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丽
【摘要】 推动快乐校园建设,营造校园优良校风,改进教师教学方法,结合自身实际,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活动,形成了让学生在“学中乐、乐中学、学乐结合、健康成长”的快乐校园。学校推动快乐校园建设的总目标是:建设优美校园环境、和谐校园人际关系、提高教育教学质量,推动创建快乐校园,真正实现教师乐教、学生乐学的目的,促进学生全面均衡发展。
【关键词】快乐校园 教育 建设 均衡发展
【课题项目】甘肃省教育科学“十二五”规划课题《“快乐校园”在嘉峪关农村小学实施的行动研究》成果;课题编号:GS[2015]GHB0240。
【中图分类号】G6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5-3089(2016)37-0014-01
一、加强校园建设,提高硬件环境
营造良好的育人环境,为师生提供优美怡人健康舒适的工作、学习场所,是提高学生道德素养,塑造其健康人格的必然要求。丰富生动的校园文化,美好的校园环境都是一种无声的浸入学生心灵的美育。不仅对学生的学习、生活、心理起到良好的调节作用,而且对规范学生的行为习惯,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起到潜移默化的感染作用。
1.缤纷美丽的花草树木,给学生清新恬静、生机蓬勃的感受。
我校根据自身实际,对校园绿化进行了重新规划和部分改建,对空置的局部场地进行了合理有效的利用,让闲置的角落变成花的海洋。在空地上种植绿草和包括月季、野菊等多种鲜花,让校园里的花常开树常青。让学生们自己动手参与到其中,制作警示牌,在绿化带上搭配爱护花草树木的温馨提示。在对校园进行美化的同时,也让学生自觉主动的去保护爱护自己美丽的校园。通过营造优美的校园风景,实现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的有机统一。
2.简洁有力的标语、名言、警句,给学生昭示奋发向上的精神。
学校充分运用校园资源,利用空白的墙壁,设计宣传窗、布置文化视角,展示学生才华。发挥每一角落的作用,让校园里的一墙一砖都能说话,在教室、食堂、走廊、过道等处设立文化标语牌,张挂名人字画,书写名言警句,并且常常替换,使其能发挥它潜移默化的教育作用,避免成为单纯的摆设。创设校园文化生态环境,形成厚重的教育氛围,使校园处处弥漫着浓郁的人文气息。
3.整洁、明朗、有序的教室,给学生愉悦欢快、热爱学习的氛围。
教室是学生每天学习知识的天地,是老师传授知识的载体,是学生在校园学习生活最主要的地方,更是快乐校园的重要组成部分。让学生对教室开展优化布置,老师在其中扮演旁观者的角色,给予学生建议和指导,这样就让教室有了自己不同的风格。设置本班的特色专栏,摆放自己培育的花卉,开辟图书角、评比栏,允许学生在墙上贴上自己的创意书画。使每一个专栏都成为学生进行学习、实践的园地,为学生的发展提供更为宽阔的空间。
二、注重教学质量,提升软件实力
改进教学方法,是建设快乐校园的必然要求。
建设快乐高效课堂要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激发学生的思维创造、观察表达、动手总结等能力。教师要用多种方式方法努力提高課堂教学效率,带动生动活泼的课堂节奏,激发学生的求知欲,比如充分利用如模型、PPT、科普动画等教学工具,实现多样化教学。教学方法的改进,不仅激发了学生学习的兴趣,还使学生的综合素质得到了提高。
三、建立新型师生关系,是建设快乐校园的重要保障
我校学生大多数是农村务工人员的随迁子女,多数学生家庭条件贫困,而农村学生普遍都有腼腆、内向、交际能力差等特点,针对这种情况,更需要我们教师注重教育方式方法。学生看到教师微笑、有亲和力的脸,自然就有一种可沟通性,要把信任的目光投向每一位学生,把尊重启迪的话语送给每一位学生。
四、丰富校园活动,是建设快乐校园的重要载体
校园活动在设计上要突出学生的主体性和创造性,内容上要体现实践性和综合性。开展丰富多彩的校园活动,不仅能够培养学生的各种能力,也是他们全面发展个性和施展才华的舞台,显露出他们的艺术天赋,迸发出耀眼的火花。结合学校的实际,我们先后开展座谈会、报告会、升旗仪式、诗歌朗诵等思想性的活动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开展实践活动培养学生热爱劳动、团结互助的品德;开展故事会、体育比赛、文艺汇演等活动丰富学生的校园生活。成立各种兴趣活动小组,并组织专门的教师辅导,提高学生的技能水平,促进学生在艺术、体育等领域的全面发展。
快乐校园的建设,不仅巩固和提高了素质教育成果,而且使我校呈现出宽松、愉悦地工作和学习氛围,让我们的校园更具强烈的吸引力,教师明显感觉到在每个学生身上发生的可喜变化,学生也在校园学习中感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快乐。教有所乐,学亦有所乐,这正是我们师生心目中理想的校园——“孩子们一生中到过的最快乐的地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