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们过着这样的童年

2017-04-27 20:20韩书平
新教育时代·教师版 2016年47期
关键词:留守儿童家庭教育对策

(南京师范大学,江苏南京,210023)

摘 要:随着农村留守儿童规模的迅速扩张,其教育问题也引起了社会的广泛关注。本文采用问卷和访谈等方法,立足农村留守儿童的现实生活和教育,对其家庭教育问题展开讨论。通过综合比较和分析,为农村留守儿童家庭教育面临的突出问题把脉,并提出相应的政策建议。

关键词:留守儿童 家庭教育 对策

一、问题的提出

(一)他过着这样的童年

轩轩,10岁。爸妈都在广东打工,每年只有春节才会回家。村里的人都开玩笑地说轩轩是爷爷的跟屁虫,爷爷走到哪里,轩轩就跟到哪里,爷爷那双大脚走过的地方,都留下了轩轩的小脚印。

轩轩从小就是个不爱说话的男孩,他最好的伙伴是家里的大黄狗。到了晚上,昏暗的房间里只睡着他和爷爷两个人,同床而憩,却又两不相望。两人之间的沟通很少,像无声电影里的两个人:开门、关门、开灯、关灯……

对轩轩来说,父母不过是两个模糊的身影。因为他的父母都在远方……

(二)家长的无奈——我还能怎么办?

轩妈:我舍不得孩子,上回从北京回来时,看到孩子满身满脸的泥,心里觉得特别愧疚和難受。

唉,没办法,我还是要出去,为了他还能继续上学。

轩轩,他只是千千万万留守儿童中的一个缩影!还有很多人经历着轩轩所经历的一切!

他们到底过着怎样的生活?生活中的这些变化对他们的教育又产生什么样的影响?面对父母的“缺席”,我们的家庭教育又该何去何从?

本文主要以农村留守儿童的家庭教育为研究对象,根据调查的结果揭示农村留守儿童及家庭教育中存在的问题,从而探讨农村留守儿童家庭教育问题的解决策略。

二、农村留守儿童的发展及其教育问题

根据笔者对L县K村和L县A小学(简称A小)进行的问卷、访谈和观察所收集的资料分析发现,目前农村留守儿童的生活和家庭教育确实令人担忧。

(一)农村留守儿童的一般概况

为了得到更好的挣钱机会,K村大批青壮年大都选择远走他乡,去大城市里打工。所以该地外出打工的风气浓厚,总体外出打工人数多,使得大批留守儿童越来越多。

1.留守儿童比重特别高

据统计,K村有104户人家,共550人。96户家庭有外出打工人员,其中有留守儿童的83户,占总户数79.8%。K村打工人员共335人,其中学龄前及学龄儿童的父母有235人,占总体打工人员的70.1%。K村共有学龄及学龄前儿童130人,其中留守儿童有100人,在总体学龄及学龄前儿童中的比例高达77%,具体分布如表1。

在对A小的调查中,笔者将对象锁定为三年级到六年级八个班的学生,这八个班共有学生288人,其中父母双方和单方外出打工的学生有204人,占70.8%。

2.留守儿童中父亲一方外出打工所占比例最大

在K村和A小中,父亲一方外出打工的留守儿童在总体留守儿童中的比例最高,分别为63.8%和53.4%,接近母亲一方外出打工的2倍(详见表2)。

3.父母是否决定外出打工与孩子的年龄大小有关

从A小四个年级的情况看,除六年级以外,父母双方外出打工的留守儿童的人数比例随着孩子的年龄和年级升高成上升趋势,且各年级中父亲一方外出打工的比例均为最高(详见图1)。留守儿童在各自班级中所占比例也表现出相同的趋势。

从图1中还发现,六年级留守儿童的比例明显下降,可能原因是家长考虑到孩子面临升学的重大问题,遂选择暂不外出。

4.留守儿童的监护类型以祖辈监护和单亲监护为主

根据笔者走访和调查的结果发现,A小的留守儿童的监护类型以单亲监护和祖辈监护为主,比例分别为52.5%和42.2%,并且单亲监护的留守儿童又以母亲监护为主。K村的调查结果与此类似(详见图2)。

(二)农村留守儿童的家庭教育问题

梁启超先生曾说“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国强”,可见留守儿童的发展,关系到未来中国的发展。

下面,本文主要从家庭教育方面,结合调查、走访的结果对农村留守儿童教育中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

调查结果表明,农村留守儿童的家长对孩子的培养目标是明确的,对孩子的未来抱有美好的期望。有37%的家长希望孩子达到本科及以上学历,39%的家长希望孩子达到专科学历(详见图3)。

孩子对自己未来受教育程度的期望则低于家长的期望,他们更多的是希望自己能够进入专科院校,掌握一门实实在在的技术,为以后进入社会做准备。

尽管农村家长对孩子的未来有着很美好的期望,但他们对孩子的要求还是比较客观的。对K村家长的问卷调查中显示,35%的家长要求孩子成绩达到90分以上,27%是80分以上,可见家长在平时并未过高地要求孩子。

而留守儿童也普遍觉得家长对自己的要求比较合理,很多人甚至要求家长对自己再严格一点(详见图4)。

综上可以发现,尽管农村留守儿童的父母对孩子的培养目标有着比较明确的认识,但在平时的家庭教育中仍然存在难以避免问题。

1.家庭教育内容过于片面和实际

对孩子教育各方面重视程度的调查中发现,家长对孩子的学习习惯的养成和思想品德等方面都比较重视,对特长爱好的重视程度明显较低。对孩子教育的内容过于实际和浅显,使得家长在对待孩子的教育时比较随意,缺乏长远的考虑。

2.批评、责打等消极教育手段层出不穷

在跟家长的访谈中发现,绝大多数家长属于经常批评、很少表扬的类型;有的甚至采用责打的粗暴方式教育孩子,而他们决定“痛下狠手”的原因大多是孩子“不听大人话”,或“做错事”等。可以发现,农村家长的教育手段还是比较消极和简单粗暴的。

3.对孩子的教育感到力不从心

在对家长的调查中发现,超半数的家长表示自己一直在努力成为一个好家长;近三分之一的家长表示自己想做一个好家长,但自己能力有限;还有不少家长明确表示对孩子的教育感到力不从心,这种力不从心主要来自两方面,一是物质保障,二是智力支持。更有部分家长表示,孩子越来越不听话,自己不知道该怎么办,向笔者感叹“现在的孩子不好管”。

三、农村留守儿童家庭教育问题的原因分析

家庭是人出生以来的第一所学校,父母是儿童的第一任教师,是什么影响着留守儿童的家庭教育呢?

(一)家长文化素质和家庭教育素质较低

农村留守儿童父母的受教育水平本來就不高,父母外出打工之后,孩子一般由祖辈或母亲照顾,而农村中这个年龄群体的受教育程度更低。对K村总人口的受教育程度的分析中发现:随着年龄的增长,受教育程度呈明显下降趋势。很多留守儿童反映,在家里根本没人能辅导他们平日的学习,而没人辅导的主要原因是“家长能力有限,辅导不了”。

(二)隔代抚养方式存在诸多不利

我们在认识到隔代教育的积极意义的同时,还应看到它潜在的弊端:祖辈普遍存在“重养轻教” “重智轻德”的倾向,家庭教育质量不高。同时,祖辈对孙辈容易产生溺爱,并且他们本身在学历和观念等多方面存在不足和局限,其教育很容易走向片面化。

四、农村留守儿童家庭教育问题的解决策略

(一)全面了解、关注孩子的身心发展,及时指导孩子

在“陪伴”还是“生活现实”的抉择中,大多留守儿童的家长选择了后者。鉴于现实的考量,要实现陪伴在孩子身边的愿望对家长来说确实很难,但这并不意味着家长们就可以成为“甩手掌柜”,置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不顾。家长们一方面可借助发达的通信手段,常和孩子沟通,关注他们的心理状态;另一方面还可以借助班主任这座“桥梁”,多关心孩子的校园生活和学习,加强与孩子的联系,以此缩短亲子间的心理距离,实现情感交流,从而多角度全方位地了解留守儿童。

(二)正视农村留守儿童的“留守”,把“留守”当作一种教育资源

农村留守儿童的境遇只是数千万农民不得已的选择造成的,对大多数留守儿童而言,他们理解父母的选择并且支持父母的选择。所以,完全可以把留守当作一种教育资源,运用于家庭教育的实践中去。用父母在外的辛苦来感化留守儿童,对他们进行爱的教育,相信他们会理解父母的不得已,从而有所改观。

参考文献:

[1]王青.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研究[D].武汉:华中师范大学,2006,1-2.

[2]张文君.农村寄宿制初中留守儿童教育问题与校本策略研究——以淮安市为例[D].扬州:扬州大学,2011. 29-32.

[3]徐阳.农村留守儿童教育问题研究[D].上海:华东师范大学,2006,34,46.

[4]王森.农村寄养儿童现象及教育政策应对[J].教育教学论坛,2016,(28):84-84.

[5]梁颖.留守儿童家庭教育现状分析——以湘西保靖县金落河村为例[J].湖南第一师范学院, 2016, 6(3):49-49.

作者简介:韩书平(1990.11-),女,江苏淮安人,南京师范大学数学科学学院2015级硕士研究生,数学教育专业,研究方向:竞赛数学。

猜你喜欢
留守儿童家庭教育对策
诊错因 知对策
对策
面对新高考的选择、困惑及对策
防治“老慢支”有对策
家、园合作是幼儿教育发展的必然趋势
初中生家庭教育与心理健康
家庭环境对中学生性格及成长的影响
体育舞蹈对留守儿童心理健康干预效应的实验研究
幼儿教育改革进程中几个重要问题的探讨
学生的个性发展与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