敦煌晋墓画像砖研究

2017-04-25 20:47卢冬
文物鉴定与鉴赏 2016年12期
关键词:画像砖精神文化墓葬

卢冬

[摘要]两晋是中国历史上一个从短暂统一走向战乱的时代,敦煌毫无例外地历经了这两个时代。朝代的更替,霸主的争雄,曾在敦煌这块绿洲上演过各种大片。敦煌现已发现的晋墓,既有西晋时期的,也有东晋时期的;既有小型简单的墓,也有大型而装饰华丽的墓。画像砖墓就是代表。从这些画像砖中,我们可以看出当时人们的精神状态和文化现象,是研究当时思想、精神以及生活状况的重要资料。

[关键词]敦煌 西晋 东晋 墓葬 画像砖 精神文化

公元265年,西晋武帝统一中国,实施了一些有利于社会发展的积极措施,使整个社会相对稳定,这是东汉末年以来的一个显着进步。但从公元291年,也就是西晋永平元年贾后专权起,经八王之乱至439年北魏統一中国北部止,中国又处于长期战乱的时代,可以说是黄河流域遭受几乎彻底破坏的黑暗时期。敦煌地区亦毫无例外地历经了西晋短暂安定和十六国长时间动乱。西晋时期,甘肃河西设凉州刺史部,置敦煌郡,设菖蒲、敦煌、龙勒、效谷、广至、宜禾、冥安、渊泉等八县,郡治在敦煌,有居民6300户,约3万人。东吴降将吾彦任太守,其人躬耕力行,劝民生产,使敦煌出现了“家给人足,晏然富庶”的局面。《晋书》赞誉说:“镇抚数年,恩威并着。”而到东晋十六国时期,敦煌失去了统一的局面,代之而起的是多个政权的割据。前凉62年(314-376年)、前秦45年(351-394年)、后凉18年(386-403年)、北凉43年(397-439年)、西凉21年(400-420年)等五个政权先后统治着河西,敦煌先后属于这些政权的势力范围。其中,西凉建都于敦煌。

从20世纪80年代以来,为配合基本建设工程,对敦煌新店台佛爷庙、祁家湾墓群曾经过多次挖掘,出土了许多随葬器物。同时,还发现了大型砖室墓,保存有很多画像砖。从随葬纪年看,这些墓葬均属于西晋至十六国时期。2002年6月,甘肃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了敦煌市博物馆编《敦煌文物》一书,收录发表了部分画像砖。这些画像砖大多为西晋时期,十六国时期的则较少。本文就相关画像砖考论如下:

1.伏羲画像砖

伏羲画像砖,1991年12月出土于佛爷庙墓群,保存完整。像砖呈方形,边长37厘米,厚5厘米。砖为泥质夹砂,浅灰色,表面不光滑,有烧制小孔。白色线条勾边框,框内绘画,图案由黑、红、黄、白四色绘成,无题记(见图1)。据同类画像定名为“伏羲画像砖”。图中人首蛇身,双手、双足,胸部为圆形太阳,太阳中有黑色展翅乌。头顶有三束长发,直竖向上,面部不清,项带饰圈,上身着衣飘带,右手执规。下身两侧双腿迈开,膝以上着飘衣。黑色勾画,红、黄相间施彩,白色点缀。人首蛇身,但又添画双足,是过去不多见的画像。

伏羲,又作“伏牺、伏戏、宓羲、包牺、庖牺”。传说中的古帝,即太昊。皇甫谧《帝王世纪》云:“太嗥帝庖牺氏。”《文选·鲁灵光殿赋》曰:“伏羲鳞身。”《列子·黄帝》曰:“庖牺氏……蛇身人面。”王嘉《拾遗记》卷一曰:“(庖牺)所都之国,有花胥之洲。神母游其上,有青虹绕神母,久而方灭,即觉有娠,历十二年而生庖牺。长头修目,龟齿龙唇,眉有白毫,须垂委地。……礼义文物,于兹始作。去巢穴之居,变茹腥之食,立礼教以导文,造干戈以饰武,丝桑为瑟,均土为埙,礼乐于是兴矣。调和八风,以画八卦……。规天为图,矩地取法,视五星之文,分晷景之度,使鬼神以致群祠,审地势以定山岳,始嫁娶已修人道。庖者包也,言包含万象。”人类之始祖。另一传说与女娲为兄妹,为夫妻,造化了人类。

2.女娲画像砖

女娲画像砖,1991年12月出土于佛爷庙墓群,保存完整。像砖呈方形,边长37厘米,厚5厘米。砖为泥质夹砂、浅灰色,表面不光滑,有烧制孔洞。图中人首蛇身,双手、双足。头戴黑色弧顶冠,颈佩饰珠。上身着彩衣飘带,胸部绘圆月,月中有蟾蜍,左手执矩。下身两腿着短衣,两足做奔跑状。黑色线条勾勒,红、黄、蓝相问染体,白色涂面、月及彩带,与伏羲阴阳而对(见图2)。

女娲,又作“女娲氏”,传说上古的女帝,亦曰“女希氏”“娲皇”。《文选·鲁灵光殿赋》曰:“女娲蛇躯。”《楚辞·天问》曰:“女娲有体,孰匠制之?”王逸注曰:“传言女娲人头蛇身,一日七十化。”《太平御览》卷七引《风俗通义》曰:“俗说天地开辟,未有人民,女娲抟黄土作人。”《山海经·大荒西经》曰:“有神十人,名曰女娲之肠,化为神,处栗广之野,横道而处。”郭璞注云:“女娲,古神女而帝者,人面蛇身,一日中七十变,其腹化为此神。”《淮南子·览冥训》曰:“往古之时,四极废,九州裂,天不兼覆,地不周载。……猛兽食颛民,鸷鸟攫老弱。于是女娲炼五色石以补天,断鳌足以立四极,杀黑龙以济冀州,积芦灰以止淫水。”传说中的女神,与伏羲或为兄妹,或为夫妻,同创人类。

3.东王公画像砖

东王公画像砖,1999年5月出土于佛爷庙墓群,边缘稍残缺,夹砂,灰色。像砖呈长方形,长33厘米,宽16厘米,厚6厘米。砖面较规整,黑色粗线条勾勒边框,然后绘画。图案墨线勾绘,无它彩。图中东王公端坐中间,头束发簪,身着长衣,双手入袖。两侧男仆双膝跪地,双手檠持花盖。画面简洁,画法粗糙(见图3)。

东王公,仙人名,与西王母并称。世又为东华帝君。《神异经》:“东荒山中有大石室,东王公居焉。长一丈,头发皓白,人形鸟面而虎尾。载一黑熊,左右顾望。”

4.西王母画像砖

西王母画像砖,1999年5月出土于佛爷庙墓群,与东王公同属一墓,保存完整。砖形较规整,夹砂,灰色。像砖呈长方形,长33厘米,宽16厘米,厚6厘米。先以黑色粗线勾勒边框,然后绘画。图案墨线勾绘,无它彩。图中西王母端坐中间,头呈披发,身着长衣,双手入袖。两侧女仆双膝跪地,双手檠持华盖。画面简洁,画法粗糙(见图4)。

西王母,仙人名,与东王公并称。《穆天子传》:“吉日甲子,天子宾于西王母。”注:西王母如人虎齿,蓬发戴胜,善啸。《竹书纪年·穆王十七年》:“西征昆仑丘,见西王母”。

5.三足乌画像砖

三足乌画像砖,1999年5月出土于佛爷庙墓群。像砖呈长方形,长33厘米,宽16厘米,厚6厘米。砖为泥质夹砂,表面不平整,边缘有缺损。画面以黑粗线勾边框,框内绘一黑色乌,昂首、翘尾、展翅,三足站立,呈欲飞状(见图5)。

三足乌又称三足金乌、金乌,是一种古代汉族神话中的神鸟。古代传说三足乌是太阳神羲和的驾车者。《淮南子·精神训》曰:“日中有踆乌。”高诱注:踆,犹蹲也,即三足乌。东汉郭宪《洞冥记》卷四云:“东北有地日之草,西南有春生草,……三足乌数下地食此草。羲和欲驭,以手扌弇乌目,不听下也。”三足乌又称“三青鸟”。《山海经·西山经》曰:“三危之山,三青鸟居之。”郭璞注:“三青鳥主为西王母取食者。”又《海内北经》云 “西王母之南有三青鸟,为西王母取食。”由此得知:汉代人称“三足乌”,到西晋时称为“三青鸟”,皆神鸟也。

6.河图画像砖

河图画像砖,1991年12月出土于佛爷庙墓群,保存完整。像砖呈长方形,长30厘米,宽15厘米,厚5厘米。砖为泥质夹砂,浅灰色,表面不平整,有烧制凹坑。黑色粗线勾边框,框内绘画。画面多脱落,隐约可辨。左中部墨书“河图”二字,故名。画中兽头不清,其体呈四足长尾,长颈系彩带,长尾上翘,前胛两翅,四足跃起,做飞奔状。黑线勾勒,黄、红两色相间染体(见图6)。

《书·顾命》曰:“天球河图。”《易·系辞》曰:“河图,八卦。伏羲王天下,龙马出河,遂则其文,以画八卦,谓之河图。”又曰:“河出图,洛出书,圣人则之。”又曰:“天一、地二、天三、地四、天五、地六、天七、地八、天九、地十,天数五、地数五,五位想得,而各有合。天数二十有五,地数三十,凡天地之数五十有五,此所以成变化而行鬼神也。”此为河图之数也。这里的兽像应为龙马,代表八卦。

7.洛书画像砖

洛书画像砖,1995年8月出土于佛爷庙墓群,保存完整。像砖呈长方形,长28.5厘米,宽15厘米,厚5厘米。砖为泥质夹砂,表面不平整,四边不规整,表面有损蚀和烧制小孔洞。黑线勾边框,框内绘画,画面多脱落,隐约可辨其形。中上部有墨书“洛书”二字,故名。从残迹看图案为一只向前行走的乌龟,头尾不清,四足和背缘可辨,龟背上有卷状物,似为帛书。黑线勾勒,红、白点缀(见图7)。

《易·系辞》曰:“河出图,洛出书,圣人则之。”《春秋纬》云:“河以通干,出天苞。洛以流坤,吐地符,河龙图发,洛龟书感。”《汉书·五行志》引刘歆说:“禹治洪水,赐《雒书》,法而陈之,《洪范》是也。”《系辞》曰:“洛书盖取龟象,故其数戴九履一,左三右七,二、四为肩,六、八为足。”

8.青龙画像砖

青龙画像砖,1991年12月出土于佛爷庙墓群,保存完整。像砖呈长方形,长30厘米,宽15厘米,厚5厘米。砖为泥质夹砂,浅灰色,表面不平整,也不光滑,留有烧制时的划痕和气孔。砖面全部画满,用黑、黄、红、橙四色绘成。画面为一龙,中上部墨书“青龙”二字,故名。画面中橙色(疑为朱砂)线条勾勒边框,龙图居中,龙头向左,长曲颈,张口怒目,龙须下垂,四足张开,龙尾上翘,弯向其头。最具特色的是前足上部,即肩至前背处有双翅,做飞奔状,有凌空动感。墨线勾勒,红色点缀,黄色染身(见图8)。

青龙,即苍龙,东方七宿(角、亢、氐、房、心、尾、箕)之总称。四灵之一,以正四方。《礼·曲礼》:“行,前朱雀而后玄武,左青龙而右白虎。”

9.白虎画像砖

白虎画像砖,1991年12月出土于佛爷庙墓群,保存完整。像砖呈长方形,长30厘米,宽15厘米,厚5厘米。砖为泥质夹砂,浅灰色,表面不平整,也不光滑,留有烧制空洞。中上部有墨书“白虎”二字,故名。以红色粗线勾边框,框内绘画,主题为虎,用黑、红、白、黄四色绘制。虎昂首向前,圆目怒睁,虎嘴大张,露出利牙。虎尾后翘,四足悬起,肩部绘有双翅,做飞奔状(见图9)。

白虎,西方七宿(奎、娄、胃、昴、毕、觜、参)之总称。四灵之一,以正四方。

10.赤雀画像砖

赤雀画像砖,1991年12月出土于佛爷庙墓群,保存完整。像砖呈刀形,长30厘米,宽15厘米,厚5厘米。砖为泥质夹砂,浅灰色,表面不平整,也不光滑,留有制作时的划痕。可能因筑墓时的需要,将长条形砖锯割呈刀形。砖面全部作画,画面为一站立的鸟,刀柄部空白处墨书“赤雀”二字,故名。画面中,先用粗宽的黑线画出边框,然后绘画。雀做站立状,双足弯曲,昂首抬头,圆眼,合嘴,长尾竖起弯向头顶,具有写实意境。雀的绘制,先用黑线勾勒,然后红线复绘,后用黄色染身,头与腿部又用白色渲染。造型优美,线条流畅,色泽较艳丽。画面色彩局部脱落(见图10)。

赤雀,即朱雀,也称朱鸟,南方七宿(井、鬼、柳、星、张、翼、轸)之总称。《书·尧典》曰:“日中星鸟。”《传》曰:“鸟,南方朱鸟七宿。”《三辅黄图》云:“苍龙、白虎、朱雀、玄武。”天之四灵,以正四方。

11.赤鸟画像砖

赤鸟像砖,1991年12月出土于佛爷庙墓群,保存完整。像砖呈长方形,长30厘米,宽15厘米,厚5厘米。砖为泥质夹砂,浅灰色,表面不平整,也不光滑,有烧制小孔。像砖用黑、红、白、黄四色绘制,右上部墨书“赤鸟”,故名。画面无边框。鸟呈小头长冠,宽垂尾,双足做前行状。面部脱落不清。黑线勾勒,红色点缀,黄色与白色相间染体(见图11)。

12.鼋鼍画像砖

鼋鼍画像砖,1995年8月出土于佛爷庙墓群,保存完整。像砖呈长方形,长32.5厘米,宽6厘米,厚6厘米。砖为泥质夹砂,浅灰色,表面不光滑,四边不规整。右上角有墨书“鼋鼍”二字,故名。砖画以黑、红、白、黄四色绘制,无边框。图中有一怪兽,大头长颈,昂首,头顶双短耳竖立,大张口而怒眼,牙齿外露,长尾后伸而前曲。全身斑纹,屈身,四足腾起,做飞奔状。黑线勾勒,白色染体,红、黄二色点缀,线条流畅,形美生动(见图12)。

鼋鼍,是两种相似的水生动物。鼋,亦作“妩”,读音“元”。《说文》曰:“大鳖也。”《尔雅翼》曰:“天地之初,介潭生先龙,先龙生元鼋,元鼋生灵龟,灵龟生庶龟。”由此可知,鼋是龟类动物之祖。龙生鼋,鼋生龟,龟生其他小龟,皆神兽。鼍,亦作“鳝”,读为“驼”或“缮”。《说文》曰:“水虫。”陆机云:“鼍似蛰蜴。”马融《广成颂》曰:“左絮夔龙,右提蛟鼍,春献王鲔,夏荐鼋鼍。”

商周以来,鼋鼍被视为能给人带来吉祥的神物,并赋予特定的灵气。其实就是后来的“玄武”,北方七宿(斗、牛、女、虚、危、室、壁)之总称,四灵之一,以正四方。

13.麒麟画像砖

麒麟画像砖,1991年12月出土于佛爷庙墓群,保存完整。像砖呈长方形,长30厘米,宽15厘米,厚5厘米。砖为泥质夹砂,青灰色,表面不平整,也不光滑,有烧制裂纹。黑色宽线条勾边框,框内绘画。绘画中上部墨书“麒麟”二字,故名。麒麟长头双耳,八足一尾,双翅,做飞奔状。头似羊,腿似马。八足中四足呈飞奔状,另四足呈站立状,表现了从站到飞的过程。画像先用墨线勾勒,红,黄色点缀,白色染体(见图13)。

麒麟,又称“麟”。《左传》杜预注曰:“麟者仁兽,圣王之嘉瑞也。”《尔雅·释兽》曰:“麇身,牛尾,一角。儒者以其为仁兽。”何法《征祥记》曰:“牡曰麒,牝曰麟。”该像为二兽合体之形,统称“麒麟”,取祥瑞之意。

14.凤画像砖

凤画像砖,1991年12月出土于佛爷庙墓群,保存完整。像砖呈长方形,长30厘米,宽15厘米,厚5厘米。砖为泥质夹砂,浅灰色,表面不平整,有烧制小孔。砖面左上角有墨书“凤”字,故名。凤扁头,尖嘴,彩冠,双翅,长展尾,双足踏地,似呈欲飞状。先用黑色粗线勾勒边框,框内绘画,黄、红色相间染体,白色点缀(见图14)。

凤,即凤凰。《山海经·南山经》曰:“丹穴之上,其上多金玉。丹水出焉,而南流注于渤海。有鸟焉,其状如鸡,五采而文,名曰凤皇。首文日德,翼文曰义,背文曰礼,膺文曰仁,腹文曰信。是鸟也,饮食自然,自歌自舞,见则天下安宁。”《书·益稷》曰:“萧韶九成,凤凰来仪。”孔穎达传:“雄曰凤,雌曰凰。”《说文》曰:“凤,神鸟也。天老(黄帝臣)曰:凤之象也,鸿前麐后,蛇颈鱼尾,鹳颡鸳思,龙文龟背,燕鸽鸡啄,五色备举,出于东方君子之国,翱翔四海外,过昆仑,饮砥柱,濯于弱水,暮宿风穴,见则天下大安宁。”凤凰是鸟类最神圣者。

15.鹿画像砖

鹿画像砖,1991年12月出土于佛爷庙墓群,保存完整。像砖呈长方形,长30厘米,宽15厘米,厚5厘米。砖为泥质夹砂,浅灰色,表面平整。主体画有一只卧鹿,鹿呈蹲卧状,四足伏地,抬头翘尾,尾短小,向后弯曲。头顶有大盘角,为梅花鹿。鹿像砖右上部墨书“鹿”字,故名。先用黑粗线勾勒边框,用黑、黄、红、白四色在框内绘画,红色点缀,黑色布身,白色染体(见图15)。

明·徐树丕《识小录》卷一:“鹿千年化为苍,又五百年而白,又五百年而玄。汉成帝时,中山人得玄鹿,烹而食之,骨皆黑色。玄鹿为脯,食之寿二千岁。”

16.万鳇画像砖

万鳢画像砖,1991年12月出土于佛爷庙墓群,保存完整。像砖呈长方形,长30厘米,宽15厘米,厚5厘米。砖为泥质夹砂,浅灰色,表面平整,有烧制小孔。主画面为一条怪形鱼,鱼为圆头、圆眼、单须、扇尾,两足站立,背上有双翅,做欲飞状。画面左上方墨书“万鳢”二字,故名。先用黑粗线勾边框,框内绘画,红色点缀,黄色染身,绿色描背(见图16)。

《山海经·西山经》曰:“华山之首,曰钱来之山,……又西二百二十二里,曰鸟鼠同穴之山,其上多白虎、白玉。渭水出焉,而东流注于河。其中多鳋鱼,其状如鳢鱼,动则其邑有大兵。”鳢与鳝、鳝同。《释文》曰:“鳢,大鱼,口在颔下,长二三丈,江南呼黄鱼。”《后汉书·杨震传》曰:“有冠雀衔三鳣鱼,飞集讲堂前,都讲取鱼进曰:‘蛇鳣者,卿大夫服之象也。数三者,法三台也。先生自此升矣。”秦汉以来,权贵者将瑞兽与地位、权利相匹配,龙是帝王之相,而蛇、鳝喻作将相之相。该墓尊鳣鱼为瑞物,寓意可升官晋爵,皆取祥瑞之意。

17.鲵鱼画像砖

鲵画鱼像砖,1991年12月出土于佛爷庙墓群,保存完整。像砖呈长方形,长30厘米,宽15厘米,厚5厘米。砖为泥质夹砂,浅灰色,表面不平整,也不光滑,留有制作痕迹。主画面为鲵鱼,鱼呈人面鱼身,四鯺扇尾,全身布麟,形体肥大。画面右下部墨书“鲵鱼”二字,故名。先用黑色粗线勾边框,框内绘画。画用黑、红、黄三色绘制,黑线勾勒,红色复绘,黄色涂身(见图17)。

《山海经·北山经》曰:“又东北二百里,日龙侯之山,无草木,多金玉。泱泱水出焉,而东流注于河。其中多人鱼,其状如鱼帝鱼,四足,其音如婴儿,食之无痴疾。”《中山经》曰:“鲚鱼、人鱼即鲵鱼也,似鲇而四足,声如小儿啼。”《本草》曰:“鲵鱼在山溪中,似鲇有四脚,长尾能上树,声如小儿啼,故曰鲵鱼,一名人鱼。”由此可知,鲵鱼即今称之为“娃娃鱼”。古人认为吃了娃娃鱼可以不得疟疾,永葆健康。

以上17块画像砖,一砖一画,都是装饰墓葬的美术作品。因未见到墓葬结构、规模、行制等相关资料,所以这些画像砖在墓中的位置和意义无从得知。仅观画作,可以想象该墓宏伟华丽。墓主人或是一位富有和握权之人,或是一位美术爱好者,或为画师本人之墓。这些画作不仅有娴熟的绘画技艺,而且也展观了当时社会的精神文化面貌。就画作内容看,可分为四类:第一类是神话人物,如伏羲与女娲、东王公与西王母;第二类是神话瑞兽,如河图与洛书、青龙、白虎、朱雀、玄武、麒麟、寿鹿等;第三类是神话瑞禽,如凤凰、三足鸟等;第四类是未被神话但是被视为吉祥之物,如鳝鱼和鲵鱼。一至三类是汉文化中传统的题材,从战国、秦汉至魏晋乃至后期墓葬中均常见。如湖南长沙马王堆1号西汉墓帛画、河南郑州、南阳、洛阳东汉墓砖画,甘肃嘉峪关魏晋墓砖画、酒泉丁家闸十六国北凉墓壁画等,都有同类题材的画作。这些画作往往表现天、地、人三材的内容,其中表现人间生产、宴乐成分的更多见。而敦煌画像砖则不同,相比之下,皆为表现天上神话的场景。为什么会有这些差异?这与当时河西社会、政治、经济、民俗、文化有着密切的关系。首先,从当时敦煌的居民看,社会主体是汉族人,而这些人大都是中原、南方的移民,自然将汉文化带到了敦煌,自始至终保持着汉文化的传统。其次,从社会状况看,这一地区安定时期短,战乱时期长,社会经济发展起伏大,贫富差别悬殊。再次,从思想文化现象看,儒学堕落后,经学、玄学、文艺及宗教得到了自由发展,“浪漫主义以热烈的怀疑与破坏精神,推倒一切前代的因袭制度、传统道德和束缚人心的僵化了的经典,用积极自由的态度,发展自己的研究,寻找自己的归宿,建设新的思想系统”。这个思想系统,便是道家思想的重大影响。而道家的思想,往往出现于民不聊生的乱世。一个人对现实社会完全绝望,对社会制度表示厌恶,生命完全失去保障的时候,他的思想也就出现反动。这个反动,就是想脱离现实社会,“清静无为”“升天成仙”便成了人们追求的最高目标。认为人死后成仙,完全超脱了自然力的束缚,也不受社会力量的限制,可以过上向往的“或竦身入云,无翅而飞;或驾龙乘云,上造天阶;或化为鸟兽,游浮青云;或潜行江海,翱翔名山;或食无气;或茹之草;或出入人间而不识;或隐其身而莫之见”的逍遥自在,过着无比幸福的生活。这就是这些画像砖创作的思想文化背景,是研究敦煌乃至全国魏晋时期社会、文化、宗教、思想的重要实物资料。

猜你喜欢
画像砖精神文化墓葬
河南渑池发现42座春秋戎人墓葬 形制与陆浑戎王墓基本一致
二里头遗址发现高规格夏代墓葬
《河西画像砖艺术》出版
两汉时期画像砖流变考论
一块特殊的东汉马纹砖鉴赏
河南洛阳发现曹魏时期大型墓葬
立人教育成就教师的本土化发展
浅析高校校园文化建设的问题及对策
河西走廊魏晋墓室壁画砖饰艺术研究