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海军
【摘要】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对小学教学改革提出了新的要求,这就需要教师在教学过程中探索新的教学方式,让小学教学课堂焕发出生命力。在低年级教学中,无论是语文还是数学亦或是英语都需要用创新的方式来对教学进行改革,这样才能保证教学课堂的趣味性,同时教师应该用饱满的热情在课堂上进行讲解,帮助学生建立学习的兴趣。
【关键词】小学教学 改革 创新
【中图分类号】G62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37-0036-01
前言
在当前的小学教学中,教学最为重要的目标就是培养和激发学生对学习的兴趣,在学好母语的同时,能够掌握第二语言,同时运用数学来建立自己的逻辑思维。小学生比较喜欢模仿,教师的一些动作或是习惯都会成为小学生模仿的对象,为了帮助学生更加轻松的学习,教师应该在教学过程中对教学方式进行创新,让小学课堂焕发出生命力。
一、小学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
(一)教学方式单一,对学生应用能力培养不足
我国对于基础教育课程明确提出,培养学生提出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学习过程中倡导合作学习,让学生在教学课堂中把握学习的主动权,但是在很多小学教学中,教师的教学方式仍然是传统的教学方式,这种单一的教学方式缺少与学生之间的互动,教师是学习活动中的主体,学生只能被动的接受知识,不利于学生独立学习能力的培养。同时,在教学过程中,也仅仅是重视对基础知识的讲解,没有注意到学生应用知识的能力的培养,这种现象的产生一方面是与学校比较重视教学成绩,另一方面是来自于学生家长的压力,因此教师只能将精力投入到重点知识的讲解方面,忽视了对学生应用实践能力的培养。
(二)课堂气氛沉闷,教学资源匮乏
小学生与大学生不同,在课堂上比较好动,这是他们的天性使然,但是有些小学教师为了提高教学进度,在教学过程中运用单一的教学方式,很容易导致课堂气氛的沉闷,不能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课堂效率也是不高,久而久之,学生对于学习就产生了一种厌恶的情绪。
小學教学担负着提高小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对基础知识的认知的重要任务,很多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因为教学理念比较落后,只是简单的完成教学计划,因为教学资源的匮乏,不能运用一些多媒体技术来活跃课堂,小学生在课堂上麻木的接受知识的灌输,没有自主思考的空间,不利于自身综合能力的提高。
二、创新教学方式,让课堂焕发活力
(一)运用多媒体,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在现代信息时代,很多小学生对于计算机技术等一些先进的技术并不陌生,在小学中应该添加一些多媒体设备,利用这些多媒体设备来准备教学内容。小学生对于枯燥的文字接受速度是比较慢的,而利用多媒体来演示一些图片则更加能被小学生所接受。例如,在为小学生讲解动物的过程中,教师可以提前在网络上搜索一些图片,在课堂上进行演示,这些五颜六色的图片会很快吸引小学生的注意力,这样就能提高他们的注意力,激发其学习的兴趣,课堂效率也自然随之提高。
小学生的思维能力比较差,对于一些抽象的东西接受速度比较慢,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将教学方式变的更加直观一点,而通过多媒体设备则能够让小学生在视觉上得到冲击,记忆起来也是比较的深刻。例如在英语教学中,对于单词的记忆,教师可以通过一些卡片,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图文并茂的学习方式也是能让小学生为以后的学习奠定良好的基础。
(二)让游戏贯穿于教学活动始终
小学生的好奇心比较重,喜欢玩,教师可以充分利用小学生这一特点,创造一些比较新颖的,富有启发性的教学方式,充分的调动小学生的各个感官来参与教学活动。相对来说,英语教学在小学教学活动中是比较具有困难的。但是将游戏的元素加入到英语教学中,取得的效果就截然相反。教师可以根据教材的内容来设计相应的简单的游戏,这样小学生就会全神贯注的投入到教学活动中去。在游戏中可以设立一些奖励,这样就会提高小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将学习活动推向高潮。
(三)人性化师生互评机制
在教学过程中应该采用人性化的评价机制,应该更加的注重学生的学习感受,让教师及时的了解学生的学习需求,尤其是小学生,在教学过程中很容易出现一些好动的情绪,及时的了解能够帮助提高课堂效率。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的缺点也应该通过学生的及时反馈来解决,完善自己在教学过程中的疏漏,通过创新自己的教学方法来活跃课堂气氛。
结束语
总而言之,在小学教学课堂中课堂气氛是十分重要的,教师应该以学生的学习兴趣为主,在向其传授知识的同时应该让其掌握运用知识解决问题的方法,要注重学生的学习兴趣的培养,只有提高了他们对知识的学习兴趣,才能做到事半功倍,这也是新时期进行教学工作的重点。
参考文献:
[1]刘学翠.浅谈数学课堂如何真正活起来[J].菏泽学院学报.2013(S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