段丽梅 戴国斌 韩红雨 刘佳丽
摘要:通过文献资料法、逻辑辩证法、归纳及演绎法,对传统武术实践教育经验分析认为:传统武术传承的是以身体认知(认知生理身体就是对其结构与功能的认知)为导向,由术及道具有层次化的教育实践。武术身体认知学习主要分为“形熟”“艺精”与“道合”3个阶段,每阶段各有主要的身体教育内容,亦有贯穿每个阶段递进深化的教育内容。“由术及道层次化的身体认知”教育遗产经验研究不但是对武术文化自觉的響应,更给予当前处于发展瓶颈期的学校武术教育实现由记动作到认知身体结构与功能的教育转向,真正回归武术传承的实质。
关键词:学校武术;身体认知;层次化;传承遗产;传统武术;教育遗产;武术传承
中图分类号:G 852 文章编号:1009-783X(2017)01-0122-06 文献标志码:A
1.当前学校武术“套路接龙”为主的教学现状与发展瓶颈
自20世纪初武术被列为“学校体育课程”以来,受到国家各届领导人重视,并得到教学内容、学时等方面的政策保障。为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近些年学校武术教学进行了各种改革与探索,有“淡化套路、突出技击”“优化套路”“打练结合”等转变理念的呼吁,也有对于拆招喂招、攻防体用等教学方法的探讨,以及段位层次化等教学内容的改革;但究其实质仍不脱离动作的规范和熟练记忆的窠巢,当前武术普遍存在套路接龙式教学与“记忆动作,考完忘完”的学习现象,武术教学仅仅停留在强调外形的“术”化教学层次。针对套路接龙教学难度不分、华而不实的现实,有学者提出了教学内容需层次化的建议,但诸如段位制的层次化教学只是由单人动作记忆变成双人动作记忆。鉴于武术教学“记动作”为流行的恶性循环现状与华而不实的发展困境,改革教学模式是突破当前困境的关键。武术是身体文化,脱离了身体体悟的教学注定了学校武术教学发展存在瓶颈。
2.武术“形熟”“艺精”与“道合”三段式的“由术及道”教育经验遗产
武术传承至今,拳种门派众多,无论是内家拳或外家拳,其传承都是身体教育,大致分为形熟、艺精与道合3个习武阶段。
2.1武术传承是一种阶段化的教育与学习实践
武术是身体文化,习武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严格来讲,武术传承是一种具有阶段化教育特征的武术传播。例如《逝去的武林》中“不达到一定标准不进行下一阶段内容教习”,明代吴殳《手臂录》中“练未熟,不教第二,第二法未熟,不教第三”的规定,王卓然《武术学》武术功力有“小成-中成-大成”3阶梯的划分,孙禄堂《拳意述真》中有形意拳“明劲-暗劲-化劲”劲力3阶段的定位、王宗岳《太极拳论》明确指出了太极拳习练的3个层次“着熟-懂劲-神明”,清代《倚山武论》有“习武贵熟,熟则举手即是,熟了还向熟中习”的阶段隐喻,邱丕相《武术初阶》有“动作准确稳健-方法清楚完整-劲力顺达充实-节奏鲜明多变”动作质量层次的划分等。由以上诸多的传承文献资料可知,武术传承是一种具有阶段性特征的学习与教育实践。
2.2“形熟”“艺精”与“道合”三段式的习武阶段划分释义
武术教育实践中,不同的传承阶段其内容特征明显不同,例如形意拳明劲阶段重外三合(练外形以明白劲,体会劲)、暗劲阶段重内三合(淡忘劲,使动作成为自然反应)、化劲阶段重整体的身体体悟(动作收放自如,随心所欲),太极拳“着熟”阶段重拳势、“懂劲”阶段重听引拿等劲力的内化、“神明”阶段重“人不知我,我独知人”技巧的贯通与纤熟,武术功力小成阶段在拳架,中成阶段在身法,大成阶段在心法等。由不同拳种教育实践的阶段性与内容特征可知,无论是太极拳还是形意拳,拳术还是器械,习武与教育实践多呈现为三段式倾向。为研究方便,根据习武第一阶段重招势的外形规范、要求动作熟练等内容特征,定义第1阶段为“形熟”。
根据习武第2阶段动作化形为劲的内向发展,以及对外在动作微妙平衡的自然控制(但仍受制于感性官能知觉与感受),具有体现人之造型与身法表现的技艺化特征,定义第2阶段为艺精。艺精要达到对武术动作气之精微灵动的感知,就是对动作方向、劲力、速度、节奏等的认知达到精爽明达的程度,即精之明。武术动作的运使主要靠气息的调控,“精也者,气之精者也”“一气能变日精”。武术技艺之精是关连身心一体,沟通形神的媒介。
根据第3阶段习武人对拳理、技巧的神会与明达、随心所欲、应用自如的特征,定义第3阶段为道合。道是武艺至境。“一物之化谓之神”,得此境,已无耳、目、心、手、体之分了,实将目之视、声之节、心之度、掌之控化为一片,成为整体身心合度、中节、人律协同操运的动姿,这种“动”的武艺是合于道的生命艺术。武术之道表现为行拳时得心应手,心知其妙而手能为之。道对各官能的要求是达到“顺正以行其义”的伦理秩序,即“耳目不违心”。合于道即达到孔子、庄子所理解的人生大“艺”。
3.“形熟”“艺精”与“道合”三阶段主要教育内容剖析
3.1“形熟”阶段主要身体体知教育内容
3.1.1入门拳架的熟练学习
武术传承史就是拳种流派的门户生产史,几乎每种传统拳种都有自己门户性入门拳架,例如形意拳的五行功架(形意拳一个五行功架,什么都练到了)、太极拳的十三势(太极拳不同套路的盘架子和推手运动方式都是“十三势”的变奏)、咏春拳的小念头(一个小念头,从安全到万全)等。关于熟练入门拳架有多种不同的拳谚版本,例如“贪多泛乱无功”“一势精则百势皆精”等。入门拳架的熟练学习不仅是记住动作,以“习一拳须加千百遍功夫”层层叠加的身体整体化改造,同时还是学习步法与手法等基本功训练的途径,是分类认知身体部位的基础。
3.1.2分类动作的习练与体验
武术分类动作的入门体验即对身体认知的初始教育实践部分,武术传承史实文献《武术学》中就有“身体各部分的修炼时间及功力标准”记载。武术身体的分类体验与运用是武术运动的独特语言,武术身体按结构与功能被分为三节四梢及次分的三节四梢,并赋予各节“梢节起、中节随、根节追”的对应功能。针对其技击技术与方法,武术家蔡龙云先生曾将之归纳为“四击”“八法”十二型”,总称“二十四要”,而且分门别类地介绍了锻炼方法,并做了力度、规范、运动规律、演练标准与制度设计。武术家们常说“功夫是练出来的,能速成的只是打法”,分类动作的体验、体会与揣摩是提高功夫水平的基础,更是系统性的局部感官认知过程。
3.1.3方向感的体认
方向感的体认是习武关键,无论是练、演还是打,如果缺了方向感的把握都会导致失利,练武有了方向感才能对人对己有纲领。例如形意拳是攻中路的拳,讲究能打在自己中线需全身力量用在拳头上,初始格外注重对崩拳的强调与锻炼,并有了拳从口出,脚如犁行的锻炼方法。形意拳入门也常采用变换距离、速度及方向的跟步练习、转身练习等方法,通过提高习拳者稳定性来提高其对方向的体认。太极拳中也有“練太极拳者不动手,动手便非太极拳”即对方向感的强调与精要阐释。不动手并非真的不动手,而是“由脚而腿而腰,总须完整一气”相随的手,不是自动乱放的手,所以太极拳入门时对步法的练习也格外注重。华拳“四德”中“得机”里“察其动向,乘其未定,击其不意也”隐喻了方向感体认的重要。南拳中“拳打一条线”也是对方向感体认的描述,南拳常通过“十字盘”(类似于九宫格)来锻炼方向感,通过1~1.2 m范围内重心的稳定及能够在移动的同时具备有效的攻击距离和有效的攻击能力为判断标准进行方向感锻炼等。方向感的实践过程是对局部器官感知统合认知的初步过程。习武到高级阶段,对方向感的把握举手即是,例如形意拳大师薛颠“找准身体的去向,搁对地方”、李存义“弹丸之地决胜负”等即对此境界的描述。
3.1.4敏感性(自我节奏、速度、劲力等)的体知
王芗斋认为非“敏捷英勇之资……难得其神髓”。练拳就是练敏感。首先,练拳要练出自己的节奏,不能模仿别人,否则容易暴露虚处受人攻击,处于被动受人牵制。形意拳通过呼吸练节奏,劈拳是形意的头一个功夫,以劈拳时轻出重收锻炼节奏,并以收拳时腿部让人看不出后颤为判断标准。稍有功夫上身后,以步法练呼吸与节奏,通过练法上不断退步(吸),打法上只进不退(呼),积累自己的节奏,有了自己的节奏会越练越上瘾。习武到高境界,形意拳通过“转七星”等利用打侧门的速度优势提高敏感性。速度的发挥主要靠腿的爆发力,形意拳通过挤膝磨胫练大腿根、练爆发力提高速度。太极拳是后发致人的拳种,非常讲究节奏,通过“听劲”准确地感知对方的劲力与动作意向以作出反应,常用“四正推手”相互锻炼来加强对节奏的感知,同时也常用“引手”来诱发对方,试其虚实[嘲。华拳常采用只抓取不攻击、进取“咽喉、心脏、脊背、腰椎、两肩、两膝、两踝”十处人体要害部位为目标的“摘星换月”法来锻炼习武人的敏感性等。其次,练武要去除弱点才能敏捷,例如失衡的处理尤为关键,形意拳通过熊形练平衡,梅花拳通过梅花桩练平衡,太极拳通过单脚支撑练平衡等。习武到高境界,还可通过换劲练平衡,与人搭手时,能改对方的劲,在失控时能改自己的劲,失控后改劲是习武人的必学功夫。许多习武人通过化器械劲、动物劲为拳劲来提高自身的敏捷性。形意拳化枪劲为拳劲,通过黑夜练拳、“泥巴小人”等方法提高敏捷性。白鹤拳化白鹤振、跳劲为拳劲。身体的敏捷性实践是为身体协同技艺化操演的基础。
3.1.5眼法实践
武术习练中眼睛不仅是生理器官只起目视作用,眼神与手法、颈部等运动密切相关,初始时眼神与动作的意向相关连,眼需做到“眼随手动“目随势注”。习武到高境界,“眼法”要具有“精神之所发”的功能,成为动作意向“传神”的关键,例如进攻前方,眼神一定注视前方,若突然转身,这意味着回击身后的袭击,应回头扫视,迅速转身。若静止的拳应向前凝视,把“伺机待动”的传神意向表达出,不紧不慢方为功,即“伺机待动”的眼神。眼神一般有“凝视水底法”“目视月光”等锻炼方法。站桩也可练眼神,站桩时肌肉与精神都不能紧张,把眼神练“虚空”了方达标准。习武高手的虚空眼神既有伺机待动的动作意向,还有一种威慑作用,这是一种感觉代偿在起作用。杨念群指出:历史研究需要感觉主义才能避免历史真实被简化的风险。习武到高境界,全身各处都可打人,“眼睛也能杀人”,即对眼神精神功能的描述,同时眼法还是全身技艺操演的纲领。
3.1.6练气息
武术动作都是在呼吸的协调配合下完成的,故学拳要学会体呼吸。气不是呼吸的气,呼吸的气叫“息”。体呼吸是学拳入门的基础,很多传统拳都以体呼吸练气息,例如形意拳入门以视野开阔地带劈拳练息,开阔地带气息放得开使人具身性气息加长,再加上劈拳手势一探一回,犹如人的一呼一吸,手部动作会激发全身,使人渐渐感到气息鼓荡,全身毛孔开合。太极拳要求用腹式呼吸来加深气息的深长与自然。华拳在“提、托、聚、沉”中进行体呼吸的锻炼等。气息的锻炼有一个由长吸长呼一长吸短呼一短吸短呼的渐进过程,习武到高境界可达“屏气似不息”达到气息与身心间互动的境界,但无论何种拳种,都要求“体生气,气养体”,而非强作吞吐。气息锻炼是身体内外一体的基础。
3.2“艺精”阶段主要身体体知教育内容
3.2.1行劲与身法的体会
功夫到了一定阶段,要往身子里面走,即由力向劲走,力是局部、外形的,而劲是整体全身性的。形意拳练五行拳不是练拳,而是练劲,多种劲团在一起才使身体灵活、游刃有余。多种劲用于一劲才能以柔化钢,柔不是软化,是变化。一般行劲与身法一有全有,一无全无。习武初级阶段的劲要在转换处求之,学会了抛物线,浑身都是拳头。形意拳遍布全身的抛物线指的是横劲,从钻拳与蛇拳中体会横劲,肩、手脚、胯可以互换打法,这是练通了横劲才能有的,横劲是深入形意拳系统的基础。具体练法有转身练法、“踏荷叶”等来体会劲。八卦门程华庭用软桩子“走簸箩”、梅花拳采用梅花桩桩步五势等都是练多种劲的“整”及身法的灵活与转换,这些练法就是为了去除外形“力”的过程,即采用去力求劲法练劲力。武术身法灵活取决于脊柱,以脊柱求身法,常用“涮腰”“甩腰”等具体锻炼方法。劲力是提高身法、敏感性等的必要环节,同时深化了整体与局部身体统一的认知。
3.2.2动作技巧的妙用(隐蔽动作的体会)
艺精阶段是要不断去掉身上的蛮力、对动作的技巧不断内化与妙用,以及身通慢练把动作的巧妙拿捏出来的过程。例如:形意崩拳的妙处在于“张弛”、炮拳妙在“磕”、劈拳妙在“抓”等;螳螂拳拧腰侧身滑脱对方时妙在“拧腰而不走跨”等;南拳桥手格挡时妙在“小范畴距离内避力加滚动与防中带攻”、推指如推山,妙在“由后向前慢推”等;器械枪法扎枪妙在“扎滚豆之力”等;华拳中龙爪手妙在“刁”、出掌妙在呈“瓦垄”等;太极拳尾间中正妙在“支撑八面”,以尾间与脊椎成一直线为准星、搂膝拗步妙在由虚到实的“转换”等……懂得了动作的妙用,就有利于身法的灵活自如,形意拳常用打一厘米拳来锻炼动势,摸清拳架的来龙去脉,并通过“闭五行”体认五脏六腑,配合外形动作。枪法“圆机为本,工于一圈”,以“七圈”体会枪法的细腻等。动作技巧的妙用既是身体艺术化操演的必要环节,同时又借助动作的微处理深化了对身体局部器官的认知。
3.2.3延伸套路学习
武术是千年技术与文化体系化发展的结果,传承有序是其特点,各个拳种在其入门功架基础上各自进行了延伸套路的创编与开发,例如形意拳十二形是对五行拳的发展与延伸、太极拳在十三势基础上又发展出了老架与新架、咏春拳在小念头基础上发展出了寻桥等、查拳在四路升平(正拳)基础上发展出了五虎拳与五步拳套路、华拳在“乔相扑”与“打套子”基础上又发展出了1~12路华拳、鞭杆在五阴七手基础上发展出十三法套路等。延伸套路学习一则为巩固与深化理解入门拳架,二则是学习前辈对拳种身法、劲力等的创新成果,不但体现出拳种的传承有序,而且每种拳种的身体运动特点不同,延伸套路学习最理想的境界是能在学习继承中学到师傅的东西,使延伸套路学习成为传承人身份的表征。
3.2.4练丹田
习武到身上有了功夫阶段,就得练丹田,不练丹田功夫不能深入。很多拳种有通过站桩练丹田的记载,练丹田重在“较”,要下沉上提,肛门提起,气才能下沉。站桩2个小时是高水平的标志,但锻炼阶段要少站桩多溜腿才能长功夫。逆腹式呼吸也是练丹田常用方法。另外,旺丹田也是传统习武人采用的一种练习方法,与高手比武,精神一兴奋,就会旺丹田。孙式太极拳传人孙存周(孙禄堂之子)指出“把练丹田当作练重心的起伏就容易多了”,可知练丹田主要是为了身体上下更加协调地运动。
3.3“道舍”阶段主要身体体知教育内容
3.3.1无形动作形成
习武人能体知劲力后,一切架式无可无不可,就无所谓形了。外在形的招法不是关键,到道合阶段一个姿势顶一百个姿势,达到无形境界。无形并非真的没形,而是在出手的一刹那才有形,出手前随时及任何姿势下都可变化身法与劲力。习武达到高境界时浑身都是拳,初级阶段所学的根节、中节、梢节,此时甚至可以替代与互换,根节、中节、梢节都可发挥击打作用。八卦传承人程华庭打八卦时只看到身子在动,看不见具体的形。李小龙无形中打寸劲等都是对此的描述。无形动作要从有形动作中练出来,要多练,多练不是内容多,而是次数多;但多练不仅仅是次数多,还要能从有形中练出东西来,不拘泥于固定的姿势,使身体随身所欲,即达到融摄目之视、听之感等体触为一体,使本体的明了落实为发用的自如,心之思落实为身之能,理之知落实为手之会,突破个体结构与官能之束缚,与自我、他人或宇宙取得一种默会性深层和谐。
3.3.2意念与神明
练拳到高境界,尤其是内家拳,无论是太极、形意还是八卦都强调比武时用意不用力,用意不是不用劲力,用意不用力是指力由意生,不用拙力或单劲,要用整劲和拳劲,体会到各个拳种的拳劲,就是用意不用力,比如太极如摸鱼、八卦如推磨、形意如捉虾,用这种劲来练拳,就是用意。对方一动就知道,用意打人为妙,但用意只是反应意识到,武艺练气,道艺练神,“以神为主者,形从而利;以形为制者,神从而害”。比武不但要有反应,还要有反击才能生神。例如形意拳生神需三顶、三扣等,强调能坐腰,就能生神,常用“蹲猴子”练反击能力等。
3.3.3拳派动作的创新与绝技
武术传承是一个继承与发展的过程,学老师的东西主要是继承,能在老師的基础上发展出自己的东西,提高比武的技艺与能力是发展,也是无数习武人梦寐以求的事,正是各传承人对发展自己的东西的理想追求才有了武术各拳派的发展。能独自创拳,就表示功夫出来了,例如形意拳偏门攻防、返身打法是形意大师李存义发扬的,攻击身后的移形换影晃法是薛颠发扬的,能攻偏门与身后就会比对手快,这样比武就处于主动。太极宗师孙禄堂融太极、形意、八卦为一体,创编了孙式太极拳等都是创新。另外,绝技的形成也是“变化莫测之为神”道合阶段的功夫,例如形意传人郭云深“半步崩拳打天下”、八卦董海川穿掌绝技等,一些习武高手将某一动作练到出神入化的境界是对身体各器官一体化运用的表征。
3.3.4官能的互动与通用
囿于经验域的凡庸之人,受制于既定框架与固有积习,官能未能互通,而修行至高境界的习武人能达到“眼如耳,耳如鼻,鼻如口,无不同也”的程度。个中原因已为庄子所揭示——“听之以气”,达到气涵身心的感通之境,则全身任何部位都可与自然之气相沟通与交流。形躯官能虽各部有别,但在本然层面均为一气所形,故应操行实然层面的修行臻于应然层面的合一。在中国传统哲学里,人是气的能量之容器,医家看待人身有五脏六腑和气一经络2大系统,石田秀实称为“流动的身体”和“作为场域的身体”。武术传承中多采用站桩与呼吸吐纳等方法来提高与达到官能的互动与通用水平。
3.4不同阶段的学习内容是对生理身体结构与功能的身体认知
传统武术技击格斗性较强,力是最直观的外在表现,是气、意动机下劲力合一的力,也就是全身器官与神经系统等的高度协调之力,为达到高度协调,各拳种具有独到的传承方法与特点。对于外形动作的学习而言,在各阶段内容学习上,每种拳种还有对学习内容的评价与检验,例如形意拳有“较二十四法(三顶、三扣、三抱、三圆、三摆、三垂、三曲、三挺)”、太极拳有“力达四梢练功法”、华拳有“五线一体”纠拳法等。习武人通过长期诸如形意拳三圆“虎口圆则力达肘前、两股圆则气到丹田、脊背圆则力催身前”、太极拳九要“塌者,腰往下塌劲,尾闾上提督脉之理;松者,松开两肩如拉弓然,不使膀尖外露也”;华拳出掌如瓦垄,平拳呈丁形如此才能五线一体出遒劲等标准的习练与劲力发挥实践过程,就潜移默化地完成了对自己生理身体的认知过程,习练中认知到什么样的身体结构,身上就有对应的劲力功能。形意大师李仲轩曾说“练武的人一比武才知道自己练了什么,才能对自己身体清楚地认知”。对于配合外形动作劲力完成的内在器官与经络而言,也是有了对其结构的正确认识,才能在行拳中运使其对应的功能提高习拳水平。例如常采用阴阳、五行之理贯注于对身体的认知,形意拳通过“闭五行”来认知身体的五脏六腑结构,在弹抖、收缩劲力运使中良好地发挥了心脏与血管的导血与肺的输导气体之功能,太极、形意等拳种还借鉴医家“流动的身体”和“作为场域的身体”经络网状结构认知,通过桩功练习调控气息以达“气宜鼓荡”……总之,武术传承就是对其生理身体结构与功能的认知过程。
4.武术身体认知传承遗产对当前学校武术的启示
改革教学模式是突破当前学校武术困境的必然趋势,层次化身体认知的教育转向是对武术传承的本真回归。
4.1以结构与功能身体认知为目标的层次化体悟是教改理念的突破口
从对各阶段武术传承内容的梳理可知,阶段化的学习内容实际是以对身体结构与功能的深化体知为逻辑的。武术动作的掌握是建立在对拳种特色化身体结构体验及功能受用的辩证化认知基础上的(例如形意拳“三圆”强调身体结构的虎口圆与功能的力达肘前,如果力不达则可从虎口是否圆润的结构上找问题等),而非当前学校武术教学强调的动作记忆。习武者层层化的身体目标使生理身体大致实现了一个从力(术)到劲再到劲力合一(道)的身体化过程,外在表现是实现了身体由局部肢体器官控制的不协调到全身各处统一协调的游刃有余,内在机理是外形与内在器官、神经意识等的高度融摄与化用。在当前学校武术教育中,由于对“打练结合”的强诃与呼吁,也做了诸如段位制教学改革等象征意义上的内容层次化的区分;但并没有解决如何实现由形一艺一道层次化的身体体悟认知落实一体化目标,如果这些阶段化的身体认知目标不能完成,怎能轻而易举地实现打练并进的教学目标?学校武术段位制理念或思路是好的,但记忆式而非体认式的操作化路径有待商榷。
4.2传统武术由术及道传承方法的创新转化值得研究
每一种文化形式都涉及传播,学校武术教育实际是一个在中国未成年人身上传播武术的过程,但目前武术传播的水土流失严重,“缺少有分量的本土研究”。从层次化的武术身体认知教育遗产可知,由术及道是武术的传承遗产,并有相应的练气、练眼等本土化的教育方法。但这些方法都是特定历史条件下的产物:有的具有一定的危险性,例如敏捷性教学方法的“摘星换月”;有的负荷较大,例如练南拳桥手动作妙用的臂膀滑铁环或竹竿方法;有的耗时太长,例如形意拳练气息的劈拳练习得用1年时间……传统武术锻炼方法的负荷大、危险、耗时等特点都不利于学校武术的普及与推广,如何将这些身体认知为目标的传统教学方法进行转化与创新,使之适合学校武术教育的普及与推广是值得思考的学术问题。
4.3身体认知的“形熟”目标是学校武术普及与推广的改革重点
武术传承是一个普及与发展创新的过程,学校是普及、传播武术文化的重要载体。从武术层次化传承遗产可知,达到艺精的中高级阶段及道合阶段是发展型武術人才的目标,学校武术教育目标应定位在形熟及艺精的初级阶段;但此形熟非当前学校武术“学武术就是记动作,学完忘光”的彼形熟。此形熟是以一定的身体认知教育目标为导向的形熟,通过形熟阶段的学习,培养学生对武术的兴趣,为学生以后的继续学习打好基础。把教学目标定位在形熟及艺精的初级阶段,一是由于艺精及以上阶段教学目标非一般人可以达到,二是达到更高层次的武术境界需要的锻炼时间并非学校教学时数所能达到:故学校武术教育侧重点定位在“形熟”阶段较为合理。
4.4传承人与社会精英对教学目标的认同对接是武术教育的路径指向
任何知识都是权力话语的隐喻,学校武术教育传承内容也不例外。似乎一提起武术传承内容的话语权力,人们更容易想起武术强国强种事件,其实当今学校武术教育理念与内容如“淡化套路”“优化套路”、段位制的实施等仍然是社会精英的话语权力。就武术教学内容而言,存在一个武术传承人与社会精英之间认同断裂的危机。武术是身体化的,每个习武人的天赋不同,而习武又具有明显的层次化特征,这就需要那种有亲身体验,在任何阶段都能将学生引上道的教学与指导。而武术教学内容大多情况下是由社会精英所设定,并且执教人可能是名牌大学毕业;但没有武术层次性亲身认知体验知识的“名师”,这就导致会练武术的人不会撰书立说,因而没有话语权。但有话语权的社会精英没有亲身的武术层次化体验认知,从当前学校武术现状及段位制在学校的开展就可见一斑。怎样实现具有层次化亲身体验的武术传承人与社会精英的对接成为突破学校武术发展瓶颈的一把钥匙。
5.结束语
以身体认知为导向、由术及道阶段化的教育经验是传统武术传承的文化遗产。当前学校普遍存在的以“记动作”为标识的“术”(形)化武术教学不能担负打练并进、传承武术文化的使命。学校武术教育要突破仅仅徘徊在外形动作记忆层面的“术”化教学发展瓶颈,就要借鉴武术传统遗产经验,从教学目标与内容的层次化、“明师”的培养、身体认知化教学方法的创新应用等方面进行资源整合,实现以学校为载体传承武术文化的宏伟目标。以生命自觉为基点的武术身体教育应是生理身体、心理身体与社会身体的一体化,本研究只在生理身体认知方面进行了初步的探讨,后续将进一步进行心理、社会身体认知方面的探讨与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