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南京师范大学附属中学,江苏南京,210003)
摘 要:随着社会变革的加剧,新一代青少年学生无论在知识面、社会认知水平、个人胆识、交往能力以及对新事物的接受方面都迥异从前。让学生学会自我管理,正是立足学生的实际授之以渔,让他们学会做人、学会学习,学会管理,为自己的终身发展打好基础。
关键词:可持续发展 自我管理 个性发展
南師附中是一所备受社会各界关注的学校,也是一所蕴含社会积淀的名校,现代的校园文化引导学生追求卓越,创造一流,所以定位于学生的可持续发展,加强学生的自我管理,培养世界性的人才显得尤为重要。
重视孩子的自我管理,尊重孩子的个性发展,前苏联苏霍姆琳斯基曾尝试自我教育取得巨大成效。叶圣陶先生提出:教师的教学要教学生学会学习,“教是为了不教”。将此推广到班主任的班级管理,“管是为了不管”,班主任应尝试让学生学会自主管理。
学生的基本特征是由不成熟向成熟过渡,具有自主能力而不过分依赖老师,能较自觉地学习和自我评价。学生在升入高等学府或步入社会前需要具备各种能力,而这些能力要在短暂的高中阶段锻炼和培养。让学生学会自我管理,正是立足学生的实际授之以渔,让他们学会做人、学会学习,学会管理,为自己的终身发展打好基础。
班主任要分清哪些是自己该做的事,哪些要放手,哪些需要自己引导,引导学生自主管理,并非放任自流,放手不管,无为而治。
“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健康、全面的发展”是新课程标准的最高宗旨和核心理念。为此新课程标准倡导这样的学生观:(1)学生是发展的人;(2)学生是独特的人;(3)学生是具有独立意义的人。学生是人,具有人的尊严和个性,具有与我们教师一样的平等的人格;学生是孩子,不要用对成人的眼光和对成人的标准来审视他们;学生总是发展的,我们要坚信他们总会由不成熟到成熟健康地成长的。这就要求我们的教育工作能体现人的人格、人性和人的发展变化。随着社会变革的加剧,新一代的青少年学生无论在知识面、社会认知水平、个人胆识、交往能力以及对新事物的接受方面都迥异从前。
高一学生刚入附中时,由于在学习习惯、文明礼仪、劳动习惯、学习成绩、人文素养、家庭背景等方面存在着很大的差异,有很多同学热心、积极,养成良好的学习、生活、交友、劳动等习惯,能主动解决自己学习和生活上的问题,并主动投入班级的工作中,乐于为班级和他人奉献。但也有少部分同学还没有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学习方法,缺乏合作意识和及时解决问题的意识;有些同学还没有养成良好的劳动习惯,责任意识还不强;还有一部分同学很不善于与别人交往,害怕陌生的环境,活动中没有主动意识,被动地配合;有一批同学日常常规方面的自律性很差,依赖于老师的管教和督促。但好在每位同学进入附中时都做了一定的准备,有向上的信念、刻苦的精神,以及共同建设班集体的决心。但如何根据实际情况,在较短的时间内,实施班级的有效管理呢?
通过一段时间的摸索,我在实践中感到,以下三阶段是实施班级自我管理所必不可少的。
1.班级自我管理的准备
班级自我管理的基本和前提是自我教育,教育学告诉我们:“学生进入青少年时期,他们开始身高猛长,样子像个小大人,体力、精力以及个人意识的发展,使得他们要求成人把他们当大人看待,他们已有独立的见解,要求独立、急于摆脱大人的监护,什么都想自己干。”作为班级管理者的班主任,在这关键的时期,应顺着学生意识发展的规律,激发和引导学生自我意识的发展,使他们达到自我意识的高层次——自我教育,倡导和激发学生的自我教育。
学生一旦有了自我教育的愿望,就会意识到班级和自己需要有一定的行为规范和道德规范。学校的《学生成长自律手册》虽简短,但内容包含广泛,涉及到学习、生活的各个方面,班主任应根据本班实际引导学生制定一个较为具体的《班级公约》,《班级公约》一经形成,它就是全班同学奋斗的目标、自我评价教育的依据,每个成员都必须自觉遵守。
2.班级自我管理的实施
班集体自我管理的核心建立与核心教育及训练。心理学告诉我们:“中学生意志的主动性、独立性和坚持性还是很不理想的。他们总是缺乏自觉性、主动性和独立性来调节自己的行为。要持久地完成一项工作,常常要依靠外力的督促和管理。”
但当学生有了自我教育的愿望和行动纲领,并付之于行动后,班主任应及时帮助学生认识自己,发扬优点,改正缺点,拟订自我教育计划,对自我教育有成效的同学及时鼓励、推广,使学生个体自我管理独立地、主动地、持久地进行下去。
为了使个体自我管理得以持久下去和上升到群体自我管理,在以前尝试和实践的基础上,班主任应适时调整自我管理核心——班委会,班干部应由学生自荐、民主选举产生。产生后,及时理清班委会在班级中的地位、作用以及和同学间的相互关系。必要时可设定值周班长加强工作。
班委会建立后,班主任必须花一定精力对班干部进行教育与培训。可以从以下几个角度进行教育:第一,明白自己工作的意义;第二,树立高度的责任心;第三,正确处理学习与工作、个人与集体、表扬与批评的关系。可以从讲、学、看、干着手。讲,通过谈话、讲座等向班干部传授管理知识;看,让班干部看班主任如何处理同学之间纠纷;学,让班干部向高年级学长、学姐拜师学艺;干,让班干部定期汇报,得到班主任和同学的评议,及时归纳和总结。一段时间以后,班干部可正式开始群体自我管理的班级工作。
3.班级自我管理的延伸
心理学研究表明:学生的逻辑推理能力开始以抽象前提为基础进行推理,但是这种推理主要以直观为依据,虽然不依靠直观依据的抽象推理,偶尔也可以看到,但这是不经常的,而且不可能成为有体系的推理。
因此,班级自我管理实施后,班主任的指导显得尤为重要。使班干部和同学少干错事,少犯错误。对班委会的指导可为:
一、工作的方向和意义上;
二、工作方法上;
三、班级活动的原则和方法上。如活动要寓教于乐,要有美感,要新颖,要有发展观。对学生的指导为:在原有基础上提高自己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达到自主地学习、自主地工作、自主地生活。
当然,影响班级自我管理的因素很多,既有内部的,又有外部的。内部的如班级集体内本身的不平衡(干部与干部、学生与干部)。外部的有学校和任课教师的影响,这就需要班主任的协调。班主任应努力调整集体的不平衡,处理好个体与群体,充分发挥任课教师的积极影响,使班级自我管理顺利有效地进行下去。
班级自我管理真正地体现了把学生当作教育的客体,又把学生当作教育的主体,和在教育中教师的主导作用。叶圣陶说过这么一句话:“教是为了不教。”也可以借此说,管是为了不管,不管,是班级管理者追求的最高境界,班级自我有效管理有利于我们达到这一最高目标。
当然,教育不是浪漫的诗篇,实现学生的自我管理不是弱化、甚至忽视班主任的管理作用,而是要求班主任能高屋建瓴地把握班级发展趋势,避免自我管理随意化、无序化,以致陷入自我管理的误区。因此班主任要严格要求自己,勤观察、勤督促、勤指导,使班级沿着正确轨道顺利发展。一个班级是一个大花园,只有百花齐放,才能香飘满园;一个班级是一座星空,只有群星争辉,才能星光灿烂;一个班级是一片大海,只有无数浪花的撞击,才能涌起滔天巨浪。只有真正发挥学生的主动性、积极性、创造性,才能使班级动车式前进,真正实现新课程的目标,培养综合素质全面的优秀学生,真正实现教育改革的新目标。
参考文献:
[1]陈孝彬.教育管理学[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4.36-54
[2]燕国材.素质教育论[M].江苏教育出版社.1997.52-85
[3]李晓文.学生自我发展之心理学探究[M].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12-142
[4]李伟胜.班级管理新探索[M].天津教育出版社.2006.34-95
作者简介:袁青云(1970-)男,理学硕士,高级教师,研究方向:班级管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