其也是百般呵护。不过,随着孩子年龄的增长,很多家长觉得,他们好像没有小时候那么听话了,有时还会乱发脾气、无理取闹。这种情况大多出现在2岁,3岁开始走向高峰。他们常常会与家人或者老师“对着干”。成人让他往西,他偏往东,而且把“不”字当成了口头语,如“宝宝不高兴”“不想洗澡”“不喜欢吃饭”等等。同时孩子的情绪变化剧烈,时而哭时而笑。这就是孩子人生中的第一个叛逆期,称为“第一叛逆期”。

研究后发现,“第一叛逆期”是孩子成长过程中必须经历的一个阶段。中国家庭教育指导专家杨杰老师在《我身边的家庭教育故事》中解释:孩子进入2-3岁后开始出现叛逆,他们自我意识萌发,以自我为中心,对父母的话也不再言听计从,心理学上把这个阶段称为“第一叛逆期”。假如家长不了解孩子的心理特点,一味地呵斥、打骂,那就会严重影响他们在叛逆期的心理变化发展,有可能还会阻碍他们身心的健康成长。其实,我们只要认识“第一叛逆期”,从孩子成长的角度来思考,你会发现叛逆并不可怕,因为它本来就是人生成长的必经阶段,如能给予合适的引导,就能顺利度过。

解读“叛逆期”——尊重孩子的发展特点

不同年龄段的孩子,叛逆行为的表现也会有所不同。我们应解读“叛逆期”,了解孩子的身心发展特点,找出产生叛逆行为的真正原因,走近孩子,读懂他们内心的想法,尊重孩子的发展特点,才能帮助他们顺利度过人生中的“第一叛逆期”。

1.自我意识开始萌发

2-3岁左右的孩子能意识到“我”的存在,他们会思考我是谁、我在干什么、我想要什么,他们会逐渐把自己和这个世界区分开,通过实际的行动、用自己的方式去学习、探索。但是,往往这种学习过程,在家长眼里就是“叛逆”的表现。以下是家长向老师陈述的真实事件。

事件:壮壮去希希家玩,看到希希的小汽车玩具,壮壮很想玩,但是希希大声地对着壮壮吼:“这是我的汽车,不是你的,我不要跟你玩。”尽管妈妈大声呵斥,希希就是不愿意借给壮壮玩,最后不欢而散。

解读:壮壮和希希均是小班的孩子,而这个年龄段的孩子“自我意识”开始增强。其实事件中的希希不把玩具借给壮壮,这和自私没有任何关系,而是希希意识到这是他的玩具,直接关系着自己的安全感、自信以及独立,家长应给予理解,要知道孩子的每一个行为都折射着内心的真实诉求,而不是一味的“哄骗”或“呵斥”。

2.亲子关系出现矛盾

3岁的孩子在自我意识增强的同时,会与父母出现矛盾、对立的亲子关系,哆哆的例子就展现了矛盾的亲子关系。

事件:哆哆在两岁时就坚持自己吃饭,可是上幼儿园后,每天回到家都吵着让妈妈喂她吃饭,妈妈怎么都想不明白,于是就询问原因。哆哆回答说她在幼儿园都是自己吃饭,很累,所以回家后让妈妈喂。妈妈还是坚持让她自己吃,可是哆哆却走下饭桌去玩“小猫”了,嘴里还嘟囔:“不要自己吃,不要就是不要。”在妈妈的“哄骗”下,哆哆说:“妈妈抱着我,我就自己吃。”后来,妈妈把哆哆抱在怀里,哆哆就把饭吃完了。

解读:案例中的哆哆原本会自己吃饭,但如今被她故意“破坏”了。妈妈的行为,让哆哆感受到了“战争”的胜利,在情绪上得到满足。查阅相关文献后发现:幼儿园小班阶段的孩子开始出现自我意识,但因为他们的“自我”还未真正建立,一方面是渴望独立,想要摆脱父母的控制,与父母唱反调、顶嘴;另一方依赖父母,黏着父母,害怕父母离开自己,想让父母多陪陪自己,这就出现了矛盾的亲子关系。

其实,在孩子的“第一叛逆期”,这种现象还会不断发生,孩子以后究竟能不能真正的独立,父母的态度起着关键的作用。

3.情绪的辨别与处理

之前提到,处于“第一叛逆期”的孩子有时会出现时而哭时而笑的现象,这就是孩子的情绪表现。然而,随着孩子的成长,他们接触到的事物会越来越多,情绪也会增多,会有害怕、抗拒、兴奋等感受,但是由于年龄特点的限制,大部分孩子只会通过哭闹的形式进行宣泄。

事件:4岁的帅帅跟父母一起逛超市。帅帅看到小汽车玩具后对爸爸说:“我要买这辆车。”“这种车家里已经有很多了,所以不能再浪费钱了。”爸爸严肃地回答。于是,帅帅坐在地上,哇哇大哭,边哭边说:“就要汽车,爸爸坏蛋。”

解读:4岁的孩子以自我为中心,自我意识已开始萌芽,但还不能辨别与处理自己的情绪,他们总是认为自己是对的,但当帅帅提出的要求遭到拒绝时,就会产生挫败感。其实,帅帅哭闹并不完全是因为没有得到汽车玩具,而是因为他感到了失败。4岁的孩子,并不会很好地运用语言来表达自己的感受,所以帅帅选择用哭闹的形式进行发泄。这时,父母应该帮助、引导孩子认识各种情绪,知道什么是合理的要求。

面对“第一叛逆期”的孩子,无论家长还是老师,切记不要一味地呵斥,因为呵斥不利于孩子的成长。我们应充分了解这个阶段孩子的心理发展特点,冷静地思考,正确地引导。

应对“叛逆期”——呵护孩子的健康成长

我国有句古话“三岁看大,七岁看老”。可见,孩子在3岁时出现的“第一个叛逆期”对他们的影响之大。实践证明,面对这个时期的“小魔王”,家长或老师运用正确的方式进行引导,才是最有效的。那么该如何正确引导呢?我们试图从以下几方面入手,轻松应对“第一叛逆期”,呵护孩子的健康成长。

1.注意转移。面对“第一叛逆期”的孩子,家长不必急着给他们讲道理,更不要大声呵斥。试想,孩子正在闹情绪时,哪能听得进你的道理。我们只要转移孩子的注意力,就可以让他们乖乖听话了。比如:班中3岁的甜甜非得让妈妈给她买芭比娃娃,起初妈妈给甜甜讲不让买的道理,可甜甜似乎听不见妈妈说的话,自管自地重复着“我要芭比娃娃”这句话。这时,妈妈抱起甜甜说:“哇,那里有喷泉,我们快去看看吧。”甜甜看着会跳舞的水,早把“芭比娃娃”忘记了。可见,家长或老师遇事需沉着、冷静,巧妙地用注意力转移法,应对孩子的执拗行为。

2.冷却处理。有时注意力转移法,对有些孩子没有效果时,家长不妨采取冷处理的方式,暂且不理会孩子,同时也给自己足够的时间来寻找应对的策略。这样不仅避免了与孩子的正面冲突,还减缓了孩子消极的情绪。

3.自主选择。当亲子间发生矛盾冲突时,作为家长先不用着急执行自己的意见。不妨试着让孩子自主去选择。如:早晨,朵朵一家准备吃早饭,朵朵说不想吃早饭,朵妈说:“现在是吃早饭时间,吃好早饭后,你还要去画画。如果你现在不想吃,可以选择去看会儿书或者听一个故事,但是5分钟后必须过来吃早饭,你想选择哪一个?”朵朵说:“我要听故事,你真是我的好妈妈。”这种自主的、多项选择的方式是孩子所喜欢的,在与他们交流的过程中有着立竿见影的效果,因为从3-6岁孩子的心理发展来看,他们非常喜欢自己拿主意、做决定,所以在执行自己的决定时会干脆利落、效果明显。

4.事先约定。每个人生来就是有秩序感的,我们可以利用孩子的这种心理与其共同商定规则,事先约定对事情的处理方式、一日生活中的作息时间等。规则如果是孩子参与制定的,他们就会愿意遵守并执行。当然,家长也要认真对待与孩子的约定,在发生冲突时,可以提醒他遵守约定。如:小墨和爸爸、妈妈逛超市,刚进超市,小墨就大声喊道“我要MM豆、QQ糖、面包、玩具、西瓜......”这时,妈妈对小墨说:“你是个遵守规则的孩子对吧?仔细想想,应该怎样逛超市?”妈妈刚说完,小墨回答:“逛超市要轻轻说话,就买MM豆吧!”随后,妈妈将西瓜作为奖励,小墨抱着妈妈连说谢谢。

5.角色扮演。众所周知,轻松的亲子游戏不仅能促进亲子关系,还能促进孩子多种能力的发展。而3-6岁的孩子喜欢玩角色游戏,家长或老师有时可以与孩子互换角色,让孩子扮演妈妈的角色,你可以装扮成一个做事拖沓又很调皮的孩子,看看他会如何对待你。细心观察后,发现大部分孩子在游戏中的行为表现正是反应他内心世界的,以这种方法,可以更好地促使我们读懂并走近他们。

通过对“第一叛逆期”的认识与解读,我们了解了孩子叛逆行为产生的主要原因,知道这是孩子必须经历的一个重要阶段,尊重他们心理发展的特点,因势利导,从呵斥变成呵护,携手陪伴孩子顺利度过“第一叛逆期”。

猜你喜欢
希希帅帅玩具
兰博基尼
相亲
敞开怀抱 给予孩子足够的安全感和归属感
杨杨和希希
不想要,就礼貌拒绝
帅帅猪的懒懒肉
平衡玩具
丢失的玩具
小小玩具,大大乐趣
让我们走近希希的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