承接产业转移背景下政府政策对剩余劳动力转移影响研究

2017-04-27 17:56朱杰夏露汪洋施学佳
经营者 2017年3期
关键词:产业转移

朱杰 夏露 汪洋 施学佳

摘 要 2010年以来,以芜湖和池州市的江北和江南产业集中承接示范区开启了皖江乃至安徽省的产业承接模式。在承接产业转移和建设的同时,一方面导致当地劳动力因失地产生大量被动性剩余,另一方面集中区建设带来的集聚效应和经济辐射效应也影响了当地及周边劳动力的转移和就业,本文着重于研究政府补偿政策对于皖江经济带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影响效应。

关键词 产业转移 政府政策 农村剩余劳动力

承接产业转移是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产物,从国外来看,随着更多的国家加入WTO,贸易全球化更加凸显,发达国家的落后产业开始向发展中国家和欠发达国家转移以寻求更加廉价的资源攫取更多的剩余价值,这实际上反映了经济主体活动中的两个方面的信息,一个是所转移产业原在地已经不适应该产业的政策及相关需要,一个是转移标的地区的劳动生产力效率的提高和本身劳动力的富余以及当地的落后型技术禀赋。由此随着我国改革开放有序的由沿海到沿江到内陆的招商,带来地区人力资本和技术资本的差异,促使一批落后产业向中西部转移,皖江经济带江南和江北产业集中区由此应运而生。

一、江南和江北产业集中区现状

截至2016年5月,江北集中区累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417.5亿元,其中,招商引资项目326.4亿元。累计注册企业400余家。新能源新材料、金融及总部经济、电子信息三大集聚区建设基本完成,产出效应初步显现;江南集中区管委会所给资料显示,目前已经入园或将要入园的企业计划投资总产值为1074.42亿元,计划或已入园企业116家,其中第三产业企业数29家,第二产业数87家(其中电子类型18家,生物医药3家,新能源14家,新材料27家,装备业37家,食品行业2家,纺织服装3家,有重复统计)。

就江北和江南产业集中区目前的发展情况来看,已经初步形成了一定的产业规模和产业分工格局。并且有一定的产业聚集和辐射效应,对周边的失地农民进行劳动力的吸收,彻底或逐渐改变当地部分居民的生产或生活方式,从某一程度促进了当地剩余劳动力的转移。

二、当地政府补偿政策

(一)征地补偿标准

江北集中区关于土地的补偿标准是每亩补偿29600元,每人扣除6600元养老保险,实际每亩只能领到23000元,而江南产业集中区征地补偿标准如表1:

(二)失地农民保障情况

通过走访当地百姓,我们得知,除去征地及房屋拆迁一次性补贴,那么对于江南产业集中区实行男年满60周岁,女年满55周岁,实行每月142元额养老补贴,即养老金收益。江北集中区具体补贴金额和补贴年龄无法查询。但是根据江北集中区拆迁收取每亩6600元养老金来看,存在老人保障补助。

而对于中青年剩余劳动力来看,政府主要是通过再就业培训机会和提供招聘信息来促使被动性剩余劳动力由传统农业向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转变。

关于当地的教育情况,由于短期内区域环境的急剧改变,江南和江北集中区的师资资源和教育环境有了明显改善,其中江北集中区宝能安师大附属幼儿园、小学、初中、高中规划总占地400亩,总建筑面积15万平方米,总投资约6亿元,建成后将成为江北地区最具前瞻性国际视野、卓越教育品质、强劲品牌张力的15年一贯制综合性精品学校,可容纳5000人同时就学,为江北片区的教育配套资源提供实力保障。而江南产业集中区也新建了江南中学。从某种程度上促进了当地教育环境的改变。

根据调研得知江北产业集中区宝能城和弋矶山医院将在江北合作办院,建成后成为芜湖市第四医疗集团。记者从芜湖宝能方面获悉,这座即将建设的国家级三甲综合医院,位于江北产业集中区长河南路与和谐路交叉口,计划在今年3月由宝能集团动工建设。医院总占地面积约200亩,建筑面积约13万平方米,总投资约20亿元。集医疗、急救、预防、康复、教学、科研于一体的现代化、生态型三级甲等综合医院。建成后将成为江北医疗环境最优越、医疗设备最齐全、临床学科最完善的综合性三级甲等医院。而江南集中区江南产业集中区也在谋划打造的安徽江南医药综合体(集医、疗、检、养、修为一体)、佛教医药体系(研发、产业、销售、医疗产业链)和江南医院(专科三甲)建设等项目推进事宜上取得突破性进展。

但是通过调研不难得知,当地失地农民享受的主要还是农村合作医疗项目和失地农民补充养老保险。

三、政府政策对剩余劳动力转移的影响

(一)劳动力劳动结构急剧变化

根据调研得知,江南和江北集中区被征地农民由于失去土地,从某种意义上说已经被动性从第一产业为重、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分布转变为第一产业、第二和第三产业分布,以江南产业集中区为例:

由图1、图2可知,图1和图2分别为征地前和征地后当地劳动力从事行业转变情况,通过对比可以看出征地政策使得当地劳动力劳动结构有了很大的改变。从务农为主向技术类、个体户和临时工转變。

(二)短期收入结构发生变化

根据调研得知,江南和江北集中区由于拆迁补偿政策和当地就业机会增多带来的收入结构变化特别明显,其中大部分当地居民的年收入和短期可支配收入开始增加,但是不可回避的是,在调研过程中我们也发现一个现象,由于一些中年劳动力在失去土地之后由于没有专业技能无法寻找一个合适的行业,短期内存在收入下降的情况。

(三)社会保障制度局部改变

在调研过程中,我们得知江北和江南集中区都有一项失地农民保障政策,即从征地款项中扣除一部分,用于失地农民的养老保障,同时居民的社会保障制度范围分布也有了一些改变:

如图3、图4所示,我们对两个集中区进行了数据收集,通过分析发现当地劳动力社会保障主要还是定性为农民范围的保障,实际上失地农民失去土地,住进小区,可以尝试参照城镇居民社会保障制度的实施,通过比较可以看出,养老和失业及工伤保障均有提升。

四、政府政策在劳动力转移过程中的不足

(一)剩余劳动力转移再就业保障措施不足

根据调研得知,两地集中区在承接产业转移过程中针对因为被征地而被动力剩余的劳动力的再就业保障措施不够,在调研过程中,我们得知,在失地农民失去土地之后,生产生活方式有了很大改变,其中一部分从事原有职业(由短期农民和技术工的转换变为纯技术工类型,如瓦匠等),另一部分失去生产资料加上年龄因素成为失业人群,其中很大一部分自己在找寻工作,但是苦于没有就业机会。正如我们走进园区一家典型的劳动力密集型企业—领跑鞋业调研显示“该厂对当地劳动力吸收安置的情况,该厂目前在厂职工200多人(大部分为当地人),目前由于劳动力紧缺,只能开启一条生产线,薪资分为2050/月(普通工人),2600/月(男劳动力),2950元/月(初级技术工),3250元/月(中高级技术工),同时强制买工伤保险(300元/月),企业老总反映目前招工很难招。”这说明我们的政府在被动性剩余劳动力转移再就业保障方面做的工作还不够,当地居民想找工作没有途径,当地政府积极从事就业培训工作但收效甚微,更多的时候存在一定的形式化和信息不对称的情况。

(二)社会保障制度不合理

在集中区建设过程中,我们了解到当地农民在失去土地之后所享有的主要还是农村合作医疗保险和失地保障这两块,其中医疗方面以农村合作医疗为主,养老保障方面以失地农民保障为主(男年满60周岁,女年满55周岁)。但是由于征地而成为被动性剩余转移的劳动力从农民转变为社区居民,生活方式和生活成本有了较大提高,相对来讲,这些居民所享有的保障制度和政策不合理,存在一种不公平的现象,导致很大一部分居民在入住小区之后生活质量出现下降,具体的来讲就是物价水平过高,政府补贴和补偿不能满足居民基本生活需求。同时在有些居民进入企业之后,也会享有工伤保险。

五、政府政策在劳动力转移过程中的不足的建议

(一)建立一套良好的人才培养和再就业培训机制

从上文我们得知,在当地农民失去土地之后,原有的生产资料和方式已经不适应转移后的现状,在工业企业入住园区之后,怎样衔接好剩余劳动力向企业转移对于政府来说是个考验,过去基于政绩考核需要形式化的再就业培训制度已经不适应当前劳动力就业需要。根据实际情况,政府应该着手于建立一套良好的人才培养和再就业培训机制,根据当地企业实际需求和居民工作需求及能力等实际情况建立信息平台,使得招聘信息更加公开化和及时化,使得当地居民能够有效获取职位信息,同时政府要对于企业进行补偿,鼓励企业负责就业再培训部分职能,实现资源有效配置。

除去促使劳动力向企业进行转移,政府可以出台鼓励自主创业政策,使得当地农民失去土地之后在择业道路上实现多元化发展。

(二)结合当地劳动力转移诉求,建立合理科学的保障制度

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当地居民失去土地进入小区之后,已经成为城镇居民,但是我们了解到当前这些居民还只是享受以前农村居民的保障水平,生活诉求和保障政策不匹配,阻碍剩余劳动力的转移。所以政府应该结合实际情况,做出有效的调整,建立合理科学的保障制度。即不仅实现人的物理转移,还要实现软件的升级,使得当地失地农民有一种制度获得感,愿意并积极地投入集中区建设。

所以政府应当着手于对当前这些剩余劳动力转移过后所享有的保障政策进行改革,适当提高当地医疗保障水平和生活保障补贴,结合实际情况建立良好的沟通平台。从而促进劳动力转移。

当然,承接产业转移的辐射面不应该仅仅涉及集中区地理范围内,我们的政府应该出台一定的优惠政策,吸引非集中区剩余劳动力向集中区集中,更好盘活整个皖江经济带的劳动力转移,更好的实现资源有效配置和皖江的经济发展。

六、结语

由研究可知承接产业转移过程中政府的补偿政策对农村剩余劳动力转移有一定的影響效应,在此过程中,一些政策的实施还存在一些缺陷,我们的政策的制定者应该基于实际情况做一些符合实际的科学的改变,更好地服务于集中区劳动力转移和人的城镇化,从而给皖江经济带剩余劳动力转移提供借鉴。

(作者单位为安徽财经大学)

[作者简介:朱杰(1994—),安徽财经大学经济学院经济学专业本科生。夏露(1995—),安徽财经大学经济学院经济学专业本科生。汪洋(1993—),安徽财经大学经济学院经济学专业本科生。施学佳(1994—),安徽财经大学经济学院经济学专业本科生。基金项目:本文系2016年国家级创新训练项目“承接产业转移对皖江城市带剩余劳动力转移水平影响效应的研究”阶段性成果(201610378368)。]

猜你喜欢
产业转移
产业集聚视角下中部六省承接产业转移研究
我国产业转移研究进展述评
河北承接京津服务外包产业转移研究
台商投资大陆的产业网络分析与启示
京津冀区域协同发展战略及关键问题研究
湖南加工贸易发展现状、问题及对策
企业生态视角下产业转移实证分析
外商直接投资与吉林省城镇化发展的相关性:一个文献综述
北京专业市场向河北转移的适应性提升策略
中国新一轮对外开放的大战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