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材施教 分层教学

2017-04-25 02:48蔡文兵
读与写·教育教学版 2017年4期
关键词:因材施教分层教学教学策略

蔡文兵

摘 要:根据学生的数学基础和思维能力,把学生分开层次进行教学,更能体现因材施教的教学原则,有利于对学生进行个性化教育,有利于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因而能较好地提高数学教学效果。

关键词:分层教学 教学策略 因材施教

中图分类号:G633.6 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672-1578(2017)04-0090-01

新的课程标准要求数学应该面向每一位学生,实现全体学生都能获得必要的数学,学习有价值的数学,使得不同层次的学生在数学领域取得不同的发展与进步。目前素质教育正在全面推广,素质教育的主要目标是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数学教学要体现素质教育的精神必须要以人为本,充分发展学生的潜能。学生作为一个群体,存在着个体差异:一是智力差异。每个学生因为遗传基因的不同,智力的差异是不可避免的。有的人聪明,有的人愚钝,有的人形象思维强,有的逻辑思维强,有的人记忆力超人,但推理能力较差,有的人记忆力较差,却推理能力过人。二是学习基础差异。不同的学生在小学的数学状况不一样,有的学生数学十分优秀,有的学生数学学习基本还没入门,两极分化相当严重。三是学习品质差异。有的学生学习数学十分认真,有一套自己的数学学习方法,学得轻松愉快;而有的学生因为没有入门,数学学得十分艰难,部分学生甚至对数学学习丧失信心。正是因为学生之间存在这些个体差异,数学学习的两极分化给我们数学教学带来了新的困难,课堂上要求太高差生跟不上,要求太低优生又吃不饱,教师处于一种“首尾不能兼顾”的两难尴尬境地。所以我们要对学生实施分层教学,让不同的学生接受与之相适应的教育方式和教学内容。

1 对全体学生进行分层

在新学年开始,教师可以通过摸底考试来了解学生的基础知识水平,然后通过调查学生的认知能力、个性特征、心理倾向等来判断学生的可塑性,通过两者相结合将学生进行分层。教师也可以通过在教学过程中对学生实际情况的了解,结合学生平常的学习主动性、平时表现、智力水平、对所学知识的掌握程度,将学生分为A、B、C三层。A层学生可塑性好,基础知识也扎实;B层学生可塑性中等,基础知识水平中等;C层学生可塑性差,基础知识不牢固。而且B层学生所占的比例要占整体学生的一半以上,这样可以照顾到全班学生的心理感受。层次的划分是坚持以学生为中心,让学生能根据自身的学习成绩和自我能力评价形成对问题的认识和制定解决问题的方案,采用学生自报与教师考查相结合,最重要的是让每个学生都能摆脱不必要的心理负担,舒心乐意地到相应的层次里,只有这样才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并且要在学完一个单元之后,根据学生学习成绩的升降,进行合理调整,这样可以使C层的学生积极向上,争取到B层组或A层。A层的学生会更加努力而不至于落入其他两个层次,争取实现C层逐渐消失,B层逐渐壮大的目标。

2 对教学过程进行分层

A层的学生属于具有主观能动性的学生,教师的作用主要是引导,扩展学生的思维;B层的学生属于需要教师点拨的类型,教师应该在课堂中多提问他们,与他们进行互动,逐渐提高他们的数学兴趣与能力,争取向A层靠拢;C层的学生属于依赖同学及教师型。教师可以在课下多提醒他们完成相应的作业或让A、B层的学生帮助他们,使他们理解教学内容即可。在设计教学中注意倾斜度,开始“小步子、慢速度“有助于后进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然后逐步放开,增加一些综合性、灵活性的问题。最后鼓励学生自己提出问题,通过讨论解决,培养学生顽强的学习毅力,勇于开拓、不断创新的品质。

3 对课堂练习、课后作业进行分层

根据学生的分层情况,教师应该对不同层次学生的课堂练习、课后作业实行差异化要求。對于A层的学生,教师应该严格要求,使其在完成课本习题、做配套的参考书练习之外,总结解题方法并将同类型的题整理到一个专用笔记本上,以有助于他们进行深入学习。在此基础上,教师应该有针对性地要求他们做有关数学竞赛方面的习题,提高其创新能力,扩展其思维方式。对于B层的学生,教师就没必要要求其做数学竞赛习题,而应鼓励他们对知识进行总结并思考,争取进入到A层。对于C层的学生,完成课本习题,理解教师讲授的教学内容即可,从而不断树立他们学好数学的信心。

4 对测试进行分层

由于对学生进行分层,为了检测出各个层次的学生完成教学目标的程度,教师应该对不同层次的学生制定水平各异的测试试题,以切实做到评价学生的真实水平,为下一阶段对学生进行分层调整做好准备。同时,对于进步大的学生,教师应给予表扬;对于完成情况不好的学生,教师要及时帮助他们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并辅以相应的激励措施,保护其受伤的自尊心,使学生慢慢进步。

分层教学有助于差生的转化。经调查大多数差生是因为学习跟不上,教师不重视和缺乏自信心等原因造成的。而分层教学正好可以解决这些问题,使差生受到重视,恢复自信。在愉快中学习和进步,使思想品质和学习成绩不断得到提高。分层教学也有助于学生的心理成熟。由于分层教学将学生分若干层次,因此学生间的学习自然形成了竞争,学习的升降,各层次的转变,对学生的心理造成了一定冲击,教师应当正确引导,使之有一个健康的心理,树立起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为适应社会的需要奠定坚实的基础。

总而言之,学生是学习的主体,而教师则是学生在学习道路上的指引者,教师的作用就是帮助学生制定合适的学习目标并使之趋于完善。分层教学不仅可以实现因材施教的目标,而且可以提高学生学习数学的自信心,有利于学生发散思维的培养,更重要的是可以使各个层次学生的水平得到提高,这符合新课标的要求。因此,初中数学教师可以采取分层教学方法来达到提高自己学生水平的目的。

猜你喜欢
因材施教分层教学教学策略
低年级写话教学策略
小学作文如何实施“因材施教”的策略
明确“因材施教” 促进个体发展
从《论语》看因材施教
如何通过分层教学打造高中化学高效课堂
分层教学在高中数学中的研究
分层教学,兼顾全体
中高职衔接的关键在于因材施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