轻松应对“不”小孩

2017-04-28 06:41
山西教育·幼教 2017年12期
关键词:小汽车糖果老虎

晚饭后,爸爸陪明明做了一会儿手工,又讲了故事。不知不觉睡觉时间到了,爸爸催促明明赶紧上床,明明却打开糖罐拿出一粒糖果,“睡觉前吃糖果,牙齿会坏掉的!”爸爸对明明说。“不嘛,我就要吃!”明明一边说一边将糖果放进嘴里。“不听话的孩子!”爸爸生气了,一边责备一边用手抠出明明嘴里的糖果。明明嚎啕大哭,躺在地上来回打滚。妈妈哄了一会儿,无济于事,回头去搬“救兵”。可等到爷爷奶奶来了,明明哭得更是肆无忌惮。哭声惊动了楼上楼下的邻居,他们敲开门,询问发生了什么事情……明明的爸爸一边解释情况一边道歉,并转身进屋关好了窗户。明明的哭声还在持续,爸爸内心苦不堪言。明明近段时间发生的事情像电影似的一幕幕呈现在眼前:秋凉了,成人都穿上了毛衣,明明偏要穿一件短袖T恤出门;去公园玩,出于安全考虑,成人将明明抱过独木桥,他偏偏退回去,自己要重新走一次;家里有画板不用,偏要在墙面上画画;怕噎着,成人要求孩子吃早点时,吃一口蛋糕喝一口牛奶,明明偏偏要先吃完蛋糕再去喝牛奶……

《心理学大辞典》对逆反心理的解释是客观环境与主体需要不相符时产生的一种心理活动,具有强烈的抵触情绪。幼儿期的逆反心理又称“第一逆反期”,是指孩子要求行为活动自主和实现自我意志的表现。近年来中国孩子的第一逆反期提早到了两岁。一项家庭调查显示,2至4岁的孩子中,有80%已有相当强的自我主张。孩子到了两岁左右,随着自我意识萌芽,会有一个喜欢说“不”的叛逆时期,事事都喜欢自己做主,他们想参与成人的活动,认为别人能干的事情自己也能干,有时他们自己要做的事被成人代做就一定要退回原状态,自己重做。

父母要明确认识到“第一逆反期”是孩子心理发展的正常现象。孩子的逆反是和其自我意识发展联系在一起的,应该恭喜有逆反行为的孩子父母:你们的孩子长大了。同时也提醒父母们:要注意教育的方式和方法了。父母和养育者应顺应孩子的这种发展,同时也需要给孩子设立合适的界限,在安全、规则的范围内允许孩子对周围世界进行探索。有几点做法,现与大家分享。

运用“讲故事”“玩游戏”进行教育

每一个故事里面都蕴含着一个道理,在听故事的过程中,孩子不仅能了解故事的内容,获得语言方面的发展,也能明白其中的道理。《大老虎拔牙》讲述了“狐狸为了达到让老虎不吃自己的目的,每天赠送给老虎许多糖果。老虎喜欢吃糖,每天睡觉前都要吃许多,加之它不爱刷牙,最后牙齿疼痛难忍,只好全部拔掉了。狐狸见到老虎再也不用害怕了”的故事。上面的案例中,明明喜欢睡前吃糖果,家长就可以给明明讲《大老虎拔牙》的故事。在孩子熟悉故事内容后,可以设置“大老虎有一个什么不好的习惯?”“没有牙的大老虎有哪些不方便?”等问题,引导明明体验大老虎没有牙齿的诸多不便,最后引导其说说保护牙齿的方法有哪些。这样,明明就会主动改掉睡前吃糖的坏习惯,而不是依靠他人的言语说教和行为上的阻止来规范其行为。

游戏活动是孩子的基本活动,也是寓教于乐的最好方式。在游戏活动中有的放矢、潜移默化地教育孩子,能够引导其获得相应的行为规则。如,在一块窄窄的积木两端下面放上两只奶粉罐,模拟过独木桥的场景。游戏规则是“不能掉进河里,河里有大鳄鱼”。因为有规则约束,孩子一般不敢冒然行动,这时家长要告诉孩子:“你还小,过‘独木桥’需要有家长的帮助才能安全通过。”

减少“控制权”,多给“选择权”

孩子心目中的父母和成人,拥有较多的“控制权”。无论在家里,还是其它场所,孩子听得最多的就是“……不行”“……不能”“……不好”“……不可以”“你必须……”“你要……”“你应该……”,这些具有权威色彩的语言,约束、控制了孩子的言行。家长需要认真反思:难道孩子的观点、习惯、行为等与我们不同就是错的?家长如果多给孩子“选择权”,亲子之间发生正面冲突的可能性就会大大降低。如,孩子在墙面上涂鸦会影响室内美观,你可以给孩子选择“你在纸上画的绘画作品很漂亮,可以用来装饰墙面。这些画是贴到墙上,还是悬挂在墙上呢?”这样带有引导与建议作用的问题,既可以让孩子知道绘画作品能装饰墙面,改变其在墙上乱涂乱画的不良行为,还能让他做出“贴”或“挂”的自主选择,对孩子的行为做到良性引导。同时,孩子也不会产生被控制感,相反还可帮助孩子建立积极的自我意识。

再如,天凉穿短袖出门会着凉,你可以拿出几件不同颜色的时令外套,供他选择,并对他说:“T恤可以穿在里面,这些外套你随便挑一件就可以。”这样既给孩子一个“台阶”下,也达到了让他不受冻的目的,维护了亲子之间的感情。需要强调的是,选择的内容需要在“合理”范围内。如,孩子晚上不肯睡觉,你需要提供的选择并不是孩子是否睡觉,而是让孩子选择是听一首歌还是听一个故事后睡觉,或选择读听哪一个故事,或者这个故事由谁来讲,然后睡觉。提供你预期的“合理”范围供孩子选择,能让他们充分感受到尊重和自主,他们说“不”的几率自然减少了。

巧用“打岔”与“转移注意力”

一天的工作忙忙碌碌,下班回到家真想好好休息一会儿,可是孩子总是不“省心”,他们一些出格的言行很容易惹火家长。比如,饭菜刚刚端上桌,成人还没有吃,孩子就用手抓一把塞进嘴里,你觉得这样没有规矩,于是批评了几句。孩子不甘示弱:“我饿了,就要吃。”于是你觉得没有面子,一定要孩子当下服从。其实,这样的“你来我往”反而导致孩子跟你“作对”。如果你此时出其不意“打个岔”,往往会打消孩子抵触的情绪,收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如,你可以问孩子:“我们家有几口人?”“应该摆几双筷子?放几个碗?”“猜猜今天的‘排骨汤’味道和上次的‘红烧排骨’‘糖醋排骨’有什么不同?”“空心菜的茎和茼蒿的茎有什么不一样?”这样一个好玩的准备过程,给了孩子足够的“控制权”,他会很乐意去完成。“抢先吃”的不良习惯自然而然得到改变。

当孩子正在玩自己心仪的小汽车时,妈妈跑过来夺下孩子手里的小汽车,拉着他进了洗澡间,“洗澡了,洗澡了。”“不嘛,我想再玩一会儿。”于是,整个洗澡过程伴随孩子的哭闹和家长的呵斥,亲子之间充满对抗的氛围……很多家长的教育方式简单、粗暴、急躁,往往没有“缓冲阶段”就直接下达“命令”了。有没有更好的办法呢?转移孩子的注意力就是个“屡战屡胜”的好方法。如,孩子在玩小汽车,家长可以坐在其身边陪伴他游戏,耐心地听孩子讲述小汽车的玩法或者让他做小老师教你玩。当孩子说的差不多的时候,你可以问孩子:“今天玩了一天,我闻到你身上的汗臭味了!走,我们带上小汽车,和它一起洗个澡吧!”孩子的注意力自然而然被被转移到“洗澡”上面。这样不唐突,孩子当然更加容易接受。

建立良好的“依恋”关系,融洽亲子感情

幼儿心理学中的依恋是指孩子寻求并企图保持与特定的人亲密的身体联系的一种倾向。孩子从出生开始会寻找一个最有安全感的依恋对象,通常是母亲及其他家人。如果你与孩子的关系是非常健康的,那么他(她)一旦遇到重要的事情,就会找你商量,他(她)当然就会给你很大的“面子”。北京长颈鹿幼儿园的园长马秀说:“家里买车买房等一些大事情,她都要开家庭会议,征求孩子的意见,这样孩子觉得自己是家庭中的重要一员,有责任和义务为家庭分担责任。”现在让我们回头来看“爸爸抠掉明明嘴巴里‘糖果’”这件事情,如果爸爸和明明有很好的依恋关系,孩子信任爸爸,那么我相信他也不会极端地打着滚儿大声哭闹了。我们家长只有平等地对待孩子,孩子才能体验到尊重、自主、自由,同时他也会内化、迁移这种情感体验,去回馈父母、感恩父母给予自己的呵护,从而促进亲子之间关系的良性发展。亲子之间即使遇到矛盾也能在很短的时间里化解掉,所谓的“逆反”就变得“温顺”了。

家长只有将自己放在和孩子平等的地位上,像对待朋友和同事那样,与孩子平等相待、真诚沟通,多一点耐心、多一点机智、多一点“换位思考”,我们的“不”小孩一定会变得既可爱又可亲。

猜你喜欢
小汽车糖果老虎
躲描猫的大老虎
小汽车
我的玩具小汽车
拼一拼
四块糖果
四块糖果
观察:糖果找不同
老虎不在家
雨季里的糖果湖
老虎变成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