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鹏
摘要:体育新课程教学强调“书本知识与生活世界的相互联系。”用“生活化”的体育课堂教学,满足学生多样化发展的需要。让学生通过体验现实生活,感悟和追求生活,赋予体育教学生活意义和生命价值,把學生培养成为学习体育的主体、个体生活的主体和社会体育活动的主体。
关键词:小学体育 生活化教学 情景教学
一、课堂生活化的意义
根据新课程教学理念,结合教材自身功能,联系学校实际,从学校的实际出发,在此基础上结合学生兴趣,利用生活实践体验,创新课堂教学模式,把生活情景从课外引入到课堂教学情境中来,迅速培养学生对体育的兴趣。并对优化学校体育器材资源利用,引导学生养成终身体育的意识,促进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发展和终身坚持锻炼的习惯都有极为重要的意义。
生活化课堂教学的开展,在实践教学中有利于提高学生的课堂学习效率,让学生在轻松的生活氛围中接受体育教学,改变了传统的课堂教学氛围,给学生创造一个良好、和谐的环境,使传统意义上严肃的课堂变的更加的轻松、自然;丰富了学生的生活知识的同时,许多生活中无法亲身体验的情境更是得以在课堂教学中加以感悟,拓展了学生的知识面;更好地丰富了学生的情感体验,在发展技能,体验生活的过程中,升华情感,培养学生坚强的意志品质和形成对生活的稳定的、积极的态度;使原本较为枯燥无味的体育,变的这样的丰富多采起来。
二、小学体育教学要凸显教学理念生活化
小学体育教学强调体育活动与生活世界的联系,基于学生的生活经验,满足学生健康发展的需要,这就从根本上强化了体育教学的生活意义与生命价值。笔者尝试予体育教学以生活化的活动,取得了较好的教学效果。新课程背景下的体育教学,“生本”是课堂的重心。“生本”课堂应给予学生选择的权利,给予学生自我组织、自我学练、自我评价的权利。教学中,教师可根据学生的个体差异,提供有选择机会的体育活动,或对不同的学生提出不同的要求和目标,将课程内容分解成不同的板块供学生选择,让学生在积极参与体育运动的同时,感受到“体育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
例如,为了真正体现生活化的教育理念,笔者把生活中的家务劳动过程创编成体育游戏――拖地游戏。整节课不使用任何体育器材,而是通过自然而然的模仿活动层层铺开来,借助“运动——洗拖把、劳动——拖地、游戏——拖地比赛”设置了学生熟悉的情境,不仅让学生学会拖地方法,而且将拖地的动作表现通过肢体语言表达出来,更重要的是,使学生在思维方式、观察模仿、合作交流等方面体验到劳动的乐趣,使他们学会自理,爱上劳动。整节课体现了“生活即教育”的设计理念,让学生在平等的、开放的、充满活力的游戏中,真正成为课堂的主人。
三、小学体育课堂的情景教学
生活化教学的开展,首先应遵循以课堂教学内容,在遵循课堂内容的基础上,创设合适的课堂教学情境,情境的创设围绕课堂教学内容为基础展开,把课堂中的内容融入到相似的生活情景中去,通过教师语言的组织,来引导学生思维的发展,合理化教学情境,完成课堂教学。当然在这过程中,需要在生活情景和课堂教学情境之间寻找一个合适的结合点,以此为切入点,找准突破口,延伸教学链,形成完整的课堂教学过程。在此,有几点具体例子可供参考:
1.传统的田径教学是学生最害怕的,也是教学效果最不理想的,我们可对这些内容进行适当地改造,将一些竞技性、成人化的项目内容可以简化其方法和规则,降低难度要求,使之适合儿童特点。在跑的教学过程当中,可以采用游戏的形式,将单一、枯燥的跑以游戏的形式出现,通过一个情景,如“森林动物运动会”,这样使学生更加感兴趣,而且学生也感觉不到跑的累。
2.将正规化的动作在原有的基础上进行转变,将简单的游戏变复杂,变得更有趣。如投掷内容从单一的右上手投延伸到左上手投,拓展到实际生活中所应用的一些方法:单手下投、飘投、抛投、双手向前、向后、向上抛投等。
3.民族、民间体育项目也是重要的体育教学灵感的来源。由于有着广泛的群众基础和深远的社会影响,对一些适合教学需要的内容就可以直接引入运用,如踢毽子、打陀螺、打弹子、滚铁环等;把这些教学内容引进课堂,不仅有利于民族体育文化的继承和发扬,也可以引导和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将新时代文化注入民族、民间传统项目中再回归社会。
四、实现教学方式生活化
新课程背景下的小学体育课堂在传统的传授式教学法基础上,提出了主题教学法、情境教学法、发现教学法、游戏教学法等新的教学方法,更加贴近学生的实际,更利于学生掌握体育知识与技能,形成终身体育的思想。
总之,作为一名体育教师,要努力把体育教学和社会生活及学生实际紧密结合,使体育教学发挥更大的育人作用,为学生的成长乃至今后的工作和生活提供更好的基础服务。
参考文献:
[1]高永强.浅谈小学体育有效教学构建策略[J].新课程,2014,(06).
[2]任建义.小学体育游戏法教学的实践探析[J].时代教育,2015,(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